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规章制度试题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32935801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规章制度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医疗规章制度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医疗规章制度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医疗规章制度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医疗规章制度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疗规章制度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规章制度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疗规章制度试题【篇一:医疗规章制度试题】医疗规章制度试题一、我院 2009 年病人安全目标是什么?1、制定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防范预案和处理程序,及时报告、分析、处理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3、提高用药安全。4、建立与完善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医嘱。5、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6、严格执行手卫生,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7、禁止患者坠床、跌倒及压疮事件的发生。8、实行医疗不良事件(非惩罚性)报告制度。9、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机值 ”报告制度。10 、做好病人安全教育工作,防范非医疗因素引起

2、的意外伤害。二、手术部位确认标识制度与规范中规定在患者手腕上戴腕带,需标明的内容有哪些?需标明的内容有:床号、姓名、手术名称、双侧手术部位注明左、右。三、回答手术部位确认标识制度与规范第六条,手术病人的确认程序?1、接病人时,当班护士和手术室人员共同核对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疾病诊断、手术名称,确认无误后双方签字,将患者送到手术室。2、由手术室巡回护士核对签字。3、麻醉师与病人沟通确认并签字。4、手术医生术前再次核对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手术部位(尤其是左右侧),确认无误后签字。四、用药后的观察制度第三条规定,医护人员怎样观察患者的用药反应?答:患者用药后如有不适或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应立即

3、停止用药,及时报告当班医生,进行相应处理,护士和医师应及时与病人及家属进行沟通,并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安慰,同时,及时向病人及家属解释药品可能存在的药品不良反应,避免产生误解。如果患者发生药品不良反应要及时上报和通知医务科和药剂科。并及时填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五、建立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原则是什么?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坚持行业性、自愿性、保密性、非处罚性和公开性的特性。1、行业性:是仅限于医院内与患者安全有关的部门,如临床、医技、护理、服务、后勤保障等相关部门。2、自愿性:医院各科室、部门和个人有自愿参与(或退出)的权利,提供信息报告是报告人(部门)的自愿行为,保证信息的可靠性。3、保密性:该

4、制度对报告人以及报告中涉及的其他人和部门的信息完全保密。报告人可通过电话、信件等多种形式具名或匿名报告,医务科将对举报人严格保密。4、非处罚性:本制度不具有处罚权,报告内容不作为对报告人或他人违章处罚的依据,也不作为对所涉及人员和部门处罚的依据,不涉及人员的晋升、评比、奖罚。5、公开性:医疗安全信息在院内公开和公示。通过申请向自愿参加的科室开放,分享医疗安全信息及其分析结果,用于医院和科室的质量持续改进。公开的内容仅限于事例的本身信息,不需经认定和鉴定,不涉及报告人和被报告人的个人信息。六、治疗、检查或手术后异物留置体内是否为医疗不安全事件?(是)七、医院设备故障导致的不良事件否为医疗不安全事

5、件?(是)八、患者自行离院时的防范措施的有哪些?1、 患者入院宣教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患者住院期间不得擅自离院,并签字。2、 发现患者擅自外出应立即通知病区管床医生、责任组长及病房护士长。3、 通知医务科和护理部,夜间通知院总值班。4、 查找患者和患者家属联系,告知患者自行离院情况,嘱其协助查找。5、 尽一切可能查找患者去向,如通知保安在院内协助寻找患者,院内不见患者、家属亦联系不上时拨打110 报警寻找。6、 患者返回后立即通知院总值班,由主管医生及护士长按医院规定进行处理。7、 若确属外出不归,需二人共同清理患者用物,贵重物品、钱款应登记,患者家属签收后交其妥善保存。8、 认真记录患者外

6、出及寻找经过在病历上做自动出院处理。九、患者坠床 /摔倒时的防范措施有哪些?1、 医院硬件设施配套到位,如地面防滑处理,通道无障碍铺设,病床添加护栏,拖地时快干处理,并设置警示牌提示注意地滑。2、 患者不慎坠床 /摔倒,医护人员应立即奔赴现场,病情允许时将患者移至患者床上或抢救室。3、 进一步检查患者的情况,如测量血压、判断患者意识、查看有无骨折等外伤情况,安排并陪护患者做相应检查及治疗。4、 认真记录患者坠床/摔倒的经过及抢救过程。5、 通知患者家属,告知病情,如有骨折等严重情况,应向医务科汇报(夜间通知院总值班)。十、术前讨论制度的内容有哪些?1、对重大、疑难或新开展的手术,必须严格进行术

7、前病例讨论并书写术前讨论记录。2、术前讨论由科主任或主(副主)任医师主持,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护士长及有关人员参加,新开展的手术邀请医务科负责人参加。各级医师充分发言,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3、术前讨论时经治医师应做到对术前讨论患者准备必要、充足的材料,包括各项辅助检查。有重点的介绍病情,并提出自己或专业小组的诊断及治疗方案。4、术前讨论的内容包括:诊断、手术适应症、手术方案、术中术后并发症、意外以及防范处理预案、术前准备、麻醉方式、术后观察事项、护理要点等。5、科主任或主持者最后指导、完善制定出治疗方案。首次讨论难以确定合适治疗方案者应进行多次讨论。6、各级医师必须遵守、落实科主任或主持者制

