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竞选演讲的言语行为特点研究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33167475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朗普竞选演讲的言语行为特点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特朗普竞选演讲的言语行为特点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特朗普竞选演讲的言语行为特点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特朗普竞选演讲的言语行为特点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特朗普竞选演讲的言语行为特点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特朗普竞选演讲的言语行为特点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朗普竞选演讲的言语行为特点研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特朗普竞选演讲的言语行为特点研究.精品文档.特朗普竞选演讲的言语行为特点研究目录摘要11.前言11.1研究背景11.2研究意义和目的22.理论和概念22.1理论22.1.1 Austin相关理论22.1.2Austin理论的后续发展32.2概念32.2.1言语行为32.2.2言外行为五大类型33.伊万卡特朗普演讲的言语行为分析43.1伊万卡特朗普演讲的言内行为分析43.2伊万卡特朗普演讲的言外行为分析43.3伊万卡特朗普演讲的言后行为分析53.4总结54结论5参考文献6摘要2017年,唐纳德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其女儿伊万卡特朗普做了非常出色的

2、竞选演讲。本文以这篇演讲为案例,结合言语行为理论,对演讲中语言技术和策略的应用做出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伊万卡的演讲完全符合Austin的理论,可分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演讲中每一个句子都属于言内行为。伊万卡的演讲中的言外行为使用到了评判型、施权型、承诺型、表态型和理论型所有五个类型。伊万卡演讲的言后行为是吸引听众支持特朗普的执政。对伊万卡演讲的研究有利于学习优秀的交流技巧,提高交流的有效性。1.前言1.1研究背景公共演讲是指一个人在公共场合,对一群人做的演讲,目的是通知、影响、劝说众人。公共演讲在种族事务、商业事务、政治领域、科学领域都起了重要作用。在国外,很多学者基于言语行为理

3、论对英美演讲进行了研究,研究中大多结合了社会学、政治学、政治心理学、语言学和其他学科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表明,英美的政治演讲中,演讲人通常代表着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或党派的利益,对重要事务发表演说(Lucas, 1989)。演讲人通过语言,辅以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强烈的情绪去劝说、刺激听众以达到目的(Bochmann, 1986)。政治演讲有如下特点:严密的逻辑,煽动性,政治倾向性。Grice(1975)认为,公共政治演讲是为了劝说听众改变其态度、信仰等。大部分政治演讲都体现出出色的领导才能,谈判技巧,工作能力,韵律感,是学习高效交流的经典材料(Kiewe, 1998)。所有政治演讲家都能很好的

4、调动观众(Atkinson, 1984)。国内对于英美演讲的研究起步较晚,大部分学者从音律、词汇等细节方面对政治演讲进行分析。陈熠(2011)用主要语法原则分析了政治演说,帮助观众更好的理解演说家背后的意图。吴素梅(2009)使用系统功能语法分析了丘吉尔关于希特勒发动战争的演说。1.2研究意义和目的言语行为理论最初是由哲学家John Austin提出的,分析了在特定语境下语言要表达的意义与要实现的目标。英美国家的政治演讲总是有着很强烈的感情色彩,不仅具备口语话的直接特点,也同时具备书面语的严谨结构和优美语法。从语言学的观点来看,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都体现在演讲的口语中,并且起到了重要作

5、用。本论文旨在基于Austin的理论,尝试探索伊万卡特朗普为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竞选所做的例行演讲,研究演讲中词汇表达,意图表达的行为,对此做出分析和评价。使用言语行为理论能够将说话者和听者联系到一起,使说话者的意图更容易被听者理解,并且让听者很好的领会说话者的意图,不至于误解。通过分析言语行为理论在英文演讲中的应用,能够更好的掌握这个理论,提高交流的技能。2.理论和概念2.1理论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研究中的重要理论。它是语言交流本质的哲学解释。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由英国哲学家J.L.Austin 首先提出来,后来经过美国语言哲学家J.Sea

