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矿产资源名词解释分析

人***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8.27KB
约7页
文档ID:442602388
矿产资源名词解释分析_第1页
1/7

矿产资源名词解释【矿产】 泛指一切埋藏于地壳(或分布于地表的) ,可供人类经济利用的,有开采价值的工业矿物、岩石、油、气、水等资源矿产一般可分为:①可以从中提取元素的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如铁矿、铜矿、铅矿、锌矿,硫、氟、碘矿等;②可以作为非金属原料或直接利用其物理、化学和工艺特性的非金属矿产,如硫铁矿磷块岩、金刚石、石灰岩到;③可以作为能源的可燃性有机矿产,如煤、油页岩、石油、天然气等目前,已将地下水、地热(地热水) 、惰性气体、二氧化碳气体、天然气水合物以及锰结核等资源,也包括在矿产资源的范畴内矿产资源】 赋存于地壳内部或地壳表面的、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呈固态、液态或气态的具有现实和潜在经济意义的天然富集物 矿产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的基本源泉, 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证 当今社会 92% 以上的一次资源、 80%的工业原材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取自矿产资源, 30% 的工农业生产用水和城乡生活用水取自地下水 中国将矿产资源按地质可靠程度分为查明矿产资源、 潜在矿产资源 查明矿产资源又依据地质可靠程度分为、 可行性评价和经济意义分为储量、 基础储量和资源量三大类 中国按工业对矿产资源需求分为能源矿产、 金属矿产、 非金属矿产和水气矿产四类, 已发现的矿种有 171 种, 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 159 种。

其中地下水具有矿产资源和水资源双重属性 矿产资源具有特殊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能源矿产】 又称燃料矿产、矿物能源赋存于地表或地下的,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呈固态、 气态和液态的, 具有现实和潜在经济意义能源价值的天然富集物 中国已发现的能源矿产,固态的煤、泥炭、石煤、油页岩、铀、钍、天然沥青、天然气水合物等;液态的有石油、天然气、煤层气,另有地热资源(可呈液态、气态) ,其中石油、天然气和煤等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能源矿产中人类通常使用且历史较为长久的是煤、 石油、 天然气和油页岩;新开发的有煤层气、油砂、天然沥青等 20 世纪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和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提高,又开发出了核能和地热资源作为能源,这些矿产资源包括铀、钍、地热中国利用核能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 地热的利用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 煤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绝对优势随着石油、天然气、核能在一次能源结构中比重的逐渐加大,煤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会则有所降低金属矿产资源】 能够从中提取金属原料的矿产资源按工业用途及金属本身性质,可分为黑色金属矿产资源、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稀有金属矿产资源、贵金属矿产资源、 稀土 金属矿产资源、分散元素金属矿产资源。

也有将放射性元素矿产资源归入其中的非金属矿产资源】 是指可以作为非金属原料或利用其特有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工艺特性来为人类的经济活动服务的矿产资源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石油、 化工、 冶金、 建筑、机械、农业、环保、医药等行业,并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国防、航天、通信等高科技领域它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产值的增长速度已超过了技术矿产 其开发利用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中国已发现和开发利用的非金属矿产资源种类 95 种,加上亚类共计 135 种依据工业用途可分为:冶金工业熔剂和耐火材料类、化工及化肥原料类(硫、磷、钾岩、硼、天然碱等) ;建筑材料用的玻璃、水泥、砖瓦、陶瓷原料、石材和轻质建材原料;制造工业的铸造、 润滑、 摩擦、 磨削、电子、电气、 光学材料; 用于改进文字性能的各种填料原料; 电力、 石油、 核能等工业的辅助材料;环境保护用材料;农牧业用的矿物材料;医药用的矿物原料;宇航与军工用的矿产;宝石、玉石和彩石材料等矿床成因类型】 根据形成矿床的地质作用而划分的矿床类型如按成矿作用分为内生矿床、 外生矿床和变质矿床, 以及它们之间的叠加和再生矿床等。

