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师学院专业建设方案(于金海粘贴)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39053898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师学院专业建设方案(于金海粘贴)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技师学院专业建设方案(于金海粘贴)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技师学院专业建设方案(于金海粘贴)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技师学院专业建设方案(于金海粘贴)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技师学院专业建设方案(于金海粘贴)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技师学院专业建设方案(于金海粘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师学院专业建设方案(于金海粘贴)(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技师学院专业建设方案一、必要性、可行性分析(4000)1. 专业建设的社会背景;二十一世纪是新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加速了经济全球化 进程,科技成为了发达国家生产力的主体。面对新时代的挑战,职业 教育必须深化改革,才能在新经济时代中更好地培养输送合格的实用 型人才。因此,我们以培养第一线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积极进行 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等方面的 改革与实践。探索适应建筑工程行业发展和人才需求的教育体系。国 家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刘鹤描述说:“我国十五经济特征之一为中国 消费结构发生根本变化,中国人均收入已达800 美元,新的消费热点 是住房、汽车等”。十

2、一五期间,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全面推进,城 市人口将大幅增长,我国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将得到更大改善。随着社 会的发展,建筑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特别是具有一定理 论基础和较强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需求量大,因此,培养具备 相应素质的应用型建筑人才,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建筑企业行业和 社会的需要。行业主要风险因素。原材料价格上涨、经济增长放缓以 及人民币升值因素将对公司利润增长带来负面影响。2. 行业背景;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十一五”期间,全国建筑业由2006 年的 41557.16 亿元提高到 2009 年的 76807.74 亿元,年平均增 长 22.7% ,建筑业从业人员

3、由 2006 年的 2878.16 万人增加到 2009 年 的 3672.56 万人,年平均增长 6%以上。“ 十二五 ” 期间国家要求城镇化 发展,建筑行业的前景相当大。建筑业发展的同时可带动能源、交通、材料等 134 个相关行业的不断发展,其就业容纳能力、产业带动能力,特别是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具有其他行业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统计资料显示,农村剩余劳动力有1/3 转移到了建筑业中。3. 社会需求建筑业发展前景看好,但弱势也明显存在。特别在建筑施工企业之中的主要技术人员大多数还是从一线工人之中而来,这些人员素质较低,缺乏管理知识。而缺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已成为制约我省建筑业发展的瓶颈。

4、要解决这个问题,迫切需要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充实到施工企业,从根本上改变现有队伍素质结构,建筑施工专业作为建筑类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任重而道远。二、建设思路(2000)1. 发挥优势,积极探索,充分体现技师教育特色;经过近30 年的办学,我院始终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已经形成 了显著的办学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继承了原军校的优良传统,始终坚持从严治校、严谨自学的方针,形成了朴实的 校风、严谨的作风和勤奋的学风。二、是我院的教师和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补,形成了一种开放开明的 育人氛围。三、是我们十分注重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形成

5、了学校与企业双元合 作、工学交替、毕业证和赠与资格证书双证通融的人才培养模式。四、是我院在长期的办学中形成了集团化办学、订单生培养、专职攻坚、实习机制等4 个校企合作实现形式。成立了以我院为历史上单位的江苏省职教集团,构建了政府、行业、 学校三方联动的集团管理体制,贯穿于集团类企业招生、培养、就业三统筹的人员培养模式。 创建了教学、生产相结合的人员培养模式,形成了学校、企业互惠双赢运行机制。五、是我院非常重视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我院实行学生制,鼓励学生根据学生自己 的爱好选修课程。鼓励学生创业,突出了对学生们三大能力的培养,即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计算机应用能力、语言英语和发达能力,还坚持多

6、证制,毕业生毕业时至少能拿到 4 个证书。 我们还鼓励学生,每个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参加一个社团,以培养学生的特长。2. 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的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3. 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的理论教学体系4. 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建筑工程专业(施工技术方向)实践性教学体系由课程实验模块、专业技能训练、专业 实习及综合训练四个模块组成。本实训体系是根据专业培养计划的总体要求来确定的。计算机基础应用建材实验材力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土工实验测量实习 建筑制图大作业楼盖设计基础设计 概预算大作业 建筑方案、建筑施工图设认识实习毕业实习(顶岗实训)毕业

7、设计5. 建立高素质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的水平直接关系着教学团队建设质量的高低,是教学团队建设的基础。所以进行 师资队伍建设要从建设目标、组成结构、规章制度等方面入手,还要注重专兼职教师队伍和双 师队伍的建设。6. 打造校内外实训基地三、建设目标(2000)1. 专业建设指导思想: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意见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2. 专业建设目标1)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2)教学课程改革3)师资队伍建设1、师资队伍现状分析建筑工程技术专任教师队伍的基本状况如下表(1)年龄结构分布表30岁以下31-35 岁36-40 岁41-45 岁46-50 岁51-55 岁56-6

