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临床寄生虫学检验课程试卷A卷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38889785 上传时间:2024-02-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大学临床寄生虫学检验课程试卷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州大学临床寄生虫学检验课程试卷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州大学临床寄生虫学检验课程试卷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州大学临床寄生虫学检验课程试卷A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苏州大学临床寄生虫学检验课程试卷A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州大学临床寄生虫学检验课程试卷A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大学临床寄生虫学检验课程试卷A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州大学临床寄生虫学检验课程试卷(A)卷考试形式闭卷 年月日共3页院系年级专业学号姓名成绩一、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计 30 分):1. 生物源性蠕虫2. 带虫免疫:3. 传染源:4. 转续宿主:5. 夜现周期性:6疟疾复发: 7自然疫源地:8迁延移行:9. 传播途径:10.机械性传播:二、简答题:(每题 5分,共计 20分)1、寄生虫病防治中有哪些要注意的问题?2、食源性寄生虫病的病原有哪些?如何检测这类寄生虫感染?3、哪些因素是影响疟疾流行的重要因素?4、控制人兽共患病的有哪些方面的措施?三、问答题:(每题10 分,共计 50分)1、机会致病寄生虫有哪些?简要说明它们对人类的危害。2.

2、 试述疟疾临床发作,复发与再然和生活史相互关系。3. 试述血吸虫病的监测方法。4. 常用临床寄生虫病病原检测方法有哪些?如何提高检测效率?5 检测寄生虫病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有哪些?在设计实验和操作这些实验方法时要注意什么?.。苏州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寄生虫学检验课程试卷答案20年月曰 (A)卷一、名词解释:每题 2 分、共 20分1. 生物源性蠕虫:寄生虫完成生活史需要在中间宿主或吸血昆虫体内发育至感染阶段才能感染人体。2(如血吸虫、丝虫等)2、带虫免疫:人类感染疟原虫后产生的免疫力,1能抵抗同种疟原虫的再 感染,但同时其血液内又有低水平的原虫血症称为带虫免疫。3、传染源:人体寄生虫病的传染源是指

3、感染了寄生虫的人和动物 1,包括病人, 带虫者和保虫宿主。1(如丝虫的微丝蚴和很多的蠕虫有受精卵或含幼卵)4、转续宿主:某些寄生虫的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后不能发育至成虫, 0.5但能 存活并长期维持幼虫状态 0.5。只有当该幼虫有机会侵入其正常宿主 体内时,才能发育为成虫 0.5。此种非正常宿主称为转续宿主。0.5(如卫氏并殖吸虫的正常宿主是人和犬等动物而野猪是非正常宿主,因童虫侵入野猪体内不能发育为成虫,仅维持在幼虫状态。如适宜的终宿主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此种幼虫野猪肉,则童虫即可在终宿主体内 发育为成虫。因此野猪为该虫的转续宿主。)5、夜现周期性:微丝蚴白天滞留于肺血管中,夜晚则出现于外周血液,

4、 1微丝 蚴在外周血液中的夜多昼少的现象称为夜现周期性。16、. 疟疾复发:疟疾初次发作后红内期疟原虫经药物治疗或免疫作用而被消除 后由于红外期休眠体发育增殖的裂殖子重新侵入红细胞大量繁殖,再次引起疟疾 发作,则称为疟疾复发。7、自然疫源地:有些疾病主要在原始森林或荒漠地区,在脊椎动物之间传播,1 偶然进入这些地区,就可能通过一定的途径由脊椎动物传播给人,这种地区称自 然疫源地。17. 象皮肿:因丝虫寄生引起淋巴管扩张、水肿、破坏了淋巴管瓣膜,淋巴液回流障碍及淋巴液滞留于皮下组织。1因淋巴液的蛋白质量较高,可刺激纤维组织增生,使局部皮肤和皮下组织显著增厚,变粗变硬而形成象皮肿。18、迁延移行:

5、十二指肠钩虫幼虫进入人体后发育速度有很大的差别,部分幼虫 在进入小肠前,可以“暂停发育”1状态滞留于组织内,经过一段时 间后再进入肠腔发育,这种现象称为迁延移行 1幼虫移行症:9、传播途径:指寄生虫从传染源排出,0.5借助于某些传播因素,0.5进入另一宿主的全过程。110、机械性传播:节肢动物对病原体的传播仅起着携带、输送的作用。1病原体 可以附在节肢动物的体表、口器上或通过消化道散播,但其形态和数量均不发生 变化。1二、简答题(每题 4分,共计20分)1、寄生虫病防治中有哪些要注意的问题。寄生虫的耐药性1媒介生物的抗药性1;中间宿主的控制 1、保护易感人群 1。2、食源性寄生虫病的病原及如何

