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盐碱化的成因及措施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33142395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壤盐碱化的成因及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土壤盐碱化的成因及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土壤盐碱化的成因及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土壤盐碱化的成因及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土壤盐碱化的成因及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土壤盐碱化的成因及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盐碱化的成因及措施(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盐碱地是如何形成的如何改良和利用?各种盐碱土都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其形成的实质主要是各种易溶性盐类在地面作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重新分配,从而使盐分在集盐地区的土壤表层逐渐积聚起来。影响盐碱土形成的主要因素有:气候条件:在我国东北、西北、华北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溶解在水中的盐分容易在土壤表层积聚。夏季雨水多而集中,大量可溶性盐随水渗到下层或流走,这就是“脱盐”季节;春季地表水分蒸发强烈,地下水中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而聚集在土壤表层,这是主要的“返盐”季节。东北、华北、半干旱地区的盐碱土有明显的“脱盐”“返盐”季节,而西北地区,由于降水量很少,土壤盐分的季节性变化不明显。地

2、形条件:地形部位高低对盐碱土的形成影响很大,地形高低直接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运动,也就与盐分的移动和积聚有密切关系,从大地形看,水溶性盐随水从高处向低处移动,在低洼地带积聚。盐碱土主要分布在内陆盆地、山间洼地和平坦排水不畅的平原区,如松辽平原。从小地形(局部范围内)来看,土壤积盐情况与大地形正相反,盐分往往积聚在局部的小凸处。(局部蒸发,凸起处水分散失的快,周边的水向凸起处靠拢,盐分随水聚集到凸起处)土壤质地和地下水:质地粗细可影响土壤毛管水运动的速度与高度,一般来说,壤质土毛管水上升速度较快,高度也高,砂土和粘土积盐均慢些。地下水影响土壤盐碱的关键问题是地下水位的高低及地下水矿化度的大小,地

3、下水位高,矿化度大,容易积盐。河流和海水的影响:河流及渠道两旁的土地,因河水侧渗而使地下水位抬高,促使积盐。沿海地区因海水浸渍,可形成滨海盐碱土。耕作管理的影响(人为):有些地方浇水时大水漫灌,或低洼地区只灌不排,以致地下水位很快上升而积盐,使原来的好地变成了盐碱地,这个过程叫次生盐渍化。为防止次生盐渍化,水利设施要排灌配套,严禁大水漫灌,灌水后要及时耕锄。次生盐碱化是指本来该地没盐碱化,但因为不合理灌溉等因素导致地下水上升,因该地蒸发量大,水被蒸发后矿物质便留在土壤中,导致盐碱化。盐碱土的改良和利用:盐碱土形成的根木原因在于水分状况不良,所以在改良初期,重点应放在改善土壤的水分状况上面。一般

4、分几步进行,首先排盐、洗盐、降低土壤盐分含量;再种植耐盐碱的植物,培肥土壤;最后种植作物。具体的改良措施是排水,灌溉洗盐,放淤改良,种植水稻,培肥改良,平整土地和化学改良。起盐碱地,人们总会想起那白茫茫的没有一点生机的不毛之地,总会想起“刮风漫天雪,雨天人烟绝”的情景,也总会想起农民渴望而又无奈的眼神。而在雁门关以北约100公里之处的怀仁县,昔日茫茫的盐碱地已长满各类农作物,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变成了亩产千斤的丰产田。这是怀仁县盐碱地改良课题组在多次试验、反复实践的基础上取得的成果。下面就盐碱地的成因、改良的技术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一、盐碱地形成的原因1、植物聚盐当地植被多为深根耐旱的盐性

5、植物,从土壤中吸收较多的盐分,聚积于植被体组当中,生育代谢过程中的泌盐或矿化灰化后,残体中的盐分遗留在植株周围的土壤中,从而形成小块盐斑。2、土壤质地土壤形成的风积或洪积过程中,低凹处常因洪水漫淤而带有粘土层,该层呈片状结构,厚5厘米左右,该土层质地严密,水分下渗困难,致使盐分被积累在粘土层上,加上随后强烈的蒸发,盐分复升之表土层,形成小块盐斑。3、土面不平在农作物生育期灌水时,地块高处常因浸淹不到或水层薄,而先行暴露出土,在阳光照射下地温高,蒸发量大,吸收着邻边土壤中的水分而盐同时随水而来,盐分积累增多形成盐斑。4、施肥影响没有沤(ou,长时间的浸泡)制处理的老羊圈粪的含盐量竟高达13.5%

6、,在田间堆置肥料过久时随风而来的一些盐分也会积聚在粪堆背风处,故当大量施肥时也会人为地制造一些程度不等的盐斑。怀仁县境内风大沙多,气候干旱,碱化严重。仅盐碱地面积达到32万亩,占国土总面积184.4万亩的17.4%,其形成原因主要为上述第二种。二、盐碱地改良措施土壤盐渍化制约了怀仁县农业生产的发展,怀仁县盐碱地改良课题组在进行多次试验示范的基础上,于2005年在金沙滩镇四个村(包括一个农场和一个园区),实施了总面积5000亩的盐碱地改良示范,取得了成功。主要采取了井灌排盐、化学改良措施降碱、生物农艺措施培肥三项综合措施:(一)灌溉工程措施充分利用充足的水资源,打井灌溉压碱,配套水泵、铺设管道等

