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探讨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32930642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探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探讨 摘要:由于多数医院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缺乏重视,使得内控制度建设工作及推行工作困难重重,监督机制的薄弱也使得内控制度完善工作进展不顺。可通过加强内部控制意识、提高政策执行力,来推动公立医院内控体系的建立;同时应成立专门监督机制与风险评估机制,不断完善内控制度,利用网络信息优势,实现内部控制管理的时效性。关键词: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监督机制;信息;优势0引言公立医院,是提供公共效劳的公益组织,其公益性决定了医院管理的特殊性。随着国家对各种医疗机构开展的政策支持加大及患者对医疗效劳需求的提升,私立医院对公立医院的冲击越来越明显。在此形势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所存在的问题便

2、显得越发突出,并严重制约医院与时俱进的开展。因此,公立医院急需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才能不断增强竞争实力。1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现公立医院管理层,多是由临床医护骨干转岗担任,管理层对临床医护工作的关注度相对更高,其对行政、后勤等工作的低关注度导致对内部控制的建设缺乏关注,致使医院整体对内部控制构建缺乏行动力,进而使得内部控制制度构建进程缓慢。往往只有发生问题时,医院管理层上下才采取措施被动地解决问题,而不是在问题出现前,根据内控制度防范风险。这将不利于公立医院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可持续开展。国家近几年制定并发布多项规定、制度,推动落实各单位内控制度的建设工作。然而,在医院

3、内部控制制度建立过程中,由于公立医院的特殊性,虽可参照其他企事业单位成功案例,但无法适应医院开展需求,而社会上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工作相对滞后,导致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制定工作缺乏参考,对于构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难以及时解决,使得内控构建工作一直处于被动推进状态,完整的内控制度难以面世。为响应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现很多公立医院已依规制定了内部控制管理手册,然而实践发现,管理手册在全院推行中遇到了诸多阻力。医院不只前勤科室对内部控制工作缺乏了解,甚至行政及后勤科室也普遍认为内部控制只是财务部门的工作,致使财务部门在内控制度构建中得不到配合,在管理手册推广实施中得不到广泛支持。结果制度虽已形成

4、,却难以发挥内部控制在公立医院标准化开展中的推动作用。医院属于会计业务及经济业务较单一的事业单位,其会计业务处理相对企业简单。作为医院内部审计及内部控制监督重要部门的审计科,其审计业务类型相对不够丰富,其价值不能得到直观表达。因此,在医院的开展中对审计科往往缺乏足够重视,多数医院中审计人员数量少,资源配置简单,使医院内部没有形成系统的审计体系,医院各项业务的审计效果及内部控制监督力度大打折扣。在其墨守成规的业务处理过程中,审计部门缺乏审计经验,作为内部控制主要监督执行科室,对医院管理与运行风险的防范能力较薄弱,难以及时发现业务运行及管理方面的漏洞,对徇私舞弊的行为也无法做到及时发现与制止。监督

5、机制的薄弱也成为内部控制制度难以发挥其防范风险作用的重要因素。2可行措施分析2.1正确认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提高医院各科室的执行力医院管理层作为医院的领导者,他们的管理理念及管理方案往往决定整个医院的开展走向及兴衰成败。推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需要使医院管理层意识到,贯彻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可保证医院资产的平安性和使用有效性,提高医院行政管理水平和业务运行效率,保证医院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医院管理层应定期组织各科室成员,积极学习内控制度手册,使各科室工作人员意识到,内控不只是财务科的工作,而是需要全院协作配合的一项工作。各科室应结合内控制度与本科室实际工作情况,定期向内控工作小组反映内控制度

6、实施过程中与本科室工作存在的矛盾与完善建议,以促进内控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更好地表达出内控制度的防范风险作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保障医院权利机构标准行使权力、业务部门科学高效运转的有效政策依据。公立医院可聘请专业机构,结合医院各科室运行情况,制定适合本医院开展的内部控制制度。制定完整的内部控制组织结构,确立内控领导小组、内控建设工作小组、内控监督评价小组、内控风险评估小组。明确各个工作小组职责,加强对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执业要求。从预算管理、收支管理、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工程管理、合同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本医院制度,构建合理的业务层面内部控制体系。参考各科工作,标准医院内部各项业务流程

7、,落实各流程人员责任和强化业务操作标准,保证医院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运行,保证财务收集信息真实完整,提高医院医疗效劳效率和满意度。2.3强化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内部监督和评价机制的执行力度有效合理的内部控制监督与评价机制,需及时发现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缺乏,并对此提出改进建议,保证制度的改进,以便持续地完善医院内部控制体系,使内控在医院内部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审计科作为医院内部审计部门,应具备其人员独立性和监督权威性。内控工作由审计科具体实施单位内部控制监督评价工作,及时对内部控制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与评价,并向领导小组反应整改意见。其一,从医院整体根底设置进行监督,监督单位经济活动的不相容岗位是否别离

8、,监督经济活动执行是否符合医院制度规定,监督关键岗位工作人员是否具备执业资格等;其二,从医院经济业务方面进行监督,重点监督财务预算业务、会计收支业务、设备及药品采购业务、各类资产管理、基建管理、全院合同管理的有效执行情况,监督各类经济业务是否按照医院及国家政策有效执行。内部监督与评价需建立完善的程序。首先应制定监督检查工作方案,由审计科按需定期与不定期实施监督检查;再根据审计结果,对内部控制构建的合法性、系统性、全面性、适应性及效果进行评价;最后及时向管理层提交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以便医院管理层及内部控制建设小组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工作,应组织内控风险评估小组专项负责。风险评估小组

9、应每年至少对医院经济活动进行一次评估,定期组织各科室工作人员梳理业务流程,根据各科室反应意见及时发现流程漏洞,结合内控监督小组发现的问题,风险评估小组应对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风险进行事先系统评估,找出风险管理漏洞,制定风险防控及解决方案,并形成书面报告提交内控领导小组,根据领导小组决策,进一步制定完善内控制度方案。当下,网络信息化开展日趋完善,医院应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推进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内部控制信息化工作,应由网络信息科主要负责,全院各科室积极配合完成。将内控制度、内控工作流程、内控方案等重要要素同步设计到信息系统中,实现医疗信息系统、财务信息系统、网络办公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信息系统的信息共享

10、,以便各科室及时获取医疗业务及经济业务信息,实现内控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保证全院职工第一时间了解内部控制的动态,并开放职工对内控制度完善的建议通道,从而实现内部控制体系的直观性及全面性。3结语综上所述,在各类医疗机构遍地开花的形势下,公立医院在保持自身的医疗业务实力的同时,还应建立风险意识。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使得风险防范措施有据可依。而且内部控制制度构建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这项工作需要全院积极配合制定,实施过程中也需要定期及不定期进行制度的完善,使其越来越适应公立医院开展的需求。最终实现公立医院在严峻的开展形势下,继续保持优势,取得更大成就。参考文献1张庆龙,王洁.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操作指南.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21.2黎春燕.浅谈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1(16):36-37.3谢艳.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探讨.中外企业家,2021(27):45-46.4张利惠.为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加强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建设.财会学习,2021(5):235,23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