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频电疗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39150618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频电疗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频电疗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频电疗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频电疗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频电疗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频电疗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频电疗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附件3中频电疗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如此2017年修订版本指导原如此旨在给出中频电疗产品注册系统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指南性文件,一方面有利于审评人员对中频电疗产品上市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展准确、高效的评价,另一方面有利于指导企业规产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管理。本指导原如此系对中频电疗产品的一般要求,注册申请人应依据具体产品的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容进展充实和细化。注册申请人还应依据具体产品的特性确定其中的具体容是否适用,假如不适用,需详细阐述其理由与相应的科学依据。本指导原如此是对注册申请人和审评人员的指导性文件,但不包括注册审批所涉与的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果有能够满足相关法规要

2、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是需要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还应遵循相关法规。本指导原如此是在现行法规和标准体系,以与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随着法规和标准的不断完善,以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开展,本指导原如此相关容也将进展适时的调整。一、适用围本指导原如此适用于第二类电疗仪器中的中频电疗仪,是指用频率1kHz100kHz的电流治疗疾病的仪器。在组合式设备中,附加局部应符合相应的专用标准,本指导原如此未涉与相关要求。二、技术审查要点一产品名称要求中频电疗产品的产品名称应以产品的输出信号特征为依据,如“中频电疗仪等,不宜采用预期病症,如“肝病治疗仪等。二产品的结构和组成主机信号产生与控制装置、电极、

3、导线与其他附属部件。三产品工作原理/作用机理产品工作原理:100kHz的交流电包括正弦波、脉冲波和调制波等进展治疗、康复的方法。2.目前在物理治疗行业,主要将中频电疗法划分为等幅中频电疗法、低频调制中频电疗法和干扰电疗法。3.调制中频与干扰电流的目的是利用载波为中频电流其穿透力强的特点将调制波或干扰波送入人体,以实现深度治疗的作用。产品作用机理:1.镇痛作用:1中频电流可兴奋周围神经的粗纤维,通过“闸门调控,抑制传导疼痛感觉的细纤维,达到镇痛效果。2中频电流可以扩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局部致痛物质的排出。3中频电刺激还可使人体释放具有镇痛作用的吗啡样物质。2.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散:

4、1轴突反射与三联反响:轴突反射是指当电流作用于人体外表时,电刺激经传入神经至脊髓后角,兴奋传出神经,使皮肤的小动脉扩,导致电极下的皮肤外表呈现弥漫性发红。皮肤受刺激时还会释放出组织胺、P物质、乙酰胆碱等,它们能使动脉扩。另外电刺激本身可直接引起动脉扩。以上三个方面称为三联反响。2肌肉的收缩作用:低频调制波或干扰波可引起肌肉收缩,肌肉节律性收缩和舒形成“泵的作用,从而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3肌肉活动的代产物:肌肉活动的代产物,如乳酸、ATP、ADP等均有明显的血管扩作用。3.软化瘢痕、松解粘连:中频电流能扩大细胞与组织的间隙,松解粘连的结缔组织纤维、肌纤维、神经纤维。4.兴奋神经肌肉组织:低频

5、调制波或干扰波能改变细胞膜的离子通透性,导致细胞膜外极性的改变,使膜电位去极化,形成动作电位,因此兴奋神经肌肉,产生肌肉收缩。四注册单元划分的原如此和实例中频电疗产品的注册单元原如此上以技术结构、性能指标为划分依据,预期用途不作为划分注册单元的依据。1.不同的电击防护类型应作为不同注册单元进展注册。如电击防护类型分别为I类和类的两种中频电疗仪,应划分为两个注册单元。2.主要性能指标不能覆盖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中频电疗仪,应按照两个或两个以上注册单元进展注册。五产品适用的相关标准根据产品自身特点适用表1中相关标准:表2 相关产品标准标准编号标准名称GB/T 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2007医

6、用电气设备第1局部:安全通用要求2008医用电气设备第11局部:安全通用要求并列标准:医用电气系统安全要求GB/T 147102009医用电器环境要求与试验方法201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局部: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评价与试验200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局部:体外细胞毒性试验2005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0局部:刺激与迟发型超敏反响试验YY 05052012医用电气设备第12局部:安全通用要求-并列标准:电磁兼容要求和试验YY 06072007医用电气设备第2局部:神经和肌肉刺激器安全专用要求YY/T 06962008神经和肌肉刺激器输出特性的测量YY 08682011神经和肌肉刺激器用电极上述

7、标准包括了产品技术要求中经常涉与到的部件标准和方法标准。有的企业还会根据产品的特点引用一些行业外的标准和一些较为特殊的标准。产品适用与引用标准的审查可以分两步来进展。首先对引用标准的齐全性和适宜性进展审查,也就是在编写产品技术要求时与产品相关的国家、行业标准是否进展了引用,以与引用是否准确。可以通过对“符合性声明中声明符合的相关标准是否齐全、适宜来进展审查。此时,应注意标准编号、标准名称是否完整规,年代号是否有效。其次对引用标准的采纳情况进展审查。即所引用的标准中的条款要求,是否在产品技术要求中进展了实质性的条款引用。上述标准如有新版发布实施,应执行最新版本。六产品的适用围/预期用途、禁忌症中

8、频产品的预期用途应表现临床适应证和作用围。例如:该产品对肩周炎具有消炎和镇痛作用。该产品具有锻炼肌肉作用,促进周围神经的修复。该产品具有软化注射后硬结,松解术后粘连、肠粘连的作用。中频产品的禁忌症至少应包括表3中“禁忌症局部的容。七产品的主要风险与研究要求中频电疗产品的风险管理报告应符合YY/T 03162016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的有关要求,审查要点包括:2016的附录C;2.危害、可预见的事件序列和危害处境判断可参考YY/T 03162016附录E、I;3.风险控制的方案与实施、综合剩余风险的可承受性评价与生产和生产后监视相关方法可参考YY/T 03162016附录F、G、J;

