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环六步教学模式探索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3315627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环六步教学模式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环六步教学模式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三环六步教学模式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三环六步教学模式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三环六步教学模式探索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环六步教学模式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环六步教学模式探索(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环六步”教学模式探索嫩江县第四小学 田艳如何强化学生课堂的主体意识,唤起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如何在互动生成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轻负高效,惜时增效”?这样的教学模式一直是我们第四小学探索的主题,经过领导和老师的共同努力,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教育模式“三环六步”教学法。“三环六步”教学法注重课堂教学效果,关注学生人格发展,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培养学生自主、自信、自强、勇敢有为、探索创新的精神。一切要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要适应学生的发展,一切要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样才能让教师退出来,让学生动起来,让思维飞起来。一、策略理念自主互动,彰显个性,加强交流,培养习惯。二、设计原理1.“三环六步”教学法,

2、是一项以科学的教学观为指导,以“局部探索方式”学习新教材的普通教学法。所谓“局部探索方式”,即部分引导学生去独立探索,部分由教师点拨、启发和精讲。“三环六步”,“三环”即预习探究、自学解惑、拓展巩固三大环节;“六步”即预习、自学、讨论、讲解、练习、检测六个步骤。具体图示如下: “三环”预习探究(课前)-自学解惑(上课)-拓展巩固(复习提高) “六步” “预习自学讨论讲解练习检测学法教法2.“三环六步”教学法的特点:(1)力求把 “双基”教学与发展智能的任务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协同提高,以形成” 双发展”局面。(2)突出“两主”作用。“三环六步”教学法突出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3、,并致力于形成一种新的双边关系,即教学在教师的启发下,引导学生去发现;在学生发现要求之下,促使教师去精讲,师生紧密配合,教学相长,使两个最重要的教学要素的作用和谐而充分地得到发挥。(3)突破旧的“三要素”(教师、学生、教材)结构关系,变“教师教材学生”结构关系为:学生-教材-教师,使学生与教材直接关联沟通,教师则扮演架桥摆渡的角色。从而改变学生与教材严重脱节的不正常现象,体现了知识的掌握是学生自己智慧活动产物这一基本认识原理。(4) “三环六步”教学法致力于学生通过“五动”进行学习,即动眼、动耳、动口、动手、动脑。营造互动生成的情况,使学生生理官能与大脑思维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强化吸收知识,提高

4、技能,发展智力,彰显课堂教学的靓丽生命。三、操作程序“预习、自学、讨论、讲解、练习、检测”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为主,让学生通过自学,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互动来完成学习任务。1.“预习”是指课前学生的自我学习行为,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方法。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内容不可过多、过难;预习题是教师“导”的体现,预习题的设计要依据学习目标和教材,应体现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体现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要简洁明白,抓住关键,揭示知识间的练习,侧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具体操作:这是一个学生自主预习的环节,学生根据学习目标,确定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教

5、师提前把精心准备的预习提纲下发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者课前一段时间独立完成预习提纲中的内容,所以第一步主要是在老师的预设中完成对将要学习内容的整体感知,这是一个让学生提前热身的一步。2.“自学”即学生为完成一定的学习目标自行学习有关的教学内容,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明确学习目标和要求,充分重视发挥知识的迁移作用,可以通过预览、提问、演练等方式了解教学内容,发现问题,并能主动深入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这是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是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的具体表现。具体操作:这个环节的学习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查询各种资料,如阅读教材时,引导学生边读边圈点、

6、勾画、标记、批注,或摘录、编写提纲、写小结、绘制图表等,有疑问的地方做好标记,等待小组合作研讨时再解决。又如教会学生从限制性词句里找疑问,从类同中找特殊,从现象中找本质等学习思维方法,使学生尽快地抓住教材的脉络和要点。3.“讨论”是指学生初步感知教学内容后,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或疑难问题进行切磋,各抒己见,使真理越辩越明,问题越辩越清。讨论时要注重问题的提炼,可采取多种形式,但教师要注意调控,保证讨论的有效性;这是一个共享学习成果的过程,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互动交流,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具体操作:经过预习和自学两个环节,对于仍未解决的问题,需要合作交流,实行组内

