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大专) —实践报告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33164219 上传时间:2024-01-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5.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管理(大专) —实践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行政管理(大专) —实践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行政管理(大专) —实践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行政管理(大专) —实践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行政管理(大专) —实践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政管理(大专) —实践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管理(大专) —实践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参加第六届羊城国际粤剧节对外联络部工作的实践报告(行政管理)内容提要:通过参加“第六届羊城国际粤剧节对外联络部”日常工作,学习处理日常的行政事务,以熟悉行政管理工作的运作方式,并在参与工作的过程中进行实践学习,使所学理论知识得到验证,培养灵活运用书本知识的能力,总结和积累处理日常行政事务的方式方法,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技巧和能力。1、社会实践目的在“第六届羊城国际粤剧节对外联络部”学习处理日常的行政事务,以熟悉行政管理工作的过程,并通过实践学习,使所学理论知识得到验证,培养灵活运用书本知识的能力,积累处理日常行政事务的方法,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技巧和能力,增长和扩充知识面,增加对社会的接触,为

2、更好地提升自身综合工作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2、社会实践时间2012年4月12日至11月26日。3、社会实践单位第六届羊城国际粤剧节对外联络部。4、社会实践情况4.1 第六届羊城国际粤剧节对外联络部的基本情况:第六届羊城国际粤剧节于2012年11月21日至11月26日在广州举行,为使“粤剧节”工作的顺利开展,于2012年2月8日召开了“第六届羊城国际粤剧节第一次筹备工作会议”,随后,根据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第六届羊城国际粤剧节组委会的工作安排,由广州粤艺发展中心负责组建第六届羊城国际粤剧节对外联络部,并于2012年2月27日正式挂牌运作,其具体职能是承担第六届羊城国际粤剧节中的四项主要工作

3、任务:一是“优秀粤剧剧目展演”对外联络工作;二是“海内外粤剧社团大联展”对外联络及接待工作;三是“广州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览”;四是“粤剧电影旅游美食周”联络工作。4.2在工作实践中的几件小事在第六届羊城国际粤剧节对外联络部实习的日子里,我主要参加粤剧节“海内外粤剧社团大联展”工作小组对外联络及接待工作任务。该小组工作量大、繁杂、琐碎而又要求严格,从文件、资料收发传阅、电话联络到落实具体任务,事情看似简单,却耗时费事。我和我同事,积极发挥团队合力,相互配合,为工作的有序开展,赢得了时间和机会。我下面简要说几个事例。4.2.1 为了确保粤剧节“海内外粤剧社团大联展”对外联络及接待工作准确、有

4、序地展开,我运用课堂所学习零缺陷管理法的基本原理,与小组的同事一起,根据往届粤剧节的经验,首先制定了第六届粤剧节海内外粤剧社团大联展对外联络及接待组工作方案,并在方案中详细列明工作目标、工作机构、工作职责和小组各岗位的工作分工等各项内容,同时,根据工作进程需要,用逆向行进法制定了第六届粤剧节海内外粤剧社团大联展对外联络及接待组工作进程表,把各项工作任务必需完成的时间节点、内容、要求一一标明,使小组各岗位人员清晰了解自身的工作任务,主动相互配合,力求准确实施工作内容。零缺陷管理法有一个很重要的核心概念就是:第一次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这个核心概念包含了三个层次:正确的事、正确的做事和第一次做正确。

5、因此,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准确,是我们小组实施工作目标的总体要求。为此,我们在制订方案的过程中深刻理解组委会对我们工作的要求,确立“零缺陷”的工作理念,为消除工作缺陷特别注重预防系统控制和工作过程控制机制的建立,提高组员的工作责任感,让全体组员按要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确”,使整个对外联络和接待工作结果符合对组委会对我们的工作要求,从而使整个第六届羊城国际粤剧节对外联络、服务接待工作得到了有力保障。4.2.2 就拿落实参演社团来穗参加活动一项工作来说,就让我们碰到了不少难题,首先,我们根据前几届“粤剧节”的资料登记,于4月初把确定了的六届羊城国际粤剧节邀请函文本向所有登记在册的海内外100多个粤剧

