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100天中考化学复习第20讲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54055223 上传时间:2024-01-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前100天中考化学复习第20讲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考前100天中考化学复习第20讲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考前100天中考化学复习第20讲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考前100天中考化学复习第20讲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考前100天中考化学复习第20讲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前100天中考化学复习第20讲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前100天中考化学复习第20讲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0讲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考点1 实验方案的设计1.实验设计以化学实验为基础,对实验过程中的材料、手段、方法、步骤等全部方案的制定,常联系科学研究、生产、生活、环境保护的实际去发现并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去探讨和解决实际问题并得出科学的发现和结论。2.实验设计的基本要求:科学性;可行性;安全性;简约性;单一性;对比性。3.实验方案的设计原则:方法简便,现象明显,操作易行。考点2 实验方案的评价1.实验评价题由题目提供多套方案,要求从某一角度或几个方面评价方案的优劣,解题时要求学生以批判的思维和方法排除不合理的或不是最优的方案,选择、创造更好的方案。2.通常有如下的方面:(1)对典型装置的多种用

2、途的评价;(2)对实验方案是否合理,实验现象和结论是否正确的评价;(3)依据实验条件和要求,设计物质的制取、成分的推断、定量组成测定等实验方案。命题点1 实验方案的设计例1 (2014泰安)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A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组合是( )A.或或 B.或或 C.或或 D.或或思路点拨:要验证A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以用金属与可溶性盐是否发生反应来判断,最简单的方法是用金属Cu与Ag和Fe的可溶性盐溶液进行反应来判断,或用金属Ag和金属Fe与Cu的可溶性盐溶液进行反应来判断,也可以用酸、金属Cu、金属Fe和Ag

3、的可溶性盐溶液进行反应来判断。1.(2014河北)如图所示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鉴别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 B.除去氢气中的氯化氢气体 C.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D.验证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2.(2014山西)下列实验中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实验目的操作或所用试剂A除去NaCl固体中混有的泥沙溶解、过滤、蒸发B除去CO中混有的CO2NaOH溶液、浓H2SO4C鉴别食盐、蔗糖品尝D鉴别H2O、KCl溶液AgNO3溶液命题点2 实验方案的评价例2 (2013哈尔滨)实验室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现标为A、B、C、D,分别是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硫酸钠溶液和稀盐酸中的一种。【提出问题】

4、如何区分出四种溶液?【进行实验】甲同学实验如图所示:由此甲同学认为A一定不是_。【表达与交流】甲同学向实验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则甲同学的结论:A是氯化钡溶液。乙同学不同意甲同学的结论,乙同学的理由是_。于是乙同学另取少量A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一种试剂是_,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_。由此证明了甲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同时确定了A。乙同学继续实验如图所示:【收集证据】观察到C中产生气泡,D中产生白色沉淀。【解释与结论】写出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乙同学最终通过实验区分出了四种溶液。【反思与评价】请指出甲同学区分上述四种溶液时,在实验方法上的一点不足之处_。思路点拨:由于A

5、中加入氢氧化钡后无明显现象,所以能与氢氧化钡产生沉淀的物质是不可能是A的;如果A是盐酸,加入的氢氧化钡过量时,酚酞溶液也能变红;由于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所以如果加入碳酸钠,没有现象,说明不能是氯化钡;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所以现象是有气泡产生;根据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写出方程式;甲同学在实验开始时只取A,没有同时取A、B、C、D进行对比实验是不科学的方法。1.(2014泰安)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废铜制取硫酸铜,设计了如下两个方案:方案一:CuCuOCuSO4方案二:CuCuSO4Cu+2H2SO4(浓)CuSO4+SO2+2H2O比较上述两个方案,你认

6、为方案一的优点是( )节约能源 不产生污染大气的二氧化硫 提高硫酸的利用率 提高铜的利用率A. B. C. D.2.(2013揭阳)如图表示实验室用稀H2SO4、CuO、Fe粉三种物质,制取铜的两种实验方案。方案1方案2(1)若按方案1制取铜,步骤II反应的现象是_;(2)若按方案2制取铜,步骤I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两种方案比较,方案更好,理由是:_。一、选择题1.(2014广元)下列实验方案中不合理的是( )A.热固性塑料和热塑性塑料加热,观察外形变化B.为检验CaO中是否含有Ca(OH)2,可将其加水后滴加酚酞溶液C.用稀硫酸区别NaOH、K2CO3、BaCl2三种白色固体D.

