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数学知识衔接资料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33046261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95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高中数学知识衔接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初高中数学知识衔接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初高中数学知识衔接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初高中数学知识衔接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初高中数学知识衔接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高中数学知识衔接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高中数学知识衔接资料(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初高中数学衔接读本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其地位不容置疑,同学们在初中已经学过很多数学知识,这是远远不够的,而且现有初高中数学知识存在以下“脱节”:1立方和与差的公式初中已删去不讲,而高中的运算还在用。2因式分解初中一般只限于二次项且系数为“1”的分解,对系数不为“1”的涉及不多,而且对三次或高次多项式因式分解几乎不作要求,但高中教材许多化简求值都要用到,如解方程、不等式等。3二次根式中对分子、分母有理化初中不作要求,而分子、分母有理化是高中函数、不等式常用的解题技巧。4初中教材对二次函数要求较低,学生处于了解水平,但二次函数却是高中贯穿始终的重要内容。配方、作简图、求值域、解二次不等式、判

2、断单调区间、求最大、最小值,研究闭区间上函数最值等等是高中数学必须掌握的基本题型与常用方法。5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与二次方程的联系,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在初中不作要求,此类题目仅限于简单常规运算和难度不大的应用题型,而在高中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与二次方程相互转化被视为重要内容,高中教材却未安排专门的讲授。6图像的对称、平移变换,初中只作简单介绍,而在高中讲授函数后,对其图像的上、下;左、右平移,两个函数关于原点,轴、直线的对称问题必须掌握。7含有参数的函数、方程、不等式,初中不作要求,只作定量研究,而高中这部分内容视为重难点。方程、不等式、函数的综合考查常成为高考综合题。8几何部分很多概

3、念(如重心、垂心、外心、内心等)和定理(如平行线分线段比例定理,射影定理,相交弦定理、角平分线定理等)初中生大都没有学习,而高中都要涉及。另外,像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初中教学大大弱化,不利于高中知识的讲授。有鉴于此,特编写该读本,供教学之用,希望认真学习。目 录1.1 数与式的运算绝对值 乘法公式二次根式1.1.分式1.2 分解因式2.1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22 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和性质 二次函数的三种表示方式 二次函数的简单应用2.3 方程与不等式 二元二次方程组解法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1.1 数与式的运算1.1绝对值绝对值的代数意义

4、: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仍是零即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一个数的绝对值,是数轴上表示它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两个数的差的绝对值的几何意义:表示在数轴上,数和数之间的距离例1 解不等式:4练 习1填空:(1)若,则x=_;若,则x=_(2)如果,且,则b_;若,则c_2选择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3化简:|x5|2x13|(x5). 乘法公式我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了下列一些乘法公式:(1)平方差公式 ;(2)完全平方公式 我们还可以通过证明得到下列一些乘法公式:(1)立方和公式 ;(2)立方差公式 ;(3)三数和

5、平方公式 ;(4)两数和立方公式 ;(5)两数差立方公式 对上面列出的五个公式,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证明例1 计算:例2 已知,求的值练 习1填空: (1)( ); (2) ; (3 ) 2选择题:(1)若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等于 ( )(A) (B) (C) (D)(2)不论,为何实数,的值 ( ) (A)总是正数 (B)总是负数 (C)可以是零 (D)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1.1.3二次根式 一般地,形如的代数式叫做二次根式根号下含有字母、且不能够开得尽方的式子称为无理式. 例如 ,等是无理式,而,等是有理式1分母(子)有理化把分母(子)中的根号化去,叫做分母(子)有理化为了进行分母(子

6、)有理化,需要引入有理化因式的概念两个含有二次根式的代数式相乘,如果它们的积不含有二次根式,我们就说这两个代数式互为有理化因式,例如与,与,与,与,等等 一般地,与,与,与互为有理化因式分母有理化的方法是分母和分子都乘以分母的有理化因式,化去分母中的根号的过程;而分子有理化则是分母和分子都乘以分子的有理化因式,化去分子中的根号的过程在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运算过程中,二次根式的乘法可参照多项式乘法进行,运算中要运用公式;而对于二次根式的除法,通常先写成分式的形式,然后通过分母有理化进行运算;二次根式的加减法与多项式的加减法类似,应在化简的基础上去括号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2二次根式的意义例1 将下列式子

7、化为最简二次根式:(1); (2); (3)例2计算:例3 试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1)和; (2)和例4化简:例 5 化简:(1); (2)例 6 已知,求的值 练 习1填空:(1)_ _;(2)若,则的取值范围是_ _ _;(3)_ _;(4)若,则_ _2选择题:等式成立的条件是 ( )(A) (B) (C) (D)3若,求的值4比较大小:2 (填“”,或“”)1.1.分式 1分式的意义形如的式子,若B中含有字母,且,则称为分式当M0时,分式具有下列性质:; 上述性质被称为分式的基本性质2繁分式像,这样,分子或分母中又含有分式的分式叫做繁分式例1若,求常数的值例2(1)试证:(其中n是

8、正整数); (2)计算:; (3)证明:对任意大于1的正整数n, 有例3设,且e1,2c25ac2a20,求e的值练 习1填空题:对任意的正整数n, ();2选择题:若,则( )(A) (B) (C) (D)3正数满足,求的值4计算习题1.1A 组1解不等式: (1) ; (2) ; (3) 2已知,求的值3填空:(1)_;(2)若,则的取值范围是_;(3)_B 组1选择题:(1)若,则 ( ) (A) (B) (C) (D)(2)计算等于 ( )(A) (B) (C) (D)2填空: (1),则_ _;(2)若,则_ _;3已知:,求的值4解方程5计算:1.2 分解因式因式分解的主要方法有:

9、十字相乘法、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另外还应了解求根法及待定系数法1十字相乘法例1 分解因式: (1)x23x2; (2)x24x12; (3); (4)2提取公因式法与分组分解法例2 分解因式: (1); (2)3关于x的二次三项式ax2+bx+c(a0)的因式分解若关于x的方程的两个实数根是、,则二次三项式就可分解为例3把下列关于x的二次多项式分解因式:(1); (2)练 习1选择题:多项式的一个因式为 ( )(A) (B) (C) (D)2分解因式:(1)x26x8; (2)8a3b3; (3)x22x1; (4)习题1.21分解因式:(1) ; (2); (3); (4)2在

10、实数范围内因式分解:(1) ; (2); (3); (4)3三边,满足,试判定的形状4分解因式:x2x(a2a)2.1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我们知道,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用配方法可以将其变形为 因为a0,所以,4a20于是(1) 当b24ac0时,方程的右端是一个正数,因此,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x1,2;(2)当b24ac0时,方程的右端为零,因此,原方程有两个等的实数根x1x2;(3)当b24ac0时,方程的右端是一个负数,而方程的左边一定大于或等于零,因此,原方程没有实数根由此可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情况可以由b24ac来判定,我们把b2

11、4ac叫做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通常用符号“”来表示综上所述,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有(1) 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x1,2;(2)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x1x2;(3)当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例1 判定下列关于x的方程的根的情况(其中a为常数),如果方程有实数根,写出方程的实数根(1)x23x30; (2)x2ax10; (3) x2ax(a1)0; (4)x22xa0 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 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有两个实数根 ,则有 ; 所以,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存在下列关系: 如果ax2bxc0(a0)的两根分别是x1,x2,那么x1x2,x1x2这一关系也被称为韦达定理特别地,对于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x2pxq0,若x1,x2是其两根,由韦达定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