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长歌行(张秀莲)

ni****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4.50KB
约3页
文档ID:440122300
长歌行(张秀莲)_第1页
1/3

古诗《长歌行》的教案教材分析:《长歌行》是一首中国古典诗歌,属于汉乐府诗,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此诗从整体构思看,主要意思是说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而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全诗以景寄情,由情入理,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人生哲理,寄寓于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等鲜明形象中,借助朝露易晞、花叶秋落、流水东去不归来,发生了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浩叹,鼓励人们紧紧抓住随时间飞逝的生命,奋发努力趁少壮年华有所作为其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其主旨体现在结尾两句,但诗人的思想又不是简单的表述出来,而是从现实世界中撷取出富有美感的具体形象,寓教于审美之中教学目的:1.感知诗歌的韵律;初步了解时间的重要性;使学生认会10个生字,并会写7个;2.读古诗,理解诗意,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3.观察图画,展开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背会该诗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学会新词新字,使学生受到珍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头饰(小男孩),教师准备头饰(老人),录音机、词条、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由谜语导入,创设教学情境  1、出示谜语:看不见,摸不着,跑着快,又没脚。

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2、学生猜出后,教师借机板题:时间  二、引导学生观察图,激发学生兴趣  1、仔细观察书中插图,讨论问题:(1)图中画的是什么地方?(2)他们在干什么?  2、学生边看边说,要求自言自语  3、组织在班内交流后,切入到学习主题:《长歌行》的理解及背诵、认字、识词……(提出学习任务)  三、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1、请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试着读一读,要读准音,正对调(正确)  2、划出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长、川、何、复、归、少、努、徒、伤悲  3、(放录音)请听一听你的朋友认对了吗?请学生自己验证  4、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1)个人自由读2)两人合作读3)四人小组合作读  四、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  1、指名试读诗,请仔细听后评议  2、再放录音,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诗歌的节奏及韵律特点  3、教师范读,学生小声跟读(有语气)  4、教师重点指导下列词语:复西归、少壮、老大、徒、伤悲  5、请学生试着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6、质疑问难: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1)合作解决;(2)请教老师;(3)师生讨论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二、走进“一休屋”  1、请你把诗句与意思连起来。

 百川东到海  (1)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呢?  时间也是这样一去不回啊!  何时复西归?  (2)条条江河向东奔去,流入大海  少壮不努力,  (3)如果年青的时候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4)到年老时,再伤心后悔也来不及了  2、诗与诗意结合起来读一读,认真感悟  3、同桌两人互相说诗,对诗意 三、指导背诵,当堂检查,及时反馈  1、教师抓住重点词指导背诵:少壮、老大……  2、学生自由背诵  3、抽查学生背诗,指出优缺点  四、回顾插图,说演结合  1、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老爷爷将会对小孙子说些什么?小孙子又是怎样回答的?  2、编一编、演一演、评一评:学生合作自由表演  五、识字教学  1、在诗句中学词,在词中识字,出示词条:  长歌行、百川、何时、复西归、少壮、努力、伤悲、徒、海  2、学生读词,然后小组讨论: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1)通过分析字形记;(2)扩词记;(3)说话记;(4)换偏旁或取偏旁记;(5)看拼音记  3、组织学生班内交流识字方法  4、描一描、写一写注意让学生写好“悲”字的“心”字底  六、学习了《长歌行》,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

是呀,燕子去了,会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可是我们的日子,却是一去不复七、课堂小结  1.同学们,你发现了这首诗和我们学过的其它古诗的区别了吗?对,这是汉代的乐府民歌,是可以和曲而唱的,这些乐府民歌唱出了人民的心声,千古流传你们想听听吗? 2.配乐唱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长歌行》,大家都知道时间就像流水,一去不复返,”希望我们少壮多努力,老大不伤悲,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呀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做生活的有心人。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