6、检测这类寄生虫感染?旋毛虫、弓形虫 1、广州管圆线虫等 1,肌肉组织病原检测、血清免疫检测 1、分子生物学检测 13、哪些因素是影响疟疾流行的重要因素?传染源 1,包括输入性病例的基础控制1;温度及雨量1;媒介生物,按蚊的种类 1;4、控制人兽共患病的有哪些方面的措施?传染源的控制 1;安全用水、生产1;粪便无害化处理1;加强食品卫生管理1。三、问答题:(每题 10分,共计 50 分)1、机会致病寄生虫有哪些?分别说明它们对人类的危害。 弓形虫、蓝氏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弓形虫胎儿畸形等先天性弓形虫病 5、 获得性弓形虫病;旅游者腹泻、水样腹泻 52、试述疟疾临床发作,复发与再然和生活史的关系

7、。 答:疟疾的一次典型发作表现为寒战、高热和出汗退热 3个连续阶段。发作是由 红内期的裂体增殖所致。经过几代红内期裂体增殖后,血中原虫的密度达到发热 值时,红内期成熟裂殖体胀破红细胞后,大量的裂殖子、原虫代谢产物及红细胞 碎片进入血流,其中一部分被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吞噬,刺激这些细胞产生内 源性热源质,它和疟原虫的代谢产物共同作用于宿主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引 起发热。随着血内刺激物被吞噬和降解,机体通过大量出汗,体温逐渐恢复正常, 机体进入发作间歇阶段 5。疟疾初发停止后,患者若无再感染 仅由于体内残留的 红内期疟原虫在一定条件下重新大量繁殖又引起的疟疾发作,称为疟疾的 再燃。疟疾复发指疟

8、疾初发患者红内期疟原虫已被消灭,未经蚊媒传播感染,经 过数周至年余,又出现疟疾发作,称复发。认为由于肝细胞内的休眠子复苏,发 育释放的裂殖子再进入红细胞繁殖引起的疟疾发作 5。3、试述血吸虫病的监测方法。 血吸虫病检测方法有|:病人、耕牛、野生动物的病原检测、卡托法、沉淀孵化法 5;血清流行病学检测、间接血凝试验;水体尾蚴、毛蚴检测;钉螺的分布和血 吸虫感染率 5。4、常用临床寄生虫病病原检测方法有哪些?如何提高检测效率? 粪便、尿液、痰液,血液、活组织检测 5。富集方法:饱和盐水浮聚法、沉淀 孵化法、尼龙袋集卵法、硫酸锌浮聚法、超滤膜法 5,防止实验室污染和交叉 感染,5、仅应用检测寄生虫病

9、抗体确诊寄生虫感染,其存在哪些不足?你考虑如何解 决这些问题?寄生虫感染的早期、感染的虫的量少,在药物治疗后的疗效考核 5;应用检测 循环抗原、检测病原、 短程抗体监测,富集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如荧光定量 PCR 方法 5。苏州大学临床寄生虫学检验课程试卷(B)卷考试形式闭 卷 20年月日共3页院系年级专业学号姓名成绩一、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计 30 分)1. 伴随免疫2. 保虫宿主:3. :疟疾复发:4. 异位寄生:5.疟疾再燃:6. 肠外阿米巴病7. 幼虫移行症8. 象皮肿:9. 隐性感染:10. 传染源:二、简答题(每题4 分,共计 20分)1、寄生虫病防治中有哪些要注意的问题

10、?2、食源性寄生虫病的病原有哪些?如何检测这类寄生虫感染?3、哪些因素是影响疟疾流行的重要因素?4、控制人兽共患病的有哪些方面的措施?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 1试述日本血吸虫致病与临床表现。2试述我国主要媒介昆虫与疾病的关系。3常用临床寄生虫病病原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方法有哪些?如何提高检测效 率?4仅应用检测寄生虫病抗体确诊寄生虫感染,其存在哪些不足?你考虑如何解 决这些问题?5试述寄生虫感染的免疫的特点。苏州大学医学部医学临床寄生虫学检验课程试卷答案20年月曰 (B)卷一、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30 分)1. 伴随免疫:宿主感染血吸虫后对再感染可产生不同程度的抵抗力,

