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变中性点接地保护装置技术问答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39150919 上传时间:2023-12-07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变中性点接地保护装置技术问答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主变中性点接地保护装置技术问答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主变中性点接地保护装置技术问答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主变中性点接地保护装置技术问答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主变中性点接地保护装置技术问答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变中性点接地保护装置技术问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变中性点接地保护装置技术问答(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变中性点接地保护装置技术问答第1部分 过电压的产生与反事故措施11、电力系统过电压主要有哪些种类?及其产生的原因、性质和危害。答:电力系统在特定条件下所出现的超过工作电压的异常电压升高(超过额定值的10%)。属于电力系统中的一种电磁扰动现象。电工设备的绝缘长期耐受着工作电压,同时还必须能够承受一定幅度的过电压,这样才能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研究各种过电压的起因,预测其幅值,并采取措施加以限制,是确定电力系统绝缘配合的前提,对于电工设备制造和电力系统运行都具有重要意义。过电压分外过电压和内过电压两大类。 又称雷电过电压、大气过电压。由大气中的雷云对地面放电而引起的。分直击雷过电压和感应雷

2、过电压两种。雷电过电压的持续时间约为几十微秒,具有脉冲的特性,故常称为雷电冲击波。直击雷过电压是雷闪直接击中电工设备导电部分时所出现的过电压。雷闪击中带电的导体 ,如架空输电线路导线,称为直接雷击。雷闪击中正常情况下处于接地状态的导体,如输电线路铁塔,使其电位升高以后又对带电的导体放电称为反击。直击雷过电压幅值可达上百万伏,会破坏电工设施绝缘,引起短路接地故障。感应雷过电压是雷闪击中电工设备附近地面,在放电过程中由于空间电磁场的急剧变化而使未直接遭受雷击的电工设备(包括二次设备、通信设备)上感应出的过电压。因此,架空输电线路需架设避雷线和接地装置等进行防护。通常用线路耐雷水平和雷击跳闸率表示输

3、电线路的防雷能力。 电力系统内部运行方式发生改变而引起的过电压。有暂态过电压、操作过电压和谐振过电压。暂态过电压是由于断路器操作或发生短路故障,使电力系统经历过渡过程以后重新达到某种暂时稳定的情况下所出现的过电压 ,又称工频电压升高。常见的有:空载长线电容效应(费兰梯效应)。在工频电源作用下,由于远距离空载线路电容效应的积累,使沿线电压分布不等,末端电压最高。不对称短路接地。三相输电线路a相短路接地故障时 ,b、c 相上的电压会升高。甩负荷过电压,输电线路因发生故障而被迫突然甩掉负荷时,由于电源电动势尚未及时自动调节而引起的过电压。操作过电压是由于进行断路器操作或发生突然短路而引起的衰减较快持

4、续时间较短的过电压,常见的有:空载线路合闸和重合闸过电压。切除空载线路过电压。切断空载变压器过电压。弧光接地过电压。谐振过电压是电力系统中电感、电容等储能元件在某些接线方式下与电源频率发生谐振所造成的过电压。一般按起因分为:线性谐振过电压。铁磁谐振过电压。参量谐振过电压。大气过电压由直击雷引起,特点是持续时间短暂,冲击性强,与雷击活动强度有直接关系,与设备电压等级无关。因此220KV及以下系统的绝缘水平往往由防止大气过电压决定。工频过电压由长线路的电容效应及电网运行方式的突然改变引起,特点是持续时间长,过电压倍数不高,一般对设备绝缘危险性不大,但在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确定绝缘水平时起重要作用。

