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数据库设计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54716875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空间数据库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城市空间数据库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城市空间数据库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城市空间数据库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城市空间数据库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空间数据库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空间数据库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口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韩平海口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韩平城市空间数据库设计海口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韩平摘要:本文通过城市空间数据库功能分析 ,建设规范、可靠、现时、共享的城市空间数据库关键词:城市空间数据,结构设计在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不同部门、组织积累了大量的空间数据信息,但这些数据分散、标准不一,且多以纸张为数据载体,信息检索、数据共享难度大,随时间的推移数据 保存也成问题。另一方面,随着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技术的发展,数据库技术飞速发展,已 能建立处理海量数据的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这些都使得建立面向城市级应用的空间数据库系统成为可能。城市空间数据库用于存贮、管理城市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

2、同时也是GIS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源,面向 GIS的各种应用服务。城市空间数据的应用流程如图1所示。动态监测三维可视决策支持工程管理应用服务GIS平台ArcSDE数据接口Oracle数据存储fZZDEMDRGDOM库J元数据库摄 影 测 量格统式计转资换料野 外 测 量数据获取图1城市空间数据的应用流程一、软件选型城市空间数据库需要集成的数据包括多种基本比例尺的地形图数据、地名数据、数字栅格地图数据、数字正射影像数据、和数字高程数据等,总共的数据量达到GB甚至TB级。借鉴国内外成功建库经验, 城市空间数据库系统采用 ESRI体系的ArcGIS作为GIS平台,采用 Oracle 9i + A

3、rcSDE 用作数据存储;通过 COM接 口实现数据入库;采用 MapObjects作为系 统应用的开发接口,实现数据库的调用和查询,以及后期应用系统的开发。二、城市空间数据库功能分析A. 空间数据库的管理功能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是从对数据库的安全、组织、更新、时态等几个方面对空间数据进行科学的管理,使用户可以合理的合法的使用空间数据,真正做到空间数据的共享。数据库的安全管理:结合关系数据库的用户管理机制,建立角色和用户,同时定制对象、功能、和区域权限,保证数据的安全性。灵活的更新功能:可以按照标准的地形图更新数据,也可以自定义范围更新数据。历史数据的浏览:可以方便的浏览任意时刻的历史数据,

4、也可以对历史数据做删除、 合并的操作。B. 空间数据库的综合应用空间数据的应用功能包括编辑、分析、制图等主要GIS功能,同时还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和业务流程定制专业的应用功能。强大的编辑功能,实现了目前作业中用到的所有编辑功能,同时针对特殊的需要设计相应的功能。查询分析,灵活、方便的查询、分析和统计的功能。专业制图,使用户可以根据国家标准的地形图规范生成标准的地形图,也可以对空间分析查询的的结果制作专题地图。C. 空间数据的发布和共享可以通过(INTERNET INTRANET浏览或使用空间数据库中的数据,做到空间数据更大 范围的共享。三、结构设计城市空间数据库采用一体化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组织方

5、法,按图幅方式进行水平方向的数据组织,分图层进行垂直方向的数据组织。以图幅和图层为单位进行管理,划分的图层 在不同图幅中都是一致的。城市空间数据库图2城市空间数据库结构图在城市空间数据库的建库与系统设计中,考虑用户对界面和操作控制的要求,也为了提高查询速度和数据管理的便利性,数据的组织和管理采用金字塔结构(树状层次结构),顶层是城市总图,比例尺为1:5万,下层依次为 1: 1万、1 : 5000、1 : 1000、1: 500甚至更大比例尺的基础空间数据图,各比例尺基础空间数据分地理基础数据和专题数据两部分, 其中基础地理数据包括核心要素地形图(数字线划地图数据库,DLG)、数字栅格图(DRG

6、)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DOM)、地名图,专题数据包括道路专题图、厂矿企业专 题图、河流专题图、经贸营业点专题图等。1、概念结构设计(1 )空间数据库的分层和各层的数据模型空间数据可分以下几类:JZWS建筑物类DLSJ道路类SXSJ水系类YXSJ影象数据类XZJJ行政境界类对应于数据分类体系的要求,空间数据中矢量共分n层,另加系统中实际的影像数据层数。数据格式采用 Arc/Info 的Coverage格式转入SDE空间信息部分的存储由 Arc/lnfo 本身定义和管理。各层采纳的数据模型如下:要素层名称要素类型建筑物 JZWSPolygon道路中心线 DLZXLi ne水系 S

7、XSJ Polygon 影象空间范围 YXFW Polygon DEM数据 DEMRaster航片影象HPRaster卫片影象WPRaster行政境界XZJJLine(2)属性数据库的划分属性数据库设计以及其包含的数据表划分如下:表1序号数据库名称数据库标识备注1建筑物属性数据库 JZWDE2道路属性数据库 DLSDB3水系属性数据库SXSDB4影像数据属性数据库 YXSDB2、逻辑结构设计本逻辑结构设计针对总体方案确定的系统Arc/lnfo数据模型,对概念设计的内容进行详细具体的规划布局。根据总体设计的功能与子系统的划分,对概念设计提出的空间分层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设计,具体每层的附加属性字段设

