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炳凡医论医案》初读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33135526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炳凡医论医案》初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刘炳凡医论医案》初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刘炳凡医论医案》初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刘炳凡医论医案》初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刘炳凡医论医案》初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刘炳凡医论医案》初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炳凡医论医案》初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刘炳凡医论医案初读 刘炳凡是我国著名老中医,为第一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第一批中医学术继承指导老师,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研究生教育创始人之一,从事中医学术研究、中医教学与临床七十余年,积累 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享誉海内外。近读科学出版社出版之其学术继承人、 哲嗣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研究员刘光宪先生主编之刘炳凡医论医案(以下简称本书),耳目为 之一新。是书分“典籍发微”、“脾胃研究”、“学术探讨”、“诊余小议”、“读评序识”、“养生发微”、“诊 治我见”、“医案纪实”八个部分,全面系统地精选了刘炳凡老各个时期已发表或未发表的医论医案, 医论部分计文109篇,医案部分精选疑

2、难病案325例,精准而全方位地反映了刘炳凡老的学 术思想、临床经验,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从侧面反映了刘炳凡老为学(治学方法)为人(品德修养) 的安身立命之道。下面从“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为学为人”等三个方面,谈谈我个人的阅读体会。一:学术思想刘烦凡老中医在其七十余年的读书临证、临证读书的求索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治病必须治人,治人 注重整体调节,阴阳平衡,尤重脾胃的学术思想。如本书第二部分脾胃学的历史渊源、脾胃 学的理论基础、脾胃学的应用原则、历代医家对脾胃学的研究、脾胃论研究共五个 部分,51页,近十万字的篇幅,重点阐释“四时百病脾胃为本”、“诸病不愈治从脾胃”,充分反映了刘 炳凡老治病必须

3、治人,治人首重脾胃的学术思想。其历代医家论对脾胃学的研究一节中,从“张 仲景论脾胃证治”、“华陀论脾胃”、“孙思邈论脾胃证治”、“钱仲阳论脾胃证治”、严用和论脾胃”、“许 叔微论脾胃”、“刘完素论脾胃之阴”、“张元素论脾胃”、“李东垣论脾胃学说形成”、“李士材论脾为后 天之本”、“徐春甫论治病先顾脾胃”、“赵养葵论东垣脾胃论之旨”、“吴崑论脾阴”、“张景岳论治五脏 以调脾胃”、“薛己论脾统血”、“喻嘉言论脏腑以脾为主”、“何梦瑶论补肾不如补脾”、“叶天士创胃阴 学说”、“华云岫评胃阴学说”到“清代医家综论脾胃之阴”共二十个标题,以明治病首重脾胃之所本, 其脾胃与养生防病的关系一节中,从脾胃与十

4、二脏腑、精神、气血、津液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 阐述,足见刘炳凡老首重脾胃的治疗学思想的整体第,系统性,非道听途说,万病皆只知蛮补脾胃 之比!“(参本书第79130页)具体而言,如医案部分所选疑难病案325例,治宗脾胃者,足有 270余案之多,其对刘炳凡老治病必须治人,治人首重脾胃的学术思想之反映,于此可见一斑。某, 10岁男,之痫症、多动症。即以健脾益肾,壮脑安神,活血化瘀之法,方用明党10克,白术10克, 茯苓12克,炙甘草克,法半夏4克,陈皮4克,淮山药15克,远志3克,枣仁12克,丹参12克,建菖 蒲4克,牛角30克(先煎),田三七2克(磨兑),首乌12克,黄精12克,枸杞10克,砂仁3克

5、,鸡内 金5克,面诊4次,原方加减服药101剂,获完全治愈是其例。(参本书425页)又如本书第三部分之内经脏腑功能与临床应用的系统思维、从祖国医学的整体观谈辨证论治 等文,即是治病必须治人,治人必须注重整体调节、阴阳平衡的思想体现,以从祖国医学的整体 观谈辨证论治为例,该文从异病同治、同病异治、上病下取、下病上取等几个 方面结合临床实践,系统阐释了治病必须治人,治人注重整体调节、阴阳平衡的学术思想。具体而 言,关于异病同治,刘老谓: 金匮要略云:“脚气上入少腹不仁,肾气丸主之”;“虚劳腰痛,少 腹拘急,小便不利,肾气丸主之”;“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亦一斗,肾气丸主之”; “妇人转