6、rl系统的整理和发展而形成的,他的主张基本可以归结为一句话:“说话就是做事”,即以言行事。言语行为是人类语言交际的最小单位。在二十世纪初,基于学者G. Frege等的工作,西方哲学产生了一个重要的语言学转折。哲学家开始认为,一系列的哲学问题其实是语言问题,如果我们提出更好的语言分析方法,就能解决这些哲学问题。介于次,这个哲学运动叫做分析哲学,也叫语言哲学,这其中日常语言哲学得到了主要发展。另一个分析哲学的学派叫做逻辑实证主义,由Moriz Schlick等人提出。日常语言哲学和逻辑实证主义对于意义的理论有着不同的看法。日常语言哲学认为日常语言对于理解哲学问题是非常重要的。Austin等哲学家致

7、力于在哲学中使用日常语言。这些哲学家提出了两个方式,第一个是关注实际的表达,不考虑情景,不考虑表达的主体。第二个是将表达放置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语法,可以用对错来判断这个表达。但是,逻辑实证主义认为,除非句子能被证明是对的还是错的,不然它就无意义,他们的理论认为意义是基于真实的情况下。2.1.1 Austin相关理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奥斯汀针对当时盛行的逻辑实证主义语言理论,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他认为语言不仅是对客观世界进行描述的工具,而且本身就是一种行为,即言语行为(Austin, 1982)。根据奥斯汀的模式,一个人在说话的时候,在多数情况下同时实施三种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

8、其中言外行为是言语行为理论的主要焦点,实际上,它本身就是言语行为。言外行为甚至成为言语行为的代名词。随后,奥斯汀又把言外行为分为五大类型:评判型、施权型、承诺型、表态型和理论型。奥斯汀的理论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引起了学者极大的兴趣。在他提出的三种行为中,语言学家最感兴趣的是言外行为,因为这个与说话者的意图最一致。在语言交流研究中,语言学家最感兴趣的是说话者如何表达他的意图,而听者如何识别说话者的意图。言语行为理论也深刻照见了语言学交流的哲学本质。根据这个理论,我们说话时,就是在进行一种行为,语言学交流过程就包括了一系列行为过程。当我们争吵,警告,祈求,感激,致歉,拒绝,接受时,我们是用语言表达

9、来进行言语行为。2.1.2Austin理论的后续发展继奥斯汀之后,Searle系统的发展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解释了言语行为的各种有效条件,阐明了言语行为分类的原则和标准,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Searle认为任何语言交际都牵涉到言语行为。人类语言交际的或最小单位并不是作为单词或句子,而是言语行为,准确的说,在一定条件下构造具体的句子,就是实施言语行为(Searle, 1969)。他提出了实施言语行为所具备的四种有效条件:命题内容条件、准备条件、真诚条件、根本条件。根据这些条件的差异可以区分不同类型的言语行为,他还根据行为的命题条件、真诚条件和适从向这三个标准对奥斯汀的五类言语行为进行了修

10、正,提出了自己的五类言语行为理论,及断言类、指令类、承诺类、表达类和宣告类(Searle, 1979)。此外。Searle从言语行为的角度对语言中使用“拐弯抹角”间接表达自己意图的现象进行了研究,从而提出了间接行为理论。间接行为理论实际上是通过实施另一种言语行为来间接地实施某一言语行为。继奥斯汀和Seale的研究之后,很多语言学家也对这一理论发表过许多意见和见解,对言语行为理论的研究具有巨大的启发意义。它为我们对语言本质的理解和解释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为语言研究提供了新途径。2.2概念2.2.1言语行为根据Austin(1962)的理论,言内行为指的是说话这个行为,这个行为包括发出特定的声音(

11、语音行为),使用语法结构和单词(交流行为),表达单词的意义(修辞行为)。言外行为是指说话的方式,比如疑问,陈述,确认,警告等。言后行为是指说话达到的影响和后果。例如,如果Tom对Zoe说,房间太冷了。言内行为就是字面意思。言外行为是一个请求或一个命令,请关门或者希望你给我件外套的意思。言后行为是Tom去把门关了或者Zoe给Tom了一个外套。言后行为并不是一定的,说话者所期望的言后行为不一定能实现。2.2.2言外行为五大类型评判型是指对特定事件根据证据、理由进行评判。确信,发现,遵守,解释,这些都属于评判。施权型是要决定事物如何如何。指定,贬低,开除,这些都属于施权。承诺型是说话者对特定的行为做

