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整理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39117228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词解释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名词解释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名词解释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名词解释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名词解释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词解释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词解释整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1、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 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2、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 系列心理变化。3、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 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 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 心理发展的水平 和特点。4、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 种刺激特别敏感, 过了这一时期, 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这个时期称为关键 期。5、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 平,二是

2、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最近 发展区是 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 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 状态。6、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 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7、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8、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 这个过程存在着个体之间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个别差异。9、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

3、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 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10、掌握学习:是指向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供最佳的教学和给予足够的学 习时间而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8090的教学评价项目)。11、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 化的行为方式。12、广义的学习: 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 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 相对持久的变化。13、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它是来自反映的对象本身的 认知经验。(见 43)14、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要求的活动方式,它是来

4、自于活动主体所做出的行动及其反馈的动作经验。15、行为规范:是用以调节人际交往,实现社会控制,维持社会秩序的思想 工具,它来自于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交往经验。16、强化:是指在刺激反应联结中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的手段。17、正强化:通过施加满足刺激来提高反应发生的概率。18、负强化:通过撤消某一厌恶刺激来提高反应发生的概率。19、消退: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 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20、惩罚: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 的过程。21、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态度和方法。22

5、、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 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23、接受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24、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 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其目 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 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学习的迁 移。25、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 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 动力。它一般有三种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26、学习动机: 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

6、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27、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 理状态。它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学习需要也称为学习驱力。28、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29、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30、附属的内驱力: 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 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31、学习期待: 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 学习期待就是学习目标 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32、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

7、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33、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 问题的愿望或趋势。34、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35、替代性强化: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36、自我强化: 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 来强化相应的学 习行为。37、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38、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 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39、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40、负迁移:

8、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41、水平迁移: 也称横向迁移, 是指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 响。42、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43、一般迁移:也称普通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 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44、具体迁移:也称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或经过某种要素的重新组合,以迁移到新情境中去。45、同化性迁移: 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 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 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46、顺应性迁移: 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 需调整原

9、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 验加以概括, 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 以适应外界的变化。47、重组性迁移: 指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 调整各成分间的关 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48、心向与定势:指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49、知识: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 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50、感性知识: 是对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可分为感知和表象两种水平。51、理性知识: 是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52、感知:是人脑对当前所从事的

10、活动的对象的反映。53、表象:是人脑对从前感知过但当时不在眼前的活动的反映。54、概念: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属性及其各属性之间的本质联系。55、命题:表示的是概念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是不同对象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内在规律。56、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这类知识主 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 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57、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它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58、心智技能: 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的程序性知识,主要用来加工外在的信息。(见 74)59、认知

11、策略: 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内调控的程序性知识, 主要用来调节和控制自己 的加工活动。(见 83)60、符号学习: 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符号本身代表什么。61、概念学习: 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 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 本质属性。62、命题学习: 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 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63、下位学习: 又称类属学习, 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64、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65、并列结合学习: 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 系时产生

12、的。66、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 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67、概括:指主体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深度加工改造,从而获得对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抽象的、 一般的、理性 的认识的活动过程。68、变式: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 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 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69、前摄抑制:是指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70、倒摄抑制:指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71、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72、技能:

13、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73、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 式。74、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 智活动方式。75、操作定向: 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 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 的过程。76、操作模仿:即实际再现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77、操作整合: 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78、操作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 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79、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

14、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 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 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 从而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 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80、原型操作: 就是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 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 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81、原型内化:即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82、学习策略: 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 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 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教育学名词解释1. 广义教育 - 指一有意识影响人、培养人的活动,包括个体从出生到死亡所接受 的一切有目的的社会生活影响的

15、总和。2. 狭义教育 - 是指专门通过教育机构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即 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的需要与可能, 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在受教育者积极参与下,对受教育者施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成为一定 社会所需要的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3. 人的发展 - 是指人从出生到死亡, 在身心两方面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变化。4. 智育 - 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现代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 发展他们的智力, 培养他们的能力的教育。5. 义务教育 - 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 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6. 遗传素质 - 是指先天继承下来的、与身俱有的生理解剖特点。7. 教育先行 就是要求教育要面向未来, 使教育在适应现存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 适当超前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的发展, 其中一是教 育投资增长速度应当超过经济增长速度; 二是在人才培养上要兼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近 期与远期的需要,目标、内容等方面适应超前。8. 人的全面发展 - 指人的体力与智力充分发展、包括人的思想道德、审美情趣、 情感意志、个性才能等多方面的充分发展。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认识过程:感觉、知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