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共4套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54834858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8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册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共4套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九年级上册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共4套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九年级上册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共4套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九年级上册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共4套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九年级上册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共4套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册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共4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册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共4套(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质量检测化学试题(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准考证号 姓名 座位号 注意事项: 1.试卷分为、两卷,共18题,共4页,另有答题卡。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能得分。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N14 O16 Cl35.5 K39 Cu64第I卷选择题(共10题,25分)本卷第15题各2分,第610题各3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在答题卡选择题栏内用2B铅笔将该选项涂黑。1.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A.稀有气体B.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D.可吸人颗粒物2.下列有关物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2、.汽油易挥发B.高梁能酿酒C.铁熔点为1535D.铝导电性好3.焊接金属时,能用作保护气的一组气体是( )A.H2、CO B.N2、O2 C.N2.Ar D.CO2、CO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闻气味 C.加热液体 D.读取液体体积5.右图呈现的是钠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钠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B.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 gC.钠属于非金属元素D.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116.右图所示实验中,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棉球,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浸泡后晾干的棉球。下列能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A.变红,不变红B.变红,不变红C.变红,不

3、变红D.比先变红,不变红7.观察下图,下列叙述都正确的一组是( )碳元素可以组成多种单质以上都是碳单质,它们的物理性质都相同金刚石、石墨、C60结构不同,它们完全燃烧的产物也不同石墨与金刚石结构不同,但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A BC D8.右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B生成O2的质量C固体中MnO2的质量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9.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法中,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鉴别木炭和二氧化锰在空气中灼烧B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闻气味C除去氮气中的氧气通过红热的碳

4、层D除去CO2气体中的CO点燃10.为探究气体X的组成,某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称取2.40 g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与足量气体X反应生成铜、水和氮气。经测定,生成物中含0.54 g水和0.28 g氮气。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X一定含氮和氢元素 B参加反应的X质量为0.82 gCX一定不含氧和铜元素 D参加反应的X所含氢元素质量为0.06 g第卷 非选择题(共8题,75分)11.(14分)在“宏观”、“微观”、“符号”三者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1)FeO名称:;Mg2+中2表示的意义: ;2Hg表示的意义:_ 。(2)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3)酒精检测

5、仪中的反应原理:C2H5OH +4X +6H2SO4=2Cr2(SO4)3 +2CO2+9H2O,推测X的化学式为 。(4)已知:甲+乙丙+丁。若反应物分别为单质和化合物,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化学方程式 ;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写出化学方程式: 。12.(4分)如右图所示:(1)控制A、B两侧试管中的实验同步进行,观察到A侧上端棉花处比B侧上端棉花处先变红。从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该现象: ;(2)若用热毛巾捂住A侧试管,观察到棉花处更快变红,原因是 。13.(9分)多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以研究水的组成的反应为例:.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等让“易燃空气”(氢气)与氧气在点

6、燃条件下反应得到水。.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在研究水的组成实验时,让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分解得到“易燃空气”。(1)中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中反应的用途:。(4)中反应为反应(填“吸热”或“放热”)。(5)中反应的微观过程:水分子先分解成 和 (分别用化学符号填空),再结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这一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水分子与生成的氧分子的个数比为 。14.(6分)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1)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属于节约用水的是 (填编号)。A收集雨水用于浇灌花木B农业上用水漫灌农作物C工业上冷却水循环使用D用水后及时关闭水龙头(2)可用于区分硬水和软水的

7、物质是;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3)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填编号)。A步骤可除去难溶性杂质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C步骤中可用明矾作消毒剂D净化后的水为纯净物15.(10分)过量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但将其作为化工原料可造福人类。(1)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CO2。天然气主要成分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膜分离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技术。二氧化硅(SiO2)能用于制 造“C02分离膜”,CO2通过此膜后被氨水吸收(如右图所示),转化为可作氮肥的NH4HCO3。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NH4HCO3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3) CO2形成的超临界C

