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行政执法基本文书格式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54842372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行政执法基本文书格式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农业行政执法基本文书格式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农业行政执法基本文书格式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农业行政执法基本文书格式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农业行政执法基本文书格式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行政执法基本文书格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行政执法基本文书格式(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部关于印发农业行政执法文书制作规范和农业行政执法基本文书格式的通知农政发2012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畜牧、兽医、农机、农垦、渔业厅(局、委),计划单列市农业(农村经济)局(委),部机关各司局及直属单位: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进一步规范农业行政执法行为,提高农业行政执法文书制作水平,我部结合农业行政执法实际,对2006年制定的农业行政执法文书制作规范和农业行政执法基本文书格式进行了修订,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附件:1.农业行政执法文书制作规范2.农业行政执法基本文书格式农业部2012年9月26日 附件1农业行政执法文书制作规范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2、 为规范农业行政执法行为,提高农业行政执法文书制作水平,根据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结合农业行政执法工作实际,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监督检查、行政强制、行政处罚等农业行政执法文书的制作。 第三条 农业行政执法文书的内容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做到格式统一、内容完整、表述清楚、用语规范。 第四条 农业行政执法文书分为内部文书和外部文书。 内部文书是指在农业行政机关或农业法律法规授权的执法机构(以下统称“农业执法机关”)内部使用,记录内部工作流程,规范执法工作运转程序的文书。 外部文书是指农业执法机关对外使用,对执法机关和行政相对人均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 第二章 文书制作基本

3、要求第五条 农业行政执法文书应当按照规定的格式填写或打印制作。 填写制作文书应当使用蓝黑色或黑色笔,做到字迹清楚、文面整洁。 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打印制作。 第六条 文书设定的栏目,应当逐项填写,不得遗漏和随意修改。无需填写的,应当用斜线划去。 文书中的编号、时间、价格、数量等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 第七条 文书应当使用公文语体,语言规范、简练、严谨、平实。 文书应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避免产生歧义。 第八条 文书中“案由”填写为“违法行为定性+案”,例如:无农药登记证生产农药案。 在立案和调查取证阶段文书中“案由”应当填写为:“涉嫌+违法行为定性+案”。 第九条 当场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立案审批表

4、、查封(扣押)决定书、解除查封(扣押)决定书、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履行行政处罚决定催告书、强制执行申请书、案件移送函应当编注案号。 “案号”为“行政区划简称+执法机关简称+执法类别+行为种类简称(如立、告、罚等)+年份+序号”。如北京市延庆县农业局制作的文书,行政处罚立案审批表“案号”可编写为“延农(农药)立20121号”。特殊情况下,“执法类别”可以省略。第十条 文书中当事人情况应当按如下要求填写: (一)根据案件情况确定“个人”或者“单位”,“个人”、“单位”两栏不能同时填写。 (二)当事人为个人的,姓名应填写身份证或户口簿上的姓名;住址应填写常住地址或居住地址;“年龄”应

5、以公历周岁为准。 (三)当事人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填写的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地址等事项应与工商登记注册信息一致。 (四)当事人名称前后应一致。 第十一条 询问笔录、现场检查(勘验)笔录、查封(扣押)现场笔录、听证笔录等文书,应当场交当事人阅读或者向当事人宣读,并由当事人逐页签字盖章或捺指印确认。当事人拒绝签字盖章或拒不到场的,执法人员应当在笔录中注明,并可以邀请在场的其他人员签字。 记录有遗漏或者有差错的,可以补充和修改,并由当事人在改动处签章或捺指印确认。 第十二条 执法文书首页不够记录时,可以附纸记录,但应当注明页码,由相关人员签名并注明日期。 第十三条 文书中执法机构、法制

6、机构、执法机关的审核或审批意见应表述明确,没有歧义。 第十四条 需要交付当事人的外部文书中设有签收栏的,由当事人直接签收;也可以由其成年直系亲属代签收,并注明与当事人的关系。 文书中没有设签收栏的,应当使用送达回证。 第十五条 文书中注明加盖执法机关印章的地方应当有执法机关署名并加盖印章,加盖印章应当清晰、端正,并“骑年盖月”。 第三章 具体文书适用及制作第十六条 当场处罚决定书是指农业执法机关适用简易程序,现场作出处罚决定的文书。 “违法事实”栏应当写明违法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违法行为的定性等情况。 “处罚依据及内容”栏应当写明作出处罚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全称并具体到条、款、项、目;

7、处罚内容应当具体、明确、清楚。 第十七条 行政处罚立案审批表是指农业执法机关在办理一般程序案件中,用以履行报批立案手续的文书。 “案件来源”栏应当按照检查发现、群众举报或投诉、上级交办、有关部门移送、媒体曝光、监督抽检、违法行为人交待等情况据实填写。 “简要案情”栏应当写明当事人涉嫌违法的事实、证据等简要情况以及涉嫌违反的相关法律规定,并由受案人签名。 第十八条 询问笔录是指为查明案件事实,收集证据,而向相关人员调查了解有关案件情况的文字记载。 询问笔录应当记录被询问人提供的与案件有关的全部情况,包括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情形、事实经过、因果关系及后果等。 询问时应当有两名以上执法人员在场,并

8、做到一个被询问人一份笔录,一问一答。询问人提出的问题,如被询问人不回答或者拒绝回答的,应当写明被询问人的态度,如“不回答”或者“沉默”等,并用括号标记。 第十九条 现场检查(勘验)笔录是指执法人员对与涉嫌违法行为有关的物品、场所等进行检查或者勘验的文字图形记载和描述。 现场检查(勘验)笔录应当对所检查的物品名称、数量、包装形式、规格或所勘验的现场具体地点、范围、状况等作全面、客观、准确的记录。 需要绘制勘验图的,可另附纸。 对现场绘制的勘验图、拍摄的照片和摄像、录音等资料应当在笔录中注明。 第二十条 抽样取证凭证是指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抽取涉嫌违法物品样品保存作证据或送交有关部门鉴定而制作的