11、1 这种抵 抗力主要表现为对再次入侵的童虫具有一定的杀伤作用,1而对原发感染的 成虫不起作用,这种原发感染继续存在,而对再感染具有一定免疫力的现象 称为伴随免疫 12、保虫宿主:某些寄生虫既可寄生于人1,又可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 1。后者 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将其体内的寄生虫传播给人 1。在流行病学上将这 些脊椎动物。后者在一定条件下可将其体内的寄生虫传播给人。在流 行病学上这些脊椎动物称之为保虫宿主或储存宿主。(如华支睾吸虫 的成虫既可寄生于人又可寄生于猫,猫即为该虫的保虫宿主或储存宿 主3、疟疾复发:疟疾初次发作后红内期疟原虫经药物治疗1 或免疫作用而被消除 后 1 由于红外期休眠体发育增殖的裂

12、殖子重新侵入红细胞大量繁殖, 再次引起疟疾发作 1,则称为疟疾复发。4. 异位寄生:有些寄生虫在常见的部位以外的组织或器官内寄生,1 这种寄生现 象称为异位寄生。1例如血吸虫重度感染时,童虫也可能在门脉 系统以外寄生并发育为成虫,此为异位寄生。1.5 疟疾再燃:疟疾初次发作停止后,1患者若无再感染,1仅由于体内残存的少 量红细胞内期疟原虫在一定条件下重新大量繁殖又引起的疟疾发作, 称疟疾的再燃。16. 肠外阿米巴病阿米巴肺脓肿 1、阿米巴肝脓肿1、阿米巴脑脓肿1、。7. 幼虫移行症:是指一些蠕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后 ,不能发育为成虫 1,但这些幼虫可在体内长期存活并移行,引起局部或全身性病变。

13、1 例如 斯氏狸殖吸虫侵入人体可引起皮肤或者内脏的幼虫移行症1。8. 象皮肿:因丝虫寄生引起淋巴管扩张、水肿、破坏了淋巴管瓣膜1,淋巴液回 流障碍及淋巴液滞留于皮下组织。 1因淋巴液的蛋白质量较高,可刺 激纤维组织增生,使局部皮肤和皮下组织显著增厚,变粗变硬而形成 象皮肿。 19. 隐性感染:是指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既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1,又不易用常 规方法检获病菌原体的一种寄生现象。 1 (如肺孢子虫、刚地弓形 虫等) 110. 传染源:人体寄生虫病的传染源是指感染了寄生虫的人和动物 1,包括病人, 带虫者和保虫宿主。 1(如丝虫的微丝蚴和很多的蠕虫有受精卵或 含幼卵 1)二、简答题(每题

14、4分,共计20分)1、寄生虫病防治中有哪些要注意的问题。寄生虫的耐药性1媒介生物的抗药性1;中间宿主的控制1、保护易感人群1。2、食源性寄生虫病的病原及如何检测这类寄生虫感染旋毛虫、弓形虫 1、广州管圆线虫等 1,肌肉组织病原检测、血清免疫检测 1、分子生 物学检测 13、哪些因素是影响疟疾流行的重要因素传染源 1,包括输入性病例的基础控制1;温度及雨量1;媒介生物,按蚊的 种类 1;4、控制人兽共患病的有哪些方面的措施传染源的控制 1;安全用水、生产1;粪便无害化处理1;加强食品卫生管理 1。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计 50分)1. 试述日本血吸虫致病与临床表现。答:尾蚴性皮炎(I型、W

15、型)1童虫引起的血管炎和肺部的炎症 2成虫所引起的静脉内膜炎和免疫复合物的损伤(III型)2 虫卵所致的损害:虫卵肉芽肿,嗜酸性脓肿纤维化.2 临床表现:急性血吸虫病;慢性血吸虫病 1;晚期血吸虫病(巨脾型,腹 水型,侏儒型)异位血吸虫病 2等。2.试述媒介昆虫对人体的危害. 答:直接危害2:骚扰吸血、蜇刺和毒害、过敏反应、寄生 2 间接危害 2:机械性传播 2生物性传播 2:发育式、繁殖式、发育繁殖式和经卵传递式 2 3常用临床寄生虫病病原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方法,如何提高检测效率 粪便、尿液、痰液和分泌物3,血液、活组织检测2,核酸探针、PCR/生物芯片 2,富集方法、设计合理的引物34、仅应用检测寄生虫病抗体确诊寄生虫感染,其存在哪些不足 你考虑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寄生虫感染的早期 2、感染的虫的量少 2,在药物治疗后的疗效考核2;应用检 测循环抗原、检测病原 2、应用分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