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情学情分析报告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37151470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情学情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教情学情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教情学情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教情学情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教情学情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情学情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情学情分析报告(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寺庄镇中心校20112012学年数学教情学情分析报告一、教材分析数学(1一6年级)教材分析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与原则体现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这套教 材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在深 入研究国内外数学课程、教材的基础上,试图建立旨在促进学生发展、 反映未来社会需要和时代特征的数学课程体系,充分地反映了义务教 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充分考虑未来社会对公民的数 学要求。以新的课程标准为依据。这次小学数学课程改革要努力建立一个 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数学课程体系,强调从以获取知识为数学 教育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 的培养,同时使学生获

2、得作为一个公民适应现代生活所必需的基本 数学知识和技能。作为教育内容的学校数学,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可 持续发展是学校数学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在教学方面,新课程标准 强 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 数学实践 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 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 验。在师生关系方面,强调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 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确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 位,在课堂中推进素质教育。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的 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

3、而不是单纯依赖教师的讲解,本 教材将大量采用操作实验、自主探索、大胆猜测、合作交流、积极思 考等活动方式。这样的课程体系,为确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创造了良 好的课程条件。目前小学数学教育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反映 在课程上:教学内容相对偏窄、偏深、偏旧;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 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对书本知 识、运算和推理技能关注较多,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情感关注较 少,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等。本次教材的编写,力图在解决这些问题 上下大功夫,有所突破。以建构主义心理学等理论为基础。建构主义学说认为,小学生

4、数 学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对学生来说,获得数学知识需要 经过对知识的再创造过 程。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吸 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充满丰富、生动的思 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具体地说,学生从数学现实 出发,在教师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用观察、模仿、实验、 猜想等手段收集材料,获得体验,并作类比、分析、归纳,渐渐形成 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现我国广大教师的实践经验。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广大教师积 累了许多经验。这套教材的编写,将进一步吸收广大一线教材的经 验,力求较全面地体现这些实践经验,使新教材更加符合我国基础 教育的需求。教材的基本特点以学生

5、的数学活动为主线,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改革,发展习题 的层次性、思考性、有趣性、生活性。教材突破了以往的教材以知 识为主线的设计方式,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体现了新一轮课 程改革的理念,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数 学活动是学生为主体、在教师引导下的积极的学习活动,着重强调 学生的数感、空间观念和统计思想及估计意识的发展,通过数与计 算、图形与空间、统计与概率及实践活动等方面内容的安排,突出数 学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的发展。教材精心设计了一些实践活动, 拓宽学生学习的课程渠 道。实践活动渗透在教材的正文和习题中, 努力形成实践活动系列化、多样化。习题的设计,在充分考虑学生 的基

6、本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掌握的基础上,考虑到了不同学生的不 同学习需求。注重情境的创计,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解决问 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教材试图形成问题情境-建立模型- 解释应用的叙述模式,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 现实问题的基础上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获得发展。教材题材选择 力图广泛,包括奥运、环保、星球世界、微观世界、探险、商店、 学校、童话、乡村、城市等方面,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平时的学习与活 动中。教材从一年级开始就渗透了解决问题的要求,让学生在情境中 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从而在丰富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感受到 数学的有趣与有用。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7、体现了课程 标准的基本要求。建立探索性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材注重问题的 探索性、题材的丰富多彩,信息呈现多样并且有可选择性,解决问 题的策略多样化,答案不唯一等。所有这一切都为了形成学生的探 索性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如,教材设计了“整理与复 习,其目的是 让学生对自己在一个学习阶段所学的知识技能、数学 思想和方法及情感等方面进 项归纳总结与反思。这部分内容有两部 分组成:一、你学到了什么?这是对所学的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 的总结与反思;二是“我的成长足迹”这是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 程及情感的总结与反思。又如,教材设计了“问题银

8、行,以鼓励学 生提出问题,对暂时不能解答的问题存放在“问题银行中以后解决, 这些做不仅发展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而且也获得了进一步学习的动 力。重新整合知识内容,体现数学学习内容之间以及与社会生活之间 的联系。教材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识特点和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对学习的内容进行重新研 究与整合。如,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整合 了加减法关系,在教材做到中有合有分。首先把加减法合起来安排, 这样有助于学生提出问题(对同一个情境可以提出加和减问题),加 强数学概念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感受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同时有 助于知识的迁移,提高学习的效率。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社会生活的联 系,而且加了与加减法知识的沟通