12、出承诺。当说话者做出承诺时,他要为执行承诺的行为负责。承诺,约定,承担,这些都属于承诺型。表态型是对一个人的行为和遭遇的反应。道歉,感谢,遗憾,憎恨,挑战,都是表态型。理论型是观点解释、争论、澄清的阐述。确认,否认,告诉,询问,同意,反对,这些都是理论型。3.伊万卡特朗普演讲的言语行为分析政治演讲是一种语言学交流行为,说话者在演讲过程中,言语行为包含了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在政治演讲中,修辞策略有助于帮助听众更好的理解演讲者的意图。尽管演讲的主题不同,但是这三种言语行为遍布所有的演讲,并且言外行为最为重要。3.1伊万卡特朗普演讲的言内行为分析言内行为是说的话本身,特定的语音,音节,单词

13、,短语,句子,就是指字面意思。一系列声音组成了有意义的句子就是言内行为。分析伊万卡的言内行为,即分析伊万卡演讲的表达和文本。用词干净利落,铿锵有力。伊万卡善用排比句,比如,“He did what any great leader does: He dug deeper, worked harder, got better and became stronger.”三个比较级的词语音节整齐,且有韵律,掷地有声,大气磅礴。在言内行为方面,伊万卡特别注意语音、音节方面的利用,使得演讲极具煽动性。伊万卡用其他政客和特朗普做了一个对比,对比修辞的应用在语音上和意义上都起了很好的效果。“I feel f

14、or you.”和“Ill fight for you.”在语音上极其相似,而内容上差别巨大,对比出特朗普挺身而出的英雄精神,和其他政客的虚伪平庸。演讲中,伊万卡列出了特朗普集团里女性高管比例高于男性,而美国社会上女性收入低于男性。通过列出事实,同样造成了鲜明对比,给听众以震撼,唤醒人们心中想要实现同工同酬的愿望。以上种种,不胜枚举。即使不考虑竞选演讲的意图、策略,单单听到伊万卡有力的声音,便让听众振奋。单单听到伊万卡列举出的事实,便让听众感动。即使是不支持特朗普的人,也不得不承认,演讲本身,在音律上,在讲故事上,是多么的动人。对其演讲言内行为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个演讲本身就是高效交流的优秀范例

15、。3.2伊万卡特朗普演讲的言外行为分析和言内行为不同的是,言外行为不仅是有关语言的表达,更是关于语言背后的意图。言外行为和演讲者的目的有关,比如命令,断言,解释,祝贺,责备,承诺,请求,建议,命名等等。也是通过言外行为,听众才知道演讲者想要做什么。政治演讲的一大作用是说服听众。伊万卡在演讲中体现的言外言语行为是多样化的,这篇演讲的广泛传播间接证明了听众对这篇演讲的认可。首先,伊万卡多次用到评判型的言外行为。比如“川普是能让美国再次伟大的那个人!”“我的父亲是一名斗士。”都是她对于川普的评判。其次,伊万卡也用到了施权型的言外行为。比如,“实人用来做实事,愿景变为现实。”就是断言美国的前景。不存在

16、假设,期望等等不确定的语气,不需要证明,直接宣称愿景必然实现,这种断然的语气非常具有领导气质。承诺型的言外行为几乎存在于每一个竞选演讲中,伊万卡也精于此道。“他将为同工同酬战斗,我也将与他并肩战斗。”“他将使美国再次伟大,他会言必信,行必果。”“他会每次都为你一战到底!”“他会成为你们最伟大、最真实和最忠诚的冠军。”这些承诺的句子出现在每一个段落的末尾,将气氛推至高潮,给人以无限希望。伊万卡对于表态型言外行为的使用很有特色,她的表态是极有节制的。通篇演讲中,虽然她提及了美国目前男女收入不平等,政客不作为的现象,但是她只陈述事实,不做表态。只有在谈及特朗普个人时,她才做正面的积极的表态。这样,演讲给人的印象是,特朗普可以解决目前美国社会一切不公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