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a可行性报告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54580678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sa可行性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csa可行性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csa可行性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csa可行性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csa可行性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sa可行性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sa可行性报告(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SA”社区支持农业可行性报告一项目背景二中国CSA模式应用现状分析三 农场运作模式四 市场前景五 附件附件一可持续农业的另一种市场体系泰国“社区农业”案例分析附件二青岛山娃农产品专业合作中国的“社区农业”案例分析附录二:国外CSA的资料数据1.1项目背景1.11背景介绍社区支持农业(CSA,CommunitySupportedAgriculture)的概念于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瑞士,并在日本得到最初的发展。当时的消费者为了寻找安全的食物,与那些希望建立稳定客源的农民携手合作,建立经济合作关系。现在,CSA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草根组织在实践CSA的同时,都发展出各自不

2、同的经验。由此CSA的概念也从最初的共同购买、合作经济延伸出更多的内涵。从字义上看,CSA指社区的每个人对农场运作作出承诺,让农场可以在法律上和精神上,成为该社区的农场,让农民与消费者互相支持以及承担粮食生产的风险和分享利益。这是一种城乡社区相互支持,发展本地生产、本地消费式的小区域经济合作方式。在这种合作的基础上,CSA一方面看重在保育生态及资源下共同承担、相互分享的社区关系,看重社区中情感及文化的传递,另一方面则往往会推行健康农作法、永续生活及包括身、心、灵在内的整合的健康观念。所以它也不单纯是有机生活或环保,亦不单是消费者运动(ConsumersMovement),背後更多是我们怎样看待

3、这个世界,而这看法也反映在社区发展工作中。1.12CSA进驻中国2003年12月及2004年2月,社区伙伴与瀚海沙合作在北京举办了两场CSA理念与经验分享交流会,分别邀请了泰国的Raweewan老师和香港的杨宝熙、朱佩坤老师讲解CSA的概念,分享她们在泰国和香港推动社区支持农业的经验。2005年5月,社区伙伴再次邀请香港嘉道理农场的几位老师及农场义工小组成员来到广州中山大学,将CSA的概念带入广州,引发相关的讨论及思考。越来越多的人都认为现时以剥夺天然资源方式的城市化发展并不可取,但这正是许多农村正在步入的发展方向。我们相信,这一系列的分享交流会将有助于人们从不同角度思考城乡发展之间的关系,建

4、立非主流及非消费主义的生话方式。也有助于将关心农村、农业的健康发展,关心健康生活的人士联结在一起,共同创造一个更为和谐、永续的世界。2.1中国CSA模式应用现状分析2.11CSA发展的成因2.1新1中1国成立后,粮食产量不断提高,从这一方面讲粮食的安全问题已不再严峻,但是各种农产品上残留的农药化肥等问题已经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人们迫切需求安全的农产品。近几年,CSA的概念被引进到国内,一些人热心从事CSA事业的人建立起有机农场,但是CSA要在国内得到全面的发展不仅需要从事有机事业的这些热心人士和农场,还需要有此共识的社区和促进发展有机生活理念的NGO(公益组织、志愿者)人士。CSA在国内的发展

5、还是初步阶段,要有更大的发展还需要有各方面不断的作出努力消费者中对于健康和环境越来越多的关注是CSA的一个支持因素。CSA能够运作起来的一些其它条件还包括:(一)在同一个社区的消费者有着共同关心的问题,因此他们必然会自己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消费者的社区。(二)消费者需要了解由市场机制引起的农民的问题和社会问题。消费者有着相同的生活方式,他们可以在一起彼此分享,很好的理解可持续农业或有机农业。CSA使农民和消费者走到一起,他们相互之间可以交换意见并在一起构想不同于以往的解决之道,使环境、本地的食品经济和社区具有可持续性。当然,消费者同时也会得到健康干净的食物,它们让周遭的一切也都拥有了健康。2.12