5、操作过电压由电网内开关操作引起,特点是具有随机性,但最不利情况过电压倍数较高。因此300KV及以上超高压系统的绝缘水平往往由防止操作过电压决定。 谐振过电压:由系统电容及电感回路组成谐振回路时引起,特点是过电压倍数高、持续时间长。12、电力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主要有哪几种?答: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有两大类:一类是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过低阻抗接地,称为大接地电流系统;另一类是中性点不接地,经过消弧线圈或高阻抗接地,称为小接地电流系统。其中采用最广泛的是中性点接地、中性点经过消弧线圈接地和中性点直接接地等三种方式。 (一)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当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中发生一相接地时,接在相间电压上的受电

6、器的供电并未遭到破坏,它们可以继续运行,但是这种电网长期在一相接地的状态下运行,也是不能允许的,因为这时非故障相电压升高,绝缘薄弱点很可能被击穿,而引起两相接地短路,将严重地损坏电气设备。 所以,在中性点不接地电网中,必须设专门的监察装置,以便使运行人员及时地发现一相接地故障,从而切除电网中的故障部分。 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当接地的电容电流较大时,在接地处引起的电弧就很难自行熄灭。在接地处还可能出现所谓间隙电弧,即周期地熄灭与重燃的电弧。 由于电网是一个具有电感和电容的振荡回路,间歇电弧将引起相对地的过电压,其数值可达(2.53)Ux。这种过电压会传输到与接地点有直接电连接的整个电网上,更容

7、易引起另一相对地击穿,而形成两相接地短路。 在电压为3-10kV的电力网中,一相接地时的电容电流不允许大于30A,否则,电弧不能自行熄灭。在2060kV电压级的电力网中,间歇电弧所引起的过电压,数值更大,对于设备绝缘更为危险,而且由于电压较高,电弧更难自行熄灭。因此,在这些电网中,规定一相接地电流不得大于10A。 (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当一相接地电容电流超过了上述的允许值时,可以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法来解决,该系统即称为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消弧线圈主要有带气隙的铁芯和套在铁芯上的绕组组成,它们被放在充满变压器油的油箱内。绕组的电阻很小,电抗很大。消弧线圈的电感,可用改变

8、接入绕组的匝数加以调节。显然,在正常的运行状态下,由于系统中性点的电压三相不对称电压,数值很小,所以通过消弧线圈的电流也很小。采用过补偿方式,即使系统的电容电流突然的减少(如某回线路切除)也不会引起谐振,而是离谐振点更远。 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中,一相接地和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一样,故障相对地电压为零,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升高至倍,三相线电压仍然保持对称和大小不变,所以也允许暂时运行,但不得超过两小时,消弧线圈的作用对瞬时性接地系统故障尤为重要,因为它使接地处的电流大大减小,电弧可能自动熄灭。接地电流小,还可减轻对附近弱点线路的影响。 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中,各相对地绝缘和中性点不接地

9、系统一样,也必须按线电压设计。 (三)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中性点的电位在电网的任何工作状态下均保持为零。在这种系统中,当发生一相接地时,这一相直接经过接地点和接地的中性点短路,一相接地短路电流的数值最大,因而应立即使继电保护动作,将故障部分切除。 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过电抗器接地系统,在发生一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的送电线被切断,因而使用户的供电中断。运行经验表明,在110KV及以上的电网中,大多数的一相接地故障,尤其是架空送电线路的一相接地故障,大都具有瞬时的性质,在故障部分切除以后,接地处的绝缘可能迅速恢复,而送电线可以立即恢复工作。目前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网内,为了提高供电可靠性,均装设自动重

10、合闸装置,在系统一相接地线路切除后,立即自动重合,再试送一次,如为瞬时故障,送电即可恢复。 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主要优点是它在发生一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相地对电压不会增高, 因而各相对地绝缘即可按相对地电压考虑。电网的电压愈高,经济效果愈大;而且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中,单相接地电流往往比正常负荷电流小得多,因而要实现有选择性的接地保护就比较困难,但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实现就比较容易,由于接地电流较大,继电保护一般都能迅速而准确地切除故障线路,且保护装置简单,工作可靠。13、电力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该如何选择?答:目前我国电力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大体是: (1)对于6-10kV