8、计为:JZWS层(建筑物)附加属性:UserID、CODE层数、高程、类型、所属村庄;DLZX层(道路中心线)附加属性:UserID、CODE宽度、通往城镇、;SXSJ层(水系层)附加属性:UserID、CODE名称、宽度、流域概况、平均比降、五年一遇洪水位、五十年一遇洪水位、百年一遇洪水位、最高通航水位、备注;YXFW层(影象范围层)附加属性:UserID、线路名称、航片图层名、卫片图层名、DEM图层名;3、物理结构设计本物理结构设计是对系统中数据存储结构的详细设计。(1)数据源本系统空间数据的数据源有几种,一种是在建设系统过程种利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DPS生成的空间数据库,包括正射影像数据

9、,一种是用户自身累计的资料,包括设计资 料、用户设备工具资料、用户需要管理的历史资料等,第三种是从其他系统转入的数据。不管那种数据来源,数据进入系统均需执行数据规范化标准化方案,数据处理过程和处理结果均要严格符合方案的要求。(2 )数据库的物理存储方式采用客户/服务器体系。所有的数据都存储在服务器中,用户通过网络在向SDE服务器发出各种服务请求,由SDE再针对众多用户进行协调, 并实现不同用户不同权限的身份确认, 并向后台数据库进行查询、修改数据等具体功能。属性数据库存储在数据服务器的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四、需要注意的问题1、城市空间数据库信息分类编码城市空间信息分类编码是城市空间数

10、据库建设过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同时也是 一个棘手的问题。如果城市空间信息分类编码体系不合理,将增加城市空间数据库建库工作量,影响城市空间数据库的使用和信息共享,甚至将缩短城市空间数据库的生命周期,造成 巨大的损失。因此,建立完善的城市空间信息编码体系,对城市空间数据库建设至关重要。城市空间信息分类编码应遵循以下原则:(1)遵从国家标准(2)兼顾制图与城市专题应用、空间分析(3)适用性、易用性(4)科学性、系统性(5)唯一性、相对稳定性(6)完整性、可扩展性(7)不受地形图比例尺的限制(8)便于系统实现2、城市空间数据库安全保密设计(1)用户身份鉴别在系统数据库中,专门定义了用户数据库,实现

11、对用户的管理。用户数据库的所有者为数据库管理员,除数据库管理员之外,任何人不能读写用户数据库。在系统功能实现过程中,根据用户数据库,通过对用户的验证,确定登录数据库的用户的合法性,并为其分配响应的权限。系统将数据划分为不同的安全级别,当用对数据进行插入、编辑或删除操作时,将检查数据用户(操作者)的权限,无相应权限的将无法修改数据。有修改空间数据权限的用户 方可对于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修改,修改采用数据锁定机制, 从而避免多个用户对数据库的并发修改,数据锁定在功能实现过程中可以按不同情况采纳记录锁定。一般用户只能对数据进行读取(浏览),不能更新数据。带限制条件的用户在数据库管理员给定的限制条件

12、范围内对数据进行相关操作。(2)备份与恢复数据备份:对不同的数据采用不同的备份策略,对于变化不频繁的基础数据采取定期备份的方法。系统恢复:从系统后备介质恢复系统。数据恢复:从备份的数据库数据恢复。备份软件和硬件:系统拟采用专用的备份软件和硬件,可以实现无人值守备份。(3)数据加密方法为了防止系统中所有用户浏览所有系统信息,保证系统信息的保密性,系统将所有重要的信息都进行加密,阅读时解密即可。(4)数据防火墙数据库服务器与In ternet用路由器和防火墙从物理上进行隔离,确保数据的安全。在SDE数据服务器登录的用户身份验证的失败次数限定为不超过3次,超过后系统记录试图登录数据库的用户IP号以及

13、其物理地址(网卡号),禁止其再次登录系统。用户禁入后,只有 数据库管理员可以恢复其权限。五、结论城市空间数据库是城市GIS建设的重心所在,只有解决好城市空间数据库的规划、建设问题才能为城市GIS提供面向各种服务所需的大比例尺空间数据,解决当前GIS发展中存在的数据源瓶颈问题,使得GIS在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可以发挥更全面、突出的作用。同时城市空间数据库提供的实时数据获取与更新技术,将加快数据共享的进程,并将对国家多尺度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数字地球和数字城市的建设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参考文献:1 .王东华,刘建军,吉建培等,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1:5万数字高程模型(DEM)建库,数字中国地

14、理空间基础框架,科学出版社,2003.2。2 .李京伟,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1:5万数据库建库与集成,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科学出版社,2003.2。3 .罗智勇,刘湘南,基于ArcGIS的城市地下煤气管网管理系统数据库的设计方法,第五届ArcGIS中国用户大会论文集(2002),地震出版社,2002.9。4 .刘金长,广西省级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构思,http:/。5 . Michael Zeiler, Modeling our world : the ESRI Guide to Geodatabase DesignEnvironmental Systems Research Institute, Inc., 1999.8。6 .A ndrew Macdon ald, Buildi ng a Geodatabase, En viro nmental Systems Research In stitute, Inc., 1999.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