8、定的诊疗方案,并将讨论结果详细记入病历。【篇二:医疗管理制度考试模拟题】医疗规章制度考试科室:姓名:分数:1、医嘱应层次分明,内容清楚,一般在上班后 小时内开出。开出医嘱后,要复查一遍。2、护士对可疑医嘱,必须查清后方可执行,必要时向 及报告,不得盲目执行。因故不能执行医嘱时,应当及时报告。3、口头医嘱只允许在 或 中下达,口头医嘱下达后,护士须 ,经医师查对药物后执行,医师要及时。4、手术后和分娩后要术前和产前医嘱。5、已经开具的医嘱,在执行前决定作废要及时医嘱,同时要口头通知 。6、医师应根据病情诊断开具处方,处方一般不得超过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或特殊情况可酌情适当延长。7、处方日有效。

9、8、药品剂量与数量用数字书写。剂量应当使用法定剂量单位:重量以克、毫克、微克、纳克为单位;容量以、为单位;国际单位(iu )、单位 (u) ;中药饮片以克为单位。9、一般处方保存年,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年。10 、片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分别以、 、 为单位;溶液剂以支、瓶为单位;软膏及乳膏剂以支、盒为单位;注射剂以支、瓶为单位,应当注明含量;中药饮片以为单位。11 、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制度自2011 年 4 月 1 日起施行。_制度同时废止。12 、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由于、等原因,造成患者 、 、器官组织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等明显人身损害的事件

10、。13 、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及损害人数,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分为、和 三级。14 、造成 2 人以下死亡或中度以上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或者造成 3 人以上中度以下残疾、器官组织损伤或其他人身损害后果的事件为 医疗质量安全事件。15 、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实行的原则。16 、各科室发生或发现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或者疑似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的,必须积极,避免、减少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同时立即报告 ,由 向 或报告。17 、在标本采集、给药或输血等各类诊疗活动之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应至少同时使用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18 、医院重点病人使用作为识别标识。19 、

11、无法沟通的病人,应请证实病人的身份。20 、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 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身份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21 、医患沟通制度中规定,沟通对象为 或 、法定代理人、关系人。22 、与门诊患者的沟通:医生在患者诊疗过程中即时完成,必要时将沟通内容记录在中,并请沟通对象签字认可。23 、一般疾病患者,主管医师在患者入院 结束后,及时将病情、 、治疗方案,以及进一步诊治检查方案等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24 、术后 小时内 将手术的大体情况、术中出现的特殊状况、术后治疗手段、术后用药、和需要患者注意的事项等告知患者或其家属。25 、在患者出院前

12、,管床医生、责任护士将患者本次住院的治疗情况、 及出院后注意事项等与患者或家属沟通,解答患者的疑问。26 、医疗知情同意书是记录沟通的主要形式。无专用记录单的医患沟通内容,有必要形成文字记录的,将沟通内容记录在上。27 、在麻醉前、手术前、在患者病情明显变化或突然恶化时,在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要及时与患者或其家属沟通。28 、“危急值 ”是指当这种检验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 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29 、我院的危急值项目包括:心电检查、医学影像检查、检验和。30 、

13、“危急值 ”报告与接收均遵循 “ , ”的原则。各临床科室对 “危急值 ”处理的过程和相关信息详细记录在上。31、管床医生需小时内在病程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急值 ”报告结果和诊治措施。 负责跟踪落实并做好相应记录。32、临床医生和护士在接到 “危急值 ”报告电话后,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或标本的采集有问题时,应。33、医护人员接获电话通知的患者的 “危急值 ”结果时,必须进行,方可提供给医生使用。34 、转科应经过转入科室会诊同意。转科前由经治医生下达转科医嘱,书写 ,并通知住院处,转出科室应派人护送患者到转入科室。转入科室按新入院患者处理。35 、危重、疑难患者,一般应就地救治,

14、不得随意转院。转院时应给患者提供 。36 、医师外出会诊结束后,应当在返回医院个工作日内将外出会诊的有关情况报告所在科室负责人和医务处。37 、医师外出会诊须经 批准,否则不得擅自外出会诊。38 、在手术前, 和 必须亲自查看患者,向患者及家属或患者授权代理人履行告知义务,包括:患者病情、 、麻醉风险、自付费项目等内容,征得其同意并由患者或患者授权代理人签字。39 、手术前一日, 在手术部位用蓝色或黑色记号笔做 “o”型标记,需同时在场确认,同时邀请患者或其家属共同确认手术部位。40 、手术中如确需更改原订手术方案、 或决定术前未确定的脏器切除,使用贵重耗材等情况时,要及时请示上级医师,必要时向医务处或主管院长报告;并须再次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字后实施。41 、手术时间超过小时以及术中出血量大于毫升时,预防性抗菌药物应加用一次。42 、术中植入的假体材料、器材标示上的条形码应贴在的背面。43 、手术安全核查是由本院具有执业资质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分别在前、前和 前,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的工作。44 、手术医师在术前填写完成手术风险评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