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粮通风处理技术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33167976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储粮通风处理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储粮通风处理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储粮通风处理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储粮通风处理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储粮通风处理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储粮通风处理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储粮通风处理技术(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储粮通风处理技术通风分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1、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是利用空气的自然对流,将外界干燥、低温的空气与粮堆内的湿热空气进行交换,降低储粮温度、水分的技术措施。 (1)自然通风的原则:外温、外湿低于仓温、仓湿时,可以通风;反之,则应密闭。 实际可按下列方法确定: a。选择通风,最好是既能降温又能降水。若二者不能同时达到,尽量保证在不增加粮温的前提下通风降水;或在不增加水分的前提下降温。 b。气温上升季节(3月-8月),对安全粮应密闭,对半安全粮和危险粮,可在湿度小,温度低的夜间通风。 c。气温下降季节(9月次年2月),进行通风,但要注意避免温差过大所造成的粮堆结露.d.雨、雾、雪天气,大

2、气湿度处于饱和状态,一般不宜通风. e。气温低于仓温,但气湿高于仓湿,此时不宜通风,但发热粮和高水分粮可以通风。 f.气温高于仓温,气湿低于仓湿时能否通风,必须经过测算后,方能确定。(2)操作方法: a.通风时机,自然通风时在秋冬季节或春夏季的夜间、清晨,只要仓温高于气温,又不是雨、雪、雾等湿度大的天气,就可以打开仓房门窗,引入干燥,低温的空气降低粮温. b.深翻粮面,在打开仓房门窗的同时,经常翻动粮面扒塘开沟,扩大粮堆通风面积。 注:在秋冬季节通风,要充分抓住第一次寒流来临的有利时机。因为此时气温骤降,对储粮熏虫突然袭击,杀虫效果显著。但要注意避免结露发生。 2、机械通风 机械通风时利用风机

3、把外界的干冷空气潜力压入粮堆,或把仓内的湿热空气抽出仓外,以达到粮堆内外之间进行湿热交换,降低粮堆温度、湿度及粮食含水量,调节仓储环境,增进粮食储粮稳定性的一种方法. (1)机械通风的作用: a。降低粮食温度;b。 降低粮食水分;c。进行环境熏蒸;d.平衡粮堆内粮食的水分和温度,消除水分转移、分层和结露,延长防护剂的残效期;e.排除粮堆异味和熏蒸剂的残留;f。调整加工粮食水分,改善粮食加工艺品质;g。机械通风是保管非安全粮的一种重要手段。 (2)通风方式:压入式通风和吸出式通风 a。压入式通风(正压通风) 干冷的空气经过风机,进入风道,输送到粮堆,湿热空气从粮面逸出,排出仓外;由于风机产生的热

4、量,可以将输入粮堆的空气温度提高1-2度,其相对湿度降低510,有利于通风降水的需要。因此当空气温度低,而相对湿度高,通风以降水为主要目的时,宜采取由底部送入空气的压入式通风;另外,冷却区由粮堆底层逐渐向粮堆表面移动,不仅有利于排除粮堆上层的湿热,还很容易用温湿度检测仪表测出通风效果;其缺点是当粮温与气温相差较大时,由于粮温高,通风开始时,仓顶和仓壁有冷凝水,可能临时增大粮堆表层粮食水分;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应继续大力通风(不可停机),有利干冷空气把粮堆表层水汽带走,直至结露消失,才可停止通风。否则,会因结露而引起粮食霉变、发芽、造成损失;另外采用压入式通风时,在粮堆内部自下而上形成一般凉风锋(

5、为上行通风),在凉风未达到粮堆顶部之前,不能突然改变通风方式,以免搅乱凉风的流动路线。 压入式通风的主要作用是:.用于降水通风和粮堆上层发热降温通风。 b。吸出式通风(负压通风) 把风机的吸风口与风道相连,将粮堆内湿热空气,从风道内吸出的一种通风方式。适用于降温通风,调质通风和预防结露通风,尤其适用于粮堆中、下层发热时的降温通风;这种通风方式最大的优点是:因粮温高,气温低,用此方法通风可避免仓顶和仓壁表面结露;中、下层粮温高时,可明显降低粮温;另外,易于组织仓内粮食的通风作业,如房式仓内粮食未全部装满时或局部储粮需降温处理时,采用薄膜部分压盖法,即可进行通风作业;有利于与气控薄膜结合以及解决风

6、死问题;其缺点死是层的粮食最后冷却,这部分粮食品质在通风作业结束时不易检测. c。压入式与吸出式通风结合运用 一种方法是在粮层较厚、阻力较大的场合用压力式通风机由底层送风,另一端由通风机吸风;另一种方法是在通风过程中,一个通风阶段采用压入式通风,另一个阶段采用吸出式通风,可适当解决因粮层较厚、温、湿不易平衡的通风场所。 3。机械通风的操作与管理 (1)通风前准备工作 a.通风系统是否完好,通风道是否畅通;要求通风道内不得有积水和异物;地上笼通风道衔接部要牢固,确保装粮后风网内不会漏入粮食;由于近几年托市收购,各仓均出现超装现象,建议地上笼接口处及与仓内地坪衔接处应铺设一层麻袋片或其它材料,以防

