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单元:好习惯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54833908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单元:好习惯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单元:好习惯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单元:好习惯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单元:好习惯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单元:好习惯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单元:好习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单元:好习惯(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年级: 二年级 学科: 语文(下册) 备课人: 王文苗 【好习惯】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重难点任务/时间配比学生需要的知识备注1.巩固已有多种识字方法,培养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2.会认本单元22个生字,会写16个生字。通过比较基本字与合体字,感知声旁的作用。1.巩固已有多种识字方法,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重点)2.巩固减一减的识字方法 ,在不同语境中辨析生字。(重点)3.“登、答、瓦、教”的书写。(难点)1. 读课文,标自然段,完成课前预习。2. 把课文字音读正确,语句基本通顺。3.读,比,并组词:(功工等)4.学习独体字:血、瓦、尺、良、典5.学习“意、思、教、室、理

2、、养、登、总、答、读、造”等字。6. 指导书写: (60分钟)预设:学生对课文中出现的常见字有一些学生不认识,笔画较多。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孙中山是一个怎样的人,懂得“不懂就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主动不懂就问的习惯。2. 积累“主动、糊里糊涂、摇头晃脑、鸦雀无声”等词语。3.学习短语“一不”,理解它的意思。读好它。1.懂得“不懂就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主动不懂就问的习惯。(重点)2. 积累“主动、糊里糊涂、摇头晃脑、鸦雀无声”等词语。(重难点)3.学习短语“一不”,理解它的意思。读好它。(重点)1.谈话导入:孙中山2.主要内容:你知道这篇

3、课文讲什么了?3. 同学们读了课文,相信有许多不明白的问题,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吗?4.梳理学生的问题,读第一自然段:(1)什么是私塾?(2)“照例、流利、连连点头”说明了什么?自己作批注,和你的同桌进行交流。(3)为什么要壮着胆子?(4)找出带有下面的词语的句子,并读一读:吓呆了 害怕 霎时 鸦雀无声 拿着戒尺 厉声问道 收起戒尺 让孙中山坐下A你发现了什么?B看看插图,用文中的话回答:同学们的表现有什么不同?C指导朗读6. 总结:不懂就问是人的美德,更是学习的良好习惯,在开学之际让我们拥有良好地学习习惯,更好地进行学习。7观察一下,你还知道什么“一不”这样的词语,能试着说说吗?预设:1.这篇课

4、文篇幅较长,学生不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2. 学生能够理解“不懂就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3.学生词汇量有限,平时要加强词语的积累。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2.通过本文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爱查字典,主动、经常翻阅字典的好习惯。3.积累“求教、拜访、耐心、本领、添砖加瓦”等的词语。4.学习“地”的词语搭配,了解其用法。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重点)2.积累“求教、拜访、耐心、本领、添砖加瓦”等的词语。(重点)1.导入:我们继续学习字典大楼,再次见到题目,你有什么想法?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每一小节说了什么?3.全班交

5、流,第一小节:(1)你知道了什么?(2)理解“登门求教 ”、“满意的回答”4.全班交流:第2、3小节。(1)你知道了什么?(2)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3)你知道查字典有什么好处吗?5.齐读4、5小节:(1)为什么说字典大楼真大真大? 你从哪看出来?(2)为什么作者离不开它呢?6.总结7.学习“地”的用法。预设:1.这篇课文篇幅较长,有些字是生僻字,学生不易读准,渗透字典的使用。2.学生词汇量有限,平时要加强词语的积累。3.学生对“的、地、得”的词语搭配混淆,不能正确使用。第一课时 不懂就问字典大楼字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识字写字能力,能够根据一定的识字方法进行识字,但学生

6、在重点笔画、间架结构等的书写方面仍然出现一定的问题,需要老师进行指导。教材分析运用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会认22个生字,会写16个生字。通过比较基本字与合体字,感知声旁的作用。目标重难点任务/时间配比(师生、生生、生本体)学生可能出现的结果(正确或错误)策略(九大教学策略具体化)学生需要的知识或评价师本体对话1. 初读课文,借助课后拼音、字典等读准课文字音。2. 认识22个生字。1.借助课后拼音、字典等读准字音,把课文读得通顺连贯。(重点)2.读准“疙瘩”等易错字的字音,认清字形。(难点)1. 读课文,标自然段,完成课前预习。(生本)2. 把课文字音读正确,语句基本通顺。(生本)在互相检查中,学

7、生有字音不准现象。学生同桌互查、教师抽查相结合,对错误集体订正。识字量、标自然段等的能力3.巩固已有“减一减”学习汉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3.巩固已有“减一减”学习汉字的方法。(重点)3.读一读,比一比,并组词:功工 砖专址止 理里智知 访方(1)比较每组中的两个字,有什么不同?(2)巩固减一减的识字方法(3)你能给他们分别组成词吗?(生本)(师生)(生生)学生能够正确读出各个字,但有个别字组词不会。“减一减”的识字方法。预设:学生能够正确读出各个字,但有个别字组词不会。4.学习本课写字表中16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这些字。“登、瓦、教”的书写。(难点)4.学习独体

