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及其分析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36652566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及其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及其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及其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及其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及其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及其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及其分析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在我区已经实施几年了,任大观联教组数学教研员也有一年,在联教组的计划管理和统筹安排下,我到了片区6所初中学校,重点对各校各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视导和调研,看到了一些可喜的现象,也发现了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了解到了老师们的一些迷惘、困惑和担忧,并对此进行了一些思考一、可喜的现象经过几年的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数数学课堂一改以往沉闷的气氛,数学课堂教学中已显露出勃勃生机,具体来说,课堂教学行为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课堂上经常能听到老师说:“你想得真不错,谁还有其他的想法吗?”“同学

2、们赞成他的想法吗?”“你们组表现得很好!”“谁想给大家汇报一下?”“他还没有想好,哪位同学能帮他一下?” 做一做、想一想、试一试、议一议、说一说,还可以怎么想?还可以怎么做?你是怎么考虑的?有没有别的方法?正逐渐成为教师的日常用语;这些话语的运用,既让学生备感亲切,也充分表明了教师在鼓励学生、尊重学生,努力构建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上所做出的努力 2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师们十分重视的问题,也是课堂教学发生的一个可喜变化如在学习正数和负数时,教师就农产品的收成与温度的关系引出温度的表示;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时,能结合销

3、售中的各种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从而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起来3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已经被许多教师采纳在解决探究性问题或需要实践操作验证等环节上,教师常常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学习同底数幂的乘法时,为了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总结出“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这一结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研究,在小组计算、观察、分析、讨论中,学生渐渐发现“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这一规律4注重三维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的导向作用经过几年的培训和教师自身的感悟,教师在教案和课堂教学中都能体现出三维教学目标,特别是

4、对于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较之以前有了足够的重视并且能够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对教学方式和教学过程适时的作出选择和调整5根据教学需要,尝试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和处理教师能够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重新审视教材,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和处理如在讲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补充代数式的知识、合并同类项的知识;对教材后的习题和各种教辅资料都能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取舍这既充实了教材的内涵又满足了不同层面学生的需求总之,教师们正在努力按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标准要求进行教学,努力改进以往的教学方式,尝试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力求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

5、”的模式展开,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二、普遍存在的问题1在课堂教学方法上,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在我所有到过的学校中,让人感到很满意的学校比较少,在课堂上新课标体现很突出的也不很多,大多数老师仍然用传统的方式教学主要原因在思想上没有真正重视新课改,更重要的是对新课改还没有从理论上转过弯来从原因上分析主要是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不深,对新课程标准还学习得不够许多教师仅仅是通过了粗略新课程的学习,之后就没有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还有一步分教师确实是因为还没有掌握新课标中的方法所以应该加强学习,当然应以学校组织学习为主,教师个人也要加强学习,要落实检查,才有可能

6、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2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还没有完全确立有的教师几乎整堂课找不出一点新课标的痕迹,完全照旧对于初中数学来说,新课标主要体现在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上,但实际效果不是很理想,有的教师是水平问题,但有的教师我认为是态度问题,怕麻烦,想让学生讨论觉得还不如由教师讲来得方便,习惯成自然,这样,新课标就难以实施,也就谈不上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了3小组合作学习还停留在一些混乱和肤浅的形式上小组合作学习形式的运用,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习惯,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另一方面,也可以发挥学生各自的优势,通过互帮互助,提高整体水平但在实际运用中,一些学生还没有学会分组协作,有的学生把持着

7、整个操作过程,而有的学生则处于观望状态,还有的学生为了获得更多的参与机会而相互发生争执;还有一些没有必要小组合作研究探讨的问题,教师为了课堂的“热闹”,动不动就小组合作所有这些表明,目前的小组合作学习尚不完善,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4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利用率还不高我区的教学环境较之过去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多媒体教室的配置,信息技术的便捷让绝大多数的教师在教学上如虎添翼但更多的时候也就是在上展示课、优质课评比时摆摆门面信息技术的运用还不能成为教师们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日常行为三、老师们的迷惘、困惑和担忧1是否每一节课都要合作学习?合作学习中应关注什么?2部分学生厌学数学的现象较严重,并且这种厌

8、学面还有逐步扩大的的趋势,对待这部分学生到底有何良方?3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怎样定位、怎么把握?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孰轻孰重?强调过程体验、经验获得,知识技能能否落实,不太清楚4上课热热闹闹,学生思维活跃,但一考试,分数不高,中考怎么办?5学生学业水平的两极分化加大,怎么看待?这种分化是否正常,是否允许?6理念听听好,做做有难度,班级人太多,活动有困难;教师工作忙负荷重,想创造,想搞教科研,想节节课创设问题情境没时间7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小组合作班级组织管理上有难度,教师难以调控,驾驭,感到困难四、个人的思考重新学习、转变观念;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研究反思、反思研究;大胆实践、改善行为 1带

9、着问题学习(1)学习数学专业知识,更好的理解数学本质新课程教材中设计了很多数学活动,有许多是借助实物开展的数学活动,目的是让学生丰富经验,使原有的经验认识清晰化并积累经验这对教师有较高的数学专业知识要求,要能理解把握数学活动的本质,还要加强数学专业知识的学习(2)学习新课标、新教材,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加强了数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增加了很多新的知识内容,有些内容是教师比较熟悉的,也有些是教师不熟悉甚至没有学过的例如,新课程中加强了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的“统计与概率”,对新内容,应分析为什么引入,引入了多少,怎样教学能体现新教材的意图,防止盲目扩大范围,增加难度(

10、3)学习现代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能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是新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师提出的严峻挑战新的课程标准中,已经将计算机的应用引入教材,多媒体辅助教学也已经进入课堂这就要求教师掌握常见的数学教学软件解决数学中的重难点,会选择好的课件,能通过网络获取教学中所需要的信息资料(4)学习研究因材施教的能力“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重要理念,对教师的因材施教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要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模式,不仅要研究教法,更要研究学法,认真分析厌学数学学生的思维和个性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每个学生的学习都有进步,在数学方面得到相应的发展2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开展同事互助、争取专家(有经验教师)引领新课程实施中要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探讨,讨论中明确编写意图、教学目标,及达到目标的方式方法没有把握时应争取专家引领3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行动研究新课程实施中,应根据新课程理念,反思原有的教学行为,寻找原行为与新理念的差距,并根据新课标、新教材的要求进行新的设计,按新的设计进行实践,再反思、改进,即寻找新设计与实际教学效果的差距,改进设计,再实践总结,获得经验积累 2009-6-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