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热点时评10篇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48858331 上传时间:2024-02-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热点时评10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热点时评10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热点时评10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新热点时评10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新热点时评10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热点时评10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热点时评10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热点时评作文10篇时评作文,既要充满激情,又要富于理性。请认真阅读最新热点时评作文20篇。一、三入火海,救出多名邻居,自己被大面积烧伤,至今命悬一线。近日,38岁的河 南男子王锋受到舆论关注。一周之内,社会各界共向其捐款超过222万元。5月26日,面 对从各地持续汇来的捐款,王锋的妻子潘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喊停了捐款:钱已基本够用, 拜托大家别再捐了。潘品说,前来捐款的好心人中,有不少人自身经济并不宽裕。既然我 们的治疗费已经差不多了,就不要让大家的爱心浪费了。“(5月27日新京报)1“喊停已够捐款不能仅靠道德自觉钱已基本够用,拜托大家别再捐了捐款若有剩余,会捐出去我不希望大家的爱心 被浪费

2、已停掉网上捐款项目,将销银行卡这样的话语,出自受助者家人口中,的确令 人感动。受助者需要帮助,但并不贪婪,也很有底线与准则。如果受助者都能像这样,愿意献出爱心的人,必然会越来越多,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自 己的爱心,不是被骗了,也不是被挥霍了,而是实实在在地用在爱心事业上。对于这次受助人的表态,网上也是好评一片。有人表示,这样的道德自觉,值得肯定, 也值得更多的人学习与借鉴;也有人表示,呼吁钱已够别捐了的说法,也是一种慈善从 网上舆论来审视,对此事好评颇高。但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这样的做法,看起来更像 是一种底线之举,只不过由于之前一些受助者的素质不高,才显得如今这受助者的高尚。 毕竟,不让爱心流

3、失,应该是慈善的应有之义。审视现实不难发现,在慈善方面,现实的状况的确不容乐观。一些慈善机构的信息不 够公开透明,令捐助者很受伤。此外,网上一些人利用公众的同情心募捐,也没有得到 严厉的惩戒,同样是对慈善的一种伤害。当然,还有一些人,没有骗捐,但收到的慈善 款远远超过他们的需要,但他们也没有退还的意思,甚至用于改善自己的生活,这样的 行为,在捐赠者看来,同样的不甚合适的,甚至是令人心寒的。通过这些案例足以发现,慈善领域任何的一件小事,一旦处理不当,都可能让爱心 受到损伤。而并不是每一次,受助者都能有足够的道德自觉,都能合理地进行善款的管理 与分配。这就意味着,对善款的管理,应该有统一性的规范。

4、可以说,无论是通过个人募 捐还是机构募捐的善款,都应该保持充分的信息公开与透明,在这方面,政府部门应当好 监管者的角色,唯有如此,才能避免善款合理地用在刀刃上。遗憾的是,当前对此的约束,似乎还停留在道德自觉的高度上,但这显然是不够的。 希望有关部门的能够及时介入,并当好守夜人的角色,为善款的合理利用保驾护航,让善 款落到实处,维护好慈善行业的良性制度。二、据语文出版社近日透露,新修订的中小学语文教材进行了大幅调整,40%原有课 文被替换。新版教材大幅增加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文比重,相关课文最高占到全部 课文的40%,并且增加了古诗文教学内容。语文教材修订,迅速成为广受热议的话题。2语文教材

5、修订凸显文化自信语文不仅仅包含工具性的语言知识,而且兼具承载哲学思想、陶冶人心等诸多功能。 受此传统影响,今天语文教材课文的遴选仍然广受关注,常被视为时代精神、文化传承、 文学艺术乃至情感趣味的风向标。那么,这次大幅调整入选课文体现了什么?增加古诗文教学、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所占比重,就是要更加强调对优秀传统文化 的传承。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厚重的国家,拥有几千年不间断的历史记录,中华文化在全 世界独一无二。同时,我们还拥有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无论是对于当下,还是对于未来,这些传统文化都具有重要而深刻的价值。然而到了 当代,随着年青一代对于传统文化的陌生和疏离,文化名家越发难寻。如何改变这种现象