7、设施,发展井灌排盐改碱,采取单井独立灌溉半固定管灌系统。干管、支管采取沟埋式,根据井距、田块设置,支管间距50-100米,每亩固定管不少于6米。(二)化学改良降碱1、硫酸亚铁改碱春播前,随春耕施肥,每亩盐碱地表施硫酸亚铁化学改良剂50公斤,然后用旋耕机或犁翻耕入土。2、脱硫石膏改碱春播前,随春耕施肥,每亩盐碱地表撒施脱硫石膏1.5-2吨,然后用旋耕机或犁翻耕入土。3、施用DS1997土壤改良剂春播前,随春耕施肥,每亩盐碱地表施DS1997土壤改良剂150公斤,然后翻耕入土。(三)农艺措施1、广开肥源,千方百计增加农家肥用量,春耕前每亩撒施优质农家肥1500公斤、有机肥25公斤,然后翻耕入土。2

8、、绿肥种植在中度盐碱地种植豆科牧草绿肥,每亩用紫花苜蓿种子1.5公斤,牧草刈割两茬,一茬用于过腹还田,第二茬压青施肥。充分利用豆科绿肥改良盐碱地和增加土壤有机质。3、测土配方施肥取样:每200亩采一个土样,每样分析化验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S04-2、HCO3-1、CI-1、pH值、含盐量等10项次,共分析化验250项次,用土钻根据地块形状棋盘型取样,每个样品取样点不少于5个,取样重量不少于0.5公斤,多余部分用十字法淘汰到0.5公斤。化验:化验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全盐和pH值等项。确定配方:根据盐碱地土壤特点,增施偏酸性肥料(磷肥和有机肥),并配施足量的氮肥和钾肥。施肥方法:

9、盐碱地施肥采用化肥与有机肥混合,耕前表施的方法。三、盐碱地改良前后对比怀仁县实施盐碱地改良总面积5000亩,其中玉米种植面积1872.8亩,平均亩产676.5公斤,比对照亩增产139.3公斤,增产幅度为25.9%,共增产玉米260881公斤,增加产值260881元。谷子种植面积260.4亩,平均亩产280公斤,比对照亩增产65公斤,增产幅度30%,共增产谷子16926公斤,增加产值23696.4元。黍子种植面积435.8亩,平均亩产244.7公斤,比对照亩增产111.4公斤,增产幅度83.5%,共增产黍子48548.1公斤,增加产值77677元。豆类种植面积303.9亩,平均亩产188.1公斤

10、,比对照亩增产50.3公斤,增产幅度36.5%,共增产豆类15286.2公斤,增加产值45858.5元。甜菜种植面积81.5亩,平均亩产3051.9公斤,比对照亩增产370.4公斤,增产幅度13.8%,共增产甜菜30184.3公斤,增加产值7848元。高粱种植面积6亩,平均亩产250公斤,比对照亩增产40公斤,增产幅度19%,共增产高粱240公斤,增加产值240元。其它如草玉米、西瓜、胡萝卜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增产。项目实施共增产粮食34.2万公斤,增加产值57.8万元。四、盐碱地改良的效果通过项目实施,使轻中度盐碱地盐分含量和pH值均得到下降,排盐降碱效果明显,生物和农业措施使土壤有机质明显提高

11、,同时使土壤物理、化学、生物性状得到改善,增强了土地保水保肥、供水供肥及防污染和抗逆能力(排除农业发展中障碍因素的本领),提高了耕地综合生产能力。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避免了农民盲目施肥造成的肥料流失和浪费,提高肥料利用率12%左右,相当于在原有基础上节肥22%,减少肥料损失55吨(纯养分),价值16.5万元,相当于项目区亩节约化肥投资33元,共节约化肥投资16.5万元,为项目区农民每年增收节支110万元。项目的实施,使项目区农业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土、肥、水资源得到合理有效利用,使项目区昔日广种薄收的轻中度盐碱地变成稳产、高产、高效农田。盐碱地改良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持续性的工作,如果在改良后不加以管理,则可能出现反复现象。同时,在盐碱地改良的时候,要认真分析盐碱地成因,准确测量盐分含量,精确计算改良剂用量,并进行全程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方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抗逆能力adverse至dv:S,至dv:s不利的,相反的;resistancerizistns电阻,反抗又称抗性。植物对逆境的适应能力。.植物在逆境下生长、繁殖和生存的能力,以及逆境解除后的恢复能力。包括抗旱性、抗寒性、抗热性、抗盐性、抗涝性、抗污染性、抗病性和抗虫性等。是一种复杂的遗传性状,亦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按照植物抗逆的机理,抗逆.北麓luthefootofahilloramountai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