7、同伴互助的方式,即实施兵教兵、兵帮兵的合作探究样式,要发挥好组长的作用,当好小老师。组内可以两人研讨,也可前后左右研讨,组内研讨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可以请外援实行组与组之间的互动交流,这时可以下位到认为能帮助解决问题的同学那里寻求帮助,此时课堂不怕乱,但要追求一种乱中有序的效果。学生在自学中,不但有了潜心思考,而且借助了参考书和工具书,不少问题已解决,余下的问题再经过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相互切磋,取长补短,纠错立正,既增加了学习兴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同学之间在争论问题时,与其他同学的见解相一致,便产生学习的快感;与其他同学意见相矛盾时,为了证明自己的意见正确,和同学、教师争论得面红耳赤,不肯

8、轻易让步;也有的学生在问题的思索中产生困惑,在教师的引导下顺着问题的线索去寻求解决的思路。4.“讲解”即是教师在学生遇到问题、发生困难,难以解决时,及时启发引导,教师的核心是点拨、引导,而不是包办,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学生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根据组内同学的共同探讨,争取用各种形式展现学生在自学、讨论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成果,如好思路、好方法、好结论等,以及在自学过程中所遇到困惑的问题,教师要发挥好“导”的作用,适时的进行引导、调控和激励。既要让课堂富有激情、气氛活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要秩序井然,完成教学任务。具体操作:这是一个展示学习成果,出彩出色的关键一环,同时也是一个暴露问题的

9、一环,其目的就是通过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教师的点拨进一步明确答案,梳理知识,强化重点,规范做题,训练技能。这个环节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培育学生的综合能力,如:说、写、表演等。这个环节老师要讲,要精讲,适时评价,可以对个人,也可以对小组。教师要把握好两点:一是做好提示点拨,二是讨论要做到“有序”与“适度”。所谓点拨,即“一言而解惑”,使学生有豁然开朗之感。“点”就是点破要害,给学生开辟思维的空间;“拨”,就是拨疑疏惑,透过现象看本质。在点拨中,或作提示,使其自悟自醒;或作反诘,促其猛醒。5.“练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有目的的练习,它包

10、括口答、板演、笔练等多种形式,并通过练习使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寻找规律,形成综合能力。练习要注意梯度和层次,设计一些体现能力、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开放性题目,让学生在利用所学知识,在思考、分析、解决这些问题时,达到迁移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把学得的理论知识初步转化为能力(或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勤动笔、好动手的良好学习习惯,以及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和坚强意志。具体操作:这个环节是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环节。学生在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拓展训练,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使学生熟练运用,提高目标达成度。6.“检测”是完成堂堂清的重要环节,要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全面的检查。这是

11、一个检验学习成果,弥补学习缺失的环节。具体操作:一是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自己的学习收获,学生谈收获的过程就是对知识再巩固的过程。二是教师下发当堂达标测试题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这个环节要充分利用教室内的黑板,让一部分同学拿着测试题直接做到黑板上,另一部分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在下面做的同学改黑板上学生所做的题,这样人人都有上台的机会,之后教师适当点评,回顾所学。“反馈”是指教学活动信息的返回,并经调节后再作用于教学活动,使教学活动顺利有效开展。反馈并不仅仅体现在教学完成时的练习活动中,它应该伴随着整修教学活动的始终,这样的反馈才是及时有效的。“教法与学法”也是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是为

12、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服务的。四、应用说明1.“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法的应用,应与实际相结合,灵活地加以掌握。因为教学任务、学科性质、课型特点、教材内容、学生水平、教学设备等不同,所以不应也不能采取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应采取不同的应变措施,以有利于学生的自学探索,有利于教师个人的独特教学风格的发挥。 2.教法贵在简捷而具实效,切忌烦琐和搞花架子。3.教学中首先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本领,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进行自学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自求得之”,这是实行“三环六步”教学法的必要条件。自学能力一般要达到:会使用工具书,会读书,会记笔记,会整理知识,会思考和解决问题等。“ 三环六步”教学模式突破了“三个转变”,即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让学生真正在诱互动生成中培养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的能力导释疑,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