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学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39113799 上传时间:2024-04-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学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学案 【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2了解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3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屈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从而认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本质,体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写作背景】水浒的故事发生在北宋末年,当时的社会非常黑暗,皇帝宋徽宗只知吃喝玩乐,终日不理朝政。蔡京、高俅、童贯等奸臣把持朝政,他们与地方官吏勾结,狼狈为奸,贪污受贿、横征暴敛,再加上地主恶霸与豪强劣绅的无法无天、横行霸道,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被迫团结起来进行武装反抗。因此,整个北宋时期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接

2、连不断。课文节选自水浒七十一回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与课文相关的情节如下:林冲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他的上司太尉高俅的养子高衙内看上了他的妻子。高俅及手下陆虞候设下一条毒计,让林冲买了一把宝刀,然后高俅命令林冲带宝刀入府,乘机诬陷林冲阴谋行刺,林冲因此被刺配沧州。押送的公人被陆虞候买通,在去沧州的路上,多次想杀害林冲,幸亏被鲁智深救下,安全到达沧州。以下是课文的情节。后来林冲逃到柴进家里,柴进又介绍他到梁山,成了农民起义军的一员。【作者介绍】施耐庵,生于1296年,卒于1370年,元末明初人。曾考中进士,作过两年官,后来弃官回乡闲居,从事

3、写作。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这部书是作者在民间传说、话本、杂剧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它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经过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败。水浒故事性强,情节紧张生动,引人入胜,语言简练生动,是在口语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的文学语言。【层次结构】第一部分(1节)林教头沧州遇旧知(开端)第二部分(26节)陆虞候密谋害林冲(发展)第三部分(79节)林教头接管划料场(发展)第四部分(1012节)风雪夜山神庙复仇(高潮和结局)【学习课文】一、整体感知1文中有哪些典型片段直接描写风雪?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4、明确:(1)林冲得知陆谦买通管营、差拨谋差他性命后,反被“抬举”去看管大军草料场。他带着“不知何意”的惶惑,取路投草料场来。“正是严寒的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满天低压的乌云,凛冽呼啸的寒风,纷纷扬扬的漫天大雪,渲染出天地茫茫的环境气氛,烘托着林冲前途未卜的心情。(2)林冲来到草料场,那“四下里崩坏了”的草屋,“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寒冷难耐,只得出门沽酒,“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沽酒后,“仍旧迎着朔风回来。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肆虐的狂风,飞扬的大雪,茫茫的原野,渲染出险恶凄凉的气氛,烘托着林冲踽踽独行的凄惨心情。(3)

5、朔风大雪,林冲才难耐寒冷,只得出门沽酒;大雪压倒了朔风摇振得动的草屋,林冲才只得到古庙栖身,并且为免风雪侵袭,掩上庙门后,又用大石头“靠了门”;因而得以免被陆谦等人放的那把火烧死,并且隔门听到陆谦等人自己说出恶毒用心、凶狠行径。这样一门之隔,仇人相遇,故事情节达到了高潮,矛盾斗争达到了顶点。那密布的彤云,怒号的朔风,飞扬的大雪,破败的草料场,孤寂的古庙,形成一种荒凉、寂寞、冷落的气氛,而草料场上那“必必剥剥地爆响”“刮刮杂杂”地燃烧起来的熊熊烈焰,也烘托了林冲的反抗怒火。2.环境描写是怎样推动情节发展的?明确:风大雪紧接管草场沽酒御寒见山神庙草厅倒塌庙中借宿听到阴谋杀敌复仇3.总结景物描写的作

6、用。(1)渲染气氛。大雪是小说中人物活动的一个特色鲜明的背景,渲染了苍茫、雄浑的气氛。(2)推动情节发展。(3)烘托人物。烘托了人物性格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变化。4.课文开头一段“闲话”对表现林冲的思想变化有什么作用? 明确:开头一段有两个内容,一是插叙了当初在东京时的情况,二是林冲、李小二相遇后的一段对话。插叙的一段内容,表现了林冲的正义感和侠义精神,反映了林冲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从林冲和李小二的对话里,又看到他忍受屈辱、不思反抗斗争软弱动摇的性格特点。他明知是高俅“生事陷害”,自己才吃了官司,被刺配到沧州,但和李小二说到这件事时,他并不气愤、痛恨,还把高俅称作“高太尉”,甚至认为是自己冒犯

7、了高太尉才受了官司。这既表现了林冲的善良安分,也表现了他忍受屈辱、性格软弱的一面。 5.林冲无辜受害,被刺配到沧州,远离了京城,高俅一伙,陆谦、富安又追到沧州,在李小二的酒店里密谋陷害林冲。林冲从李小二那里听说了这件事之后是什么态度?表现出林冲的什么性格? 明确:林冲听到李小二的报信,并确知从东京来的尴尬人就是陆虞候时,马上意识到“那泼贱贼”是要“来这里害我”,他识破了仇人的阴谋,激起了复仇的怒火,气愤地说:“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说罢,便怒冲冲地“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次日,“带了刀,又去沧州城里城外,小街夹巷,团团寻了一日”。这说明,当迫害逼到眼前时

8、,林冲也具有了强烈的反抗意识。但是,“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时,“林冲也自心下慢了”,对仇人有所怀疑,却失去了应有的警惕性,刚刚点燃起来的复仇怒火又慢慢熄灭了。这说明林冲的反抗并不坚决,幻想得过且过,委曲求全。 6. 但是,陆虞候等人对林冲的迫害并没有停止,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本是这伙人的诡计,想置林冲于死地,林冲是什么态度?表现他的什么性格? 明确:管营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林冲是心有疑虑的,他曾对李小二说:“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但他还是听从了安排,而且作了长久打算。当他看到草料场里自己将要栖身的小屋四下里崩坏了时,便想:“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

