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新课标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48188749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美术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初中美术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美术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美术新课标(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美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价值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二)、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三)、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五)、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二、基本理念(一)、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应注意使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

2、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三)、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应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四)、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五)、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

3、此,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三、设计思路(一)、完善体例,使结构更完整,表述更明确(二)、以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究性本次课程改革,要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来划分学习领域。因此,本标准划分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四个学习领域的划分是相对的,每一学习领域既各有侧重又互相交融,紧密相关,形成一个具有开放性的美术课程结构。(三)、在保证基本规

4、定性的同时,给予教师更大的教学空间(四)、注意标准实施的可行性四、课程目标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五、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1. 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2. 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3. 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

5、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4. 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5. 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6. 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7. 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8. 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二)、评价建议1. 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2. 注重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3.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4. 建立促进美术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