7、用熟石灰区别化肥硝酸钾和硝酸铵2.(2014衡阳)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探究水的组成 B.探究化学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探究分子运动 D.探究二氧化锰能否加快过氧化氢分解3.(2013南充)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除杂质所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A.实验目的:检验NH4Cl溶液和Na2SO4溶液;所用试剂或方法:NaOH溶液或Ba(NO3)2溶液B.实验目的:区分失去标签的白酒和白醋;所用试剂或方法:闻气味C.实验目的:除去生石灰中含有的杂质石灰石;所用试剂或方法:水或稀盐酸D.实验目的: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的少量Na2CO3;所用试剂或方法:稀盐酸4.(2013北

8、京)某同学欲测定Na2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分别取ag样品,按下列方案进行实验,合理的是( )A.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用排水法收集到VmL气体B.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称量反应后的溶液,质量为m1gC.与足量Ca(OH)2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2g固体D.与足量浓盐酸充分反应,逸出的气体用NaOH固体充分吸收,固体质量增加m3g二、填空题5.(2013南宁)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对纯碱(Na2CO3)和小苏打(NaHCO3)两种固体进行实验探究。(1)写出甲、丙两种仪器的名称:甲_,丙_。(2)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乙仪器中的澄

9、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丙仪器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写出丙仪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该实验探究利用的科学方法是_(填“控制变量法”“对比观察法”或“定量分析法”),实验目的是_。6.某化学实验小组为了除去混在N2中的O2,将混合气体通过红热的铜丝网后,发现铜丝网变黑。在研究如何除去黑色物质,回收再利用铜丝网的讨论中,制定了下列方案。 甲方案图示 乙方案图示请根据以上方案回答:(1)乙方案的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其中B物质自行确定)_。两种方案相比较,甲方案明显的不足之处是_。(2)若采用甲、乙两种方案处理此黑色铜丝网,则回收的铜丝网a的质量_(填“”或“=”)铜丝网b的质量。(

10、3)实验小组的同学发现,反应后烧杯中的液体有腐蚀性,应加以适当的处理。他们采取加入铁粉的方案处理废液。加入足量的铁粉充分搅拌,最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为_。7.(2013日照)已知某粗盐样品中含有Na2SO4、MgCl2、CaCl2等杂质。实验室提纯流程如下:(1)用托盘天平称量粗盐时,若指针偏向右边,则表示_(填下列正确选项的代码)。A右盘重,砝码轻 B右盘轻,样品重 C左盘重,样品轻 D左盘轻,砝码重(2)第步操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第步操作的目的是_。(4)第步操作a的名称是_,此步操作中,玻璃棒的末端要轻轻地斜靠在_的一边。(5)在第步操作中,向滤液中滴加足量盐酸的目的是_。(

11、6)在第步操作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_。x k b 1 . c o m三、实验探究题8.(2014滨州)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想证明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虽然无明显现象,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试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并得出有关结论。(1)探究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x_k_b_1当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_色。根据上述实验中颜色变化,可确定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探究上述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烧杯中的硫酸是否过量。根据上述反应过程中溶液变成无色,不能确定稀硫酸是否过量。同学们又分别选取氯化钡

12、溶液、紫色石蕊试液设计实验方案,请你判断并分析: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一取样,滴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稀硫酸过量方案二取样,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稀硫酸过量上述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_(填“方案一”或“方案二”);另外一个实验方案错误的原因是_;若请你再设计一个确定稀硫酸是否过量的实验方案,你选用的药品是_,实验现象及结论是_。9.(2014衡阳)“侯氏制碱法”首先得到的是碳酸氢钠,然后将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得到产品碳酸钠:2NaHCO3Na2CO3+CO2+H2O。碳酸钠露置在空气中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Na2CO3+CO2+H2O2NaHCO3。某中学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一瓶开启后久置的碳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