6、? 学校教育大有可为。要接续传统、传承文化,古诗文教学是一把关键钥匙。历代哲人、诗人、作家扎根于 广阔的社会生活,深刻地体验社会和人生,强调人类的基本情感,专注于语言的艺术,创 造了光辉灿烂的不朽篇章。这些篇章与整个历史文化脉络血肉相连,蕴含着其所处时代的 政治、经济、社会和思想文化,承载着极具中国特色、中国风范的文化价值。古诗文教学 的意义,是激扬它们承载的文化价值,并使其在现代社会的语境下焕发神彩。因此,对它 们的学习不仅是技能性的,更体现了我们在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自信。同时,此次语文教材的修订也有与时俱进的一面。一些原来收入教材的文章此次进行 了调整,比如温书林的南京大屠杀这次就替换成了从

7、张纯如著作南京大屠杀里节 选的死里逃生。对照着读温书林和张纯如的两篇文章,可谓各有千秋。张纯如的著作, 资料更加扎实,细节更加生动,对于人物的刻画也更加层次丰富、性格生动。她在文中除 了揭示大屠杀的残酷性之外,也展示了主人公李秀英不畏残暴、勇于抗争的英雄气概,塑 造了令人感佩的中国女性形象。时代在变,语文教材和语文教育也在不断改变。紧扣时代脉搏,跟上时代脚步,在传 承中变革,既固本又开新,应该是语文教学一个永恒的课题。三、近日,一段惚桃核有毒,5颗毒倒成年人的视频在微信朋友圈热传。记者向医学、 营养学专家求证,专家表示,这一消息为假命题,樱桃核致病的可能性微乎其微。3纷飞的谣言与我们浮躁焦虑的

8、内心世界微信朋友圈作为一个区别于家庭、工作场所的第三空间,曾经给老百姓带来了愉悦 的用户体验。然而,不论是屡见不鲜的炫耀性晒娃,还是不厌其烦的拉票,抑或层出不 穷的谣言,微信朋友圈不断上演着变形记,早已面目全非!变形的微信圈让一些人选择了远离甚至退出。那些缺乏科学依据的谣言,为何能在微 信朋友圈上大行其道?在不确定因素增加的风险社会,樱桃核有毒无疑触碰了老百姓关于身体健康、生命 安全的敏感神经。在一个吃货盛行的时代,有不少爱吃樱桃的消费者;危言耸听的樱桃核 有毒不仅会影响商家的生意,也会加剧老百姓的心理恐慌一一尽管吃5颗樱桃核是一个小 概率事件,为了最大限度地自我保护,人们往往采取一种封闭性的

9、社会排斥,对樱桃望而 生畏”。美国社会学家默顿将谣言看成一种社会情境,它一旦被许多人相信,就会进一步增加 相信者的人数,进而对社会功能造成影响,导致人们的认知偏差,激发负面的社会情绪, 形成单向度价值判断和同质化思维。在有效信息供应不足的背景下,具有刺激性的谣言对 受众的精神需求的满足,谣言内容与受传者预期的吻合以及受传者之间的相互印证,进一步加剧了谣言乱花渐欲迷人眼。许多谣言并不高明,只要我们多一些独立思考和审慎思维的能力,谣言就会被粉碎。在微信朋友圈,谣言为何成为打不死的小强?说到底,急剧的社会变迁,让人们普遍缺乏 定力,处于一种浮躁、焦虑的状态;而在一个多元的时代里,多种不良社会心态交织

10、杂糅, 让谣言有了乘虚而入的机会。纷飞的谣言,让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走调、变味。在微信朋友圈,每个人都有那么几 个喜欢转发、分享谣言的朋友。你高冷地不屑一顾、义愤填膺地讨伐,他却乐此不疲、信 誓旦旦地相信谣言是真的,甚至对你进行道德捆绑。思考的惰性和文化的快餐化,让许 多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原本没有什么生命力的谣言,就又多了一些生存空间。在社会信任缺失的当下,谣言进一步切割了稀薄的信任存量。樱桃核有毒犹如一面 镜子,观照出一个时代的病症。只有让真相越早抵达,谣言才会越快攻破。不论是提升制 造谣言的违规成本,还是公共部门、科研机构及时以信辟谣,抑或提升公众参与、减少 谣言的以讹传讹,治理五花八

11、门的谣言,显然需要多方合力。四、“只要随便堆砌几万个文字,通过答辩,就能从博士生摇身一变为博士这样的 博士到底价值几何?日前,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吉德在评审一篇教育部抽检的博士论文 后,发博客称该论文差到让他愤怒。他强烈建议教育部有关部门追查论文的相关单位和作 者的责任,并作出相应处理。4问题论文“闯关”打了谁的脸陈吉德教授的冲冠一怒,暴露出当前论文评审的诸多问题。和本科、硕士教育相对 放开不同,我国的博士教育还是精英教育,国家对博士生的培养可以说是严上加严,很多 论文不过关的博士生不得不延期毕业。但这篇问题论文恰恰出于博士生之手,陈吉德提到的资料堆砌、语句不通、文不对 题等诸多问题,着实令人惊

