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东海县龙海学校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454677130 上传时间:2024-04-16 格式:PDF 页数:202 大小:37.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年东海县龙海学校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2页
2018-2019年东海县龙海学校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2页
2018-2019年东海县龙海学校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2页
2018-2019年东海县龙海学校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2页
2018-2019年东海县龙海学校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年东海县龙海学校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年东海县龙海学校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2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年东海县龙海学校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抽 选 经 典 试 题,有 针 对 性 的 考 点 中 的 难 点、重 点、考 点 进 行 强 化 训 练,力口强记忆。第 1 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成 9 一 1 2 题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管仲日:“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

2、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 柯(柯:当时地名)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太史公曰:管仲,世所

3、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选 自 史记管晏列传,有删改)9.对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鲍叔终善遇之 遇:对待B.鲍叔遂进管仲 进:保举,推荐C.尝与鲍叔贾 贾:作买卖D.然孔子小之 小:变小1 0.以下句子编成四组,全都表现鲍叔牙“能知人”的 一 组 是(3 分)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A.B.C.D.1 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

4、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鲍叔牙善于识别人才,以至于在管仲被重用之后,天下人并不怎么看重管仲,而是赞美鲍叔牙能知人。B.在柯地会盟,桓公背弃了曹沫逼他订立的盟约,而管仲劝他信守盟约,说明管仲能慎重的权衡事情的利弊得失。C.管仲执政善于顺应民情,懂得给予正是为了取得的道理,而且深知这是治理国家的法宝。D.司马迁认为管仲能够顺势助成君子的美德,纠正挽救他的过错,值得赞颂,这一点与孔子见解不同。1 2 .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2分)(2)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4分)(3)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

5、叔能知人也。(3分)第2题: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 成6 9题。(甲)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大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史 记 屈原贾生列传)(乙)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

6、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泪,不能复振;而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苏轼(贾谊论)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在答题卡C区作答)A.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B.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C.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D.则知其有狷介之操属:连缀,写作秀才:才华优秀备:准备狷介:胸襟狭窄7.下列选项中全都说明贾谊“才华突出”的一组是(3分)(在答题卡C区作答)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

7、出贾生志大而量小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A.B.C.D.8 .(乙)文作者引用苻坚得王猛这个事例的目的是(3分)(在答题卡C区作答)A.赞扬王猛明智,善于发现苻坚这样的人才。B.赞扬苻坚聪明,善于发现王猛这样的人才。C.说明只有尽斥旧臣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I).说明只有聪明通达头脑清醒的君主才能充分发挥贤才的作用。9.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在答题卡C区作答)(1)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2)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第3题:(1 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陆贾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高

8、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陆生至,尉佗椎结箕踞见陆生。陆生因说佗日:“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杰并起,惟汉王先入关,据咸阳。项籍背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项羽灭之。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下所建也。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迷王;天下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汉诚闻之,掘烧郡王先人冢墓,夷种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越则杀王已降汉,如反覆手耳。”于

9、是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仪。”因问陆生日:“我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陆生曰:“王似贤。”复问:“我孰与皇帝贤?”陆曰:“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奥,万物殷富,政出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尝有也。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崎岖山海之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尉佗大笑曰:“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遣不若汉!”乃大悦陆生,留与饮数月。曰:“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陆生拜尉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归报,高祖大悦,拜为太中大夫。(节选自 说苑奉使)南

10、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秦时已并天下。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嚣死,佗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史,以其党为假守。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汉十一年,谴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节选自 史记南越前传)【注】椎结:同“椎髻”,发髻梳成一撮,形状如椎,躅 区:同“崎岖”。9.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鞭笞天下,劫诸侯 劫:胁迫、逼迫 B.如反覆手耳 反覆:翻转C.人众车更 舆:众 多D.政由一家 由:如同10.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陆生因说佗曰 我欲因之梦吴越B

