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解析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54862568 上传时间:2023-10-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考试时间:40分钟)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Cl 35.5 Fe 56一 文理共答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60分1.食醋中的主要成分是CH3COOH,属于A. 醇B. 有机酸C. 醛D. 酯【答案】B【解析】【详解】A. CH3COOH中含有的官能团为羧基(-COOH),而醇中所含官能团为羟基(-OH),A项错误;B. CH3COOH中含有的官能团为羧基(-COOH),是具有酸性的有机化合物,属于有机酸,B项正确;C. CH3C

2、OOH中含有的官能团为羧基(-COOH),而醛中所含官能团为醛基(-CHO),C项错误;D. CH3COOH中含有的官能团为羧基(-COOH),而酯中所含官能团为酯基(-COO-),D项错误;答案选B。2.下列物质如敞口放置质量会增重的是A. 苯B. 碳酸氢钠C. 饱和食盐水D. 浓硫酸【答案】D【解析】【分析】利用相关的四种物质在空气中的变化情况解决此题,食盐水会因蒸发使质量减少,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而质量减少,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而质量增加,石灰石在空气中没有变化而质量不变。【详解】A. 苯易挥发,敞口放置质量会减小,A项错误;B. 碳酸氢钠易分解,敞口放置质量会减小,B项错误;C. 饱和食盐水会

3、因水的蒸发而使溶液质量减少,C项错误;D.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质量会增加,D项正确;答案选D。【点睛】要理解浓硫酸的吸水性与脱水性。浓硫酸易吸水,常用作干燥剂;而浓硫酸的脱水性主要是指将有机化合物(尤其是糖类如纤维素、蔗糖等)按水分子中H、O原子个数比夺取这些有机物分子里的氢原子和氧原子的过程。3.下列各物质充分燃烧,产物除二氧化碳和水外,还有其他物质的是A. 甲烷B. 聚乙烯C. 蛋白质D. 乙醇【答案】C【解析】【详解】物质充分燃烧,产物除二氧化碳和水外,还有其他物质,说明该物质中除了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外,还一定含有其它元素,A. 甲烷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完全

4、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产物中不含其它物质,A项错误;B. 聚乙烯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产物中不含其它物质,B项错误;C. 蛋白质中主要含有C、H、O、N等元素,则燃烧后产物除二氧化碳和水外,还有其他含氮物质等,符合题意,C项正确;D. 乙醇(C2H5OH)中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产物中不含其它物质,D项错误;答案选C。【点睛】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如烃和烃的含氧衍生物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4.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恢复为原来颜色。该气体是A. CO2B. O2C. SO2D. H2【答案

5、】C【解析】【详解】A通入CO2,不能使品红褪色,A项错误;BO2不能使品红褪色,B项错误; CSO2具有漂白性,可使品红褪色,但其漂白性不稳定,加热后品红溶液可恢复到原来的颜色,C项正确;DH2不能使品红褪色,D项错误;答案选C。5.下列分散系中,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A. 硫酸铜溶液B. 氢氧化铁胶体C. 溴水D. 稀硫酸【答案】B【解析】【详解】A. 硫酸铜溶液不是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A项错误;B. 氢氧化铁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项正确;C. 溴水属于溶液,不是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项错误;D. 稀硫酸属于溶液,不属于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项错误;答案选B。【点睛】丁达

6、尔效应为胶体独有的性质,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应是胶体。生活中常见的胶体有牛奶、豆浆、淀粉、鸡蛋清、云、雾、氢氧化铁胶体、墨水等。6.下列关于氯气的物理性质描述不正确的是A. 黄绿色 B. 有刺激性气味C. 密度比空气大D. 无毒【答案】D【解析】【详解】氯气是黄绿色的气体,氯气有毒、且有刺激性气味,其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1体积水在常温下可溶解2体积氯气,难溶于饱和食盐水,A、B、C项正确,D项错误;答案选D。7.考古学常用来确定文物的历史年代,原子核内中子数是A. 6B. 8C. 14D. 20【答案】B【解析】【详解】表示质子数为6,质量数为14的碳原子,质量数=质子数+中子

7、数,所以其中子数为14-6=8。故选B。8. 下列第三周期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A. 硅B. 磷C. 硫D. 氯【答案】D【解析】【详解】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稀有气体除外),失电子能力减弱,得电子能力增强,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在上述四种元素中,氯元素原子半径最小,非金属性最强;故答案选D。9.下列物质中,只含离子键的是A. HClB. NaOHC. H2OD. NaCl【答案】D【解析】【详解】A. HCl只含极性共价键,A项错误;B. NaOH中含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B项错误;C. H2O中含OH极性共价键,C项错误;D.NaCl是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只含

