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问题数学化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33086006 上传时间:2023-11-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问题数学化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问题数学化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问题数学化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问题数学化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问题数学化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问题数学化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问题数学化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问题数学化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新课程改革以来,新课理念渗透到了课堂教学的每一个角落,教师思考着新的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式,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习惯。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 “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正是这样,我们进行多种新课改的尝试: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问题情景导入、数学问题生活化、数学教学活动化努力使得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

2、新课程理念贯彻到每一堂数学课。可是,在我们的数学教研活动中 ,在我们的日常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碰到的这样的一个问题:例如:一位教师在上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过程中,创设了学生喜欢的贺卡的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测量、合作、实践等方式探究长方形的面积的计算,充分体现了数学教学生活化、活动化的理念,似乎无懈可击。然而课后从学生数学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唯目标的达成情况来看,显然没有到位,特别是过程与方法。于是 ,我们从学生“学”的角度加以琢磨、研究,不免生疑: “为什么要学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为什么要测量长方形的长、宽?”这些在学生眼中“未完成的知识” ,却被老师简单地认为是“已完成的知

3、识”而忽略了,使学生直接跨越了将实际问题提炼成数学问题的数学化过程,失去了对数学问题再发现、再创造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把“已完成的知识”还原成“未完成的知识”来教,把从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交给学生,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生成过程,并据此主动地探索、解决问题,形成自主学习的动力。同时我们也发现,一堂课中教师是否创设了现实情境、课堂气氛是否活跃、用了多媒体没有,变成了关键,至于数学内容反倒变得可有可无起来。随着课改的逐步深入,新理念的实践、新技术的运用,课堂活跃起来了,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但同时也伴随出现了一些矫枉过正的现象,比如,一些数学课沾染上了形式主义色彩,而忽视了课堂教学

4、效益的提高。针对这些困惑,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问题数学化的策略研究,研究的目的在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真正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现在有很多人提出让数学课堂生活化、活动化、探究化,那么我们要在这里提出在数学生活化、活动化、探究化的同时我们的关键是如何让学生将生活中的问题有效的数学化。二、国内外已有的研究现状冯振业博士在1998 年推动数学化教学,在香港凝聚了一个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社群,持续地进行教学发展工作,他透过数学化教学进行教材研发及教师培训中提出数学化教学采用的策略是透过具有实效的教学设计,吸引教师重新学习

5、数学。在国际上,数学化是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思想的核心。 “数学化”就是数学认知的产生和演进过程,这过程让数学观念形成和改进,由门外汉的认识过渡到具有数学特质的认识,或是由简陋的认识进化到精密的认识。他认为数学教育对一般人的意义,主要在于掌握数学化过程,而非数学产物。在弗赖登塔尔看来,数学化有横向数学化和纵向数学化之分。横向数学化是“把生活世界引向符号世界” ,纵向数学化是“在符号世界里,符号的生成、重塑和被使用” 。也可以这样理解:横向数学化的产物是生成生活与数学的联系,纵向数学化的产物是生成抽象的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我们的一些专家也提出:没有数学化的数学教学很难说是有效的,没有数学化的数学教

6、学满足不了建设创新型社会的要求,堂堂搞数学化谁也做不到,孰轻孰重需探索,必须围绕每个新的概念、方法寻找数学化的切入点,一旦发现机会可别放松。三、小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1、 “数学化” :是指让学生从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用各种数学语言表达问题、建立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获得合理的解答、理解并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数学化过程教学具体是指师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共同努力、相互作用,使学生准确理解数学表达或运算所需的规则和准则,最终形成自己关于各种物体和情境的数学模式。2、 “生活问题数学化” :指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学数学,

7、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3、 “生活问题数学化的策略研究”:一是研究如何挖掘现有教材内容中的生活素材,寻找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的切入点,对现有教材进行创造性处理,使单调、枯燥、呈现形式比较单一并与生活现实脱节的教学内容变成富有现实性、生活性的教学内容。二是研究如何把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交给学生,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生成过程,并据此主动地探索、解决问题,形成自主学习的动力。四、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