6、胞,不得尿,肾气丸主之。”虽然“少腹不仁”、“腰痛、“消渴、“不得尿”都是疾病的现 象,事物的外部联系;而“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则均属于肾机能减退,调节失职,这是病的本质, 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在辨证上必须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把表象看似不同的东西同一起来,在治疗 上都主用肾气丸,这就是治病求本的道理,也就是“异病同治”。并举脑瘤、脑外伤后遗症、冠状缝 开裂新生物等不同的三种疾病,因同具阵发性头部剧痛,晕眩视糊,烦躁失眠。舌质红,苔薄而干, 脉象弦数的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之特征,故同用滋阴降火,平肝潜阳之法。同选三甲复脉汤加减, 再针对病的个性,脑瘤加天葵子、紫草、蛇蜕,恶心呕吐加锈铁、黄连;脑

7、外伤后遗症加田三七、 红花;神志模糊,言语失常加远志、建菖:“冠状缝开裂新生物”上重下轻,行动受限加骨碎补、牛 膝;裂缝不能合拢加生鹿角、核桃肉。这3例“异病同治”既体现了中医治病的“整体观”,又在共性中 注意了病情的个性,以符合辨证论治原则。因而均获得了临床治愈。(参本书131132页)又如上 病下取,刘老谓:伤寒论云:“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症,渴欲饮水,水入则吐, 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伤寒论太阳篇)这说明中风(伤风感冒)是诱因,发热不解而烦 渴欲饮水,水入则吐是现象,中焦饮停,水与热结,代谢受阻才是本病的本质,不用二陈汤和胃降 逆,而用五苓散化气利尿,则“水逆”自平,而吐

8、水自止,这就是属于“上病下取”的整体治疗法则。并 举头昏、心悸、眼突,咽喉、口舌疼痛等病灶反应在上部的疾病,综合分析病灶反应虽在上,但病 的根本却是下虚。一例据其阴虚阳亢而采用滋阴潜阳(滋肝肾之阴而潜降上亢之肝阳肝肾属下 焦)的方法,另二例属肾虚火浮而采用柔剂养阳(甘润柔和之剂以养在下之肾的阴阳)的方法, “上 病下取”(即“从阴引阳”),均获治愈。(参本书134页)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鲜花:+1(王叔文) 优秀文章Posted: 2012-09-18 11:53 | 楼 主 胡不群 主任委员级别: 版主 精华: 31发帖: 1067威望: 44 点金钱: 5999 元 贡献值: 2816 点

9、 鲜花: 149 朵同意: 10反对: 0 性别:男 年龄:50在线时间:206(小时) 注册时间:2008-10-24 最后登录:2013-02-20 小 中 大二:临证经验 上述学术思想,皆从临床经验而升华者也,称之为学术思想可,称之为学术经验亦可,而此处所称 之临床经验,其实皆统之于学术思想。本书系统反映刘炳凡老临床经验的部分,除上述反映刘炳凡 老学术思想的内容外,集中反映在学术探讨部分之通络法在临床上的运用、肾病的辨证 论治等篇和诊治我见、医案纪实之全部内容及诊余小议的部分文稿。如刘老在通 络法在临床上的运用中,针对络病的治疗,提出注意虚实寒热,气血阴阳。络实治以“辛香通络” 或“虫类

10、缓攻”,络虚治以辛润通络,络虚寒治以辛温或温润通络,络虚热治以清润通络。并举脑损 伤后遗症(癫痫样发作)、毒性甲状腺机能亢进、颈淋巴结肿块、脑炎后遗症、寒痹(雷诺氏病)、 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再生障碍性贫血、过敏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慢性结肠炎及肠系膜肿块、右上颔窦园柱瘤、乳腺增生皮肤病(顽癣)、再生 障碍性贫血等16种不同的疾病,因都具有络脉不通之症征,故在整体调节,重视脾胃的基础上,因 证制方,而均佐以通络之法而均获治愈即其例,如治某12岁男,因低烧,面白光白,卧床不起,病 情日益加重。经湖医附二院检查:全血细胞减少,骨髓象呈增生抑制。诊为再生障

11、碍性贫血:以西 药治疗,每隔20日输血300毫升,但两星期后又逐渐下降,共输血10次,病无起色刘老诊时,面白浮 肿,神疲乏力,头晕耳鸣,心悸气短,四肢清冷,末梢乌紫,眼睑、唇、舌俱淡、巩膜青黯、爪甲 失华、口渴喜热饮,眠食俱差,脉细弱无力,认为新血不生与血瘀络阻有关,在双补气血的基础上 活血通络10剂即面肿消退,手足转温,能起床行动,停止输血观察,原方增损再30剂。血色素上升 到75克,饮食睡眠均好,体温正常。又20剂,身体恢复而复学。仍原方善后,观察三年零五个 月未见复发。(参本书156157页) 又如治64岁男,因天暑畏热,喜用冷水淋浴,以取快一时,逆其生理蒸发,入秋受凉发为重感冒 夹感染

