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语文 7陈情表同步练习 人教版必修5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53132937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语文 7陈情表同步练习 人教版必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高中语文 7陈情表同步练习 人教版必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高中语文 7陈情表同步练习 人教版必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高中语文 7陈情表同步练习 人教版必修5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高中语文 7陈情表同步练习 人教版必修5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语文 7陈情表同步练习 人教版必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语文 7陈情表同步练习 人教版必修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学习资料整理精品学习资料整理精品学习资料整理7陈情表课时演练促提升 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每对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险衅/河畔恭敬/躬亲抚养期盼/期功强近B.闵凶/怜悯愧怍/门衰祚薄新鲜/终鲜兄弟C.床蓐/薅草僮仆/人影憧憧逮捕/责臣逋慢D.矜育/戟矜盘桓/煊赫一时拔擢/濯濯童山解析:A项,分别读xn/pn,gng,q/j;B项,分别读mn,zu,xin/xin;C项,分别读r/ho,tng/chn,b/b;D项,分别读jn/qn,hun/xun,zhu。答案:C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B.C.D.解析:A项,吊:安慰;B项,鲜:本义是“很

2、少”,在本文中是“无”的意思;D项,听:准许、成全/夙:早时。答案:C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解析:A项,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动词,看见。B项,介词,比/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不译。C项,动词,任,充当/副词,一定。D项,均为动词,结束、终了。答案:D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全都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一组是()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郡县逼迫,催臣上道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岂敢盘桓,有所希冀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庶刘侥幸,保卒余年A.B.C.D.解析:古义“不能走路”,今义“不可以,不被允

3、许”;古义“成人自立”,今义“(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古义“申诉(苦衷)”,今义“说给人,使人知道”;古义“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今义“(数量)少,(人或事物)不重要”;古义“辛酸悲苦”,今义“身心劳苦”。答案:C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臣具以表闻猥以微贱,当侍东宫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谨拜表以闻A.B.C.D.解析:均为连词,因为;介词,在;介词,凭借;介词,用;连词,表目的,用来。答案:C6.下列句中“区区”与例句中“区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A.阿母谓府

4、吏,何乃太区区B.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C.区区小事,何足挂齿D.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解析:例句与B项的“区区”都是“诚挚”“拳拳”的意思。A项,“见识小”的意思;C项,“细微”的意思;D项,“地域小”的意思。答案:B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10题。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

5、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凡在故老,犹蒙矜育蒙:蒙受。B.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渥:优厚。C.皇天后土实所共鉴鉴:鉴别。D.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愚:愚拙。解析:C项,鉴:察。答案:C8.下列语句分别表明李密想“报答祖母养育之恩”与想“尽心效忠晋武帝”的一项是()A.B.C.D.解析:A项,不能表达尽心效忠;B项,不能表达尽心效忠;C项,都是表明

6、想报答祖母之恩。答案:D9.下列对节选部分的分析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先高举“以孝治天下”的大旗,说自己应当得到同情;再转到自陈宦历、称颂君恩上来,表明辞职与“名节”无关,以求得皇帝的谅解。B.自陈宦历一节写得委婉动人,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为起点,表达了至为恳切的感情。说刘病一节,句句皆出于至孝之心,感人至深。C.最后一段开头就亮出具体的时限,清楚地陈述“报国恩”与“徇私情”只有为时极短的矛盾,是为了进一步请求晋武帝的恩准。D.李密在陈情表中不是一味地同晋武帝讲道理,而是充分地摆事实,以具体的实情说服晋武帝体谅他的苦衷。解析:B项,“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为起点”错误。从文段中可以看

7、出这是一个总结句。答案:B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2)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解析:这两句话中都有谦辞,要注意翻译时恰当译出。还要注意文言实词“图”“矜”“犬马”“拜”等词的含义。参考答案:(1)况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历任郎中和尚书郎,本来就希图官职显达,并不想自命清高。(2)我怀着犬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拜上表章,希望把我的心情愿望传达给您。(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114题。为兄轼下狱上书宋苏辙臣闻困急而呼天,疾痛而呼父母者,人之至情也。臣虽草芥之微,而有危迫之恳,惟天地父母哀而怜之!臣早失怙