12、诧。学位论文是一个人理论修养、知识水平、研究能力的综合体现,刻苦钻研、诚实守信 是一个学者安身立命之本。如果像这样弄虚作假、敷衍了事,用古人的话讲,那就真正是斯 文扫地。须知,博士生教育的高标准、严要求,既是对学校师生负责,更是对一国学术能 力、科研能力的保护。我国推行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目的就是要培养造就一批 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挑起国家改革发展的大梁,如果都像这样腐蚀学术殿堂,连起码的学 术准则都不要,连基本的学术要求都达不到,遑论破解钱学森之问。学术是一面镜子,映照的是社会的生态和人们的心态。当人们都忙于巧夺浮名、急功 近利,学术研究就不可能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氛围。

13、当人们都忙于钻 营讨巧、敷衍了事,真正的学术尊严就不可能得到尊重。当学术也被人们当作摆设来对待, 甚至当作商品来交换,那么一个国家的原创力、创新力就会遭遇劣币驱逐良币的困境。 每一篇问题论文都是国家教育塔基上的一道裂纹,裂纹多了,学术大厦就会摇摇欲坠。学术造假、学术腐败层出不穷,最该反思的还是教育部门和高等院校,学生不认真研 究、导师不严格把关,根源是制度出了漏洞,或者制度被架空。应当反思制度规定的论文 评价体系是否真正发挥了作用,对学术腐败和学术造假的打击是否起到了作用。如果造假 作弊的行为得不到惩处,好的论文得不到激励,敷衍塞责的行为得不到约束,最终只能是劣 币驱逐良币。惩治学术腐败,毫无

14、疑问须从把关入手,以追责收尾。导师应当作为学生论文的第 一把关人,承担学生学术行为的连带责任,必须建立相应的考核和奖惩机制,使导师不再空当摆设。学校作为学术机构,应当对全校学生的论文质量承担责任,必须深究学校在论 文把关方面的主体责任,由教育部门进行监督和考核,对于问题严重的学校要不惜取消其 自主评审资格。此外,教育主管部门必须更加积极主动地介入查处学术不端行为,树立良 好的学术导向。五、“因为是学中文的,所以就很敏感,第一眼看到就觉得这四个字不对劲。日前, 在重庆大学中文系读大三的小赵和朋友在沙坪坝三峡广场聚餐,几个人在新世纪超市旁的 空地等人时,被一组雕塑吸引,雕塑上昭君牧羊四个大字引起了

15、大家的讨论。对此,当 地有关部门表示:昭君生活在塞外,应该是有牧羊经历的。(5月22日重庆晨报)5 “昭君牧羊”,权力无文化很可怕对于苏武牧羊昭君出塞,读过历史我们都知道,我们还真不知道昭君牧羊,不过, 当地有关部门却表示,昭君生活在塞外,应该是有牧羊经历的。于是想当然地就有了昭君 牧羊的城市雕塑,且存在多年了。期间想必也有大学生提出过质疑,但由于当地有关部门的固执己见,却让昭君牧羊, 成为了当地人人皆知的地名,这实在是悲哀。城市雕塑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不仅仅是增添城市美景,更是一种人文教育,因此,需 要追求美感,更要追求科学性、真实性。显然,昭君牧羊不符合历史事实,退一步说, 历史上真有昭君牧羊,也应该是经过考证的,而不是相关部门所说的应该是有牧羊经历 的,如此猜测而成的昭君牧羊等同于儿戏。万一这些孩子以后只晓得有昭君牧羊,不 晓得昭君出塞、苏武牧羊怎么办?市民的忧虑显然不无道理。城市雕塑花的是纳税人的钱,本应该谨慎用之。既要有预算,又要相关的审核。不知 道昭君牧羊是谁出的注意,又是谁审核的,怎么相关人员就没觉得不妥,这真是不可思 议。不过,现在城市雕塑,以怪异来吸引眼球的也不少。由某知名网站发起的2022年十大 丑陋雕塑评选活动曾引起全国网民的强烈反响,在全国大中城市矗立的许多著名和不著名 的雕塑作品引发了全民的共同讨伐和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