8、应用的过程。 ” 数学教育方法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教师不应该把数学当作一个已经完成了的形式理论来教,不应该将各种定义、规则、算法灌输给学生,而是应该创造合适的条件,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用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 ”陶行知先生说过: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 ,现实世界是数学的源泉,生活的边界就是教育的边界。 我们要用一种开放的、 立体的教育视野和课程理念, 让学生的生活走进课堂,并让课堂走向生活, 使学生能真正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体验到自己所学的不只是 文本课程 ,更是 生活课程 ,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五、研究的目标与内容研究目标:1、通过

9、课题研究的实施,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社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2、通过课题研究的实施,探索生活问题数学化的有效策略,使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教学评价贴近学生生活,利于学生从生活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思想、方法,构建一种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内容:1、生活离不开数学,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情感。让学生 在自主的生活实践中发现前人已经发现的数学问题。在生活的实践活动中探究数学规 律。从生活实例中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2、课堂教学中探究,以“生

10、活化”呈现教学内容,创设贴近儿童生活的情境。创 设教学情境, 把数学知识生活化, 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数学知识。 理解 “数学离不开生活” 。 学生自主地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提供教学材料,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性学习和主 动参与。探索一个“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创设生活情境一一学生自主提供教学材料一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发现运用新知拓展新知。六、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主要观点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 数学教育方法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教师不应该把数学当作一个已经完成了的形式理论来教,不应该将各种定义、规

11、则、算法灌输给学生, 而是应该创造合适的条件, 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 用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抽象的数学知识只有和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才是活的知识,才有生命力,才能体现知识学习的价值,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有意识地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使学生在我们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 “本领” , 使他们认识到 “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 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 ,要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创新之处

12、:研究形成小学数学教学在生活问题数学化的一般模式(创设生活情境学生自主提供教学材料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发现运用新知拓展新知。 )策略,教师应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创造合适的情境,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用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使学生体会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抽象的数学知识只有和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才是活的知识,才有生命力,才能体现知识学习的价值,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七、研究对象与范围重点在小学一年级、三年级、六年级进行,后再扩大到其他年级。八、小课题研究的思路、过程和方法1、研究思路:本课题的研究,是一个在自然常态教学下的小学

13、数学教学中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 是就我们的教育现实而言重新认识数学教学的过程。 以行动研究为抓手,研讨、探索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问题数学化的一般模式、途径与策略。2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认真学习建构主义理论、现代认知心理学、新课标等一些理论或文件精神,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生活问题数学化的理论、课内外结合等文献的收集和研究。( 2) 、问卷调查法:在实施课题阶段,对被实施此课题之前的本校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调查研究,用以了解学生的数学发展现状与发展需求,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并根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采取相应的策略与手段。( 3) 、行动研究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勤于将自已从课题研究中

14、获得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修正、再实践逐步积累经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环节中,通过个案分析和作品分析等,对个体的发展进行跟踪调查,及时改进研究措施。( 4) 、 经验总结法: 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 根据课题研究重点, 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各阶段的得失,不断调节研究步伐。寻找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提高学生实际运用、实践能力的方法。( 5) 、个案分析法:重视对生活问题数学化的的案例的分析,从中寻找课题进展的突破( 6) 、对比法:实验班老师上对比课,进行比较研究。3、研究的步骤准备阶段 : 采用问卷调法进行调查分析,确立课题,采用文献法组织教

15、师学习与收集相关资料,确定人员分工,填写申报表,制订课题实施方案(主要成果:完成课题实施方案)实施阶段:实践研究,主要是数学课堂中数学化过程教学的策略研究。 以学习、 讨论、开课、研究为主要形式,边学习边实验,边研究边小结。第三阶段:实验总结对研究所获材料,数据进行分析。撰写研究报告,编辑有关成果。九、一年来的研究成果(一)我们的做法1、坚持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平时在备课时尽量体现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的思想,从生活中选取素材,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需要,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能够解决生活中有关的数学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从中不断积累活动的经验。如在教学比例尺一课时,先布置让学生去找一找身边的地图。可以是校园里的地图,可以是一些中国地图等等;学生在找的同时自然的会学习有关比例尺的知识,也带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上课时把大家收集来的地图逐一展示,并说说它们都代表怎样的含义。学生在这动手与动口的活动过程中表现的很积极,真正的是全员参与。经历了上面的一系列活动之后,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