11、系统,由于设备绝缘水平按线电压考虑对于设备造价影响不大,为了提高供电可靠性,一般均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 (2)对于110kV及以上的系统,主要考虑降低设备绝缘水平,简化继电保护装置,一般均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方式。并采用送电线路全线架设避雷线和装设自动重合闸装置等措施,以提高供电可靠性。 (3)20-60kV的系统,是一种中间情况,一般一相接地时的电容电流不很大,网络不很复杂,设备绝缘水平的提高或降低对于造价影响不很显著,所以一般均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4)1KV以下的电网的中性点采用不接地方式运行。但电压为380/220V的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零线是为了取得

12、零电压,地线是为了安全。而重要的110KV线路以及山区的110KV线路中性点也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具体采用哪种方式,主要是依据各级电压所允许过电压数值以及系统的运行稳定的要求决定的。14、国网公司十八项反事故措施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工作方针,完善各项反事故措施,进一步提高电网安全生产水平,国家电网公司通过总结分析近年来公司系统发生重大事故的特征,在原国家电力公司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的基础上,组织制订了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试行),并于2005年10月1日印发执行。 该十八项反事故措施为:防止人身伤亡事故、防止系统稳定

13、破坏事故、防止机网协调事故、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防止枢纽变电站全停事故、防止输电线路事故、防止输变电设备污闪事故、防止直流输电和换流设备事故、防止大型变压器损坏事故、防止互感器损坏事故、防止开关设备事故、防止接地网和过电压事故、防止直流系统事故、防止继电保护事故、防止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与电力通信网事故、防止垮坝、水淹厂房事故、防止火灾事故、防止交通事故。 本书适用于从事电网设备制造、设计、安装、调试、生产的各单位技术人员、相关制造厂家技术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15、国网公司十八项反事故措施要求如何防止变压器中性点过电压事故?答:第12项 防止接地网和过电压事故为防止接地网和过电压事故,应认真贯彻

14、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 621-1997)、接地装置工频特性参数的测量导则(DL/T 475-1992)、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 620-1997)及其它有关规定,并提出以下重点要求:12.3 防止变压器中性点过电压事故12.3.1 切合110kV及以上有效接地系统中性点不接地的空载变压器时,应先将该变压器中性点临时接地。12.3.2 为防止在有效接地系统中出现孤立不接地系统并产生较高工频过电压的异常运行工况,110220kV不接地变压器的中性点过电压保护应采用棒间隙保护方式。对于110kV变压器,当中性点绝缘的冲击耐受电压185kV时,还应在间隙旁并联金属氧化物避

15、雷器,间隙距离及避雷器参数配合应进行校核。间隙动作后,应检查间隙的烧损情况并校核间隙距离。16、为什么110KV及以上变压器在停电及送电前必须将中性点接地?答:我国的110KV电网一般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在运行中,为了满足继电保护装置灵敏度配合的要求,有些变压器的中性点不接地运行。但因为断路器的非同期操作引起的过电压会危及这些变压器的绝缘,所以要求在投切110KV及以上空载变压器时,将变压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17、国网公司十八项反事故措施要求如何防止避雷器事故?答:第12项 防止接地网和过电压事故为防止接地网和过电压事故,应认真贯彻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 621-1997)、接地装置

16、工频特性参数的测量导则(DL/T 475-1992)、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 620-1997)及其它有关规定,并提出以下重点要求:12.7 防止避雷器事故12.7.1 新上或更换的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避雷器,宜采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对110200kV普阀避雷器,应积极进行更换。”12.7.2 对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必须坚持在运行中按规程要求进行带电试验。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查明原因。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可用带电测试替代定期停电试验,但对500kV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应35年进行一次停电试验。12.7.3 严格遵守避雷器电导电流测试周期,雷雨季节前后各测量一次。12.7.4 110kV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