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复习教师版学案2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45844327 上传时间:2023-12-13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2.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角复习教师版学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三角复习教师版学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三角复习教师版学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三角复习教师版学案2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三角复习教师版学案2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角复习教师版学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角复习教师版学案2(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讲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一、考点梳理:1.两角和差公式 二倍角公式 用 代 = = 令 变形自我检测:1.(2010.福建卷)计算的结果等于( A )A. B. C. D.2.计算的结果等于( C )A. B. C. D.3. ; ;若 .4.(2011.全国卷)已知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x轴的正半轴重合,终边在直线y=2x上,则( B ) A. B. C. D.5.(2011.福建卷)若,则的值等于( D ) A.2 B.3 C.4 D.6 6.(2013.四川卷)设,则的值是 .7.(2010全国2卷)已知是第二象限的角,tan(2),则tan_ _.8.(2012.重庆卷)设是方程

2、的两根,则的值( B ) A.3 B. 1 C.1 D.39. (2012.四川卷)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延长BA至E,使AE1,连结EC,ED,则sinCED(B) A B CD 2.三角恒等变换: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技巧如下:(1)角的变换:在三角化简、求值、证明中,表达式中往往出现较多的相异角,可根据角与角之间的和差、倍半、互补、互余的关系,运用角的变换,沟通条件与结论中角的差异,使问题获解,对角的变换如:是 的二倍;是 的二倍;是 的二倍;是 二倍;等等(2)函数名称变换:三角变形中,常常需要变函数名称为同名函数。如在三角函数中正余弦是基础,通常切化弦,变异名为同名.(3)常数

3、代换:在三角函数运算、求值、证明中,有时需要将常数转化为三角函数值,例如常数“1”的代换变形有:.(4)幂的变换:常用降幂公式有: , .常用升幂公式有: , .(5)引入辅助角公式= = ;(其中= ;= .)自我检测:10.化简:11.函数的最大值为 .12.当时,函数的值域为 .基本规则:切化弦,异角化同角,复角化单角,异名化同名,高次化低次,无理化有理,和积互化,特殊值与特殊角的三角函数互化.二、重点难点,题型过关题型一 两角和差公式的应用例1:已知函数,(1)求的值;(2)设,求的值.变式练习1.在ABC中,,则的值为 . 2.(2013.全国卷)设为第二象限角,若,则 .3.(1+

4、tan 17)(1+tan 18)(1+tan 27)(1+tan 28)的值是(B) A.2 B.4C.8 D.16解:由(1+tan 17)(1+tan 28)=1+tan 17+tan 28+tan 17tan 28=1+tan 45(1-tan 17tan 28)+tan 17tan 28=2. 同理(1+tan 18)(1+tan 27)=2.故原式=4.4.(2013.重庆卷)4cos50-tan40=( )A. B. C. D.题型二 倍角公式半角公式的应用例2:已知为锐角,且,求的值.变式练习:5.(2012.江苏卷)设为锐角,若,则的值为 .6.(2011.重庆卷)已知,且,

5、则的值为 .7.(2012山东)若,则sin(D)A B CD 题型三 三角函数给值求值,给值求角问题例3:已知,且,求的值变式练习:8.(2011.浙江卷)若,则等于() A B C D9.已知,求的值10.已知,且,求的值例4:已知,且,求.变式练习11.已知,且是方程的两个根,求值题型四 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例5:(1)化简(2)求的值.题型五 三角恒等证明例6:.求证:.【证明】右边=.(*)2(1+sin+cos+sincos)=1+sin2+cos2+2sin+2cos+2sincos=(1+sin+cos)2 (*)式=左边. 等式成立.延伸拓展:(2012福建卷,20)某同学在

6、一次研究性学习中发现,以下五个式子的值都等于同一个常数:sin213+cos217-sin 13cos 17;sin215+cos215-sin 15cos 15;sin218+cos212-sin 18cos 12;sin2(-18)+cos248-sin(-18)cos 48;sin2(-25)+cos255-sin(-25)cos 55.(1)试从上述五个式子中选择一个,求出这个常数;(2)根据(1)的计算结果,将该同学的发现推广为三角恒等式,并证明你的结论.【解法一】(1)选择式,计算如下:sin215+cos215-sin 15cos 15=1-sin 30=1-.(2)三角恒等式为

7、sin2+cos2(30-)-sincos(30-)=.证明如下:sin2+cos2(30-)-sincos(30-)=sin2+(cos 30cos+sin 30sin )2-sin(cos 30cos +sin 30sin )=sin2+cos2+sincos+sin2-sincos-sin2=sin2+cos2=.【解法二】(1)同解法一.(2)三角恒等式为sin2+cos2(30-)-sin cos(30-)=.证明如下:sin2+cos2(30-)-sincos(30-)=-sin(cos 30cos +sin 30sin)=cos 2+(cos 60cos 2+sin 60sin

8、2)-sincos-sin2=cos 2+cos 2+sin 2-sin 2-(1-cos 2)=1-cos 2-cos 2=.(2012.四川卷)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延长BA至E,使AE1,连结EC,ED,则sinCED() A B C D答案为:B因为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且AEAD1,所以AED.在RtEBC中,EB2,BC1,所以sinBEC,cosBEC.sinCEDsin(BEC)cosBECsinBEC.(2010.江西卷)函数ysin2xsinx1的值域为() A1,1 B,1C,1 D1,答案为:C令tsinx,则t1,1,yt2t1(t)2,t1,1,y,1(

9、2012山东)若,则sin()A B C D*答案为:D由,得2,又,故故(2011.辽宁卷)已知函数,yf(x)的部分图像如图,则 () A2 B C D答案为:B由题意,结合图像知函数周期,.(2011.浙江卷)若,则等于() A B C D答案为:C根据条件可得(,),(,),所以sin(),sin(),所以cos()cos()()cos()cos()sin()sin().(2010江西卷)E,F是等腰直角ABC斜边AB上的三等分点,则tanECF() A. B. C. D. *答案为:D取AB中点D,连结CD,易证CD平分ECF. 设BCAC1,则AB,CDBD,BF,DF.tanECF.tanECF.(2010全国)如图,质点P在半径为2的圆周上逆时针运动,其初始位置为P0(,),角速度为1,那么点P到x轴的距离d关于时间t的函数图像大致为() *答案为:C法一:P从P0出发,逆时针运动,t0时,d,t与d满足关系式d2sin(t)(t0)所以选择C项法二:(排除法)当t0时,P(,)到x轴的距离为,排除A、D两项,当t时,P(2,0)到x轴的距离为0,排除B.故选C项(2010.全国课标卷)若cos,是第三象限的角,则() AB. C2 D2答案为: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