6、(社)团发送,并要求各社团于5月15日前确认是否前来参加活动。由于各社团分布在世界各地,而且有将近半数在欧洲和美洲,如何及时、准确把信息送达和收拢,是我们完满完成任务的关键所在,为此,我们充分发挥所有组员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微信、电子邮箱等现代互联网通讯手段和电话、传真等传统联络方式相结合的办法,不分昼夜与各(社)团的互通信息,最终在规定时间前,完成第六届羊城国际粤剧节海内外(社)团参演的确认和资料报送工作。4.2.3 第六届羊城国际粤剧节有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114个粤剧(社)团、258个剧(节)目、约2000多位海内外嘉宾来穗参加活动,其中境外来宾近1500人,800人参加演出,活动的规模

7、远超历界。为了让来穗参加活动的嘉宾能尽情感受羊城人民的好客热情,我们提前制定好活动安排,除了联系好相关的接待酒店外,我们还在宾客入住较多的酒店设置联络工作站,专门协助参加“粤剧节”活动的来宾办理各项相关业务(如客房预订、交通车预约、大会资料派送等),及时提供大会活动资讯,使参加活动的来宾真正享受四年一度的粤剧文化盛宴。4.2.4 历届粤剧节活动均以海内外大联展为重头戏。本届粤剧节安排了6天、5个剧场、114个粤剧(社)团、258个剧(节)目共39场的演出,平均每场都有两至三个粤剧(社)团同台献艺,为了保障各参演(社)团的演出顺利,我们在各剧场专门派驻大会联络员,负责协调剧场、班底(配演)团、参

8、演(社)团三方的组织工作,从前期的演出资料收集(剧本、曲谱、剧照、参演人数、舞台布景配置、灯光、音响效果要求等),到演出前的节目排练、节目时间控制及演出过程中的舞台监督工作,驻场联络员全程参与协助,并把此期间的各方面信息即时反馈给组委会,同时亦及时把组委会的要求和建议传达到参演各方,使得整个大联展演出活动能够按照预定计划展开,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充分的组织保障、及时的信息交汇,使本届的39场海内外大联展异彩分呈,精彩不断,台上演员与台下观众亲和交流,互动不断,气氛非常融洽,五个剧场班底(配演)团热情投入,凭借着丰富的经验,为参演社团提供专业的乐队、装置、服装、调度和主持,在驻场联络员的配合下及

9、时、周到地解决了一些临场突发问题,保证了各场演出的顺利进行,使各参演社团都有愉悦的演出经历。第六届羊城国际粤剧节顺利、平安、圆满结束,给海内外嘉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使我得到了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让我真正体验到组织大型活动前期策划筹备的艰辛和各相关工作方案制定的重要性。4.3社会实践中的自我调试心路历程4.3.1 逐步进入角色。通过以上事例,我在整个实践学习过程中,逐步调整了工作学习的角度,不断给自己拓宽工作内容,我是第一次参加大型活动的组织筹备工作,工作小组有不少同事位都比我有阅历,有工作经验,他们经常参与这类工作,都有自己切身的工作和社会体验,他们都是我的实习指导老师。我开始先虚心求学,积

10、极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遇到为难的工作、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向有经验的同志请教,在领导和同事们讨论业务工作时,耐心地聆听,仔细地思考,逐渐地有时也能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我也能够逐渐深入讨论一些业务问题,可以听懂一些专业上的知识。时间过得很快,我感到我充实了许多。4.3.2 重新认识自己。参加第六届羊城国际粤剧节对外联络部工作实践,使我对自己、对工作、对未来有了一个更高的期望。在今后社会实践的实际工作中能写上怎样的文字、画上怎样的图画,还要靠自己不断的积累和奋发。通过对行政工作的粗浅认识和实际的社会实践参与,我的体会是多方面的,认真总结这段难忘的工作实践,首先要感谢第六届羊城国际粤剧节对外联络部能够

11、给我提供这样好的社会实践机会,感谢对外联络部的领导和同事们对我的关心和帮助,其次,能够参与对外联络部实践工作对我确是弥足珍贵,我们常讲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在对外联络部实践的日子里,对我给对外联络部作出了什么成绩、对外联络部对我的评价如何是不太重要的,对我主观世界的改造,却是无形和深刻的,我的实习成绩也主要集中在自己的思想变化上。思路就是出路,观念就是财富,能够在大半年的时间里,让自己的思想观念发生一些变化,对我是很重要的。5、社会实践体会 5.1 理论知识和现实社会总是有差距的。我们的成长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在课堂里学习的所有的理论知识,都是前辈们实践的科学总结,都应该扎扎实实地

