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话说“首因效应”随想教学教材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话说“首因效应”随想教学教材 苏教版(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话说“首因效应”最近在读一本叫做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的书,感觉很有收获。很多教育中的困惑,有时候居然是心理问题。比如说,我以前反复跟学生讲过“第一印象”的问题,原来用心理学上的术语,就叫“首因效应”。书中引用了这样一个例子:小弟要外出工作,哥哥教导说:“要好好干!学勤快些,特别是刚开始时,给别人留下一个好印象,即使以后有时偷懒,别人也会想:谁都有想休息的时候啊!最初就给别人一个懒惰的印象,即使以后变得勤快了,人家也会撇着嘴不屑一顾地说:懒虫一个!还装什么装!”这是一个职场心理,所幸的是,我在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没有犯此类错误。从教以后,特别是当了班主任,我已经习惯于将任何原理或者事物跟教育联系在一起
2、,那么这个心理原理用到教育学上,就是强调要给老师留下好的最初印象。人与人刚开始接触,每个人都怀着试探的心理,每个人给对方都是满分,但是在慢慢的接触过程中,一个人的本性渐渐显露出来,别人给他打得分数就有可能变高或者降低。如果刚开始就没有给人留下好印象,那么最初的印象可能会成为以后交往的最大障碍。举一个例子,现在有个别同学迟到较多,其实跟别的班相比,也不是很严重,但是容易留给班主任一个生活懒散的较差的第一印象。第一天,某位同学迟到了,班主任觉得尚可理解,谁都有马高蹬短的时候,第二天如果又迟到了,班主任就开始有想法了,不过还可以忍受,需要继续观察,第三天又迟到了,印象已经接近成熟了,第四天又迟到了,
3、我估计班主任会毫不犹豫地得出一个结论:该生行为懒散,生活习惯不是很好,时间观念比较差,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了。即使在班主任的教育下,他的行为有了较大的改观,但是如果以后他又迟到了,班主任就会加强第一印象,而不是该生转变后的印象。我想,这大概就是“首因效应”吧。相反,如果一个同学刚开始非常勤快,总是早早地来到教室,班主任对此情况有所关注,没过几天就得出一个结论:该生勤奋刻苦,生活习惯很好。即使以后偶尔迟到,也不会影响良好的第一印象。可能有人会想,在学校里给老师留下不好的第一印象并不意味着什么,不好就不好吧,干脆破罐子破摔得了。但是,等走上工作岗位,如果再次犯了这类错误,那么工作机会或者升职的机会就
4、会大大减少。久而久之,工作不如意,再换一份工作,到了新的环境中,这点又没有引起注意,那么情况就会每况愈下。我一直有个观点,学校里的行为并不意味着什么,但往往又意味着什么。学校并非一个完全的拼搏成绩的地方,而是一个为以后走上社会或者参加工作养成良好习惯的地方。而良好习惯的养成,可能比学习成绩更重要。参加工作以后,我已经习惯了提前将事情做完,不论是备课还是改作业,还是完成科组或者年级布置的什么事情,也习惯了早一会儿来到办公室或者教室。我一直在回忆,似乎从小学开始,我就没有迟到过,中学也如此,高中时候我掌管班级钥匙,自然会第一个到教室。在北京读书的时候,不论是兼职还是实习,似乎也都是早早就到了。这种好习惯养成了,不论到那里都不用担心“首因效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