上述类型中又可按岩浆作用、汽化 -热液作用、风化作用和种沉积作用和变质作用等形成相应的矿床类型矿床成因类型的划分有助于深入理解矿床的形成机理、 时空分布等条件; 有助于指导找矿、 勘探等工作矿床工业类型】 根据矿床的成因类型、工业意义、经济价值及其代表性、矿石的矿物或元素建造、 矿床的形态、 产状及其构造关系和围岩性质等因素所划分的矿床类型, 如铜矿工业类型;斑岩型铜矿、层状铜矿(包含铜砂矿、含铜页岩和含铜碳酸盐岩) 、含铜块状硫化物(或含铜黄铁矿型)矿床、矽卡岩型铜矿、铜 -镍硫化物矿床及含铜石英脉型矿床等共生矿产】 同一矿区(或矿床)内,存在两种或多种分别达到工业指标的要求,并具有小型以上规模(含小型)的矿产,即为共生矿产,共生矿产又分为同体共生矿和异体共生矿对共生矿产应进行综合勘查、综合评价同体共生矿】 同一矿体 (层、 脉) 中赋存存在两种或多种分别达到工业指标的要求,并具有小型以上规模以上者,称同体共生矿,如铅锌矿、铜镍矿、铅锌铜矿、钨锡矿、钛锆砂矿等同体共生矿一般是综合圈定矿体,分别计算储量异体共生矿】 同一矿区(或矿床)内,赋存存在两种或多种矿产,分别达到工业指标要求,并具有小型以上规模, 可分别圈出矿体(层脉) ,如海南石碌铁矿铜钴异体共生矿,云南大红山铁铜异体共生矿,山东潍县膨润土、沸石、珍珠岩异体共生矿、 山西浑源县抢凤岭矿区沸石、膨润土、煤、高岭土异体共生矿等。

伴生矿产】 主矿体(层、脉)中,伴生其它有用矿物、组分、元素、但未“达标”或“成形” ,技术经济上不具有单独开采价值,须与主要矿产综合开采、回收利用的矿产中国已探明的大量金属矿床中, 单一矿种的矿床相对较少, 大部分伴生有几种或多种伴生矿产,特别是分散元素,基本上都是作为伴生矿产产出伴生矿产虽不能单独开采利用, 但开采主要主分时, 可以综合回收利用, 这对充分利用矿产资源, 提高矿床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意义重大因此,在矿产勘查时,应对伴生矿产综合评价,以确保矿山合理建设生产,为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提供地址依据矿石】 在现有的技术和经济条件下, 能够从中提取有用组分 (元素、 化合物或矿物)或利用其特性的自然矿物聚集体包括金属矿石、非金属矿石,以及煤、油页岩、铀矿石等有用的岩石夹石】 指夹于矿石中或矿体间的非矿岩石在矿床的储量计算中,夹石的剔除,受一定工业指标的限定在煤层中称夹矸或矸石围岩】矿体周围的岩石称围岩矿体与围岩的关系大致有两种情况:①矿体与围岩在组构和有用组分的含量上有显著的差别,接触界限清楚,如脉状充填矿体与围岩的关系②矿体与围岩的分界线是过渡的,如某些外生矿床和侵染状交代矿体与围岩呈逐渐过渡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 矿体和围岩的边界是通过系统的取样分析, 根据一定的工业指标圈定的矿层】 沉积岩层序中或层状侵入体中的层状矿体其中,大多为同生矿床,一部分为后生矿床, 后者如沿某些沉积岩层发育的交代矿体, 具有似层状的特点 矿层常被其中的岩石夹层分割为分层,分层又可分割为薄层因此,矿层可划分为简单的(无岩石夹层)和复杂的(有夹层)两类矿脉】 沿着围岩的裂隙充填或交代而成的脉状矿体这种矿体的形成均晚于围岩一般与围岩产状不一致的,叫切割矿脉;与围岩产状一致的叫顺层矿脉矿脉的大小不一,脉宽从几毫米至数米,个别达数十米:脉长从几米至几百米,少数达数千米因此,根据具体情况,矿脉有大脉、中脉、小脉、细脉和微脉或线脉之分矿产资源储量 】 指矿产资源的蕴藏量,表示方式有矿石量、金属量或有用主分量、有用矿物储量等,多数以质量(吨、千克、克拉)计,少数以体积(立方米) 矿产资源储量是矿产地质工作一项主要成果, 也是制定国民经济计划、 进行矿山建设的重要依据 据《固体矿产资源 /储量分类》 ( GB/T1776-1999 ) ,矿产资源储量可分为储量、基础储量、资源量三类储量】 是指基础储量中的经济可采部分,即在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或编制年度采掘计划的当时,经过对经济、开采、选冶、环境、法律、市场、社会和政府等诸因素的研究和评价, 结果表明在当时是经济可采或已经开采的部分, 用扣除了设计、 采矿损失的可实际开采数量表述。

