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 构建动态监管体系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47155369 上传时间:2024-02-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措并举 构建动态监管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多措并举 构建动态监管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多措并举 构建动态监管体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多措并举 构建动态监管体系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多措并举 构建动态监管体系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措并举 构建动态监管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措并举 构建动态监管体系(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措并举构建动态监管体系安徽省马鞍山市积极探索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通 过搭建信息化平台、实行费率浮动机制、以过程考核促监管 思路转变等方法,构建了动态的监管体系。安徽省马鞍山市在建设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过程中,不 仅把体系建设当作一项抓基础管长远的重要工作和构建安 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有力抓手,还将其作为加强安全监管工作 方法的转变和创新,以及工作理念、思维模式的调整和提升。2012年,马鞍山市被国家安监总局确定为全国隐患排查 治理信息化建设11个重点地区之一,并实现了与国家安监 总局信息系统的互通互联,数据准确率达100%。2013年被 国家安监总局确定为全国52个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机制建 设示

2、范地区之一。2014年被国务院安委会确定为安全隐患排 查治理体系全国5个市级试点地区之一,进行改革专题试点。 通过几年来的不断推进,现已基本建立了一套责任明确、系 统完善、标准健全、监管高效的隐患自查自报和动态监管系 统。创新隐患排查治理模式马鞍山市把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作为隐患排查治理 重要实践形式,以网络化覆盖、标准化建设、规范化运行、 精准化执法、差别化监管、机制化管理的“六化”建设为内 容,全面部署推动,建立了隐患排查治理的新模式。网络化覆盖马鞍山市纵向以县区、开发园区为单位,横向以主管部 门为单位,全面开展属地和主管行业领域内企业的调查摸 底,按照工业生产类、非煤矿山类、危险化学品类

3、、建筑施 工类、交通运输类、人员聚集类和其他等七大类,建立企业 监管网络和基础信息台账,按照“属地为主、行业优先、专 业协同、企业主体”的原则,实现企业与部门对接、行业部 门与监管部门连接,消除监管盲区。市政府规定了市安委会 各成员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对乡镇街道、各类开发园 区实施委托执法,对一些监管职责不够明确的行业领域,由 编制管理部门提出意见,政府发文予以确认,做到监管职责 全覆盖,“谁家孩子谁领走”。标准化建设马鞍山市安监局以工贸行业事故隐患排查上报通用标 准为基础,组织各行业领域专家力量编制完成了 7大类57 个行业隐患排查标准,并将编制的8类安全执法检查表作为 参考,以政府资助

4、形式要求标准化咨询评审机构帮助指导企 业制定适合自身需要的安全检查表、隐患排查指南、隐患排 查检查项目清单,以“六有”为标准,即有队伍、有制度、 有指南、有公示、有台账、有培训,在全市生产经营单位开 展隐患体系基础建设达标创建验收工作。自2014年10月至 今,马鞍山市安监直管行业企业、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重 点行业企业已开展了企业基础达标创建,在企业宣传栏、车 间大门口、作业区域等醒目位置均能看到安全隐患排查指 南流程图公示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人公示牌、安 全隐患排查治理检查项目公示牌,起到了很好的警示实用 效果,使体系建设在企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安徽圣诺贝 化学科技有限公司在隐患排查

5、治理体系建设中,以“六有” 为标准,组织全公司力量编制排查指南,制定分部门、到每 个车间、班组的检查项目清单,发动全体员工开展隐患查报, 以班组为单位汇总隐患图片及描述,及时登录信息系统上 报、下达整改任务,在规定的期限内组织验收、销号,并实 施严格的考核奖惩,公司形成了隐患排查治理的闭环管理。规范化运行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支持下,马鞍山市以信息系统建设 和推广应用为主要载体,在总局原型系统的基础上升级研发 了马鞍山市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属地、部门和企 业的互联互通,与总局的联网共享。按照“先易后难、循序 渐进,先试点、后规范”的工作思路,一边开展试点、督促 试点企业通过系统上报隐患,一

6、边征求试点企业意见,完善 改进信息系统,增强系统功能。建立了市、县区、乡镇(街 道)三级平台,市、县区安监部门两级监管的模式。还结合 实际,将有诸多二级单位的大型集团企业(如马钢公司等), 作为县级监管机构进行设计。推动企业实现三级查报、全员 查报隐患。建立了企业基础管理数据库,实现了基础管理隐 患的智能排查预警。开发推广使用移动终端查报隐患系统, 组织开展安全隐患“随手报”活动,并将上报费用纳入安措 经费。在全市组建体系建设信息管理员和企业信息员两支队 伍,建立网上QQ群,搭建信息交换平台,着力解决服务企 业“最后一公里”问题。马钢一钢轧总厂是一座大型炼钢、 轧钢企业,也是新安法确定的高危企