8、恃,惟兄轼一人相须为命。今者窃闻其得罪,逮捕赴狱,举家惊号,忧在不测。臣窃思念,轼居家在官,无大过恶。惟是赋性愚直,好谈古今得失,前后上章论事,其言不一。陛下圣德广大,不加谴责。轼狂狷寡虑,窃恃天地包含之恩,不自抑畏。顷年通判杭州及知密州日,每遇物托兴,作为歌诗,语或轻发。向者曾经臣寮缴进,陛下置而不问。轼感荷恩贷,自此深自悔咎,不敢复有所为。但其旧诗已自传播。臣诚哀轼愚于自信,不知文字轻易,迹涉不逊。虽改过自新,而已陷于刑辟,不可救止。轼之将就逮也,使谓臣曰:“轼早衰多病,必死于牢狱。死固分也,然所恨者,少抱有为之志,而遇不世出之主,虽龃龉于当年,终欲效尺寸于晚节。今遇此祸,虽欲改过自新,洗

9、心以事明主,其道无由。况立朝最孤,左右亲近,必无为言者。惟兄弟之亲,试求哀于陛下而已。”臣窃哀其志,不胜手足之情,故为冒死一言。昔汉淳于公得罪其女子缇萦请没为官婢以赎其父汉文因之遂罢肉刑。今臣蝼蚁之诚,虽万万不及缇萦,而陛下聪明仁圣,过于汉文远甚。臣欲乞纳在身官以赎兄轼,非敢望末减其罪,但得免下狱死为幸。兄轼所犯,若显有文字,必不敢拒抗不承,以重得罪。若蒙陛下哀怜,赦其万死,使得出于牢狱,则死而复生,宜何以报?臣愿与兄轼洗心改过,粉骨报效,惟陛下所使,死而后已。臣不胜孤危迫切,无所告诉,归诚陛下。惟宽其狂妄,特许所乞。臣无任祈天请命激切陨越之至。(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

10、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臣早失怙恃怙恃:父母。B.轼狂狷寡虑狂狷:狂妄急躁。C.轼感荷恩贷恩贷:恩情。D.臣无任祈天请命激切陨越之至无任:不胜。解析:C项,恩贷:宽恕。答案:C12.给文中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昔汉淳于公/得罪其女/子缇萦请没为官婢/以赎其父/汉文因之遂罢肉刑B.昔汉淳于公/得罪其女子缇萦请没为官婢/以赎其父汉文/因之遂罢肉刑C.昔汉淳于公得罪/其女子缇萦/请没为官婢以赎其父汉文/因之遂罢肉刑D.昔汉淳于公得罪/其女子缇萦请没为官婢/以赎其父/汉文因之遂罢肉刑解析:在这段文字中,有一些重要的文言虚词,可以据此断句。答案:D1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11、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作者以呼天抢地的语气陈述人命关天的危迫,继而动之以手足之情,晓之以如焚之忧,感人至深。B.苏轼性格愚直狂狷,恃才傲物,又爱纵谈古今,舞文弄墨,所以上章论事,观点不一致,最终获罪下狱,不可救药。C.苏轼的一段话,一谓其少有大志,又遇杰出明主,深欲报效朝廷;一谓平素在朝势力孤危,一旦身陷囹圄,除兄弟外无人搭救。D.苏辙举缇萦卖身赎父的典故,是想捐出自己的官职为苏轼赎罪,不敢存非分之想,只希望能救兄长出狱,使兄长不至于死在狱中。解析:B项,理解错误,苏轼并不是“不可救药”。原文的意思是苏轼狂狷愚直,并没有大恶,已“深自悔咎”,由于其文字流传开来,“虽改过自新,而已