9、文书。 抽取样品应当按照有关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抽样送检的样品应当在现场封样,由当事人和执法人员共同签字或盖章。 第二十一条 产品确认通知书是指农业执法机关从非生产单位取得样品,为确认样品的真实生产单位,向标签标注的生产单位发出的文书。 产品确认通知书应当准确填写产品样品相关信息并附照片,以及要求有关单位确认的期限。 第二十二条 抽样取证凭证、产品确认通知书中各栏目信息,应当按照物品(产品)包装、标签上标注的内容填写,其中“许可号”栏,应当按照物品(产品)包装、标签上标明的许可证号、批准文号、登记证号等填写。 第二十三条 证据登记保存清单是指农业执法机关在查处案件过程中,对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

10、得的证据进行登记保存时使用的文书。 执法机关应当根据需要选择就地或异地保存。 执法机关可以在证据登记保存的相关物品和场所加贴封条,封条应当标明日期,并加盖执法机关印章。 文书中应当对被保存物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单位作清楚记录。 第二十四条 登记保存物品处理通知书是指农业执法机关在规定的期限内对被登记保存的物品作出处理决定并告知当事人的文书。 处理通知书应当写明当事人姓名(或名称)、登记保存作出的时间及具体处理决定。 执法机关可视具体处理情况制作物品清单。 第二十五条 查封(扣押)决定书是指农业执法机关在案件调查过程中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涉案场所、设施或者财物采取强制措施,实施查封

11、(扣押)的文书。 查封(扣押)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 (二)查封(扣押)的理由、依据和期限; (三)查封(扣押)场所、设施或者财物的名称、数量等; (四)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五)执法机关的名称、印章和日期。 查封(扣押)财物清单一式二份,由当事人和执法机关分别保存。 查封(扣押)时,应当在相关场所、设施或者财物加贴封条,封条应当标明日期,并加盖执法机关印章。第二十六条 查封(扣押)现场笔录是指执法人员对实施查封(扣押)的现场情况所做的文字记载。查封(扣押)现场笔录应当记录查封(扣押)决定书及财物清单送达、当事人到场、实施查封(扣押

12、)过程、当事人陈述申辩以及其他有关情况。第二十七条 解除查封(扣押)决定书是指经农业执法机关调查核实,依法对查封(扣押)场所、设施或者财物解除强制措施并告知当事人的文书。 执法机关在做出解除查封(扣押)决定时,视情况制作解除查封(扣押)财物清单。解除查封(扣押)的财物应当与查封(扣押)时的财物核对无误。对查封(扣押)财物部分解除时,清单应当写清解除查封(扣押)财物的具体情况。 第二十八条 案件处理意见书是指案件调查结束后,执法人员就案件调查经过、证据材料、调查结论及处理意见报请执法机关负责人审批的文书。 “调查结论及处理意见”栏应当由执法人员根据案件调查情况和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提出处理

13、意见。据以立案的违法事实不存在的,应当写明建议终结调查并结案等内容;对依法应给予行政处罚的,应当写明给予行政处罚的种类、幅度及法律依据等。 从重、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应当写明理由。“执法机构意见”、“法制机构意见”栏,应当分别写明具体审核意见并由负责人签名。 “执法机关意见”栏,由农业执法机关负责人写明意见。对重大、复杂或者争议较大的案件,应当注明经执法机关负责人集体讨论。 第二十九条 责令改正通知书是指农业执法机关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责令违法行为人立即或在一定期限内纠正违法行为的文书。 责令改正通知书应当写明改正的具体要求、时限和法律依据。法律、法规规定责令改正为行政处罚前置条件的,应

14、当在责令改正通知书中注明逾期不改正的,执法机关将依法处理。第三十条 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是指农业执法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告知当事人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的文书。 执法机关应当根据案件是否符合听证条件,决定适用一般案件文书或听证案件文书。 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应当写明当事人的违法事实及证据、违反的法律条款、拟作出行政处罚的种类、幅度及法律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享有的陈述和申辩的权利、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及法定期限,并注明联系人、电话和执法机关地址等。 对违法事实的描述应当完整、明确、客观,不得使用结论性语言。 第三十一条 行政处罚听证会通知书是指农业执法机关决

15、定举行听证会并向当事人告知听证会事项的文书。 行政处罚听证会通知书中应当告知当事人举行听证会的时间、地点、方式(公开或不公开)、主持人的姓名、工作单位及职务以及可以申请回避和委托代理人等事项。 第三十二条 听证笔录是指农业执法机关对听证过程和内容的文字记载。 “听证主持人”、“听证员”、“书记员”栏分别填写相关人员的姓名、工作单位及职务。 “听证记录”应当写明案件调查人员提出的违法事实、证据和处罚意见,当事人陈述、申辩的理由和以及是否提供新的证据,证人证言、质证过程等内容。 案件调查人员、当事人或其委托代理人应当在笔录上逐页签名或盖章并在尾页注明日期;证人应当在记录其证言之页签名。 第三十三条 行政处罚听证会报告书是指听证会结束后,听证主持人向执法机关负责人报告听证会情况并提出案件处理意见的文书。 “听证基本情况摘要”栏应当填写听证会的时间、地点、案由、听证参加人的基本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