7、业,该企业建立了覆盖 全厂的隐患排查指南和信息管理系统,将厂级、车间、岗位 的各类安全检查、设备点检搭建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平台 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更加规范,已连续5年未发生生产安 全事故。精准化执法监管部门的动态监管以“三查”和暗查暗访为主要手段, 对正常查报隐患企业进行抽查,对重大隐患或零隐患企业进 行核查,对连续三个月不查报隐患的企业列入“黑名单”依 法查处,着力解决隐患排查治理“两本账” “两张皮”问 题。马鞍山市政府出台了安全生产暗查暗访、安全隐患挂账 督办、重点隐患月建月销、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四项工作制度, 建立隐患督办动态数据库和常态化工作机制,紧紧抓住重点 隐患治理,加大执法监督

8、。差别化监管在对企业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根据总局制定的企业安 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绩效评估办法(试行),由信息系统对 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每季度自动进行一次评估分级,分级 结果与基础建设达标、标准化达标情况一并在网上公示。根 据年度综合评估定级情况,对企业实施差别化监管,并与监 督检查计划和事故查处相衔接,对A级企业自主管理,B级 企业正常监管,C级企业重点监管,D级企业限期整改或停 产整顿,逐步实现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尽职免责。机制化管理为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激励约束机制,马鞍山市规定企业 自报隐患不作为处罚依据,对体系建设成效突出的部门和企 业进行表彰奖励,将体系建设与标准化建设相挂钩,对在规 定期

9、限内基础建设不达标、运行不规范(被列入黑名单企业) 或绩效评估等级为D级的企业,一律不予评先评优、办理标 准化初审复审等手续,较好地督促了企业由原先被动抵触, 到如今主动作为的转变。实行费率浮动机制为发挥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费率浮动杠杆机制作用,促进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马鞍山市安委会办公室印发了 关于发挥保险激励保障机制促进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建设的通知,在全市重点行业,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费 率浮动与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相结合的方式,将企业 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与企业的安全责任保险缴费率挂钩。 对照企业年终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绩效评估结果,在安全 生产责任保险的投保费率上做出相应调

10、整。参保企业隐患排 查治理定为A级的,当年安责险保险费率下浮20%;评为B 级的,下浮10%;评为C级的,费率保持不变;评为D级 的,上浮20%,费率一年一浮动。马鞍山市巨龙矿业有限公 司、马鞍山市金鑫矿业有限公司、含山县永泰有限公司等一 批企业安责险费率下浮受益,真正实现了企业安全隐患排查 治理体系建设与经济利益相挂钩,提高了企业积极性。安徽 山鹰纸业公司过去在安全管理上体系不健全、基础不牢固、 工作不扎实,经常发生工亡事故,安全绩效较差,社会影响 较大,企业保险费率面临上升压力,直接影响公司效益。该 企业痛定思痛,决心以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为总抓手,结 合企业隐患排查治理绩效考核九项指标,

11、细化隐患排查标 准,如实排查、上报、整改隐患,实现全员参与,闭环管理, 使体系建设能够高效运行,成为公司安全管理的工具和手 段,取得了良好的安全效益,真正实现了预防为主、系统管 理、群防共治的安全理念。过程考核促监管思路转变马鞍山市改革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办法,修改全市安 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细则,对考核内容分值作出重大调整, 将目标管理考核的权重由过去的基础管理40%、指标控制60%,修改为基础管理30%、隐患排查治理40%、控制指标 30%,实现由重结果(重死亡指标控制)向重过程(重隐患 排查治理)的转变,鼓励、引导各级各部门和企业把工作重 心放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上。同时强化对属地和部门隐患

12、排 查治理体系建设情况的考核,制定了马鞍山市隐患排查治 理体系建设工作考核办法,将重点企业隐患自查自报率、 连续3个月未上报隐患企业“黑名单”企业)的执法检查 率、企业隐患排查清单制定率等作为重点指标进行考核,每 季度一次由信息系统进行自动考核排序,督促属地和部门落 实安全监管责任。对企业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每季度由系统进 行自动评估考核,每季度对企业隐患按时报告率和按时整改 率、班组全员自查隐患率、重大隐患报告情况等9项指标进 行一次绩效评估,根据绩效评出A、B、C、D四级企业,反 映企业隐患排查治理的水平,进而反映出企业安全生产的管 理水平。马鞍山市纳入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的登记建档企 业共5 431家,其中注册登录企业1 183家,查报隐患企业1 126家,共上报一般隐患1万9 208项,已整改1万9 177项, 整改率99.8%,促进了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马鞍山市通过持续不断推进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促进了 各级各部门安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为企业提 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供了一套工具和手段,提高了安全生 产监管效率,基本解决了监管网络不健全、企业排查不得法、 监督检查不点穴、履行职责不到位、主体责任不落实等长期 困扰安全生产工作的突出问题,初步实现了全方位、全过程、 自主型、科学型监管的华丽转身。编辑韩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