9、,渗透了解决问题的要求。形式与内容丰富多彩。在设计课程内容时,我们根据学生的数学 学习心理规律,尽可能以他们乐于接触的、有数学价值的题材,如现 实生活中的问题、有趣的数学史实、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等,作为数 学学习的素材。教材引入了儿童喜闻乐见的卡通人物(如淘气、笑 笑、智慧老人等),设计数学故事 数学万花筒你知道吗等栏 目。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到数学学习有趣,而且学生通过讲数学故事 等活动形式,增强数学与语文学习的联系和综合。使用本套教材的几点建议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和学生 的心理与认 识特点,教师在教学和评价过程中可以注意以下几个问 题。(一)教学建议1. 培养学习数学

10、的愿望学生刚入学时,教师应该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尽快成为每个 学生的好朋友,打消学生对学校生活的陌生感,要注意通过观察、 谈话等方式了解每个儿童的情况。每个学生都是抱着美好愿望上学 的,因此,保护并激发这种学习的愿望和兴趣是每位教师应考虑的 首要目标。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 学生回答的对与错或语言是否完整,教师可以延缓评价,要多鼓励学 生 良好的行为。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从中了解某个学生对 知识的理解程度,特别注意的是不宜用统一规范性的语言来训练学 生。教师要让每个学生首先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数学。2.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

11、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教学中教 师不要急于 求成,对学生过早地提出统一的、硬性的要求,而应采 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要 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 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 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 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3. 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教师应提供具体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鼓励每 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要注意联系学生 的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 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丰富学生的感性积累,发展学生的数感 和初步的空间观念。教材没有给出例题的

12、字样,而是以说一说 做一做数一数比一比等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学习数 学。教师应充分地利用这些活动素材,创设活动情境,组织学生开展 活动,并在活动中加以指导。4. 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教学由于学生本身存在着差异,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 材内容和进 度做适当的调整,创设丰富有趣的学习活动,以促进学 生的发展。教师应从学生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出发组织教学。5鼓励算法多样化在计算内容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考 角度出发,产生不同的思考方法。教师应当鼓励与尊重学生的独立 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和合作 意识。鼓励算法多样化,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

13、新思维是十分 必要的。6. 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教材安排了一些实践活动。教师应注意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性, 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从中感 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和认识,发展学生 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学生的数学数学学习重点在于经历有关的 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并获得对有关知识的体验。7.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本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线 索。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 师教学用书安排了一些教学案例片段及点评,并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研 究课题。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进行反思,以不断改

14、进自 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做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二)评价建议1. 注意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教学时,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学 习过程2. 注意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教师可以利用平时课堂考察、课后访 谈、作业分析等方法以分析与诊断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以通过建 立档案袋的形式记录学生的学习学习历程,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根据 本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师要善于运用激励性的语言肯定学生的点滴进 步,要特别注意对评价结果的定性描述,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与不 足,为学生提供切实的帮助。3. 要注意了解学生了解学生是评价的基础和起点,教师对刚入学 的学生首先要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包括了解他们思维的特点,对数 学学习的

15、态度和习惯,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基础。在这三个方面刚入学 的学生也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教师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情 况,给出恰当的评价。对学生基本情况的评价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 基础。教师可以运用观察、谈话等方法了解学生,并作适当的记录。 可以采用下表进行记录,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形式。二、学情分析:1、总体纪律好,思想方面积极上进,集体荣誉感较强,有一支 工作认真负责、组织管理能力强的班干部队伍。2、学习目标比较明确,对学习比较重视,有学习紧迫感。3、比较配合老师的讲课,课后注意自学并有部分同学注意向 任课老师请教。4、学习方法有一定的改善,答题能力有所提高。5、学生的成绩在考试成绩的基础上稳步提

16、升,不少学生取得长 足进步。三、存在问题教师方面:1、教师质量目标的急功近利的思想比较严重。只 注重学生学习结果,而没有高度关注质量取得的过程,缺乏对学生学 习流程进行有效的指导,缺乏对薄弱学生,跟踪、监控与辅导,从而 导致学生学习不落实,另外教师传统的教学思想有所回潮,让学生 机械训练,简单摸仿,忽视思维的训练、方法的指导以及具体问题具 体分析能力的培养。2、部分教师对新的课程标准领会与理解还不够深刻。导致课堂 教学效益不高,讲解多,交流少,花样多,落实少,缺乏学生思考 的空间与平台,学习的激情与欲望没有得到充分调动,教学观念, 教学行为与新课程标准还有一段较远的距离。3、教材价值的认识有所偏差。传统一支粉笔,一本教材走天涯 的现象又有所抬头,部分教师对教材的整合能力比较缺乏,不能创造 性的使用好教材,没有很好的象炒股那样把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