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媒对大学生形象的扭曲看新闻的失实 7000字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33135565 上传时间:2024-02-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传媒对大学生形象的扭曲看新闻的失实 70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从传媒对大学生形象的扭曲看新闻的失实 70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从传媒对大学生形象的扭曲看新闻的失实 700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从传媒对大学生形象的扭曲看新闻的失实 7000字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从传媒对大学生形象的扭曲看新闻的失实 7000字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传媒对大学生形象的扭曲看新闻的失实 70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传媒对大学生形象的扭曲看新闻的失实 7000字(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传媒对大学生形象的扭曲看新闻的失实 7000字 摘要:在群众传媒对大学生群体的报道中,由于正负面新闻的严重失衡,从而导致了传媒中大学生形象的扭曲。本文从这一现象入手,从传播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对新闻“宏观失实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对当前业界的一些不正之风进行了批判。关键词:传媒报道中的大学生形象、扭曲、宏观真实(失实)、微观真实(失实)、自律警惕:大学生形象正在被扭曲“在校大学生杀死前女友父亲、“女大学生袒露求职性贿赂经过、“2022年大学生非正常死亡实录1这是2022年10月11日22点搜狐网上有关大学生的报道。而这仅仅是媒体对大学生负面报道中的冰山一角。有学者曾对国内颇具代表性的三家以刊载社会

2、新闻为主的都市报(?新京报、?兰州晚报和?扬子晚报)在2022年8月份对大学生的新闻报道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三大都市报中有关大学生的非正面新闻(指有关大学生暴力凶杀、两性、违法违纪等主题的新闻,笔者注)最低的是42.11%(?扬子晚报),最高的竟到达了78.57%(?兰州晚报)。2而在网络媒体中,这一比例更高。“Tom 新闻中心干脆将“迷失的大学生设为专题。3在该专题的首页上,“卖淫、“肤浅、“盗窃、“吸毒、“网恋、“犯罪、“失落、“急功近利、“迷茫、“自杀、“暴力等十五个充斥负面信息的词语竟成了宣传语。有些网络媒体更是拿“女大学生大做文章。笔者在国内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中键入“女大学生四

3、个字,得到了8,590,000项结果。4而在这些相关文章中,“女大学生无一例外地被“着了色:“时代女大学生的新潮生活、“女大学生卖淫惹谁了、“当代女大学生性和行为心态录在这些报道中,“女大学生这个本属中性的词语已经多了一丝暧昧的味道。无独有偶,在笔者发放的1000份(回收率98.7%)以自己所在的大学学生为调查对象,以大学生形象为题的抽样问卷调查中(见表一),67%的同学认为,在群众传媒对大学生的报道中,大学生的负面形象居多,61%的同学认为大学生的真实情况比媒体报道的要好。由此可见,媒体中的大学生的形象与大学生对自身的认知产生了比拟大的差距,在群众传媒有意无意的报道中,大学生的形象已经被扭曲

4、了。直接后果:哈哈镜中的大学生刻板印象有学者对群众传媒中大学生的负面形象进行了归类(见表二)。5透过这些负面形象,我们看到已经不再是一个真实的大学生群体。在群众传媒的报道中,“性观念过度开放和放荡、“暴力凶杀、“冷漠世故、“品质低下等成了描写大学生的常用词汇。从传播效果的理论上看,媒体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聚焦于一个群体,集中报道一些具有相似或者相同属性的东西,就容易造成总体形象的失真,从而形成刻板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刻板印象是属于人们对社会认知产生偏差的一种情形,指的是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人们的社会刻板印象一般是通过两种途径形成:其一是直接与某些人或者某个群体接触,然

5、后将其某些人格特点加以概括化和固定化;其二是依据间接的资料形成,即通过他人的介绍、群众媒介的描述而获得。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刻板印象是通过后一途径形成的。6对于生活在相对封闭的“象牙塔中的大学生群体来说,社会公众对其刻板印象的形成对后一途径的依赖就更为明显。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知道,在群众传媒的描述中,大学生群体的形象已经被扭曲了,就如同哈哈镜中变形的影像。当社会公众对媒体中描述过多的“负面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固化后,变形的大学生刻板印象也就开始定格在他们的脑海里了。更糟糕的是,群众传媒这种有意无意地生产着、传播着“大学生刻板印象的行为,必然会使受众在心理上产生认知“偏见,甚至产生负面意向与敌对