6、我们对有机农业的想法1)有机种植会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对土地的伤害,有益于生态系统的平衡2)避免食物中毒,能够吃到健康的作物,有机耕种有益于身心的恢复3) 有助于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4) 有助于缩小城乡差异。对于相对疏离自然,缺少根的城市人来说,他们向往有机、简朴、充满人情与乡土的生活方式,可以像农民一样吃到不上化肥农药的菜,了解土地。对于农民来说,他们希望能维护自身的尊严,得到进行公平贸易的权利,并且能够了解生产方式与自己的环境、健康间的联系。5) 除了农产品本身以外,教育、从事有机农耕的经历、文化上的产出也是产品。6) 需要共同参与(研究者、实践者、城乡居民),消费者和生产者可

7、以进行知识、经验和产品的分享,互相支持。2.13CSA在中国的发展如在你居住的社区附近有一家农场正在生产蔬菜,你是否愿意先支付一笔钱给农场,附带条件是你无法选择蔬菜的种类、承担因不可测的天气可能带来的损失,然后以比普通蔬菜高三到四倍的价格吃到农场每月生产的新鲜有机蔬菜?在上海,已经有农场正在尝试这种全新的模式,并且已经在有些地方成功推销出他们的“有机菜篮子”。由于有机蔬菜都是当令蔬菜而非反季节蔬菜,因此品种不能依消费者的口味而定,而不能用化肥、农药,又使得有机蔬菜产量和生长速度都远逊于普通蔬菜。也确实有会员尝试之后,觉得不能接受而退出的,但坚持下来的会员都非常赞同这种理念,当然也都具有一定的经

8、济实力。尽管直到2008年,农场的收入和支出才刚刚“扯平”,发展模式有点前途未卜,但他们还是在不紧不慢地发展社区支持农业。也许中国目前没有推广的条件,但是单从环保角度看,其实我们并不孤单。本世纪初,中国人民大学“乡建中心”、香港“社区伙伴”、广西“爱农会”等,在北京、广州、山东、广西等地推广不使用农药化肥,小规模养殖种植本地土鸡、土稻米、土黄豆,举办“土米价格听证会”、“消费者见面会”、“土生良品品尝会”,安排城里人去乡下举办婚礼、捡土鸡蛋、干农家活、吃农家饭等“一天体验”活动,让城市购买者参与到农事中来,促使他们反思城乡发展的内在联系,以及自己的生活、消费方式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CSA恰恰

9、在推行有机食物生产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同时,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努力:一是促进城乡互动,让城里人与农民直接见面,避免两者因无法沟通而缺乏信任,从而建立起相互支持、平等友好的关系。也让消费者了解农民的生存压力、农民生产的艰辛、农作物的生产方式、有机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以及这些产品与自己的环境、健康之间的联系,以便接受高于一般农产品的价格,并愿意与农民承担气候的变数所带来的风险。二是农业生产与社区居民需要直接挂钩,可以避免生产的盲目性,造成农产品损失和浪费。三是不通过中间商,使农民得到公平贸易的权利,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从而调动有机食品生产者的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CSA实行有别于目前

10、大多数农产品的生产方式和销售方式,可以把“城市反哺农村”号召具体化,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联系比“农家乐”更加紧密,比通过“结穷亲”以扶助贫困农民更加自觉和持久,因而值得期待和尝试。3.1农场运作模式劳动份额():农场提供平米菜地,招募市民承包小块的菜地,自己决策耕种何种蔬菜,如何耕种,农场提供从4月初到11月底种植所需的全部种子、30斤有机肥料、水及必要农具和种植技术服务。作为市民,需要每周不定期到农场管理菜园、承担种植及收获全部任务。遵守农场有机耕作规定,预先支付年租金元。2配送份额():计划户,整份户(口及以上家庭请选择整份),半份口家庭可选择半份)。农场将提供从5月底到11月中旬共计24

11、周的新鲜时令蔬菜,整份成员每周配送两次(总共配送次数48次),半份成员每周配送一次(总共配送次数2次)。周内蔬菜整份额总重量不少于斤,半份额总重量不少于斤,每周蔬菜均不少于种,随季节中不同产出的种类而变化。作为市民,需要:周内来农场参加义务劳动累计小时以上。市民获得配送蔬菜的方式为1农.场取菜:每周规定时间内,直接到农场取走配好的蔬菜箱,整份成员可选择每次半份每周两次和每次一份每周1次,预先支付份额费用元半份,份;定点取菜:在和开设取菜点,市民可以在每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的取菜点取走蔬菜,需要预先支付份额费用元半份;元份;配送到点:个及以上成员(团队)可以专门指定一个地点,需要预先支付份额费用元

