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必考题苏教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32975503 上传时间:2023-08-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必考题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必考题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必考题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必考题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必考题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必考题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必考题苏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必考题苏教版班级:_ 姓名:_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sng yng)读,(决绝)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译文: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做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一意,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要紧。心已经到了,眼口难道会不到吗?1用横线画出括号里正确的字和读音。2对文中划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反问句,说明心到了,眼睛也会看到。

2、B.反问句,点明,只要用心了,眼和口自然会到。点明心到的重要性。3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收获?_2. 课外阅读。执竿入城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乃入城。注释:执竿入城选自笑林,鲁:鲁国,在今山东省南部一带。计无所出:指想不出办法。计:办法。俄:不久,一会儿。老父:老人。父,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中截:从中间截断。遂:于是,就。1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字的意思。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_亦不可入 _遂依而截之 _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3. 课内阅读。郑人买履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尺而置之其

3、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1给下面文中加点的字注音。履()遂( )宁( )度( )2解释下列文中加点字的意思。置:_度:_ 操:_坐: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何不试之以足?_(2)宁信度,无自信也。_4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_4. 文言文阅读。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_ _。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_。”1把原文中空白处应填写的句子写在下面。_2本文选自南朝刘义庆的_。3解释下面句子中带点的字。孔君平诣其父

4、,父不在,乃呼儿出。诣:_乃:_孔指以示儿曰。示:_曰:_4杨氏之子回答得极其巧妙,其巧妙之处在_从中可以看出杨氏之子是一个_的孩子。5. 课外文言文阅读。性缓一人性缓,冬日共人围炉,见人裳尾为火所烧,乃曰:“有一事,见之已久,欲言恐君性急,不言又恐伤君。然而言是耶?不言是耶?”人问何事,曰:“火烧君裳。”其人遽收衣而怒曰:“何不早言?”曰:“我道君性急,果然。”(注释)恐:担心遽:(j)立即,匆忙。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见人裳尾为火所烧(_) 为了因为被(2)欲言恐君性急(_)欲望 想要贪欲2下列句子中的“之”与“见之已久” 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圣人之道B.吾欲

5、之南海C.皮之不存D.人非生而知之者3翻译下面的句子。我道君性急,果然。_4这则故事讽刺了生活中的哪类人?_6. 课内阅读。梁国杨氏(ssh)之子九岁,甚(shnshng)聪惠。孔君平诣(zhy)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wiwi)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yngyng)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qnqng)。”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给下列句子中的“闻”字选择正确解释:A.听见;B.听见的事情、消息;C.有名望的;D.用鼻子嗅;E.姓。你号,今天有幸能见到你本人,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啊!()西湖是全国闻名的风景区。()你知道吗?今天晚间的新闻真让人寻味。()你闻出这

6、是什么味了吗?()闻家的人都拌到外省去了。()解释文中语句。孔君平诣其父,乃呼儿出。_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_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_7. 课内阅读。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宋 朱熹)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1)余尝谓_ (2)心不在此_(3)却只漫浪通读_ (4)心到最急_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1)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_(2)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_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的原因是:心到,

7、眼、口才能到。B.文段阐述了怎么读书的问题,其中心到最重要。C.文段告诉我们读书要高度集中注意力,这样不仅能够加快阅读速度,还能提高阅读质量。8. 古文阅读。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扬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杨氏之子选自_。2.请给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1)孔君平诣其父()A.拜见B.到(2)甚聪惠()A.好处B.同“慧”,智慧(3)儿应声答曰()A.叫做B.说3.仔细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对话

8、的意思。_(2)对话精妙极了,妙在何处?_9. 阅读理解。孟母三迁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旁。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舍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子矣。”遂居。(注释)邹:周朝国名,在今山东邹城一带。舍:房屋,住宅。嬉:游戏,玩耍。墓间之事:指祭扫坟墓一类的事情。居处子:安置儿子的地方。贾人:商人。炫卖:沿街叫卖。俎豆:俎和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揖让进退:打躬作揖、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1结合注释,写出对下列句子的理解。(1)其嬉游

9、为贾人炫卖之事。_(2)孟母曰:“真可以居子矣。”_2孟母两次认为“此非吾所以居处子”的原因是什么?_3读了这则故事,你在学习方面有哪些收获?_10.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师旷论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1“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中的“暮”字正确解释是()A.夜晚B.迟、晚C.年暮,年老2下列“之”字的意思不同于其他两项的是()A.日中之光B.日出之阳C.臣闻之

10、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文言文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B.师旷最后用三个比喻告诉晋平公天黑要点上火把走路。C.师旷用三个比喻说明学习不论什么时候开始学习,都不会晚。11. 阅读学弈一文,回答下列各题。弈秋,通国之善弈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注释弈:下棋。弈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鸿鹄:天鹅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使弈秋诲二人弈:教诲B惟弈秋之为听:只C思援弓缴而射之:援助D虽与之俱学:一起2翻译: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_3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意图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_12. 课文再现。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义,。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1在这段话中,作者_提出了_的主张。2把内容补充完整。3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4选文中画“”的句子中的“二者”分别指_和_;“舍”的意思是_。13. 阅读古文,回答问题。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节选)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