6、倾向。这种认知偏见与敌对倾向,久而久之势必会导致受众态度乃至行为上的变化,对事物的开展起到负面影响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理性探讨:大学生形象扭曲的深层原因按照李普曼的观点,在群众传播高度兴旺的现代社会,人们的行为与三种意义上的“现实发生着密切的联系:一是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二是传播媒介有选择地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即拟态环境),三是人们在自己的头脑中描述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即“主观现实。7大学生群体的真实情况正是李普曼所说的“客观现实,而媒体报道中的大学生形象便是“象征性现实,社会公众对大学生的社会刻板印象便是“主观现实了。我们不妨将其用图形表示出来(见下列图):在传统社会里,主观现实是

7、对客观现实较为直接的反映,而在媒介社会里,人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经过媒体提示的“象征性现实的中介。因此,媒介提示(报道)的“象征性现实准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众对客观现实的正确认知的程度。在笔者看来,这种媒介提示(报道)的“象征性现实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微观的,指媒体报道的具体的、单个的新闻事实;一是宏观的,指经过媒体连续不断的新闻报道后在媒体中所显现出来的事物整体的现实。如果媒体所提示的微观层面上的“象征性现实与“客观现实相符,我们就说它实现了“微观真实,反之那么是“微观失实;同理,如果媒体通过连续不断的新闻报道所提示的宏观层面上的“象征性现实与“客观现实相符,我们就说媒

8、体实现了“宏观真实,反之那么是“宏观失实。很显然,在群众传媒对大学生的报道中,它们通过连续不断的新闻报道所构建的宏观层面上“象征性现实(群众传媒中的大学生形象)与“客观现实(大学生群体的真实情况)产生了背离,已经在客观上造成了“宏观失实(大学生形象被扭曲)。然而,作为“宏观真实的对立面,“宏观失实不像“微观失实那样便于考量。“微观失实的核实相对容易,只需要考察单篇新闻作品的真实性即可,也就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的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情(what)、原因(why)和经过(how)都经得起核对。8如果我们的新闻报道

9、在“五W“一H上没能做到与事实保持一致,就可以说其是“失实的报道,也就是“假新闻。而“宏观失实那么不然,它不能简单地拿“五W“一H来衡量,恰恰相反,有时它面对的甚至是一条条确凿无疑的新闻。其失实之处需要经过一定的时期才能为人们所认识,正是因为如此,它才往往被人们所无视。在群众传媒对大学生的报道中,也存在着两种情形:一、“微观失实黄旦认为,“微观真实应该包含有三层含义:一是必须确有其事;二是对事实的描述必须真实;三是对事实的分析、解释、评价必须真实。9而有些媒体,特别是市场化条件下诞生的一些低俗小报和一些网络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眼球,往往对有关大学生的新闻事件进行过度渲染和炒作,有的甚至胡编乱造,

10、使得媒介提示的“象征性现实与“客观现实完全产生了背离。2022年9月4日?羊城晚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广东高校首设“性学堂选修名额学生抢手的报道,原文是这样的:“中山大学医学院性医学科选修课前晚首次开讲,受到学生们的热烈追捧。原本只有40个选修名额的课程报名者超过了160人,课堂氛围活泼。这是广东高校首开的?性医学课程。应该说,在再现客观现实的层面上,这篇报道是做得比拟好的。然而,此文被某门户网站转载后,内容没变,标题却赫然变成了?广东一高校首次开设性学堂女大学生认真记笔记,网络编辑的“良苦用心一览无余。“微观真实是实现新闻“宏观真实的前提和根底。如果在媒介构建的“象征性现实中,连微观层面的真实也

11、不能保证的话,那通过群众传媒来认识社会的受众对客观现实产生认知偏差就是意料之中的事了。然而,我们不能说所有媒体在对有关大学生的报道中,每一个新闻事实都是“失实的。笔者相信,秉承着“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一理念的绝大多数记者都能在微观层面上对客观现实进行比拟完整的再现,能够对“五W“一H做比拟客观的记录。而且也有理由相信,编造“假新闻的人永远都只是新闻从业人员中的少数,否那么,群众传媒就不会有今天的开展了。可“宏观失实的原因不会就这么简单。事实是,在保证“微观真实的前提下也有可能导致宏观失实。二、“微观真实情况下的“宏观失实我们不妨先做一个简单的若:第一次,大学生A跳楼自杀,媒体对其进行了客观报道;

