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监教育中心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48482425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5.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出监教育中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出监教育中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出监教育中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出监教育中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出监教育中心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出监教育中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监教育中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出监教育中心:离社会一步之遥在这里,那些即将刑满释放的人员要学会坐地铁、办银行卡;要 上满200课时的各类生活和就业课程;还可自由选择看电视是离婚 律师还是甄执4月23日早上六点多,茹宏在位于亚运村的家附近坐上班车, 前往位于大兴团河的单位上班。通常早上八点,他到单位,在餐厅用 个早餐。然后,开始他一天的工作。晚上下班后再随班车行驶40多 公里,穿越大半个北京城回到家中。多年来,茹宏都是这样周而复始 的工作节奏。茹宏是“在京男性服刑人员出监教育中心”(以下简称“出监教 育中心”)的一名监区长。2003年,司法部颁布的“79号令”即监 狱教育改造工作规定中称: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贯穿于监狱工作的全

2、过程,“监狱对即将服刑期满的罪犯,应当集中进行出监教育,时限 为3个月”。2004年2月,北京市监狱管理局决定设立出监教育中 心,地点就设在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内,一大批干警被抽调来专门 从事出监教育。从事监区管理工作20多年的茹宏,也在2010年开始 被安排到出监教育中心工作。每天到了监区后,茹宏先对服刑人员宿舍进行例行检查,查卫生、 查服刑人员的情绪状态。检查的时候,服刑人员都靠着自己的床边站 立正,行注目礼,这是基本的行为规范。“要看每个犯人的表情,高 不高兴,发现有情绪的及时谈话。”茹宏介绍说,检查仔细到查看每 个服刑人员的柜子,看是否有过期的食品,“有的服刑人员舍不得吃 的鸡蛋放柜子

3、里,时间久了变质后就不能再让吃了”。采访当天,方圆记者到达监区的时候,茹宏正带领部分服刑 人员在劳动区劳动。与普通的监狱劳动场面有些类似,不同的是,少 了一些狱警的身影,劳动区的气氛也缓和得多。“劳动也是出监教育的一部分。”茹宏介绍说,出监教育中心实 行的是“半日教育改造,半日劳动改造”的模式。上午出过工的服刑 人员,午休过后,会参加下午的出监教育课。记者了解到,每个到出 监教育中心的服刑人员,在被释放前,都要上满200个课时,包括创 业培训、心理课等十几门课。而这些课程,正是出监教育的核心价值 所在。学会坐地铁、办银行卡2015年2月9日,即将被刑满释放的蔡刚在出监教育中心的出 监教育特色改

4、造多功能区进行了一项新的体验。走入多功能区的大门, 经过地面上画着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以及斑马线的走廊,他到了地 铁模拟进站室。蔡刚说,他在监狱里八年多了,早就听说北京现在地下交通十分 便利,但具体是个什么样子一无所知。看过地铁视频,进行了模拟练 习,他才知道,现在进出地铁都要刷卡。在多功能区的其他房间,记者还看到了模拟的公交站、政府办事 大厅等相关场景。记者发现,各个模拟场景与真实环境几乎一致,比 如,在办事大厅里,服刑人员可以细致地了解出监后办理落户、申请 低保、办理医保、办理失业保险、办理养老保险等各种业务。在办理银行卡的情景演示模拟窗口,49岁的服刑人员张翔体验 了如何办理银行卡。他先

5、在叫号窗口旁边的取号机前拿了号,然后坐 在一旁耐心的等待窗口叫号。“我进来之前,银行没有那么多人,没 听说过排队领号,也没见过专门发号的机器。”张翔家住房山,但他已经26年没回家了。20世纪80年代初, 他因为流氓罪被判入狱,刑满释放后,又替朋友出头失手打死人后逃 逸。直到1999年,才被警方抓获,押回北京。最终,张翔因为故意 伤害致人死亡被判无期徒刑,他不服判决并一直在申诉。此后,他获 得改判,由无期徒刑改判为有期徒刑。由于张翔表现积极,经过15 年的服刑改造,即将被释放。张翔觉得自己跟外面的世界完全脱节了。他不知道什么是智能手 机,更不会用电脑。功能区建立了局域网开设了模拟上网课程,但张