12、。打针仍高烧不退,服中药辛温、辛凉及板蓝根之属,虽出汗而热减,旋即郁闭而温升。刘 炳凡老诊时,面色淡黄,眼胞微浮,头重昏瞀,四肢酸痛。近1周来,每日体温,早晨38C,下午39.3C, 晚上40 C,夜半汗稠温减而入睡,不饮不食,口干不引饮,胸闷有恶心感,大便微溏,小便黄短而 气臊;舌质淡红,苔白腻如糊,脉弦小。乃诊为“湿遏热伏”之湿温症而偏于湿重者。刘炳凡老认为 服辛温则增其热伏,服辛凉则增其湿遏,针对病毒而用板蓝根,则治病未能治人,徒以苦寒伤胃。 宜从吴鞠通、王孟英之说,湿遏热伏之湿温症治。清宣温化,方取三仁汤与甘露消毒丹加减。用陈 半六君子汤(明党参12克、苍术12克、茯苓12克、炙甘草3

13、克、法半夏5克、广陈皮5克),健脾和胃, 以安受病之本;去白术嫌其壅滞,加苍术利其宣发;取杏仁10克、白蔻5克、苡仁15克、化气以宣三 焦之湿;重用藿香12克、茵陈20克、清宣化湿,以撤除上下内外湿遏之热,使邪从汗、尿而解;稍 佐防风10克、协同苍术、苡仁渗肌肉之湿以止酸痛;更用鸡内金5克助化,甘草和中,使邪去而人不 伤,津留而气不馁。服1剂,汗出稠粘而馊臭,体温下降到38C。服第2剂,汗不粘手,体温正常, 肌肉酸痛除而身体轻快。再予六君子汤加黄芪18克、桑叶12克、荜澄茄5克、鸡内金5克、固表止汗, 健脾助化而愈。此例感冒是其复合诱因,感染是其复合依附。 “湿遏热伏”,即是病理生理变化的主

14、要因素,亦是临床证候的病机反应。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是指“诱因”而更重要的是“素因”。故 治此病,要不为感冒、感染的现象所惑,而抓住“湿遏热伏”的病机本质,治病必须治人,必须注意 脾胃的这一本质中的内核,从内外环境整体观察。(参本书382383页) 又再如诊治我见章之脏腑辨证论治举隅篇,所总结的“治肺宜温、宣、清、润;治心宜开、 通、化、养;治脾宜升、降、健、运;治肝宜疏、达、平、调;治肾宜滋、填、温、纳。 ”即是刘炳 凡老治疗从脏腑生理、病理的角度治疗内科疾病的典型经验,其所举治疗方法与方药,我们临床验 证累累,皆极为成熟、万举万当之累经验证之方与法也。(参本书365368页)原文俱在

15、,可以复 案,我就不多说了。Posted: 2012-09-18 11:54 | 1 楼 胡不群 主任委员级别: 版主精华:31发帖:1067威望:44 点金钱:5999 元贡献值: 2816 点鲜花: 149 朵同意: 10反对: 0 性别:男 年龄:50 在线时间:206(小时) 注册时间:2008-10-24 最后登录:2013-02-20 小 中 大三:为学为人本书除医案纪实外,(若究之,亦刘老为学经验之真实写照也。)基本上都是刘炳凡老为学经 验的具体体现。而最能充分反映刘炳凡老为学经验的部分,则非典籍发微、脾胃研究莫属, 而集中体现刘炳凡老为学经验的篇章,则又以诊余小议之治学浅谈与我

16、们的任务是传帮 带、积学、求实、反馈为冠。刘炳凡老为学经验大致上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为学以勤:爱迪生说:“所谓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和百分之一的灵感”,刘炳凡老对此, 深以为然,且一辈子躬亲实践,未尝稍懈,如其在积学、求实、反馈一文中所说:“学须铢积寸 累,早起一点,晚睡一点,中午少休息一点,而且重在手勤,读书百遍,不如钩玄提要手抄一遍, 所谓“心记不如墨记”是也。尤为重要者,须“临证不忘读书,读书不忘临证”,方能识透玄机。唐杜 少陵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重在一个“破”字,而非囫囵吞枣。诗文如此,性命之学,更是 如此”(见本书197198页)2:先约后博:博之与约,两相对待,诚分而不分不分而分者也。博,渊博,约,简约,自是不同, 然则:不博,无以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