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二轮专题精练冲刺专题卷3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含解析)

上传人:gu****iu 文档编号:444530636 上传时间:2024-04-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精练冲刺专题卷3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精练冲刺专题卷3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精练冲刺专题卷3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精练冲刺专题卷3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精练冲刺专题卷3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精练冲刺专题卷3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二轮专题精练冲刺专题卷3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冲刺专题三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52小题)1(2022阜新)秦灭六国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的制度是()A中央集权制度B三省六部制C科举制D行省制度【解析】A.秦灭六国后,创立了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形成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故A正确。B.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的中央行政制度,排除B。C.科举制是隋唐至清末的选官制度,排除C。D.元朝开创了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D。故选:A。2(2022宁夏)史记记载:“秦钱半两,重为其文。”近年来各地出土的“半两”钱数量多且形制、重量、厚度基本一致。据此可知()A秦始皇加强对边

2、疆地区的管理B“半两”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政府铸币C秦始皇统一全国度量衡制度D“半两”钱作为秦朝法定货币在全国流通【解析】史记记载:“秦钱半两,重为其文。”近年来各地出土的“半两”钱数量多且形制、重量、厚度基本一致。据此可知“半两”钱作为秦朝法定货币在全国流通。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统一货币,在全国流通。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排除A项;B项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是秦始皇统一货币,不是统一度量衡制度,排除C项。故选:D。3(2022衢州)丞相李斯认为搞“私学”的人“不师今而学古”,“以古非今者”应灭族。秦始皇为了统一舆论,维护中央集权,接受了此

3、建议而采取的措施是()A尊崇儒术B焚书坑儒C八股取士D崇文抑武【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为了统一舆论,维护中央集权,接受了此建议而采取的措施是实行焚书坑儒。为加强思想控制,又实行“焚书坑儒”,摧残了文化,钳制了人们的思想,给我国古代的文化造成莫大的损失,B符合题意;尊崇儒术与汉武帝有关,排除A;八股取士与明朝朱元璋有关,排除C;崇文抑武是宋朝的基本国策,排除D。故选:B。4(2022青岛)据图判断,秦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是()A皇帝制度B丞相制度C太尉制度D郡县制度【解析】据图片可知,皇帝制度、丞相制度、太尉制度都属于中央制度,与地方无关,排除ABC;郡县制度是秦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故

4、D符合题意。故选:D。5(2022通辽)秦国灭六国实现统一后,能够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的根本原因是()A皇帝决定推行B生产力水平的提高C大臣建议推行D人民要求实行【解析】秦国灭六国实现统一后,在地方上,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秦朝能够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的根本原因,选项B符合题意。皇帝决定推行、大臣建议推行是秦朝能够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C项;D项与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无关,排除。故选:B。6(2022雅安)如图反映的是秦朝建立后采取的一项措施。该措施实施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经济的交流B巩固

5、国家的统一C促使书写更加简便D推动书法艺术发展【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图片反映的是秦朝统一文字的史实。秦朝建立后,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治的措施,如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等。因此,统一文字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B项正确;统一文字与经济无关,排除A项;秦统一后的文字,笔画并不简便,排除C项;书法成为一门艺术是在东汉时期,排除D项。故选:B。7(2022张家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文字起到了重要纽带作用。秦统一后,颁行全国的通用文字是()A甲骨文B小篆C楷书D草书【解析】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

6、国。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故选:B。8(2022秋仁化县期末)仔细观察如图,它所代表的历史事件是()A城濮之战B巨鹿之战C大泽乡起义D牧野之战【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率众起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图中的两个人物即是陈胜和吴广。故选:C。9(2022株洲)历史课堂上,张老师提示“戍守长城”、“遇雨误期”、“张楚政权”等关键词,同学们能立刻联想到()A黄巾起义B陈胜、吴广起义C李自成起义D黄巢起义【解析】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

7、当斩,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而起,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大泽乡起义,起义军攻下陈,建立了张楚政权。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据“戍守长城”“遇雨误期”“张楚政权”等关键词可知,同学们能立刻联想到陈胜、吴广起义,选项B符合题意;黄巾起义发生在东汉时期,李自成起义发生在明朝,黄巢起义发生在唐朝,ACD项均与题干无关,排除。故选:B。10(2021郴州)作为语言精华存在的成语,其蕴含的历史信息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对历史教学也有特殊的价值。下列成语与刘邦、项羽楚汉相争史实有关的是()A四面楚歌B破釜沉舟C围魏救赵D退避三舍【解析】“四面楚歌”源于楚汉相争,与刘邦、项