6、翔连开机也不会。在电脑室,对着液晶显示屏一直发呆。“出监教育就是希望让那些与社会脱节的服刑人员,在刑满释放 后能顺利回归社会、适应社会。”出监教育中心副主任朱光华告诉方 圆记者,长时间待在监区的人,会形成一些条件反射,比如,在走 廊里遇到干警,条件反射般迅速靠墙而立,双手下垂,直到干警走过 后才恢复活动,而等到他们回归社会,他们这种“拘禁性人格”还可 能会延续,甚至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比如,有的人回家后,仍然坚 持开灯睡觉,被叫到名字会迅速答“到”。朱光华说,出监教育环节的目的之一,就是对届临刑释人员的 “拘禁性人格”进行缓解和调适。“在我们的出监教育中心建立起一 个小社会,通过模拟实训,让届

7、临刑释人员感受重获自由后必需 的生活内容。”创业培训最受欢迎朱光华介绍,出监教育中心以“减少监禁人格、培养守法公民” 为目标,定位于常规收押改造阶段的“质检中心”,巩固、检验以往 改造成果;定位于罪犯回归社会的“康复中心”,向后延伸,增强出 监罪犯的就业谋生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定位于“回归服务中心”,向 外延伸,通过无缝衔接,实现监狱与社会社区矫正和社会安置帮教的 有效对接,通过环境构建人文化、回归指导模拟化,促进罪犯由“监 狱人”向“社会人”的角色转变。各种课程是实现这个转变的关键环节。距离33岁的沙亮被释放前一个月,方圆记者在出监教育中心 见到了他。2007年,在银行工作的沙亮因为伪造银行多

8、客户的存折 后提现一百多万元,被判有期徒刑10年。2015年6月9日,沙亮因 积极改造,在经过7年零8个月的监区生活后出狱。坐在记者面前的沙亮显得很健谈,丝毫没有不自在的表现。虽然 留着服刑人员的标准头型,光头下难掩一张帅气的脸庞。他说话的语 速不快不慢,很有逻辑,时而引经据典,虽然只有高中学历,但给人 的感觉确是个“喝了不少墨汁”的人。见到记者前,他已经来出监教育中心两个多月了。他告诉记者, 与普通监区相比,出监教育中心的监区监管相对宽松,更自由一些。 按照监区的规定,他通常是半天劳动,半天上课。他最喜欢的课程是 创业培训课。“培训课有一个环节是老师让每个小组做一份创立一家公司的 计划书,可

9、以自由选择创立任何企业,计划书具体到组织架构、海报 设计等。这个过程需要大家协同合作,特别有意思。”沙亮说。记者了解到,出监教育中心与光华慈善机构签订协议,免费开设 创业课程,主要为服刑人员讲授怎么写计划书,怎么进行创业准备, 课程结束后,服刑人员会领到一本结业证书,“出去后可以向培训公 司申请低息贷款”。这个课程很受欢迎。在课后的小组讨论中,创业 讨论也是最激烈的:你的公司叫什么,我的叫什么,LOGO该怎么做, 面向什么群体,提供什么服务。在创业课程中,沙亮觉得美中不足的是,培训课讲的多是理念性 的内容,比如,员工之间的协作、财务管理等等,说得笼统不细化, 有的人听不懂,有的人没有创业的打算

10、,觉得听了也没用。“我还比 较喜欢重塑美好的人生这个课程,讲课的老太太七十多岁了,乐 观,心态积极,非常励志。”沙亮告诉记者,出监教育中心还开设了 心理课等课程,通过参与互动,教会了他如何更好地与人沟通交流。据记者了解,目前出监教育中心为届临刑释人员开设了社会保险、 民生政策、安置帮教、文明礼仪、就业指导、户籍制度、阳光心态、 交通安全、应急救护和现代生活等23门社会生活必备课程,大约200 课时。并且配以劳动意识的强化教育,增强服刑人员文明意识和法律 意识,职业技术技能要求会二精一(即开展两门培训,至少精通一门 技能),最大限度地向他们传授了再社会化基本知识和生活技能,解 决了他们临释前茫然

11、不知所措的问题。朱光华告诉记者,在一些传统的课程设置上,出监教育中心不再 采用简单的说教形式,也在引进新型教学方式。以心理课为例,2012 年开始,监区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合作,将“颜色的力量”引入出监 罪犯心理矫正工作。方圆记者了解到,课程设置参考了对服刑人员的问卷调查结 果,再根据服刑人员的年龄特征分类考虑。比如,50岁以上的服刑 人员的课程,少了一些创业培训课,更多的是康体健身以及法制课程。“学完这200个课时,出去的时候就不会眼前一抹黑了。”张灿 告诉记者,他以前当过公务员,辞职经商后犯罪入狱,社会保险也已 经中断好些年了,在普通监区时,他一度担心出狱后能否把保险续上。“通过这里的学习使

