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的教学反思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33168833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计算的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数学计算的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计算的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计算的教学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数学计算的教学反思赵有贵多年来,时常听到一些家长说这样一句话:“我的孩子太粗心了,每次考试就是计算题过不了关。”每当听到这句话时,一种本能的责任感便油然而生。也正是这种责任感促使我对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进行多次研究。通过对大量的错例综合分析后,发现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计算法则未掌握造成的仅占一小部分,而大多是由一些不良的心理素质极其导致的不良计算习惯所致。然而,计算正确、合理是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计算正确又是计算合理的前提。因此。为了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我总结了以下一些反思。 一、加强思想教育,引发学生对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愿望。 很多学生在发现自己计算错误后,往往以“粗心”为

2、由原谅自己。针对这种情况,我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让粗心大意成为推卸责任的借口。如在测验后的试卷分析中,我要求学生做下面两件事:统计由于计算错误而失的分数。找出错误所在并分析错误原因。通过统计和对出错原因的分析,学生几乎都不是计算方法的错误,而是由于不认真审题、字迹潦草、不检验等不良习惯所造成的。我还把一些计算正确率一直较高的学生的作业本、草稿本、试卷给同学传阅,并让他们介绍学习经验,使这些计算正确率较低的学生思想上有所震动,改变认为“粗心”是出错主要原因的错误看法,产生了想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愿望。 二、使学生掌握计算的操作过程。 有了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愿望,只能说有了一个好的开端,更重要的是还

3、要教会学生提高正确率的方法,计算时合理的操作过程就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方法之一。比如错误率最高的四则混合运算,就应使学生掌握以下操作程序:运算开始思想集中、仔细抄题认真审题、确定算法正确运用、法则定律步步检查、及时纠正最后结果。为了使学生能记住操作程序,我还用了顺口溜的形式让学生朗朗上口:四则运算讲认真,数字符号不抄错;先审题后再运算,顺序规则不搞错;法则定律用正确,步步检查不放松;正确结果从何来,良好习惯是保证。 上述操作过程先让学生知道,再通过一定的训练,使学生能自觉地执行。在训练过程中节奏不能太快,练习量要少而精,使学生能有时间按上述操作过程进行运算,并能体验到其优越性,增强学习信心。 三

4、、教师自己改进批改方法。 在作业量上,布置时要少而精,但要求书写整洁、计算正确。在批改方法上,我作了如下一些改进措施:批改时看该生作业是否全部正确,如全部正确,则作出评定;如发现有错,则暂不批改,并发还给学生自己检查,找出错误所在,订正后再交教师批改,如订正后全部正确,则教师依然作出全部正确的评定。这不仅能促使学生通过自己检查找出错误所在,并引以为戒,而且能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精神。由于订正后还能得到“优等”,因此,学生不是把检查订正作为一种负担,反而很愿意去做。 四、重视教学反馈。 教学反馈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班级中的学习困难生往往是教师没有及时发现的,因为他们在知识技能上出现的细小

5、问题没有及时解决,等到问题越积越多,教师想消除这些问题就十分困难了。而我是这样做的: 运用教师以前教学中获取的反馈信息,估计学生学习中的困难,预作防范。 指名板演,加强课间巡视,把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做好练习后的讲评,开展交流,多向反馈,集思广益。 比如在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运算习题中的“585-55+45”一题,学生在独立作业时都解答成“585-(55+45)=585-100=485。”由于这是普遍性的错误,我及时进行了讲评,减少了今后发生同类的错误。 综上所述,经过我多次在所任教的班级教学中,采取相应的教学对策,学生计算的正确率明显提高了。由于广大学生心理上树立了一定能计算正确的信心,行为上也力争计算正确,有了这种学习心态的形成,必能促使学生计算正确率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