12、第二次:大学生B贩卖毒品,媒体也进行了客观报道;第三次:大学生C残杀动物,媒体也进行了客观报道在这些报道中,单个的新闻事件都是真实的,我们的新闻媒体在对每个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时也完全客观,也就是说在微观层面上,媒体构建的“象征性现实与“客观现实完全相符,实现了新闻的“微观真实。然而,如果媒体中诸如此类的报道不断增加,当若中的“省略号变成一连串望不见尽头的负面报道时,接触到这些报道的受众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心理学上有个“证实倾向,指的是人们倾向于证实某种若或规那么,而很少去证伪它们。如果接触到有关大学生的负面报道的受众第一次留下了坏印象,他就会在潜意识里把它当作一个规那么,再次接触到类似的报道

13、时就会在心理上对前面的印象形成一个证实,如此反复他们就会进行推理,把他们在媒体报道中所了解到的个别大学生的极端行为推广到所有大学生身上。这种推理开展到极端就会产生“天下乌鸦一般黑的印象在他们眼里,好似大学生就没有一个好的。但实际情况却是,大学生中拼搏奋进,渴望成才,效劳社会的杰出人才大有人在。这些人才并不会因为少数人的极端行为而有所减少。大多数大学生也是行为端正,举止文明。则问题出在哪呢诺依曼认为,在以电视高度遍及为特点的现代信息社会,传播媒介对人们的环境认知活动产生的影响因素有三个:(1)多数传媒的报道内容具有高度的类似性(产生“共鸣效果);(2)同类信息的传达活动在时间上具有持续性和重复性

14、(产生“累积效果);(3)媒介信息抵达的范围具有空前的广泛性(产生“遍在效果)10。在网络,电视,报纸等群众传播媒介都很兴旺的现代社会,诺依曼的理论依然具有现实意义。综观群众传媒对大学生的报道,我们可以发现,多数传媒在内容上选择具有高度相似性的负面新闻。这些负面新闻经过不同的媒体在不同时段不同地域的持续性和重复性传播(在媒体竞争日益剧烈的今天,众多媒体追捧同一新闻事件而上演的新闻大战屡见不鲜,在这些新闻大战中,媒体之间相互转载,转播同一新闻的现象也很普遍),必然会在受众心理上引起多重“共鸣。而这种持续性和重复性地传播着大学生负面形象的行为也会给受众造成堕落的大学生“无处不在的错觉。于是,在大学

15、生的群体形象被扭曲的同时,社会公众也完成了对大学生“变形的刻板印象的构建。由此可见,如果在媒体对某个群体的报道中,对负面新闻的选择越多(这里的“负面新闻都是客观的,也就是说是“微观真实的),在这三重效果的作用下,媒体构建的“象征性现实与事物的“客观现实便越容易产生脱节,从而导致“宏观失实。虽然笔者的若只是对当前媒体对大学生的报道中负面新闻居多的一个极端推理,但我们通过以上分析也可以发现:“微观真实的随意组合并不一定能真实地反映事物的全貌,在实现“微观真实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导致“宏观失实。至此,我们的问题也明朗化了。群众传媒在对大学生进行报道时,一方面,局部不负责任的媒体在最根本的对“微观真实的再现上都未能到达要求,从而给公众传达出了错误的信息,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形象的扭曲;另一方面,也是我们最不易觉察的方面,尽管媒体对大学生的报道从微观层面上看,都是真实的,但是因为它们过多地关注大学生的负面新闻,造成了正负面新闻的严重失衡。在他们建构的“象征性现实中,未能从宏观上全面客观地反映大学生的“客观现实,从而使得主要依靠群众媒介的提示(报道)对大学生进行了解的社会公众对大学生群体产生了认知偏差,形成了错误的社会刻板印象(“主观现实),从而导致了大学生形象的扭曲。传媒批判:我们需要更多自律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新闻的“宏观失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