12、我明白了养老保险最低的缴费年限,如果达到法 定的退休年龄还可以申请延长缴费期限。”比普通监区更为人性化43岁的高强以前是跑运输的,三年前酒后驾车撞死了路人,被 判3年零6个月。再过不久,他就可以回到北京顺义区的家中,与妻 儿父母团聚。高强是个不善言谈的人,说话有点结巴。性格憨厚,与狱友的相 处还算和谐。普通监区的日子,让他感觉很压抑,有束缚感。到了出 监教育中心后,他觉得心情比在普通监区时好多了。六点起床,轮班值日搞卫生,等待例行检查,早餐后便开始上午 的劳动教育。高强说,除了日常的出工和学习教育,其余的时间便是 看电视。比如,下午六点半开始播放北京新闻,七点准时新闻联播, 还可以选择一些生活

13、片,比如离婚律师、老农民、甄执等热 播的片子。4月23日,方圆记者随同干警进入服刑人员的生活区,公共 活动区内的电视里正在播放一部香港电影,服刑人员有的正在观看, 还有部分人在自己的宿舍里看书,三三两两的聊天。高强告诉记者, 这样的观看电视的场面也区别于普通监区。在普通监区里,看电视的 时间里,规定所有人必须在规定的区域内坐着看电视。“在出监教育 中心,你只要不进入划定的黄线范围内就可以自由走动。”“这里很人性化,但又不会让人太松懈。”沙亮告诉记者,来出 监教育中心之前,他曾经想象过这里的状态,觉得待在这里的服刑人 员都是即将走出社会的人,应该大都比较懒散,卫生肯定也没人管。 来了之后发现,这

14、里是一个宽松的环境,但生活方方面面也很规范。“牙刷该放在哪儿,都是一致的,连放杯子的塑料垫的颜色都一样, 生活的细节全部是设计好的。与在普通监区的强制约束不一样,这里 的规范是大家自发的。”刚进入出监教育中心时,对于这里的宽松环境,沙亮还有些不适 应。“这里鼓励服刑人员自律,为将来回归社会做准备。比如以前休 息时间看电视,大家必须统一坐着看一个台。偶尔看到一个自己喜欢 的节目,就会像个孩子一样窃喜半天。这里可以自由选择看或者不看,大家可以投票决定看哪个台,也可以选择回监舍看书、下棋,只要不 干扰别人就行。”“这里与外界的距离一步之遥,越临回家就会越容易想起进监狱 之前的事情,想着自己出去了能干

15、什么。”沙亮觉得,狱中经历会影 响自己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创业是最好的选择。他想到养狗。来到 出监教育中心后,认识了同班的一个狱友,狱友家里有一片闲置的山, 他们合计一起养狗,连下游产业链也想好了,比如开个饭馆、茶馆。高强说,尽管马上要回归社会了,但还没想好自己出去后要干什 么。现在他最大的愿望是,等出去了,好好孝敬一下父母,弥补这么 多年的服刑带来的亏欠。管理遇上“出监综合征”宽松的监区环境,也充斥着一些不和谐因素。朱光华告诉方圆 记者,相对普通监狱管理,出监教育更难管理。“一些服刑人员认为 出监教育监区约束相对松,便大胆提出各种要求,比如要求抽烟,还 有人提出非法要求,称要穿便服,游北京,

16、不叠被子,上完厕所不收 拾,甚至顶撞干警。”茹宏说。朱光华说,在普通监狱,为了争取奖励,获得减刑机会,服刑人 员大都努力表现,挣分争取评奖。到了出监教育环节,没有了这些激 励手段,约束也相对少了,有些服刑人员便开始松懈。比如以前对办 案单位或者监狱某个干警的不满,服刑态度不积极等问题,会在出监 教育环节的三到四个月时间里暴露出来,通常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 等。他们称这种现象叫“出监综合征”。茹宏向记者讲述了一个典型“出监综合征”服刑人员的故事。服 刑人员叫王乐,进行完几个月的出监教育,即将刑满释放时,他提出 “能不能晚放三个月,等过了冬天再出去”。王乐的理由是家中无亲 人接应,自己家的房子没暖气,适逢冬天,难熬日子。“我们跟当地司法局走访了他的村子,发现他住的是村里最好的 房子,他还有亲哥哥可以接应他。”茹宏说,执法仪记录了走访的整 个过程,反馈给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