8、离子键,D项正确;答案选D。【点睛】一般来说,活泼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离子键,非金属之间形成共价键。10. 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H2SO42NaOHNa2SO42H2OB. MnO2 4HClMnCl2+ Cl2 2H2OC. NH3+ HClNH4ClD. 2NaHCO3 Na2CO3+ CO2 + H2O【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其实质是电子的转移。据此可知选项ACD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中Mn元素的化合价从4价降低到2价,得到电子。氯元素的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0价,失去电子,所以剩余氧化还原反应,答案选B。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点

9、评:该题是常识性知识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会议特别是判断依据的了解掌握情况,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11. 实验室盛装浓硫酸的试剂瓶应贴有的安全使用标识是(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浓硫酸具有腐蚀性,答案选A。考点:考查危险化学品标示判断12.下列物质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A. 甲烷B. 苯C. 乙烯D. 乙烷【答案】C【解析】【详解】A. 甲烷与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不能使其褪色,A项错误;B. 苯与高锰酸钾混合会发生分层,但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符合题意,B项错误;C. 乙烯容易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其褪色,C项正确;D. 乙烷与高锰酸钾溶

10、液不反应,不能使其褪色,D项错误;答案选C。13.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21023mol1 。关于1mol H2O的叙述正确的是A. 含有1mol H2B. 含有6.021023个水分子C. 质量为18 g/molD.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H2O中不含H2,故A错误;1mol H2O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水分子,故B正确;1mol H2O的质量为18 g,故C错误;标准状况下水为液体,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14.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化学反应必然伴随能量变化B. 需加热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C.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

11、是由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引起的D. 反应物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反应是吸热或放热【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化学反应必然伴随能量变化,正确;B、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与反应条件无关,错误;C、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引起的,正确;D、反应物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反应是吸热或放热,正确,答案选B。考点: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关系15.下列有关第三周期元素的性质,从左到右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B. 最高正化合价逐渐增大C. 电子层数逐渐增多D. 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答案】C【解析】【详解】A. 同周期从左到右

12、,原子半径逐渐减小,A项正确;B. 同周期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最高正化合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所以最高正化合价逐渐增大,B项正确;C. 第三周期主族元素,电子层数均为3,所以电子层数相同,C项错误;D. 同周期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得电子能力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增强,D项正确;答案选C。【点睛】同周期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得电子能力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最高正化合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16.下列试剂中能将NaCl、NH4Cl和FeCl3 三种溶液区分开的是( )A. HNO3溶液B. BaCl2溶液C. NaOH溶液D. AgNO3溶液【答案】C【解析】

13、【详解】A. HNO3溶液与三者溶液均不反应,不能区分,故A错误;B. BaCl2溶液与三者溶液均不反应,不能区分,故B错误;C. NaCl、NH4Cl和FeCl3三种溶液分别与NaOH溶液反应的现象为:无现象;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红褐色沉淀;现象不同,能区分,故C正确;D. AgNO3溶液与三者溶液反应均生成白色沉淀,现象相同,不能区分,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17.下列同族物质中,在相同条件下最易与水反应的是A. LiB. NaC. KD. Rb【答案】D【解析】【详解】同一主族元素中,元素的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强,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剧烈,这几种元素

14、都是碱金属元素,金属性最强的是Rb,则相同条件下最易与水反应的是Rb,D项正确,答案选D。18.下列物质中,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A. 油脂B. 淀粉C. 蔗糖D. 葡萄糖【答案】D【解析】【分析】二糖、多糖、蛋白质、含有酯基或卤原子的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详解】A油脂中含有酯基,能发生水解反应,故A不选;B淀粉属于多糖,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最终生成葡萄糖,故B不选;C蔗糖属于二糖,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故C不选;D葡萄糖属于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D选;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解题关键:把握结构中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易错点B、C:油脂、多糖、二糖的

15、化学性质。19.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N2(g) + 3 H2(g)2NH3(g)。下列说法中,表明这一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 N2、H2、NH3的浓度不再变化B. N2、H2、NH3的浓度相等C. N2、H2、NH3在密闭容器中共存D. 反应停止,正、逆反应速率都等于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反应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故A正确;B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含量不变,但不一定相等。所以,N2、H2、NH3的浓度相等不能用来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故B错误;C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无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各种物质都共存,故C错误;D反应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反应并没有停止,所以正逆反应速率不等于0,故D错误。故选A。考点: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20. 对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