9、4.风险可接收准如此,降低风险的措施与采取措施后风险的可接收程度,是否有新的风险产生。表2依据YY/T 03162016的附录E表E.1列举了中频电疗产品有关的可能危害示例的不完全清单,以帮助判定与中频电疗治疗产品有关的危害。企业还应根据自身产品特点确定其他可能危害。针对产品的各项风险,企业应采取控制措施,确保风险降到可承受的程度。表2 中频电疗产品主要危害序号危害类型可能的危害1能量危害电能电击2热能皮肤电极外表温升电灼、电流密度电极面积、输出强度3生物学危害生物污染感染4生物不相容性过敏5环境危害电磁兼容性电磁发射与干扰6使用中危害不适当的标记标志、标签不适当的操作说明八产品技术要求应包括

10、的主要性能指标如下术语定义适用于本指导原如此:差频频率围:干扰电治疗设备两路不同频率输出之间频率之差的围。动态节律:形成干扰的中频电流幅度的调制周期。差频变化周期:干扰电治疗设备两路不同频率输出之间频率之差围的变化周期。中频电疗产品应至少包括以下技术指标的要求:100kHz围的单一频率或频段,频率允差10%。2.输出电流:在500的负载电阻下,输出电流必须不超过以下的限值:频率1500Hz,为80mAr.m.s;频率1500Hz为100mAr.m.s。3.输出电流稳定度:不同负载下的输出电流变化率应不大于10%。4.调制频率围:低频调制中频电疗设备调制频率应在0150Hz围。5.差频频率围:干

11、扰电治疗设备差频频率应在0200Hz围。6.调幅度:低频调制中频电疗设备输出波形应有调幅度指标,或连续在0%100%的调幅度围可调,调幅度允差5%。7.动态节律:动态干扰电治疗设备的动态节律为4s10s。8.差频变化周期:干扰电治疗设备的差频变化周期为15s30s。9.连续工作时间应不少于4h。10.设备载波与调制波的频率和波形应加以描述。11.处方的类型与载波波形应加以描述。12.电极:如为自制产品,应按照GB/T 16886系列标准进展生物学试验,同时还应考虑均匀性、电阻率、尺寸、连接性能、持粘性假如适用、剥离强度假如适用、加热性能假如适用、抽吸力假如适用等相关要求。如为外购产品,应购置已

12、取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的产品。13.安全应满足:12007医用电气设备第1局部:安全通用要求。2YY 06072007医用电气设备第2局部:神经和肌肉刺激器安全专用要求。3YY 05052012医用电气设备第12局部:安全通用要求-并列标准:电磁兼容要求和试验。14.环境试验应满足:GB/T 147102009医用电器环境要求与试验方法。九同一注册单元注册检验代表产品确定原如此和实例中频电疗产品同一注册单元所检测的产品应当是能够代表本注册单元其他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典型产品。如某企业生产的同一注册单元两个型号的中频电疗仪,一个型号为一路输出,另一个型号为两路输出,在进展产品检测时,可只对两路输

13、出的型号产品进展检测。十产品生产制造相关要求应明确产品生产工艺过程,可采用流程图的形式,并说明其过程控制点,且应结合产品实际生产过程细化产品生产工艺介绍,应能表现出外协加工局部如有、半成品加工过程,工艺流程图中应明示关键工序、特殊过程如有、过程控制点、各生产检验工序对环境的要求、使用的相关设备与对设备精度的要求等相关信息。应详细介绍研制场地、生产场地情况,并应结合前面介绍的产品加工工艺,以与工序和工位的划分、预计产量、生产线划分等实际需求细化研发、生产、检验、库房场地面积、环境控制等相关情况说明。有多个研制、生产场地,应介绍每个研制、生产场地的实际情况。十一产品的临床评价细化要求中频电疗产品的

14、临床评价应符合医疗器械注册管理方法国家食品药品监视管理总局令第4号和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如此国家食品药品监视管理总局通告2015年第14号的要求。中频电疗产品的临床评价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中频电疗产品的作用机理为前面介绍的四种理论,预期适应证包含在表3,且产品技术指标与本指导原如此要求完全一致,申报企业可按照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如此国家食品药品监视管理总局通告2015年第14号中“五、列入免于进展临床试验的医疗器械目录产品的临床评价要求提交临床评价资料。第二种情况是中频电疗产品的治疗作用采用其他的临床作用机理,或预期适应证不在附表,或产品技术指标不能与本指导原如此要求完

15、全一致,如此申报企业应按照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如此国家食品药品监视管理总局通告2015年第14号中“六、通过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或临床使用获得的数据进展分析评价要求或“七、临床试验相关要求提交临床评价资料。中频电疗产品的临床试验应符合以下要求:临床试验方案应合理、科学,能够验证产品的预期用途。方案中的临床病例数确实定理由应充分、科学;选择对象围应明确,涵盖产品的预期用途;临床评价标准应清晰明确,且得到临床公认。一般来说,临床试验方案应包括如下容:试验背景、试验目的、研究假设、试验产品的名称与规格、对照产品的名称、规格与选择理由、病人的入选与排除标准、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次要疗效评价指标与安全性评价指标、样本量确定依据含样本量计算公式与其参数来源、随访期、试验质量控制措施、数据管理方法、统计分析方法与病人的风险与获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