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水平练习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48188746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水平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语文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水平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语文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水平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语文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水平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语文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水平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水平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水平练习(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水平练习班级:_ 姓名:_1. 阅读检测台。(苏轼题西林壁)_,_。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补充上面空缺的诗句。2写出你对诗句的理解,也可以写从中得到的体会。_2. 品读诗句,完成练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识”的意思是_,“缘”的意思是_。我能写出这两句诗的意思:_。2这两句诗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可以用俗语概括为()。A.当局者迷,旁观者清B.兼听则明,偏信则暗C.耳听为虚,眼见为实3这两句诗给我们的启发是()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他方面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C.对复杂

2、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多方面调查,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3. 自学古诗,回答问题。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1诗中表示“秋天”的词语是什么?(在括号内打“”)九月()初三()半江瑟瑟()2诗中写了四种景物:_、_、_、_。3在诗中作者把_比作_,因为它们的形状都是_,把_比作_,因为它们的形状都是_。这两个贴切的比喻,抓住了事物的特征,形象地描写了江边美丽的月夜景色,表达了诗人_的心情。4. 以下几首小诗都选自诗集繁星春水,读一读,完成练习。(一)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二)母亲啊!我的头发,披在你的膝上,这就

3、是你赋予我的万缕柔丝。(三)小小的花,也想抬起头来,感谢春光的爱然而深厚的恩慈,反使她终于沉默。母亲啊!你是那春光么?1关注内容: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诗集繁星春水的作者是我国女诗人冰心。(_)(2)这三首诗表达的都是诗人对母亲的爱与思念。(_)(3)读第三首小诗,我不由得想起了李白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_)2情感表达:读诗句,体会诗人的情感,选一选。(1)“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这句诗让我们想象到(_)儿时那令人怀念的景物,那些天真浪漫的快乐时光。儿时与母亲的美好回忆,表达出诗人此时此刻渴望得到母亲的关爱和儿时的快乐的情感。(2)“母

4、亲啊!你是那春光么?”这句诗(_)把母亲比作春光,体现了母爱的伟大。把春光比作母亲,体现了春光的温柔。(3)“我的头发,披在你的膝上,这就是你赋予我的万缕柔丝。”这句诗(_)用万缕柔丝(头发)作比喻,表现出诗人的母亲那数不尽的温柔如丝的母爱。母亲的头发披在女儿的膝上,表现出母亲的温柔。3一展身手:诵读这些诗歌时,眼前就会浮现出母亲的样子,请你试着用诗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吧!(可仿写,也可自由写)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_5. 默写古诗,然后完成练习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1这首诗的作者是_朝诗人_,写的是他送他的朋友_去_时的

5、情景,表达了他_的思想感情。2这首诗中写景的句子是_3这首诗后两句的意思是_6. 阅读天地。江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1诗中描写的是哪个季节?_2诗中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人?_3诗中描写了作者何种心情。_7. 快乐阅读。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1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送别诗,描写了_正要乘船离开桃花潭,好友_深情地踏着节拍唱着歌赶来送行。2解释下列词语。欲:_不及:_3“桃花潭水深千尺”一句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诗人用“潭水深千尺”写出汪伦与他的友情特别深。8. 完成练习。我的中国心河山只在我梦萦

6、,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1(理解含义)标题中的“我”指_,“中国心”指_2(问题探究)歌词中为什么要列举“长江”“长城”“黄山”“黄河”?_3(品读字词)“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中的“烙”字能换成“盖”吗?为什么?_4(体会感情)歌词表达了对祖国深深的爱,请从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_9. 课内阅读。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毛茸

7、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1这两节诗选自_,作者是苏联的_。2这两节诗运用了的修辞手法,从描写了白桦的美丽。()A.比喻局部B.比喻整体C.拟人整体3请续写第二节诗。_10.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连江:_平明:_冰心:_3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了_的气氛。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别友人的心头上。“连”字和“入”字写出雨势的_。江雨悄然而来,这是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_图。4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_11. 默写古诗

8、,并完成练习。独坐敬亭山_,_。_,_。1把古诗补充完整。2这首诗是_代诗人_写的。3这首诗中诗人对“_”“_”进行描写,用了“_”“_”这两个字把诗人心里的_之情表达出来了。4这首诗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的句子是:_,_。12. 阅读综合训练。候鸟之歌北岛我们是一群候鸟,飞进了冬天的牢笼;在绿色的拂晓,去天涯远征。让脱落的羽毛,落在姑娘们的头顶;让结实的翅膀,托着那太阳上升。我们放牧着乌云,抖动的鬓毛穿过彩虹;我们放牧着风,飞行的口袋装满歌声。是我们的叫喊,冰山吓得老泪纵横;是我们的嘲笑,玫瑰羞得满面绯红。北方呵,故乡,请收下我们的梦:从每条冰缝长出大树,结满欢乐的铃铛和钟1读了诗,我知道诗

9、中的“我们”是_,“我们的故乡”在_,“我们的梦”是:_2“放牧”的本义是把牲畜放到草地等处吃食和活动。诗歌第小节提到了“放牧着乌云”“放牧着风”,这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候鸟的_的精神。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候鸟的_之情。3关于本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群候鸟对冰山叫喊,嘲笑玫瑰,太狂妄B.“在绿色的拂晓”说明候鸟们在黎明启程C.作者对候鸟的精神是持肯定态度的D.“铃铛”和“钟”这两个事物表达的意义是欢乐的4如果为这首诗选择一幅插图,你会选择哪一幅?请说明理由。A. B. C._13. 古诗阅读。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1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的诗人_,诗中描写的季节是_。2诗的一、二句中,作者抓住哪些景物特点向我们展示了农村特有的景象?_3诗中第三句写道“日长篱落无人过”的原因是_诗的三、四句表达了诗人对_的喜爱之情。14. 阅读天地。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1根据诗歌内容填空。首句中_点明了诗人送别辛渐的季节是在_。2请说说第二句中“孤”字好在何处?_3联系“一片冰心在玉壶”一句,说说“洛阳亲友如相问”最有可能问的是什么?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