8、羽有关;刘邦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四面楚歌使得项羽军心涣散。A符合题意。故选:A。11(2023佛山一模)“历史人物评价辩论赛”中,刘铭同学说:“秦始皇忘记了最主要的事:民心和民力。”以下最能为他的观点提供史实依据的是()A刑罚残酷、修筑长城B自称始皇、巩固统一C兼并六国、完成统一D北击匈奴、统一岭南【解析】根据材料“秦始皇忘记了最主要的事:民心和民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统治时期徭役繁重:修阿房宫、骊山陵墓、修长城、修驰道等;沉重的赋税;残酷的刑法;秦二世更加残暴,加速了秦的灭亡。A项符合题

9、意;B项自称始皇、巩固统一不是忘记民心和民力的表现,排除;C项兼并六国、完成统一不是忘记民心和民力的表现,排除;D项北击匈奴、统一岭南不是忘记民心和民力的表现,排除。故选:A。12(2022仁怀市模拟)如图“读书摘要”反映的历史事件()A建立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B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C把儒家学说确立为正统思想D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解析】据题干信息“公元前209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读书摘要”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9年,有900多个农民被征发去渔阳戍守长城。他们走到大泽乡时,遇上大雨,道路泥泞,无法前行,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律,戍守误期要被处

10、死。他们当中的领队人陈胜和吴广认为,与其送死不如起来反抗,于是杀死押队的军官,对众人说:我们因遇雨误期,肯定要被杀头;即使去戍边,大多数人也会死去。“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他们的号召下,大家热烈响应,决心反抗秦朝的残暴统治。他们砍削树木,做成兵器,举起反抗的大旗,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在秦军的强大攻势下,起义军缺乏后援,最终失败,但大泽乡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故B符合题意;嬴政建立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排除A;汉武帝把儒家学说确立为正统思想,排除C;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排除D。故选:B。13(2022绥江县二模)陈胜、吴广起义是中

11、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与该历史事件相关的成语是()A揭竿而起B草木皆兵C老马识途D完璧归赵【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陈胜吴广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在大泽乡起义,起义军攻下陈,建立了张楚政权;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统治。故A项正确;草木皆兵与淝水之战相关,排除B项;老马识途与春秋时期的齐桓公和管仲有关,排除C项;完璧归赵与战国时期的蔺相如有关,排除D项。故选:A。14(2022大东区一模)公元前208年至公元前

12、207年,秦末农民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爆发。历时九个月,将秦军的主力歼灭。这次战役是()A城濮之战B长平之战C巨鹿之战D官渡之战【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与此同时,刘邦率兵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C项正确;城濮之战,是公元前632年晋、楚两国在卫国城濮地区进行的争夺中原霸权的首次大战,排除A项;长平之战,是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排除B项;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排除D项。故选:C。15(2023周口一模)景帝元年,下诏曰:“加笞与重罪

13、无异,幸而不死,不可为人。其定律:笞五百曰三百,笞三百曰二百。”这表明汉景帝 ()A以农为本,关心农桑B勤俭节约,生活简朴C减轻赋税,减免徭役D减省刑罚,废除峻法【解析】依据“加笞与重罪无异,幸而不死,不可为人。其定律:笞五百曰三百,笞三百曰二百”可知,汉景帝元年,汉景帝采取了减省刑罚,废除峻法的措施。汉文帝、汉景帝在位期间,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将田赋降至三十税一。文帝在位20多年,不修室苑。文景时期,还减轻刑罚,废除伤残肢体的肉刑,D符合题意;以农为本,关心农桑不符合材料信息的主旨,排除A;勤俭节约,生活简朴在题干信息中未涉及,排除B;减轻赋税,减免徭役在题干信息中未

14、涉及,排除C。故选:D。16(2023二道区校级一模)“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造成汉初这一状况的原因不包括()A秦朝的残暴统治B秦末农民起义的发生C楚汉战争的爆发D汉初统治者的盘剥【解析】据材料内容“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可知由于战争破坏,汉初天子都不能找到同色的四匹马,将相有的只能乘牛车,可知当时的社会状况:经济困难萧条,国家贫困,到处都是荒凉景象。ABC三项都是造成汉初这一状况的原因。D项与史实不符。故选:D。17(2023二道区校级一模)“文景之治”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据史记平准书记载:“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

15、而不可校。”这里的描述体现了文景之治时期我国()A政治清明B经济繁荣C文化昌盛D社会安定【解析】西汉王朝到了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汉文帝时期,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当时社会比较安定,使百姓富裕起来。国家的粮仓丰满起来了,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了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了,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据“京师之钱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绘的是文景之治时期我国经济繁荣。故选:B。18(2022聊城)古代民本思想是人本思想在政治伦理上的集中体现。下列语句最能体现民本思想的是()A民惟邦本,本固邦宁B法与时变,礼与俗化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解析】“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指只有以百姓为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就安宁了,体现了以民为本思想,A项正确;法与时变,礼与俗化体现了法治与礼,排除B项;生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