12、陷于刑辟,不可救止”。答案:B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遇此祸,虽欲改过自新,洗心以事明主,其道无由。(2)若蒙陛下哀怜,赦其万死,使得出于牢狱,则死而复生,宜何以报?解析:这两句话的翻译重点是文言实词和虚词。“遇”,遭遇;“虽”,虽然;“以”,用来;“事”,侍奉;“道”“由”,办法,方法。“蒙”,蒙受;“哀怜”,同情;“宜何以报”,该怎样报答。参考答案:(1)现在遭到这种灾祸,虽然想改过自新,洗心革面来侍奉圣明的君主,也无从寻找献身之路了。(2)如蒙陛下哀怜他,赦免他的死罪,放他出牢狱,那就是死而复生了,这可该怎样报答朝廷呢?参考译文:我听说人在困苦急迫的时候呼唤苍天,

13、疾病疼痛的时候呼唤父母,这是人的至理常情。我虽然像草芥一样微不足道,却有危急紧迫的恳求,急切地盼望天地父母哀怜我吧!我很早就失去了父母,只有长兄苏轼一人相依为命。现在听说他犯了罪,被逮捕入狱,全家惊恐号哭,担心他遭到意想不到的惩罚。我私下想来想去,苏轼不论在家或做官,都没有大的过错。只是秉性愚钝耿直,喜好谈论古往今来的是非得失,先后多次上书议论国事,他的言论前后不完全一致。陛下英明神圣、恩德广大,不加谴责。苏轼却狂妄急躁,缺乏思虑,私自倚仗皇帝犹如天地那样包容宽大的恩德,自己不收敛不警惕。近年来在担任杭州通判和密州知州时,平时每次遇到外物的触发,便乘兴写作诗歌,说话有时很轻率。这些作品从前曾被

14、同僚们上交朝廷,陛下搁置起来,不予问罪。苏轼承受这种宽恕而十分感激,从此便深刻地自我悔过,不敢再写什么了。但是他的旧诗,却已经传播开了。我实在可怜他过分自信,到了愚蠢的程度,不懂得文字的轻重厉害,诗文中表现出一些不恭顺的迹象。现在虽然想改过自新,却已经身陷刑律,不可挽救了。苏轼即将被捕的时候,派人告诉我说:“我过早衰老,体弱多病,一定会死在监牢里。死本来是我分内的事,但遗憾的是,我从小就抱定了有所作为的志向,而又遇到不常出现的明主,虽然当年曾跟当政者意见不合,但始终想在晚年为国家报效一点力量。现在遭到这种灾祸,虽然想改过自新,洗心革面来侍奉圣明的君主,也无从寻找献身之路了。况且我在朝廷上最为孤

15、立,皇帝的左右亲近肯定没有替我说话的人,只有靠你我兄弟的情分,试着向皇帝陛下乞求哀怜罢了。”我私自同情他的这种想法,经不起手足之情的促动,所以冒死替他说几句话。从前汉朝的淳于意先生犯了罪,他的小女缇萦请求被收为官家奴婢,来赎回她父亲。汉文帝因为这件事,便废除了肉刑。现在像我这样极为卑微的一点诚意,虽然万万比不上缇萦,可是陛下的聪明智慧和仁爱圣明,却远远超过了汉文帝。我想乞求交出现任官爵来赎回长兄苏轼,并不敢奢望减轻他的罪过,只要能不死在狱中,就算很幸运了。长兄苏轼所犯的罪,如果有明显的文字根据,一定不敢拒不承认,从而重新犯罪。如蒙陛下哀怜他,赦免他的死罪,放他出牢狱,那就是死而复生了,这可该怎样报答朝廷呢?我愿意和长兄苏轼洗心革面,彻底改过,粉身碎骨,报效朝廷。只要陛下指派我们,不论去做什么,我们一定竭尽全力,直到生命完结。我经不起孤危迫切、无处申诉的困苦,只得把全部忠诚交给陛下。希望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