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商务旅游人才培养对策]胜任力冰山模型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54579686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商务旅游人才培养对策]胜任力冰山模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商务旅游人才培养对策]胜任力冰山模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商务旅游人才培养对策]胜任力冰山模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商务旅游人才培养对策]胜任力冰山模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商务旅游人才培养对策]胜任力冰山模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商务旅游人才培养对策]胜任力冰山模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商务旅游人才培养对策]胜任力冰山模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商务旅游人才培养对策胜任力冰山模型 摘要:现在,商务旅游高等教育成为旅游学科建设中的关键内容。怎样培养胜任职业要求的商务旅游人才成为一个亟待破解的课题。为此,在构建商务旅游人才胜任力模型基础上,提出了结构胜任型教学体系、突出隐性特质培养和拓展国际化视野的商务旅游人才培养策略。关键词:胜任力商务旅游人才培养一、问题的提出商务旅游,是指旅行者基于公务或商务目标,以参与会议、展览会、文体活动、处理机构事务和享受旅游奖励等为依靠而引发的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活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商务旅游开始进入中国。现在,我国商务旅游市场规模快速扩张,以每十二个月20%左右的速度递增。据亚

2、洲商务旅游市场预计,到2021年,中国很可能替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务旅游目标地。伴随商务旅游活动的增多,中国的商务旅游高等教育也逐步发展,并成为旅游学科建设中的关键内容。然而,中国商务旅游人才供给和行业需求错位,毕业生就业难和业界求贤若渴并存、供需两高但成交不高的矛盾突出。为此,从胜任力角度来探索商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现有利于创新商务旅游教学理论和方法,促进旅游学科建设;又有利于培养切合商务旅游行业需求的专业人才,促进商务旅游业的连续健康发展。二、商务旅游人才胜任力模型构建胜任力最早是由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于1973年提出的,她将胜任力表述为“和工作或工作绩效或生活中其它主要结果直接相同

3、或相联络的知识、技能、能力、特质或动机”。今后,我国外学者纷纷提出了自己对胜任力的了解。Spencer,Mc Clelland & Spencer对胜任力的表述更为完整,即胜任力是指动机、特质、自我概念、态度或价值观、知识或技能等能够可靠测量并能把高绩效职员和通常绩效职员区分出来的任何个体特征。商务旅游人才关键包含三类:第一类,商务活动策划和运行管理人才;第二类,外语和旅游人才。因为商务活动越来越多地跨越国界和文化界限,需要翻译和旅游接待人才;第三类,辅助性人才,包含广告、法律咨询、物流、宣传、设计和搭建等方面的人才。借鉴胜任力相关理论及模型,基于对部分商务旅游企业的调查和各层次商务旅游人才的

4、访谈,结合商务旅游企业实际需求和商务旅游高等教育特点,梳理出专业知识族、职业技能族、元能力族和个性特质族等四个方面的商务旅游人才胜任力要素。专业知识族关键包含以下三方面:一是商务旅游方面的知识,如会议旅游、展览旅游、商务差旅、特殊活动旅游、奖励旅游、培训和教育旅游策划和运行管理的理论、要素和基础步骤等;二是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如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商法学等;三是文化艺术方面的知识,如旅游文化学、跨文化交际学、展台设计等。职业技能族职业技能族关键包含商务旅游市场调研、策划各类商务旅游活动、制订商务旅游计划、商务旅游的组织和营销、商务旅游现场服务和管理、商务旅游用户关系管理、商务旅游文案写作、

5、商务谈判技能、信息技术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元能力族关键包含组织能力、团体合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应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商务旅游项目标运行管理牵涉面广,需要经过精心的组织和团体亲密合作来完成。商务旅游是服务性产业,经常要和用户打交道,需要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应变能力。另外,商务旅游活动策划和设计强调创意,要求相关专业人员含有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个性特质族关键包含老实守信、责任心、成就欲、主动性、自信心、毅力等。上述潜在的个体特质和动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商务旅游人才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工作绩效。三、商务旅游人才胜任力培养策略结构“胜任型”教学体系面对商务旅游高等教育人才供给和业界需求

6、“错位”的现实,应提倡宽口径、模块化、实践性教学。第一,宽口径教学。商务旅游的综合性很强。学生需要掌握并能利用商务、旅游、经济、管理、心理学、法律、外语等方面的知识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含有较高分析和处理商务旅游管理和政策的实际技能。所以必需搭建好商务旅游的基础平台,课程设置必需兼顾专业性和复合性特点,既突出关键、强化专业基础,又统筹筹划、拓展专业领域。第二,模块化教学。即在平台课程的基础上突出特色和方向的模块课程,立足本校的学科优势和办学特点,侧重培养学生在相关产业中某一步骤的关键竞争力。第三,实践性教学。即要求学校教学必需跳出传统思维的束缚,培养基于商务旅游人才需求的“学校学生企

7、业”一体化教学理念,组建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百分比适度的“双师型”老师队伍,加强试验室、教学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实践的空间。突出“隐性特质”培养不易观察和评价的部分深层次的隐形特质,即判别性胜任力,能够将优异职员和一般职员区分开来。因此应经过重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隐性特质。第一,坚持以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为教学关键。课程教学应以学生为本,使知识传授和技能示范相结合、自主学习和团体学习相结合、体验式学习和传授式学习相结合,着重健全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分析处理问题能力、团体合作能力和语言表示能力。第二,实施项目开启、任务驱动型教学。主动引导学生申报、参加相关项目,单门

8、课程采取任务引领型考评措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如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2021年期望工程激励行动项目、部分学校专门设置的“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项目”。第三,丰富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是指课堂教学以外的一切传授知识、培养能力、铸造人格的活动,是对第一课堂学习的延伸、补充和发展。经过学术讲座、社团活动、各类竞赛等第二课堂的训练,能够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国际化”视野伴随全球化的进程,商务旅游越来越展现跨国、跨文化发展的趋势。所以,商务旅游人才的培养方法和模式也应顺势而动,在现有基础上深入拓展国际交流和合作。一是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和国外商务旅游办得很好的院校进行合作,争取和境外学校开展本科生的“2+2”项目或是“3+1”项目标合作。二是开展优异老师互访。我国老师可到国外著名大学进修、短期实训和参加国际商务旅游项目运作,国外老师或企业管理人员亦可担任我方兼职老师。三是开展相关合作研究。我国外双方能够就商务旅游人才培养和商务旅游发展中的很多重大课题进行共同研究,举行相关国际学术会议,共同促进商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商务旅游业的连续快速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