8、0 岁人数2521111%15.3838.4615.387.707.707.707.702、职称结构分布表职称人数%年龄分布30岁以下31-35岁36-40岁41-45岁46-50岁51-55岁56-60 岁教授00副教授323111讲师9691521助教181见习3、学历结构分布表年龄分布学历人数%30岁31-3536-4041-4546-5051-5556-60以下岁岁岁岁岁岁现状分析:从以上三个表可以看出师资队伍的结构不尽合理,具有高级职称 的数量较少,比例偏低,尤其是缺乏学科带头人;由于学科方向不明确,造成研 究力量分散,难于形成科研和教研的合力,因此科研水平总体不高,获资助的科 研立

9、项项目偏少,省部级以上课题更少;青年教师搞科研的积极性尚未充分调动 起来。2、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计划 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既要为他们创造进一步提高、深造的机会,又要严格要求, 促使他们在师德、教学、学术水平、实践能力等方面得到较快的、较全面的发展。计划3 年内引进 2-4 名专业骨干教师,要求任职条件是本专业高级职称教师 或专业带头人,重点从企业一线引进高级管理技术人才。在多方引进高级人才的 同时,要加强对现有年轻教师的培养,要为现有青年教师确定主要发展方向,要 有计划地安排青年教师外出进修。实践经验的培养是师资队伍培养的核心之一。创造机会让 100%的专业教师 有机会参与与教学相关的实践活动,

10、同时根据各位教师所学专业不同,组织相关 或相近专业的教师参加国家相关部委的各类执业资格的培训考试,力争 90%以上 的教师有行业资格证书,培养和促进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的转型。有计划地聘行业内外的各类专家担任本专业的客座教授,建立学科带头人、学术骨 干制度,提高现有师资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4)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1)校企共建,实现前厂后校,探索学工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与广州市建筑质量检测中心合作,建立建筑材料检测中心,开展建筑材料检 测工作,使教师与学生在真正的职业环境中实现学习与工作的交替开展,切实受 到锻炼。(2)开展实境教学,营造具有真实职业情境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在学院内建立

11、工种实训场及综合实训场,依据建筑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分 解技能基础能力、工程综合能力及行业管理能力开展其建设。实训环境按照建筑 行业施工现场设置,学生在具有真实职业情境的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学习和培训, 组建由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实践教学指导团队,依据企业、行业 标准和企业工作项目开展生产性实训。5)服务区域地方经济四、 建设内容(5000)1. 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生业务规格1、发挥专家咨询委员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2、加强与广州市各大高等院校的密切合作。3、适时进行专业调研,建立毕业生回访制度,利用反馈信息及时调整、修 订人才培养计划。4、积极推行产学研合作,建立互补双赢的合

12、作机制,优化专业建设。5、积极引进国内和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多种形式办学,加强专业建设2. 课程体系改革(一)课程教学改革建设计划按照“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工学交替、实境育人”的改革思路,全面贯彻“实境育人”职业教学思想,深化“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改革,将理论知识学习、 实践能力培养、综合素质塑造三者紧密结合起来,以岗位职业要求为主要依据, 专业教师与企业人员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试点“2+1”就业预顶岗实习 模式,探索学工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开发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 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一步适应社会、行业、企业的需求,强化校内生产性实训 和校外顶岗实习,使学生实际受益。1、

13、产学结合,强化学工交替的校内生产性实训(1)校企共建,实现前厂后校,探索学工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与广州市建筑质量检测中心合作,建立建筑材料检测中心,开展建筑材料检 测工作,使教师与学生在真正的职业环境中实现学习与工作的交替开展,切实受 到锻炼。(2)开展实境教学,营造具有真实职业情境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在学院内建立工种实训场及综合实训场,依据建筑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分 解技能基础能力、工程综合能力及行业管理能力开展其建设。实训环境按照建筑 行业施工现场设置,学生在具有真实职业情境的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学习和培训, 组建由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实践教学指导团队,依据企业、行业 标准和企

14、业工作项目开展生产性实训。2、试点“2+1”预就业模式,强化校外顶岗实习 针对建筑行业有气候特点影响的季节性和建设周期较长等影响因素在建筑 工程技术专业对口班学生开展“2+1”预就业模式的试点工作。即在现有的51 (最后半年在企业顶岗实习)基础上,完成并推行“2+1”预就业顶岗实习模式, 即 4 个学期在校内学习(中间阶段开展校内外生产性实训), 2 个学期在校外实 训基地进行预就业顶岗实习,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为企业导师加强指导,安排专业 教师分区域开展技术指导和管理。尝试校企联合签发“工作经历证书”。3、结合职业资格认证工作,深化双证书制度 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课程分为基本技能、

15、专业技能、技术 应用和创新能力的训练三个层次。把职业资格认证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 根据职业资格认证(施工员、测量工、CAD等)的要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证 书课程考试大纲与课程标准相衔接,并融入各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的职业岗位能 力,学生双证书获得率达到 95。(二)改革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1、建设目标根据工学结合要求改革课程设置,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建设具有工学 结合特色的优质核心课程、课件和教材,把骨干课程全部建成校级及以上优质核 心课程,形成具备网络教学和自主学习功能的课程网络。开展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教学资源库与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在专业现有4门校级合格课程的基础上,力争上1门省级精品课程,上 3-5 门学校精品课程和广州市级精品课程,争取出版一批有影响的教材2、建设思路课程建设与改革坚持“基础知识以必需、够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