四川教师招聘考试历年常考知识点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法2.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文献是《学记》.3.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有目标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CIPP评价模式、CSE评价模式.4在教学测验中先后两次用同样的试卷测查同一批学生,其结果前后一致,表示分数的稳定和可靠,这即是良好测验的可信度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被称为课程标准.6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教学7.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不同的传统和特点,这主要是因为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是赫尔巴特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校制度是癸卯学制.1020世纪50年代,布鲁姆建立了教育目标分类学衡量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是能否自觉地关注学生.1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与这句名言有关的教师劳动特点是示范性教师角色形成的过程有三个阶段:角色认知阶段、角色认同阶段和角色信念阶段微格教学指以少数学生为对象,在较短时间内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并摄制成录像,课后进行分析,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主张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的有凯兴斯泰纳、涂尔干、托普尔.1.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各学科教学。
2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4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教师工作.5.首创全身松弛训练法的心理学家是雅各布松制定评估手段的参考架构基础是健康模式与疾病模式7.观察性的记录方式有项目检核表、评定量表和轶事记录三种8.评价目标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要求超越原先的学习内容9.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理解.10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是斯金纳.11.用心理与行为相结合的目标陈述方法所陈述的教学目标由两部分构成:一为一般教学目标,二为具体教学目标教师组织课堂空间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按领域原则安排课堂空间,二是按功能原则安排课堂空间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15.我国课程改革未来的走向是以学生为本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即在教学中“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人的身心发展的两个特殊性是指社会实践性和能动性3.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4.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师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是指教学组织形式。
5.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着作是《大教学论》学校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度7.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将强化分为自我强化、替代性强化、直接强化.8个性具有如下特征:先天性与后天性、共同性与差异性、稳定性与可变性、独立性与统一性、客观性与能动性9.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是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来进行划分的制度化教育的标志是学校教育系统作为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的因素是遗传12.我们在对年轻一代进行教育时,不能“拔苗助长"、“凌节而施”,因为这违反了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13.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培养和组织班集体14.西方古代第一本专门论述教育的着作是《论演说家的教育》,即《雄辩术原理》15.义务教育的实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1.一份教案的核心是设计教学进程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4.阿尔波特的研究表明,群体对个人活动起到促进作用,但有时群体也会对个体的活动起阻碍作用.5勒温曾在1939年将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种类型。
6一般说来,群体间竞争的效果取决于群体内的合作.7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形成性评价通常发生在教学过程之中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的测定称为总结性评价.10诊断性评价多半是在形成性评价之后实施11.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学不是知识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13.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特定的教学服务的.14.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教育学家是夸美纽斯1.义务教育可以分为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2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共有八章六十三条.3依照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5.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6.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全社会应当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
7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共有七章七十二条认知同化论的代表人物是奥苏伯尔10.多血质的神经过程的特征是强、平衡、灵活顿悟说的奠基人是苛勒12.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口号的现代教育派的代表是杜威13.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核心是强化14.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建立安全制度,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采取措施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教育学中三大“名爹”分别是: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科学教育学之父杜威-—实用主义哲学之父一、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1592—1670)在1632年着写了《大教学论》一书,这本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了一门独立学科,也让夸美纽斯一炮而红,成为教育学之父在此书中,夸美纽斯提出了以下观点:1、教学原则: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2、教学制度:首次提出班级授课制,并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方法和实施内容;3、教学思想:“泛智教育"——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的人;4、教学内容: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5、教学方法: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方法。
二、赫尔巴特——科学教育学之父虽然教育学在1632年已经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教育学仍不规范200多年后赫尔巴特在1806年着写了《普通教育学》一书,《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赫尔巴特的教育观点:1、提出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2、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3、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将教学过程分为清楚、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4、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赫尔巴特曾经提出“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5、教育的目的: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三、杜威——实用主义哲学之父杜威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也是进步教育的代表人物,着作了《民主主义与教育》,成为了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杜威的教育观点:1、新三中心论:“儿童中心(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2、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是其教育思想的基础与核心);3、学校即社会;4、从做中学5、提出五步教学法:创设疑难情景;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困难;验证这个假设.关于“三爹”考题:1、提出“清楚、联想、系统、方法”四段教学法,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是()。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洛克 D.杜威2.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该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的是().A赫尔巴特 B裴斯泰洛奇 C.洛克 D杜威3.着名实用主义教育家及其代表作是()布鲁纳《教育过程》 B.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C赞科夫《教学与发展》 D.凯洛夫《教育学》4明确提出“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凯洛夫 D.苏霍姆林斯基5.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标志是().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C.《爱弥儿》 D《教育学讲授纲要》6下列属于杜威提出的新三中心论的是()A教师教材课堂 B.学生经验活动C儿童课堂经验 C教师学生课堂答案:A A B A B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