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青海高原一株柳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38489021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5青海高原一株柳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5青海高原一株柳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5青海高原一株柳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15青海高原一株柳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15青海高原一株柳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5青海高原一株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青海高原一株柳(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主备人: 谈红月 执教人: 胡娴 课 题15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时安排二课时教 学目 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一株柳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受到启发。教 学重 点品味重点词句,感悟柳树顽强的生命力,受到启发。教 学难 点品味重点词句,感悟柳树顽强的生命力,受到启发。课 前准 备课件总第 29 课时第 一 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思考与调整一、揭题解题,明确读文重点1回忆写柳的古诗,介绍柳树常识(1)贺知章的咏柳(2)结合影

2、象资料介绍柳树2板书课题:提出问题并讨论(1)本文能不能用一个柳字做题目,用“一株柳”做题目可不可以?(2)用“青海高原一株柳”做题目有什么好?相机介绍:青海高原位于世界屋脊东部,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它平均海拔三千米以上,在高原上常年是冻土。有的地方夏秋两季连续干旱,一滴雨也不下,年平均气温很低,最冷的时候达到零下二十几度,3教师示范读 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的什么内容?二、自读课文,整体感受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词语小组交流学习,实在不懂的作上记号。自由读课文,将自己认为写的比较好的词语和句子圈点勾画出来;借助工具书或讨论理解字词,依然不能理解的作上记号。铁

3、铸 锻铸 虐杀 摧毁 抱怨 畏怯 艰苦卓绝 起死回生 不可思议 望而生畏(读正确各组词语,在此基础上,浅谈读完各组词分别给你什么感觉。也就是词语的意思及感情色彩。)2学生分节读课文,随时纠正,指名说说不理解的词语。3整体把握,建立印象。三、学习写字1师重点指导,学生写字2展示评议四、布置作业1读熟课文2抄写课文生字2遍。补充白居易的杨柳枝他将初春新柳的婆娑轻扬,弱不胜莺的风姿,描写得细致入微。了解了青海高原的环境后,再读读这个题目,你有了怎样的疑问或想法呢?重点理解望而生畏等词语的意思。 总第 30 课时第 二 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听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2凭借具体

4、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是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思考与调整一、导入新课,指名读课文二、反复读文,理解柳的特点 1.学习第一部分 (1)默读课文一到二节,思考:为什么要写第一节内容?(2)指导朗读这两节理解:神奇、望而生畏、伫立 (3)学习3、4节A读“在青海高原,悲壮和苍凉”,想一想:走在青海高原上作者面对的是什么?心头弥漫着的又是怎样的感情?回忆一、两首描写边塞生活的古诗,理解苍凉和悲壮。B思考我一眼瞅见了大柳树,为什么会不由得“哦”了一声?C作者“这株柳树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造成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的疑问从何而来?2

5、.学习第二部分 (1)轻轻读第五节,想一想:这一节主要介绍了这株柳的什么?A通过演示理解两合抱粗,结合参照物理解百余平方米?B朗读第五节 (2)默读课文,想想哪几节写“我”的猜测和想象? 6、7两节A、填空练习:第六节主要是想象青海高原一株柳的(来历),第七节主要是想象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经历)B、口述“我”想象的内容:(一粒柳絮抛洒恰遇有幸) (一团团柳絮抛洒一片只有)C、为什么说这是奇迹?理解“不可思议”(3)理解“依然”的作用,联系上下文。口述“我”想象这株柳的经历:(经历过)理解它的顽强精神。指导朗读这两节三、学习课文第八节。1.自由读课文第八节,说说你是怎样理解“同是一株柳相差何远”这

6、句话的?(1)平原和水边的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又是怎样?(2)这株柳树的生活的道路和命运又是怎样?2.教师读第九节,提问:“命运给予它的几乎九十九一片绿荫”这句话是写柳树的但又不仅仅在写柳树。你从中又得到什么启示?(1)讨论(在恶劣的环境中,不要被困难吓倒,要发扬抗争精神,坚强不屈。)(2)齐读这节。四、扣题结题,体味文章的主旨第二节说:“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高原上”请问这株柳树神奇在哪里?作者为什么会对它产生望而生畏的感觉?五、拓展。 1.读着这样的柳树,我想起了一个人,一个我们学过的课 文中的人物司马迁,他就像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在蒙受不白之冤之后,忍辱含垢,终于写成了不朽的巨著史记。读着

7、这株柳树,我还想起了一句名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3.我有三句话要送给大家 1)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2)只有扼住命运咽喉的人,才能创造生命的奇迹! 3)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我们都要勇敢面对,成为生活的强者!我愿,它能成为你生命中的一笔宝贵的财富。这几个词语总得写出了我对这株柳树的感觉。让学生回忆出塞和凉州词这两首诗。演示一下,突出“奇”。这样的设计意在通过对比来突出高原这株柳的神奇伟大之处。增加拓展这一环节,主要是由这株柳想到更多像它一样的人。激励学生学习的斗志。板 书 设 计15青海高原一株柳惊见一方景观(壮观而独立)粗神奇 形状 枝干 叶子 教

8、 学 反思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看整篇课文,要看明白作者的思路。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这条路,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如果把课文视作一个圆球,是球就必定有球心,有了“球心”,课文这一“球体”必定会对它保持向心力。“神奇”就是本篇课文的“神”之所在,就是“球心”,抓住它就使全文神聚了。在这堂课上,我始终紧扣“神奇”两字,以“神奇”为切口,和学生一起走进文本,研读文本。 课一开始,问学生:在作家的心目中,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随即板书“神奇”,并出示这句句子。紧接着就请同学们随着作家的视角亲眼目睹这株柳树,看看这是一株怎样“神奇”的柳树?在细读课文第五自然段的过程中,

9、引导学生通过“两合抱粗”、“百十余平方米”、“粗实而坚硬”等感受柳树外在的神奇。在理解柳树顽强非凡的生命力的时候,我紧紧抓住“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这两句中的“巍巍然”和“撑立”上。然后非常自然地用一句话“这样一株神奇的柳树仅仅是指它样子的神奇吗”过渡到第六、七小节,抓住“干旱”、“寒冷”“不可思议的奇迹。”“经受一次又一次”、“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一遍又一遍引读这句话,让学生了解这株柳树在经历了无数次干旱、严寒、高原风雪和雷轰电击却又能一次次活过来,从而更深刻地感悟到这株柳树顽强的生命力和内在的神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