7、地上笼不规则或移位,或者地坪下沉,出现漏粮现象。 b.地上笼安装应按收购进度分组进行,不应满仓一下装齐,这样不但便于收购中灵活作业,更有利于对地上笼的保护. c。采用吸出式通风的,出风口要避开人行道和易损建筑物等。d.在粮食入仓过程中要采取减少自动分级的措施并随时检查通风道在粮食入仓过程中的完好情况,粮食入仓结束后要及时平整粮面; e。根据通风方式的要求打开或关闭门窗,以便气体的交换,减少通风时仓体的压力载荷或防止气流短路(气流不经过粮堆). f.采取揭膜方法进行机械通风时,在通风前将薄膜覆盖于粮面上,通风机运转后,要检查薄膜的完好情况,对查出的漏气孔要及时贴补。 g.在冷却通风的仓外连接道部

8、分应采取隔热保温防潮措施。 (2)机械通风时机的选择,通风的时机时以粮质为基础,以气候为条件而作出选择的;就粮质而言,高温高水分粮就是通风对象;就气候而言,低温低湿就是通风时机。 降温通风的条件: a. 粮食水分高于当地储粮安全水分进行降温通风时,应符合以下规 定:允许降温通风的温度条件: 开始时,粮堆平均温度()-仓外大气温度()8(亚热带6)。 通风进行时:粮堆平均温度()-仓外大气温度()4(亚热带3). b。允许降温通风的湿度条件 可按两种方法确定降温通风的湿度条件: 第一种方法:即时粮温下的粮食平衡绝对湿度(mmHg)即时大气绝对温度(mmHg)。注:1mmHg=0.133kpa 第

9、二种方法:粮堆平衡相对湿度()粮堆温度下空气相对湿度()。 粮食水分不高于当地储粮安全水分进行降温通风时。 开始时:粮堆平均温度()-仓外大气温度()8(亚热带6; 通风进行时:粮堆平均温度()仓外大气温度()4(亚热带3)对湿度条件不作要求。 结束降温通风的条件 符合以下条件即应结束降温通风作业: 粮堆平均温度()-仓外大气温度()4(亚热带3); 粮堆温度梯度1/m粮层厚度,粮堆上层与下层温差:房式仓3,浅圆仓一般不大于10;粮堆水分梯度0.3/m粮层厚度,粮堆上层与下层水分差1.5。 c。降水通风的条件: 降水通风时粮食水分不应超过以下值:早稻谷:16%(亚热带地区:15);晚稻谷:18

10、;玉米:30%(亚热带地区16);小麦16%。 允许降水通风的温度条件:粮堆平均温度()大气露点温度()。 允许降水通风的湿度条件:按粮食水分减一个百分点后的水分值和即时大气温度值所查得的平衡绝对湿度(mmHg)即时大气绝对湿度(mmHg)。 结束降水通过的条件: 符合以下规定即应结束降水通风作业:底层压入式通风时,干燥区前沿移出粮面;底层吸出式通风时,干燥区前沿移出粮堆底面;粮堆水分梯度0。5%水分/m粮层厚度;粮堆温度梯度1/m粮层厚度. 机械通风以降水为主要目的时,粮堆高度不宜大于3m。 经过储粮通风实践证明,在实际工作中 ,一般将机械通风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

11、,当气温在25左右时,进行首次通风,将30以上的高温降低到20-25;第二阶段在11月中旬至12月,当气温降到15以下时,抓住寒流有利时机,将粮温降至15;第三阶段在来年的12月,选择气温5以下的天气,将粮温降至10以下。每个阶段通风时可采用间歇通风方法进行,同时也要在不同的阶段灵活运用吸出式压入式通风的方式进行通风,以利粮粒内部湿热转移到粮表面,促使粮堆内温差自动平衡,有利于散发热量.另外每次开机通风一般在4小时以上,粮堆气体每小时交换30次左右,停机8小时以上。依次方法连续进行23次的间歇,使粮温逐步下降至接近气温,各层温差缩小。这样既提高了通风效果,又能节省用电. (3)通风过程的操作与

12、管理: a.机械通风系统的机械和电器的使用管理按现行相关标准和规定执行. b。多台通风机同时使用时,应逐台单独启动;待运转正常后再启动另一台,严禁几台通风机同时启动;用于储粮通风作业 的通风机不允许直接并联或串联使用。 c。采取吸出式通风作业的,其通风机出风口要避免直朝向易损建筑物和人行道,必要时可在通风机出口处安装散风板以改变气流方向。 d。设备自动停机时,应先查清原因,待故障排除后再重启动;电动升温过度或设备振动剧烈时应立即停机检修;不允许在运转中对通风机及电器设备进行检修。 e。在通风过程中,应随时检查记录粮堆各部位粮温变化,对通风后粮温不降或下降缓慢的死角部位,应采取插入导风管,使用单管或多管通风机组等有效处理方法对其进行散热降温处理,以确保全仓粮温的均匀性。 f.冬季机械通风降温时,若出现粮面或局部结露现象,应继续通风,必要时辅以粮面或粮堆局部翻动,使结露现象逐步消失. g。在通风过程中,操作管理人员应加强对粮情和设备运行情况粮情状况.的巡回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h。在通风过程中应定时定期对粮温水分进行定点抽样检测,同时注意局部特别是易产生死角的部位粮情状况。一般降水通风中每四小时至少对粮情通风测定一次;降水通风中每八小时至少测定一次;调质每四小时至少对粮情通风测定一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