依据地质可靠程度和可行性评价阶段不同, 又分为可采储量和预可采储 量基础储量】 据《固体矿产资源 / 储量分类》 ( GB/T1776-1999 ) ,基础储量是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它能满足现行采矿和生产所需的指标要求(包括品位、质量、厚度、开采技术条件等) ,是经详查、勘探所获控制的、探明的并通过可行性研究、预可行性研究认为属于经济的、边际经济的部分,基础储量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基储量础】 美国矿业局和美国地质调查所 1980 年实施的《矿产资源和储量分类原则》 中查明资源的一部分, 指能满足现行采矿和生产实践队品位、 质量、 厚度、 深度等物理、化学指标要求, 并能从中估算出储量的原地探明资源 除包括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利用资源(边际储量和部分次经济储量) ,如国家另行规定工业指标计算的在边际经济以上的查明资源它与中国“基础储量”的划分标准有相似之处,不完全等同资源量】 据《固体矿产资源 /储量分类》 (GB/T1776-1999 ) ,资源量是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和潜在矿产资源的总和 包括经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证实为次边际经济的矿产资源以及经过勘查而未进行可行性研究和预可行性研究的内蕴经济的矿产资源, 以及经过预查后预测的矿产资源,共计 7 种类型。

查明资源储量】 是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指基础储量与查明资源量的总和由于划分标准不尽相同, 所以查明资源储量与国际上所说的探明储量、 查明资源量不能一一对应资源储量常用估算单位】 用来表示矿石中有用组分或有用矿物含量的一种单位由于矿种繁多, 自然界不同矿种在地壳中的含量、 分布相差悬殊 资源储量估算单位有多种表示方法常用的有:①用质量分数(即百分数表示有用含量,主要用于黑色金属、有色金属 和化工矿产中②克/吨,指每吨矿石中含有用组分或有用矿物含量的质量主要用于原生 贵金属和少数非金属矿产工业评价③米•克 /吨、米•百分数,指矿脉的脉幅宽度(或矿 层厚度)与矿石品位的乘积主要用在某些贵金属和某些有色、稀有金属矿产的工业评价当脉幅宽度低于可采厚度, 二矿石品位较高,为了充分利用矿产资源, 可按给定具体的米•克/ 吨值指标来评价其工业价值 ④克 /米 3 、 千克 /米 3 , 它是用于表示砂矿单位体积中的含矿品位主要用于砂金、石砂矿等矿床中对于更为重要的钳等矿床, 则以毫克/米3表示⑤米・克 /米3、米•千克/米3,指矿砂层的厚度与含矿品位的乘积当矿砂层的厚度小于可采厚度, 二有用组分或有用矿物含量较高时, 则以给定的米•克/米3值衡量其工业价值,如计算结果其值大于或等于给定的工业指标,则其所代表的块段(或工程)可参与储量计算。

⑥克拉, 是计量金刚石和宝石重量(克拉重)的国际通用单位, 1克拉=0.2克⑦大多数非金属矿的 资源储量估算单位为吨、千克、立方米、克拉,部分非金属矿则用平方米,如饰面石材含矿率】 反映矿体特征的标志之一,是矿体中的工业可采部分在整个矿体中所占的比例,用以表示矿体的矿化程度和矿化强度 其计算公式为:丫 =^l/L或T=Es/S或T=Ev/>V式中:丫为含矿系数;Ek汇s、汇v分别为矿体中各工业可采部分的长度、面积、体积之和; L、 S、 V 分别为。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