8、字:血、瓦、尺、良、典(重点是这些字的笔顺)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同桌互说(生本)(生生)5.学习“意、思、教、室、理、养、登、总、答、读、造”等字。(1)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2)交流:A 意、思、室、理、答、读、造:熟字加偏旁(加一加)理:感知声旁的作用B 养、教:换一换C 总、登:减一减(生本)(师生)(生生)6. 指导书写:(1)登:上半部分的书写,强调撇和捺的书写(2)瓦:最后一笔的书写(3)教:左下是子字旁。(4)学生自己书写,评议(生本)(师生)学生在读时,音调不准。“读半边”的形声字方法。学生对字的构成的部件和偏旁认识,知道偏旁表示的意义。第二部分 不懂就问核心课教学设计学情

9、分析 二年级学生具备初步的阅读能力,能够简单的进行提取信息,因此,在本课中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批画,以读为主,巩固默读方法,在积极思考和交流中,感受成功的快乐。教材分析不懂就问讲述了中国近代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小时候学习的故事。孙中山不想糊里糊涂地背诵先生从来不讲解的功课,壮着胆子站起来向威严的老师先生发问,先生被孙中山善于思考、敢于发问的精神所打动,为同学们讲解书中的道理,孙中山从此养成了不懂就问的好习惯。本文赞扬了孙中山乐于思考、敢于提问的学习态度和勇于追求真理的主动精神。目标重难点任务/时间配比(师生、生生、生本体)学生可能出现的结果(正确或错误)策略(九大教学策略具体化)学生需要的知识

10、或评价师本体对话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孙中山是一个怎样的人,懂得“不懂就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主动培养不懂就问的习惯。2. 积累“主动、糊里糊涂、摇头晃脑、鸦雀无声”等词语。1.懂得“不懂就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主动不懂就问的习惯。(重点)2. 积累“主动、糊里糊涂、摇头晃脑、鸦雀无声”等词语。(重难点)3.学习短语“一不”,理解它的意思。读好它。(重点)1.谈话导入:(师本)(1)出示孙中山画像(2)介绍孙中山生平。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不懂就问。 你知道这篇课文讲什么了?3. 同学们读了课文,相信有许多不明白的问题,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吗?(师生)(生生)4.

11、梳理学生的问题,读第一自然段:(1)什么是私塾?(师生)(2)指导朗读,你读懂了什么?(生生)5.读第二自然段:(1)“照例、流利、连连点头”说明了什么?自己作批注,和你的同桌进行交流。(生本)(生生)(2)为什么要壮着胆子?(师生)(3)找出带有下面的词语的句子,并读一读:(生本)吓呆了 害怕 霎时 鸦雀无声 拿着戒尺 厉声问道 收起戒尺让孙中山坐下(1)你发现了什么?(哪些词是形容孙中山的?哪些词是形容老师的?)(从孙中山和老师两个人物回答)(2)看看插图,用文中的话回答:同学们的表现有什么不同?(3)指导朗读(师生)(生生)6. 总结:不懂就问是人的美德,更是学习的良好习惯,在开学之际让

12、我们拥有良好地学习习惯,更好地进行学习。(师本)学生说的啰嗦,教师要进行引导。学生的问题过于琐碎,老师帮助、引导他们的发言。生本质疑:现在的学校与私塾有什么不同?读书认真好害怕,怕老师说概括主要内容用图片进行解词,渗透学习词语的方法。联系上面私塾的词语回答问题。学习从不同人物来分析同一件事的方法联系插图理解文章内容概括的能力,掌握四要素。质疑的能力抓关键词语3.学习短语“一不”,理解它的意思。读好它。学习短语“一不”,理解它的意思。读好它。(重难点)7.出示词语:一字不错观察一下,你还知道什么“一不”这样的词语,能试着说说吗?(师生)(生生)有个别学生回答词语比较单一,缺少积累。词语的积累第三

13、部分 字典大楼教学设计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能够读出诗歌,也能大致理解诗歌的意思。但是,学生对诗歌中出现的生字很多,学生有些字读不准,需要借助字典等方法。教材分析诗歌字典大楼抒发了一个爱学习的孩子对字典的亲密感情。目标重难点任务/时间配比(师生、生生、生本体)学生可能出现的结果(正确或错误)策略(九大教学策略具体化)学生需要的知识或评价师本体对话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2.通过本文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爱查字典,主动、经常翻阅字典的好习惯。3.积累“求教、拜访、耐心、本领、添砖加瓦”等的词语。4.学习“地”的词语搭配,了解其用法。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重难点)2.积累“求教、拜访、耐心、本领、添砖加瓦”等的词语(重点)。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字典大楼,再次见到题目,你有什么想法?(师生)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每一小节说了什么?(生本体)同桌交流(生生对话)3.全班交流,第一小节:(1)自己读,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生本)(师生)(生生补充)(2)什么是“登门求教 ”、“满意的回答”?(师生)(3)再读,理解(生本)4.全班交流:第2、3小节。(生生、生本)(1)你知道了什么?(师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