12、半份,元/份;4配配送到家:直接将蔬菜箱送到家里,需要预先支付份额费用元半份,元份。3、开放日活动。农场定期(一般为周末)举行市民开放活动,允许市民到农场里活动,参观农园,进行亲近大自然的娱乐活动,购买有机产品,听取绿色农业、绿色食品主题讲座,农业实践活动等。开放日活动吸引了大量具有环保消费意识的新兴阶层或者是渴望接触自然、培养对自然环境热爱的儿童少年家庭,部分老年人对此也十分感兴趣。4.1市场前景4.11背景介绍在重大的食品安全频频发生之际,正规食品认证已经渐渐失去了公权威。以模式所提供的农业配送服务很好地消除了城市市民的疑虑。通过与农场签订一定期限的契约,支付较高的市场价格,能够购买到绿色

13、、有机、安全的农产品。对于很多城市中产阶级而言,他们是愿意而且能够支付足够高的价格来购买绿色、有机食品的,配送份额的服务模式恰恰满足了他们的需求,一方面为顾客提供了放心、安全的食品,另一方面,也使得农场能够获得高于传统农业的市场收入。未2来发展纵观中国的大中城市中,的确存在着一批数量可观的潜在消费者,他们对于城市生活消费方式的厌倦和无奈,对于乡土生活的怀念,渴望寻找一种良好的途径帮助孩子学习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而小毛驴农场的模式无疑提供了这一需求。而在农业纵向一体化加剧,市场分工日益细化的市场大背景,农产品市场监管机制还不够健全的情况下,能够吃到真正的绿色、有机的蔬菜,已经成为大城市中中

14、产阶级的普遍诉求。他们能够也愿意支付高于市场的价格来购买蔬菜或者承包土体。而且从农场主的角度出发,劳动份额的服务方式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高的效益和耗费更低的成本,提高盈利水平。一方面在获得盈利的同时,农场确实解决了当地部分农民,尤其是老弱病残农民的劳动力就业问题。虽然这些农民并不能像进城打工那样获得极高的劳动收益,但是他们至少有了一份工作。而且因为农场就在农村之中,他们利用闲暇的劳动时间,像整理自家菜园一样在农场里干活,收获一定的劳动工资。这是一种良好地实现了市民、农民和环境三方共赢的运作模式。5.1附件5.11附件一可持续农业的另一种市场体系泰国“社区农业”案例分析主讲:RaweewanSri

15、thong序言过去,农民靠种地就可以提供给自己生存所需的所有食物,或者大部分可以自给自足。他们只会把多余的产品卖掉,换成工具以及其它一些自己所在的社区里不出产的东西。农民和消费者生活在同一个社区里,农民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过去,市场是一个场所。农民把他们的产品带到这里卖掉,与想要他们东西的人进行交换。市场会为买卖双方带来友好的关系。现在,市场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场所,它同时也是一种食品销售的机制,一个会刺激人们购买欲望的系统。农产品的运输距离越长,其间的交易越复杂,消费者必须支付的最终价格也就越高。而这些食品在消费者买到手之前,已经在中间的过程中逐渐败坏,不再新鲜,不再富含营养。并且,在这些中

16、间的交易里,附加在产品上的价值都被中间商拿走了。农民们不得不通过中间商卖出他们的产品,这样他们就无法根据自己产品的真实成本来制定价格。中间商控制了整个市场从在农场大门前收购产品,到运输再到卖给最终的消费者。农民和消费者都得分担这个过程中的所有成本。农民能得到的收购价格被尽可能压到最低,通常低于产品的实际成本。与此同时,商家打出广告来刺激人们消费,而消费者最后不得不承担广告的成本这些成本都会体现在食品的价格中。市场机制打破了农民和消费者之间的友好关系。现时,农民不知道他们的产品要在哪卖,卖给谁,同时消费者也不知道他们吃的是谁的产品。他们的友谊和相互之间的关系慢慢的减弱并最终瓦解。农民要挣更多的钱,所以就得生产更多的东西。为了使产量最大化,合成的化学制剂,像激素、化肥、农药等等被大量地使用。这些化学制剂对于食品安全、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