12、学习掌握。但课堂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之间总是有一定差距的,这或许是因为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或许是因为有些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学习不实践,理论知识的提升和社会实践效果的差距永远不会缩小。通过七个多月的实践,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一是社会交往经验不足,表达能力有待提高;二是专业知识储备不足,文字功底稚嫩;三是深入社会实践少,眼界不开阔;四是对书本知识和课堂教育的理解有偏差,对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和困难认识不足。这些问题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理论知识和现实社会总是有差距的。就是说我们在课堂里学习得再好,仍然要谦虚谨慎,注重实践,坚持理论指导实践。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实质就是理论与实践的新的结合,个人的成

13、熟也是个人掌握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认识到理论知识和现实社会的差距与不同,才能认识到我们自身的不足,才能知道我们自己的发展方向,才能在广阔的社会实践天地中,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和正确态度。5.2 学习提高素质,实践提高能力。离开了课堂专业系统的学习,我们在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常会有一些基本的东西时时妨碍你,这些基本的素质和素养是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渐渐形成。但这些并不是你能力的全部,具体的工作能力、即动脑、动口、动笔、动手的能力,只能在具体的工作中逐步掌握。所以,增强工作技能是个人职业发展的必然需要。技能对一个人很重要,从小的说,是安家立命的根本,从大的说是融入社会、融入生活、体现个人价值的阶梯。

14、我们没有技能,只有满脑子的想法,往往是空谈误己,衣食不保。技能从实践中来,真如我们学游泳,不下水只想着如何划动,是永远学不会游泳的,你的游泳知识只能停留在你的脑子里,如果我们有基本的游泳知识,还能够下水学习游泳,我们才能明白学习游泳知识和学习游泳的关系,才能真正学会游泳,才能渡过河流达到我们的目的。技能的学习是社会发展对我们的要求,我们要敢于吃苦,不怕磨难,正所谓经风历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学习技能、学好技能、学精技能,成为工作的行家里手,技能学精了,就能体现我们的素质,就能给我们提供更好的展示才华的机会,就能在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的同时,体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和理想目标。5.3 学习从大处着眼,实践

15、从小处入手。我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时候,往往是从全局的角度,宏观的角度,从领导者的角度来学习的,但我们进入社会工作后,可能长期处在一个螺丝钉的位置,如何做好一个螺丝钉,又不止于螺丝钉是对我们的一个考验。古人所谓“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我们在工作中可能长期干一些接电话、收发文件、打扫卫生等一类的琐碎小事,这些不起眼的小活,在一个阶段内可能是我们工作的主要内容,我们必须正确对待,兢兢业业地、全身心的把它们做好,绝不可掉以轻心,要深深体会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小事情能够撬动大事情,琐碎工作也能见精神和作风。每个人一生中绝大多数时候必须做一些细小的事情,小事做不好会影响大事,小事做不了就不会做大事。认真地

16、做小事并不妨碍我们想大事和做大事,相反做小事可以培养我们细致入微地观察周围的世界,磨练我们的心性,积少成多,积小胜为大胜,为我们积累丰富的经验,帮助我们更好地抓住机遇,干好大事。做小事不能把人也做小了,要做到“以小见大,以近见远”,在作好手中小事的同时,把小事与大事联系起来,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把小事作为大事的模拟,丰富提高个人的阅历,完善自我,提高自我。5.4 学习和实践没有止境。我是学行政管理的,在书本上学过很多套经典管理理论,似乎通俗易懂,但难以付诸实践过,即使在办公室中也很难处理一些令人措手不及的事情。也许当你真正管理一个部门时,才会体会到难度有多大;我们在老师那里或书本上看到过很多精彩的谈判案例,似乎轻而易举,也许亲临其境或亲自上阵才能意识到自己能力的欠缺和知识的匮乏。工作实践这段时间,我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体验到社会实践复杂性,明白学习知识和深入实践都是没有止境的道理。一个对外联络部,工作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