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第三章第3节DNA的复制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47375086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4.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2第三章第3节DNA的复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必修2第三章第3节DNA的复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必修2第三章第3节DNA的复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必修2第三章第3节DNA的复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必修2第三章第3节DNA的复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必修2第三章第3节DNA的复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2第三章第3节DNA的复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2 第三章 第3节 DNA的复制【学习目标】 1、概述DNA分子的复制;2、探讨DNA复制的生物学意义【重点难点】重点:DNA分子复制的条件、过程和特点 难点:DNA分子复制过程【学法指导】1、认真观察DNA分子的复制图解,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掌握DNA分子复制的条件、过程和特点;讨论DNA复制的意义。 2、选学:通过探究复制方式实验的分析,学习分析实验的方法。【知识导学】 导入: 细胞在增殖的同时遗传物质也从亲代传递到了子代,生物体的主要遗传物质DNA是如何保持前后代的一致? 。一、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 和 提出遗传物质自我复制的假说:1、自我复制假说的内容: DNA分子复制时,D

2、NA分子的 将解开,互补的 之间的 将断裂,解开的两条单链作为复制的 ,游离的 依据 原则,通过形成 ,结合到 上。这样,新合成的每个DNA 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DNA 分子中的一条链。2、复制方式为: 二、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1、DNA复制的定义: 。2、时间: 。3、场所: 。 模板: 4、条件: 原料: 能量: 酶: 5、DNA复制的过程:(1)解旋: (2)合成子链: (3)形成新的DNA分子: 6、DNA复制的特点与原则: 特点:a b 原则: 7、精确复制的原因与意义: 原因: 意义: 【合作探究】1、 什么叫解旋?解旋的目的是什么? 2、什么叫“子链”? 复制一次能形成几条链

3、?3、有人认为DNA复制就像洗相片一样,有一张底片就可以洗出许多相片来。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4、一个DNA连续复制n次后,共有多少个DNA?多少条脱氧核苷酸链?母链多少条?子链多少条?提示:所用知识为“半保留复制”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5、一个DNA的碱基A(T、G、C)占碱基总数的a%,碱基总数为m,连续复制n次后,共需要G(C、A、T)多少个?提示:先求出亲代DNA中G=C=?;再求出DNA复制n代后子链数;最后求出DNA连续复制n代后需要鸟嘌呤数。【基础演练】1、 DNA的复制主要是在细胞的 分裂和 第一次分裂前的 期进行的。复制是指以 为模板来合成 的过程。复制特点是 ,复制过程必

4、需以 为模板、 为原料、 提供能量、 的催化等条件, 为DNA的复制提供精确的模板、并有 能力保证复制能够准确无误地完成。一个亲代DNA分子通过复制形成了两个 ,新形成的DNA分子都是既含一条 链、又含一条 链,因此,称DNA的复制为“ ”。2、下列关于DNA复制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互补碱基对之间氢键断裂 互补碱基对之间形成氢键 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旋 以解旋后的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子链与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状结构 A. B. C. D.3、下列关于DNA复制的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DNA复制过程中需要酶的催化 B. DNA复制过程中需要的能量直接由糖类提供 C.

5、DNA 分子是边解旋复制的 D. DNA 复制过程中两条母链均可作模板4、以DNA的一条链“ATC”为模板,经复制后的子链是( ) A. “TAG” B. “UAG” C. “TAC” D. “TUG”5、某DNA分子片断含有100个碱基对,其中A为60个,该片段连续复制三次所需C的数量为( ) A.180个 B.280个 C.320个 D.360个6、某DNA分子含有腺嘌呤200个,该DNA复制数次后,消耗了周围环境中3000个含腺嘌呤 的脱氧核苷酸,则该DNA分子已经复制了多少次?( )A.3次 B.4次 C.5次 D.6次选学: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1.要分析DNA是全保留还是半保留

6、的,就要:区分亲代与子代的DNA。1958年,科学家以 为实验材料,运用 ,设计了实验。 2、设计思路:把子链和母链做上标记,然后观察它们在新 DNA中出现的情况。3.实验过程 :同位素: 、_ _,标记NH4Cl培养液培养大肠杆菌培养基类型结果在试管中位置亲代 子一代 子二代 方法: 分析:离心处理后,为什么子一代DNA只有杂合链带? 子二代DNA出现了轻链带和杂合链带,说明了什么? 结论:上述实验证明,在新合成的每个DNA分子中,都保留了 这种复制方式是: 。【练习】:1、一个被放射性元素32P标记的双链DNA噬菌体侵染细菌,若此细菌破裂后释放出n个噬菌体,则其中具有放射性元素32P的噬菌

7、体占总数的( ) A.1/n B.1/2n C.2/n D.1/22、将一个DNA分子用14N进行标记,在普通培养基上让其连续复制3次,在最后得到的DNA分子中,被标记的DNA的脱氧核苷酸链占DNA总的脱氧核苷酸链的比例是( ) A.1/32 B.1/16 C.1/8 D.1/4A B C D3、含有32P或31P的磷酸,两者化学性质几乎相同,都可参与DNA分子的组成,但32P比31P质量大。现将某哺乳动物的细胞移至含有31P磷酸的培养基中,连续培养数代后得到G0代细胞。然后将G0代细胞移至含有32P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第1、2次细胞分裂后,分别得到G1、G2代细胞。再从G0、G1、G2代细胞中提取出DNA,经密度梯度离心后得到结果如图。由于DNA分子质量不同,因此在离心管内的分布不同。若、分别表示轻、中、重三种DNA分子的位置,请回答:(1)G0、G1、G2三代DNA离心后得试管分别是图中的G0_, G1_, G2_。G2代在、三条带中DNA数的比例是_。图中、两条带中DNA分子所含的同位素磷分别是:条带_,条带 _上述实验结果证明DNA的复制方式是_。DNA的自我复制,能使生物的 保持相对稳定。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