8、O2流体可用于从香兰草豆荚粉中提取香兰素(C8H8O3)。香兰素由 种元素组成;由香兰素与乙醇混合液得到香兰素的过程中,发生的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提取香兰素的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16.(14分)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名称: ; 。(2)实验室制取氢气,应选择发生装置是 (填编号);若用排空气法收集,应选择收集装置是 (填编号)。(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 。若用装置E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移出导管,再 ,取出集气瓶后,瓶口(填“向上”或“向下”)放置于桌面。(4)实验改进:查阅资料发现,氧化铜可用作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催化剂。现将

9、一根绕成螺旋状的、表面已被氧化的铜丝组装成装置F(如图所示,已略去夹持装置)。铜丝绕成螺旋状的作用是(填编号);a.制取更多氧气b.增大接触面c.没有影响与装置B比较,改进后装置F的优点是。17. (10分)用右图装置探究相关问题:(1)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连接装置,关闭弹簧夹l、打开弹簧夹2。用酒精灯稍加热试管后,移去酒精灯,观察到现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2)取两套相同的装置,分别往试管中加入足量白磷、红磷后,连接仪器,关闭所有弹簧夹,再将两支试管同时放入同一热水中,观察到白磷燃烧,而红磷没有燃烧。可得到结论: 。(3)试管中白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撤去热水,仍关闭弹簧夹,待温度恢复到室

10、温,打开弹簧夹2,可观察到的现象:,让剩余白磷在水中继续燃烧的方法: 。(4)请用该装置设计实验,探究影响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其他用品自选)。你的猜想:影响燃烧剧烈程度的一种因素是。实验设计(要求:写出操作步骤,描述控制变量具体方案):。18.(11分)载人宇宙飞船内常用含氢氧化锂(LiOH)的过滤网吸收宇航员呼出的CO2,以净化空气。若载人宇宙飞船内每名宇航员平均每天呼出的CO2为550 L,则吸收一位宇航员每天呼出的CO2需氢氧化锂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为2.0 gL1;化学方程式:2LiOH+CO2=Li2CO3+H2O)(上)九年级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

11、分标准说明:1. 化学方程式评分要求:每个化学方程式3分,所有化学式都正确l分,配平正确1分,其他都正确l分。2. 开放性试题评分要求:只要学生的答案符合题意就按要求给分。 3. 非选择题除化学方程式3分及特别注明外,其他每空各1分。第 卷 选择题(共10题,25分)本卷第15题各2分,第610题各3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在答题卡选择题栏内用2B铅笔将该选项涂黑。题号12345678910答案ABCDDDCAAB第 卷 非选择题(共8题,75分)11(14分)(1)氧化亚铁 镁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数目为2 两个汞原子(2)CaCO3 + 2HCl = CaCl2 + CO2 + H2O(3

12、)CrO3(2分) (4)Zn + H2SO4 = H2 + ZnSO4(或其他合理答案) 2H2S + SO2 = 3S+2H2O12(4分)(1)氨分子运动速度比酚酞分子快(2分) (2)分子运动随温度升高而加快(2分) 13(9分)(1)化合反应 (2)2H2O 高温 2H2 + O2(3)提供热量 (4)吸热(5)H和O(2分) 2:1 14(6分)(1)A C D(2分) (2)肥皂水 加热(或蒸馏) (3)C D(2分) 15(10分)(1)CH4 + 2O2 点燃 2H2O + CO2 (2)+4 7:24(2分) (3)3 物理 二氧化碳 无水乙醇 16(11分)(1)长颈漏斗 水槽MnO2(2)B D(3)2H2O2 2H2O + O2 在水中推上玻璃片 向上(4)b 可以随时控制反应 17(10分)(1)烧杯中导管水柱上升一小段 (2)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 (3)水倒流到试管内,最后进入水的体积约占试管容积的1/5(2分) 将试管放在热水中,打开弹簧夹1并通入氧气(2分) (4)(本小题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