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悄悄的革命马洪军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38497727 上传时间:2024-02-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悄悄的革命马洪军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静悄悄的革命马洪军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静悄悄的革命马洪军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静悄悄的革命马洪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悄悄的革命马洪军(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马洪军二十年的教书生涯,我与课堂亲密接触的年头已经不算短,但说实在话,我并未真正在心底打量过课堂的模样。读了日本教育家佐藤学教授的静悄悄的革命一书,课堂的美好模样才在我的头脑中慢慢生长起来。美好的课堂,教师要看得到学生。也许不会有老师承认,自己在课堂中看不见学生。但事实上,“目中无人”教学在现实中并不鲜见。因为,我们早已习惯了以“同学们”作为自己的教学对象。当我们面对“同学们”的时候,其实我们已经将学生符号化和群体化了。那些在教室里听我们侃侃而谈、指点江山的学生,在我们眼里极有可能已抽象为或者虚化为一个个符号,而非个性鲜明、情感丰富的“张三”“李四”。所以佐藤学教授在书中提醒

2、我们:“在教室里的是一个一个的学生,而不是铁板一块的学生群体。”他认为,“能生动地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师”即使在对学生群体讲话时,也要“能做到与一个一个的学生展开对话,而不是以群体为对象进行谈话”。我想,他的意思并不是要求教师在面对群体时用多种方式来讲同一句话,而只是强调在面向群体讲话的时候,心里也要装着一个一个具体的学生。课堂的美好,绝不仅仅在于知识的传递、思维的碰撞,更在于情感的交流。因此,倾听是佐藤学教授在书中非常强调的一个关键词。他认为:“只有在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则交流是不可能发生的。”教师眼中看得见、心中装得下一个个各有特点、个性的学生,师生

3、之间的情感交流才能可能发生,课堂也才可能因此而更加美好。也许,正因为如此,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才十分强调“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从书中我认识到,要想真正体现出学生主体性,首先教师应能很好地用心倾听学生的各种语言,包括身体所发出的无声语言,感受学生在课堂中思想的起伏波动,与学生的想象产生共鸣,从而共同走向创造性的学习。其次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千方百计的在教室里构筑一种让学生有“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构建学生间、师生间一种相互交往、共同成长的关系。再有就是教师应做到尊重每个学生微妙的个别差异,使学生、家长及教师能够息息相通。书中最令我触动的是作者在结束

4、语中的一句话:“学生需要的是能从容平和地、安心地学习的学校,而不是一切都明确规定、热热闹闹的学校。”倾听是学习的基础,是学习的重要行为。佐藤学先生提到:“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善于倾听的儿童,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儿童是不可能学的好的学习,是从身心向他人敞开,接纳异质的未知的东西开始的,是靠被动的能动行为来实现的行为。” 这个提示,让我意识到形成互相倾听的教室的第一步,是教师自身要自始至终地保持专心专意地、郑重其事地听取每个学生发言的态度。教师倾听学生的发言,在此基础上开展指导,远远比多说更重要。有时候我们虽然“恩、恩”地点着头,热心地听着学生的发言,但其实是希望,可以听到学生的意见和

5、我自己考虑的是一致的。或者到大部分学生发言完毕之后就总结一句“你说的应该是这个意思吧”。所以我们其实并不是在专心接纳学生的话语。我们往往为了自己的教学进度而忽视某些学生的发言,以至未能与学生的想法产生共鸣。我们应该认真地听取每个学生的发言并做出敏感的对应,应能慎重地选用每个学生都能理解的词语讲话,这样,学生之间才会开始互相倾听,才能在教室里形成仔细倾听别人的讲话、互相交换意见的关系。就如佐藤学先生所说的“在以自然的轻声细语来交往的教室环境里,更能培养自立、合作的学习者”。美好的课堂,要让教师也获得成长。我们关注课堂,首先是因为课堂是学生成长的地方。但我们往往忽略了教师也需要成长和发展。佐藤学教

6、授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他强调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学习。“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固然很重要,但作为一个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更重要的,还是从教学实践和现实中学习,像能够读懂书本一样读懂课堂里的现实。”当然,如同学生的学习是“自立地、合作地进行的活动”一样,他认为教师需要构建起一种“互相促进学习的合作性同事关系”。因此他特别强调教师们要“敞开教室的大门”,进行公开教学,相互交流、相互评价学习经验,不断从课堂汲取成长的养料。他对不愿上公开课的老师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关起教室门来上课的教师不能称之为公共教育的教师。因为他们只是把教室、学生当作私有财产,把教师这一职业私有化而已。”他的这些观点,无论对教师的成长还是教学的改进,都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我们教师确实有必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准确定位,要避免“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悲剧式,而应追求“服务学生,成就自己”的喜剧式。不能让学生很好成长的课堂固然不是美好的,但一味强调学生成长却忽视教师发展的课堂也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只有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和谐统一、相互促进的课堂,才会令人无限向往。 正如一万个读者心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一万个教师心中也可能有一万个课堂。但每一个教师都有责任思考:如何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