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54834857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论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陈燕论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读书的思考博览群书可以开阔思路活跃文思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由于学生年龄小阅读量少并且缺乏生活体验阅览书籍往往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严重影响阅读的质量。因此本人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确保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每周抽出 1 -2 节课作为学生的大阅读课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更好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创造条件。下面浅谈本人的一些教学体会 一、寓教于“趣”使学生爱读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首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2、1 、树立榜样 .榜样的作用极大孩子的模仿性强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我常常给他们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知识。平时我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也是不能低估的。 2 、 以身作则。 课外时间我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阅读时老师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我还经常给学生讲自己童年是怎么学习的并给学生绝对肯定的启示便是阅读非常有趣。这犹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剂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3、一旦兴趣培养起来不仅眼前受益还将伴随整个人生。 3 、 随机指导 .在课堂上随机树立典型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或精彩的语段时当有学生道出一些其他同学所不曾了解的科普知识时教师应极力表扬这样便在学生中营造了读书的氛围。 二、寓教于法使学生会读书 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且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我注重以下几种阅读方法指导 1 、 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高年级

4、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2 、 指导学生用读书方法。 曾国藩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略读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常常只看看标题。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以后以上三种读书方法可交叉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 3

5、、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 .如阅读介结竹子的文章可引导学生为各种竹子编写标签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或为文章内容“空白”处作扩充、填补不但训练了学生阅读能力还进行创造想象力的训练。 三、寓教于活动使学生读好书 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这已是共识。但光一遍又一遍地死读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以至昏昏欲睡应该巧妙寓教于活动之中醉翁之意不在酒旨在“哄”他们读好书。 1 、讲。 我班坚持每日 5 10 分钟的听说训练时间可安排在早会或课前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让大家或说一新闻或晓一趣事或背一古诗或得一好词佳句或明一道理变枯燥的读写为有趣的乐事学生兴趣盎然视野开阔语感增

6、强更令人欣喜的是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源头活水逐步达到厚积薄发说话妙语连珠写文章意到笔随。 2 、办 .组织学生自办手抄小报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手抄小报的内容广泛国家大事、校园生活、环保教育、科学世界等。学生根据需求独立命题、编辑材料设计版面并配以彩色插图。如围绕“北京申奥”这一内容学生就办出了新北京、新奥运、奥运连着你我他、一百多年的奥运梦等。 3 、赛。 为了使孩子的读书热情持之以恒我利用各节日定期举办故事会、古诗朗育会、辩论会、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等读书交流活动。也可进行快速阅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等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4 、展 1 剪贴展览。学生

7、在广泛读报纸、杂志或其他书籍时会发现其中具有保存价值的材料指导学生把这些材料剪下来找一个本子分类贴上积累资料每月在班上评展一次以激发学生周而复始地进行下去。 2 摘抄展览。如果在遇到用得准确、生动的词语或形象具体、含义深刻的句子或精彩的片段这些含义深刻的格言、警句特别是在不能摘剪贴的情况下可让他们用日记本摘抄下来也可以定期在班上班上交流展评看谁最好。同时对那些优秀的读书笔记、剪贴本、摘抄本获奖的手抄报、征文等学生作品在教室中的学习园地里专门设“精品欣赏屋”供学生欣赏既鼓励那些读好书的学生继续坚持下去又勉励那些读书落后的学生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总之为了培养学生爱读书、会读书从而达到读好书的习惯我

8、们的语文教学不应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教科书”的封闭教学必须营造一个开放式的学习氛围必须扩大学生阅读这才是提高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习作讲评是师生之间交流思想及时反馈习作的指导结果与提高批改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在学生完成习作并经过教师批改后进行的是对学生一次作文训练的二次指导。那么如何优化习作讲评流程更有效地发挥它的作用呢 一、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批注知道改在哪里 随着作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大部分老师已充分认识到“教师命题学生写学生习作教师改学生习作重改不重评”所存在的弊端在评改学生习作时能把学生放在主动地位上做到多批少改批有启发改有示范更多地

9、留给学生自主时空。这样在讲评课上学生的自主评改就有了发挥的余地。课上首先应引导学生读懂老师的批注包括眉批、总批、修改符号。从眉批中了解老师所指出的字、词、句、段等方面的优缺点从总批中领悟老师对习作是否符合本单元习作要求的评判从老师的修改符号中学习怎样规范地修改习作。 二、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听取别人的意见 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点是提高课堂主体参与效率拓宽学生情感交流渠道的重要方法。在作文讲评课上采取小组合作评改可以克服教师讲评带来的“一锅炒”、“一刀切”、“一言堂”的弊端。 1.互读互评听取合作伙伴的意见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由于受年龄、思维水平的限制在认识能力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他们对自

10、己的行为包括自己的文章自我评价的能力较差但对别人的行为包括别人的文章却比较容易发现毛病。根据这一特点讲评中可组织学生在学习小组中相互传阅习作互读互评。在小组合作中可组织写同一题材或相近题材的同学根据他人习作讲讲各自不同的经历、感受。如“记一项活动”的习作有不少同学写到夏季游泳活动评讲时要让这些同学针对别人的习作讲讲各自不同的经历让学生在群体互补中把活动说具体又能交流在不同水域中大海、小河、游泳池等的感受。2.教师巡视即时进行指导 美国专门从事中小学写作教学的格雷夫斯教授认为“师生之间的正常磋商才是真正的写作教学的基础。”为此在学生小组合作评议中教师要以与学生平等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上参与各小组的讨

11、论对各组中争论较多的话题要认真倾听同时要因文因人而异地适时点拨满足学生的即时求援需要。教师的参与不要厚此薄彼对各小组要一视同仁使教师真正成为各小组的一员。 三、让学生在班级交流中汲取成功的例子 在学生小组合作讲评的基础上教师应联系班级学生和习作实际把各小组推荐的习作和同学的意见放在班级中进行交流让学生汲取别人的成功经验。 1.交流让学生悟到怎样写好本次习作的例子 小学生由于受各自的认识水平和表达能力限制在每次习作训练中所暴露出来的、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但这些问题不可能在每次讲评时都涉及到也不可能通过一两次讲评就都能得到解决。因此在讲评时可紧扣每次习作训练的基本要求针对学生习作中存在的共性

12、问题选择成功的例子在班级中交流。如在第七册第四单元“讲述一张家庭照的故事或发生在家庭成员中的一件事”这一次习作通过批改了解到由于是回忆往事有不少学生习作存在着内容简单、描写失真的毛病。因此在讲评时针对这一毛病选择一篇较切合习作提示要求的优秀习作让学生对照“家庭照”进行阅读引导学生针对习作中写到的主要事情各抒己见让学生从交流的例子中汲取别人的成功经验找到学习的榜样。 2.交流让学生悟到怎样进行二次习作的例子 习作交流在顾及全体学生的同时还应有所侧重地偏向对中下生的指导。教学中可选择一些带有特殊意义的例子如学生选材比较新颖、符合本地实际但例子中缺漏却较多等在班上进行交流。这种习作交流可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讲评即通过同一学生修改前后的两篇习作进行对比侧重让学生欣赏经习作者及小组集体评改后的习作让学生感受到“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心理学认为小学生对获得成功并能带来愉快的事物感兴趣并在内心起激励作用于是对这事情就会更加关心想再做一次。因此在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班级交流获得一次感性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应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参照老师和同学们的修改意见结合自己原有的体会进行二次习作这样才能扎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