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实验报告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45843366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力学实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土力学实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土力学实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土力学实验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土力学实验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力学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力学实验报告(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工试验报告班级:组号:*:同组人:成绩: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16年5月 18 日试验一土的根本物理指标的测定一记录土样编号_ 班组_ 试验日期_ *_ 1密度试验记录表环刀法环刀号环刀质量/ g 环刀加土质量/ g 土质量/ g 环刀容积/ cm3密度/ g/cm3平均重度/ kN/m3402 43.53 168.2 124.7 60 2.07 20.85 238 43.57 169.6126.7 60 2.10 2含水率试验记录表烘干法盒号盒质量/ g 盒加湿土质量 / g 盒加干土质量 / g水质量/ g 干土质量/ g含水率/ % 平均含水率/ % A3516.92 48.60

2、41.69 6.91 24.77 27.9 28.1 11815.55 50.19 42.57 7.62 27.02 28.2 3界限含水率试验 液限试验记录表圆锥仪液限试验盒号盒质量/ g 盒加湿土质量 / g 盒加干土质量 / g 水质量/ g 干土质量/ g 液限/ % 液限平均值/ % 142 15.87 42.13 37.37 4.7621.5 0.22 0.21 071 15.31 25.28 23.61.68 8.29 0.20 塑限试验记录表滚搓法盒号盒质量/ g 盒加湿土质量 / g 盒加干土质量 / g 水质量/ g 干土质量/ g 塑限/ % 塑限平均值/ % 128 1

3、6.6441.77 35.00 6.77 18.36 0.36 0.36 073 16.3352.00 42.46 9.54 26.13 0.36 液、塑限联合测定法试验记录表圆锥下沉深度 / mm 盒号盒质量 / g 盒加湿土质量 / g盒加干土质量 / g 水质量 / g干土质量 / g 含水率/ % 液限/ % 塑限/ % 3.2 A64 16.05 56.20 48.98 7.22 32.93 21.9 22 10mm142 15.87 42.13 37.374.76 21.5022.1 7.9 11815.55 50.19 42.57 7.62 27.0228.2 28.1 A35

4、16.92 48.60 41.69 6.91 24.77 27.9 17mm 16.9073 16.33 52.00 42.46 9.54 26.1336.5 36.7 128 16.64 41.77 35.00 6.77 18.36 36.9 注:圆锥下沉深度与含水率的双对数坐标关系曲线绘制于图1 之中。含水率 / % 图1 圆锥入土深度与含水率关系曲线二试验成果汇总和计算1试验测定数据 = 20.85 kN/m3w = 28.1 %w L= 36 % w p= 21 % 根据备注表1,由w L 查表得d s = 2.72计算参数 e= (1+w)dsw /1= 0.65 Sr =wds /

5、e=1.16 I P = w L w P = 15 I L= (w L w) / I P =0.527 3依上述计算结果判定 土的分类名称:粘性土 试验土样所处的状态:可塑状态三思考与分析1土样烘干时,为什么要控制温度为105110C.防止把强吸着水蒸发2环刀尺寸直径、高度、壁厚、容积对试验成果有何影响.环刀的直径越大,高度越小,容积越大,实验的误差越小 3试分析搓条法的理论依据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存在主要问题:不容易掌握其方法,是要依据多年的经历来判断。备注:土粒比重与土的矿物成分有关,其值一般为2.652.75,由于土粒比重的测定方法较为复杂。且同一地区、同类土的比重变化不大,故除重大建筑物

6、外,一般可不做比重试验,而采用地区的经历值。当缺乏地区的经历值时,对于黏性土,可取d s= 2.702.75;对于砂土可取d s= 2.65。*地区液限wL 和比重d s 关系如备注表1 所示。备注表1 *地区液限wL 和比重ds 关系表录自*市勘察院资料wL / %26 2628.628.730.6 30.734.234.336.236.337.637.745 45.151.4 51.4 ds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试验二颗粒分析试验密度计法一颗粒分析试验记录土样编号_ 班组_ 试验日期_ *_ 干土质量_30g_ 密度计号

7、7小于0.075mm 土质量百分数_100% 量筒号7试样处理说明_ 烧瓶号7土粒比重_2.72_ 比重校正系数CG_0.985_ 下沉时间t /min 悬液温度T/C 密度计读数土粒落距L /cm 粒径d /mm 小于*粒径土质量百分数*/ % 小于*粒径总土质量百分数/ % 密度计读数R 刻度及弯液面校正值n 温度校正值mT分散剂校正值CDRM = R+n+ mT CDRH =RM CG1 2121 0 +0.3 -0.5 20.8 20.488 14.8990.051068.29 68.292 21 13 0 +0.3 -0.5 12.8 12.608 17.147 0.0387 42.

8、03 42.035 21 7.5 0 +0.3 -0.5 7.3 7.190 18.6900.0256 23.97 23.9715 21 4 0 +0.3 -0.5 3.8 3.743 19.680 0.0107 12.48 12.4830 21 2 0 +0.3 -0.5 1.8 1.773 20.240 0.0077 5.91 5.9160 21 2 0 +0.3 -0.5 1.8 1.576 20.240 0.0054 5.25 5.25 绘图和计算以小于*粒径的试样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数为纵坐标,颗粒粒径为横坐标,在单对数坐标上绘制颗粒大小分布曲线见图2,并根据颗粒分布曲线完成填写表

9、2。 思考和分析1. 用密度计作颗粒分析时只是测定密度计浮泡中心处的悬液密度,为何可以代表全部悬液相应的密度.悬液的整体沉降的趋势是一样的和浮泡中心悬液密度变化根本一样,再加上温度校正、分散剂修正、刻度修正等,所以测定密度计浮泡中心处的悬液密度可以代表全部悬液相应的密度。2密度计法作颗粒分析试验的误差原因分析,请选择。1系统误差:由理论假设、所用仪器和规定的试验方法步骤不完善造成。 土粒刚开场下沉时为加速运动,V 常数 土粒并不是球形 土粒比重ds常数 密度计泡体积过大,影响土粒下沉 土粒下沉过程中互相干扰,且受器壁影响 用浮泡所排开围之悬液密度,代替密度计浮泡中心液面密度是近似的2偶然误差:

10、由试验操作不当造成 土粒称量不准或有损失 土粒分散不完全 搅拌不均匀 读数有误R、T、t要求仔细体会,明白者在后面画、否则画土粒直径 /mm 图2 颗粒级配曲线表2 颗粒组成颗粒组成 / % 限制粒径有效粒径不均匀系数土的类别 0.075 0.0750.05 0.050.005 0.005 d 60d 10d 60 / d 106 41 530.0060 0.00240.0013 4.61 均粒土试验三固结试验 记录土样编号_ 班组_ 试验日期_ *_ 1含水率试验记录表土样情况盒号盒质量 / g盒加湿土质量 / g盒加干土质量 / g水质量/ g干土质量 / g含水率/ %平均含水率 / %

11、试验前A6416.0556.248.987.2232.9321.9222.0214215.8742.1337.374.7621.522.132重度试验记录表土样情况环刀号环刀质量/ g环刀+土质量/ g土质量/ g环刀容积 / cm3密度/ g/cm3重度/ kN/m3试验前41642.97167.17124.2602.0720.73压缩试验记录试样初始高度H0 = 20 mm 压缩容器土粒比重ds = 2.59计算初始孔隙比e0 =s w(1+ w0 ) 1 = 0.53d 0各级加荷历时/ min 各级荷重下测微表读数 /mm 50 kPa 100 kPa 200 kPa 300 kPa 0 1120 2060 38120 48总变形量S1 / mm 0.110.20.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