11、.将相欲移兵面诛王 不敢言面敢怒C.尉佗乃蹶然起坐 乃有二十八骑D.佗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史 手之所触1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陆贾极具政治才干。他深受高祖信任,跟随高祖平定天下;代表朝廷出使南越,成功游说尉佗归顺汉王朝,得到高祖的肯定,被任命为太中大夫。B.尉佗原本自傲自大。与陆贾会面时,他举止无礼,态度轻慢;认为自己既有将相之才,亦有帝王之能,且南越君民同心,足以与汉王朝分庭抗礼。C.尉佗亦能审时度势。他本为龙川令,受命于任嚣,带任南海尉,趁天下大乱统一了南越;后听从陆贾的劝导与建议,接受朝廷封赏,臣服于汉王朝。D.陆贾游说技巧高超。为说服尉佗,他从国力、军事

12、等方面分析了对方可能面临的情势,进而使其醒悟到只有遵从朝廷的约束才能保住切身利益。12.(10分)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2)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遣不若汉!第 4 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书晋贤图后【北宋】秦观此 画 旧 名 晋贤图,有古衣冠十人,惟一人举杯欲饮;其余隐几、杖策、倾听、假寐、读书、属文,了无霏醉之态。龙眠李叔时见之日:“此 醉客图也。”盖以唐窦蒙 画评有 毛 惠 远 醉客图,故以名之焉。叔时善画,人所取信,未几转相摹写,遍于都下,皆曰:“此 真 醉客图也,非叔时畴能辨之

13、?”独谯郡张文潜与余以为不然。此画晋贤宴居之状,非醉客也。叔时易其名,出奇以眩俗耳。余旧传闻江南有一僧,以赞得度,未尝诵经。闻有书生欲苦之,诣僧问日:“上人亦尝诵经否?僧 曰:“然。”生日:“金刚经几卷?”僧实不知,卒为所困,即诬生日:“君今日已醉!不复可语,请俟他日。”书生笑而去。至夜,僧从邻房问知卷数。诘旦生来,僧大声日:“君今日乃可语耳,岂不知 金刚经一卷也!”生曰:“然则卷有几分?”僧茫然,瞪目熟视曰:“君又醉耶?”闻者莫不绝倒。今图中诸公了无醉态,而横被沉湎之名。然后知昔所传闻为不谬矣。虽然,余惧叔时以余与文潜异论,亦将以醉见名,则余二人者将何以自解也?叔时好古博雅君子,其言宜不妄,

14、岂评此画时方在酩酊邪?图中诸客洎余二人,孰醉孰不醉,当有能辨之者。1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未几转相摹写 未几:不久B.以费得度,未尝诵经 得度:得到引度C.诘旦生来,僧大声曰 诘旦:清晨D.而横被沉遮之名 沉湎:深深地迷恋着,不能自拔1 3 .下列各组中,全都表现人物罔顾事实,颠倒是非的一组是(3 分)龙眠李叔时见之日:“此 醉客图也。”此真 醉客图也,非叔时畴能辨君今日已醉!不复可语 岂不知 金刚经一卷也 君又醉耶?岂评此画时方在酩酊邪?A.B.C.D.1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叔时认为 晋贤图中所画的人物是醉客,因

15、其善画,人们对此深信不疑,唯有张文潜和作者不以为然。B.愚僧回答不出书生 金刚经有几卷、一卷有几分的提问,反诬书生已醉,显得滑稽可笑。C.作者担心自己和文潜持着与叔时不一样的观点,也将被叔时加以醉名,从而无法为自己辩解。D.文章讲述江南僧人的故事,意在以僧之愚顽滑稽讽叔时之不懂装懂、硬充内行。1 5 .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1)此 真 醉客图也,非叔时畴能辨之?(3 分)(2)此画晋贤宴居之状,非醉客也。(2 分)(3)叔时好古博雅君子,其言宜不妄,岂评此画时方在酩酊邪?(4分)1 6 .请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

16、 分)孟 子 曰:“人 之 所 以 异 于 禽 兽 者 几 希 庶 民 去 之 君 子 存 之 舜 明于 庶 物 察 于 人 伦 由 仁 义 行 非 行 仁 义 也。”(孟子离娄下)第 5 题:第6 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师说,完成9 1 2 题。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 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