9、大难已经临头了,他却想安稳过冬。这说明林冲的心中,复仇的念头更淡漠了,委曲求全的思想又占了上风。后来,买酒途经山神庙时,还祈求“神明庇佑”。生命已危在旦夕,林冲却仍在幻想,这充分说明他还有随遇而安的思想。 【当堂检测】1.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入冬的第一场雪是最吸引人的,不少人拿着相机,踏着碎琼乱玉,拍了许多雪景。B.说起索马里海盗,有专家认为,是当地经济的极其落后,生活的极度贫困,把一部分挣扎在生活底层的人逼上梁山。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国际社会应把帮助该地区发展经济放在首位。C.他凭他那种唉声叹气,他那种垂头丧气,和他那苍白的小脸上的眼镜,降服了我们,我们只好

10、让步。D.额尔古纳乐队主唱呼斯楞单飞的消息被炒得纷纷扬扬,面对各种议论及误解,甚至是兄弟间的误解,呼斯楞始终没有说一句话。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毛泽东“学梁山泊好汉”一语,虽说自青年时,_,在实践中,他悟出的道理越来越深,其包含的意义也有所拓展,其中就包括学习梁山泊聚义时的平等精神。对于_,毛泽东在实践中将其升华,转换成发动人民参加革命斗争的另一种形式“打土豪,分田地”。它与“劫富济贫”这种水浒英雄行为相比有共同性:都是追求平等,都是对付超经济剥削,对付“不义之财”,对付封建地主阶级。但在更深层次上,_。毛泽东自己解说过这种不同:“劫富济贫”只重视分配关系的改变,“打土豪,分田地”则重视生

11、产关系的变革。我们有一个“分田地”跟在后面,就与宋江等人不同了,我们将田地分配给大多数农民,让他们发展生产,以作持久之计。我们从根本上代表并且实现了广大农民的利益,也为根据地的存在打下了经济基础。这一点,宋江等人是做不到的。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3.下列句子中的“对付”和文中加粗的“对付”,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烦您给对付两条好烟。B.这件衣服还能对付着穿一年。C.林冲今番直吃我们对付了。D.他俩一向不对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转背不多时,只见林冲走将入店里来,说道:“小二哥!连日好买卖。”李小二慌忙

12、道:“恩人请坐,小二却待正要寻恩人,有些要紧话说。”林冲问道:“甚么要紧的事?”李小二请林冲到里面坐下,说道:“却才有个东京来的尴尬人,在我这里请管营、差拨吃了半日酒。差拨口里呐出高太尉三个字来,小人心下疑惑。又着浑家听了一个时辰,他却交头接耳,说话都不听得。临了,只见差拨口里应道:都在我两个身上,好歹要结果了他。那两个把一包金银递与管营、差拨,又吃一回酒,各自散了。不知甚么样人。小人心疑,只怕在恩人身上有些妨碍。”林冲道:“那人生得甚么模样?”李小二道:“五短身材,白净面皮,没甚髭须,约有三十余岁。那跟的也不长大,紫棠色面皮。”林冲听了,大惊道:“这三十岁的正是陆虞候。那泼贱贼敢来这里害我!

13、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李小二道:“只要提防他便了。岂不闻古人言吃饭防噎,走路防跌?”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屋后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4.下列对“那泼贱贼

14、敢来这里害我”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林冲心地善良,又心存幻想,因此没有想到仇敌会如此歹毒。B.林冲对仇人远道而来残害他感到大惑不解。C.林冲觉得沧州远离东京,仇人到这里来害他是不自量力。D.林冲感到仇人既无赖又凶狠歹毒,因此轻蔑与义愤顿生于心中。5.选文第二段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结合选文内容,说说小说对风雪的描写艺术。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纷纷扬扬:(雪、花、叶等)飘洒得多而杂乱。此处应该用“沸沸扬扬”。2.答案:却终生实践;水浒传里的“劫富济贫”;二者有本质的不同解析:第处,由前文“毛泽东学梁山泊好汉一语,虽说自青年时”以及后文“在实践

15、中,他悟出的道理越来越深,其包含的意义也有所拓展,其中就包括学习梁山泊聚义时的平等精神”可知,此处突出毛泽东一生实践“学梁山泊好汉”,故可填“却终生实践”之类的内容。第处,由后文“毛泽东在实践中将其升华,转换成发动人民参加革命斗争的另一种形式打土豪,分田地”“它与劫富济贫这种水浒英雄行为相比有共同性:都是追求平等,都是对付超经济剥削,对付不义之财,对付封建地主阶级”可知,第二段前两句说的是毛泽东将水浒传里的“劫富济贫”进行了升华、转换,故此处可填“水浒传里的劫富济贫”之类的内容。第处,由后文“毛泽东自己解说过这种不同:劫富济贫只重视分配关系的改变,打土豪,分田地则重视”可知,此处突出二者的不同,故可填“二者有本质的不同”之类的内容。3.答案:C解析:文中加粗的“对付”和C项中的“对付”都是“对人对事采取措施、办法”的意思。A项,“对付”是“设法弄到手”的意思。B项,“对付”是“将就”的意思。D项,“对付”是“感情相投合(多用于否定式)”的意思。4.答案:A解析:“那泼贱贼敢来这里害我”,林冲说这话,可见林冲心地善良,没有想到仇敌会如此歹毒,会追到沧州来害自己。5.心理描写:林冲还想在草料场过一冬,表明林冲屡遭磨难,此时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