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文化教学大纲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54437220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7.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文化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汽车文化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汽车文化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汽车文化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汽车文化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文化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文化教学大纲(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汽车文化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必修的职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传授汽车常识,普及使用维修知识,激发专业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对汽车的鉴赏能力,促进职业意识形成。通过学习,学生可了解汽车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接触到与汽车和汽车工业相关的各方面内容,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因此,本课程是一门科学与人文融合的专业入门课程,是一门概括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主要课程精要的导学课程。二、课程教学目标.汽车文化课程以基础的、宽泛的、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汽车知识为载体,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拓展汽

2、车知识视野,养成积极、负责、安全地运用汽车的意识, 发展行动能力和职业规划能力, 为迎接未来社会的挑战,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终生发展奠定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汽车的发展历史、工业概况、生产过程和一些最新的科技成果,能认识汽车对人们日常生活及社会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了解汽车运动、著名车展、未来汽车发展趋势;懂得欣赏汽车车标、汽车外形与色彩;了解汽车基础知识,会识别汽车的类型、产品型号、代码;.了解汽车品牌与车型文化,初步具有理解汽车品牌文化的能力;能按相关环保政策与法规,从事汽车专业的工作。三、教学内容结构教学内容由校内教学模块与校外企业参观学习两个部分组成。1、教学模块需要完成教材的所有内容

3、的学习,教学时数为48学时。2、校外企业参观学习可通过组织学生到汽车制造厂、汽车修理厂及汽车4S店参观学习,教学时数为24学时。3.、课程总学时数不少于72学时。四、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模块教学单元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与建议向 用 户介绍汽车发展史,提高客户的购车欲望汽车发展史.结合互联网查询的资料,使学生对汽车发展历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了解汽车百年史话、汽车之最、汽车技术发展的6个里程碑、世界十大汽车城史、名牌汽车故事。车迷天地通过组织学生观摩汽车拉力赛、F1比赛、参观车展等活动:.了解汽车运动、会欣赏汽车车标、汽车邮票、汽车外形与色彩;著名车展、未来汽车发展趋势;理解汽车技术进步与能源和材料的关

4、系;实训项目:播放世界不同汽车品牌的概念车通过多媒体播放世界不同汽车品牌的概念车,提高学生学习汽车的兴趣与欣赏汽车水平。汽车品牌文化通过互联网查询资料,使学生对汽车品牌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了解著名汽车品牌含义及发展历程;.进行国产品牌汇总及分析;了解汽车公司与商标;了解世界汽车名人;向 用 户介绍可选择的汽车类型,以及汽车型号、代码的识别方法汽车类型和代码识别通过组织学生参观汽车制造厂,使学生对汽车生产过程有一个简要的了解:.了解汽车工业概况;了解汽车基础知识;会识别汽车类型、产品型号、代码;实训项目:组织参观汽车制造厂通过参观汽车制造厂,了解汽车生产的四大工艺流程。实训项目:组织学生参观汽车4

5、S店通过参观汽车4S店,给学生直接接触汽车的机会,让学生了解更多品牌的汽车外型及性能。.向 用 户宣传汽车环保知识,介绍汽车的环保性能汽车环保知识通过对汽车尾气、噪声的检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国家有关环保政策与规定,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防止和减少汽车污染的有效措施;理解国家有关汽车燃油使用、.尾气排放、噪声控制等方面规定与环保政策;实训项目:组织参观汽车检测线通过参观汽车检测线,进一步了解国家对汽车使用的相关法规及环保政策。五、教学实施(一)学时安排建议模 块教学单元建议学时教学模块.汽车发展史1046车迷天地10汽车品牌文化8汽车类型和代码识别10汽车环保知识8校外参观学习参观汽车制造厂6

6、.24参观汽车检测线6汽车修理厂6参观汽车4S店6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可按1618学时折合1学分计算(二)教学方法建议学生、教师、教材是教学过程中三者互动的因素,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教学组织:以授课班级为主要形式,采用个案教学和演示方法。教学方法: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以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组织操作技能教学。(三)教材编写建议(1)教材的编写必须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反映本课程的基本理念,达到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的要求。应特别注意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课程目标融合为一体。强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教材编写要

7、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这一课程目标出发, 根据“内容标准”确定教学内容, 不追求全面地学习某项技术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3)编写教材时,要精心选择范例及学生实际操作的内容。一方面要注意可行性和实用性,贴近学生实际;另一方面要尽量体现技术的先进性,具有时代气息,体现未来科技走向。(4.)教材应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思想观点,做到科学理论、结构原理、范例、数据等正确可靠,专业名词规范,技术用语准确,插图无原则性错误。(5)按照本标准开发的学习单元,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增强通用性与适用性;每个学习单元包含一项特定的技能或知识,学生在学习时,不会因内容庞杂、互相干扰而影响学习效果;近可及时地利用反馈信息,不断修订、更新学习单元,形成一种动态的教材。(6)教材应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以适应各校的不同现状,促进各校专业课程的发展;要尽可能降低对教学条件的要求,.使教学条件相对较差的学校经努力也能实施教学,为此,可在教材中适当增加选学内容,以便教师根据本校的情况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7)教材应做到语言简练清晰、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便于学生阅读;教材应图文并茂,便于学生理解;插图应能明确表达要说明的问题、另外还应有一定的补充阅读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