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河流河道清淤施工方案(供参考)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32930292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24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河流河道清淤施工方案(供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中小河流河道清淤施工方案(供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中小河流河道清淤施工方案(供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中小河流河道清淤施工方案(供参考)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中小河流河道清淤施工方案(供参考)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河流河道清淤施工方案(供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河流河道清淤施工方案(供参考)(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河流河道清淤施工方案(供参考)第1章 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说明位于*境内。近年来,流域内多次发生洪涝灾害,灾情严重,河道经过二十多年的运行,工程老化失修,河道淤积严重,防洪除涝能力明显降低。为此,对该河道实施治理,使其达到设计防洪除涝标准,以确保区域内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和保障工农业稳定发展,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1。2水文气象和工程地质条件1、水文气象本流域位于北温带季风区,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为700mm,且多集中在汛期(69月份),占多年平均降雨量的70,年降雨平均日数70天.降雨年内和年际变化较大,最高年份为987.8 mm,最低年份仅为390 mm。本流域年内平均

2、气温在13.7,七月份最高月平均气温为27。3 ,1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为-1。7。无霜期一般从3月下旬至10月下旬,平均为210天,封冻期一般从12月中旬至次年2月中旬。历时50天左右,最大冻土厚度40cm,最大岸冰厚度为18 cm。风向随季节变化,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北风。年平均风速为3.2m/s。年平均日照时数2500小时,日照率5060%,相对湿度平均为72,年平均蒸发量为1238mm,水面蒸发量为1203 mm。2、工程地质2。1堤基1、堤基下伏的层砂壤土,具中等透水性、力学强度较低,具液化可能性,且抗冲刷能力差,存在边坡稳定问题。3层粘土、2层淤泥埋深较浅,具高压缩性、力学强度较低

3、,存在抗滑稳定问题。2、堤基土具有中等透水性,水力联系密切,没有稳定、统一、连续的相对隔水层,需进行必要的防渗处理。3、堤基土层为多层结构形式,近地表的土层主要为壤土、砂壤土。结合工程经验类比,壤土、砂壤土临界比降值如下:砂壤土的出口无保护条件下允许比降采用0。20;壤土的出口无保护条件下允许比降采用0。35。2.2河岸1、河岸下伏的层砂壤土分布于堤基表层,结构松散,具中等透水性、抗冲刷能力差且具液化可能性,存在液化问题及渗透稳定问题,需采取处理措施.2、1层壤土:分布于堤基表层,分布不连续,具中等透水性,存在渗透稳定问题,需采取处理措施.3、-2层细砂:结构松散,具中等透水性、抗冲刷能力差且

4、具液化可能性,存在液化问题及渗透稳定问题,需采取处理措施。4、-3层裂隙粘土:分布不连续,裂隙发育,具高压缩性及中等透水性,有遇水软化的典型特征,存在抗滑稳定及渗透稳定问题,需采取处理措施。5、层砂壤土:结构松散,具中等透水性、抗冲刷能力差且具液化可能性,存在液化问题,需采取处理措施。6、1层细砂:结构松散,具中等透水性、抗冲刷能力差且具液化可能性,存在液化问题,需采取处理措施。7、2层淤泥:软流塑状,标准贯入击数N63.5一般变化在13击之间,平均值2.5击;小值平均值1。7击,该层埋深较浅,具高压缩性、力学强度低,分布范围广,不利于堤基稳定,需采取处理措施。8、河岸土层开挖边坡值:层砂壤土

5、:水上1:2.0,水下1:3.0;-1层壤土1:2。0;2层细砂:水上1:2。5,水下1:3.5;-3层裂隙粘土:1:2.0。3、水文地质本工程位于鲁西南黄河冲击平原,上部地层以上冲击层为主,地下水为浅层潜水。浅层地下水补给源以大气降水为主,其次是黄河侧渗灌溉回渗、地下径流等。地下水以12水力坡降自西向东缓慢行动,排泄方式以垂直蒸发和人工开采为主。工程场区地下水其矿化度一般0。482。08g/1,PH值7.337.79,全硬度214.71158.7 mg/1,为中弱碱性极硬水,不含侵蚀性C02,对砼无侵蚀性危害。1。3合同项目和工作范围本次施工项目和工作范围包括:1。4 施工总体目标控制1。4

6、.1 施工工期控制目标本工程施工计划 开工, 完成全部工程。本合同总工期为日历天。1。4。2施工质量控制目标本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目标为:确保合格,争创优良.1。4。3施工安全控制目标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宗旨,坚持“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原则,做到思想保证、组织保证、技术保证、措施保证、确保人员、设备及工程安全。确保实现安全管理目标“四无一杜绝一创建”:即:无工伤死亡事故,无重大机械设备事故,无交通死亡事故,无火灾和洪灾事故;杜绝重大事故;创建安全施工样板工程.1。4。4环保与水土保持及文明施工目标以“均衡生产、文明施工、科学管理为宗旨指导工程建设。在合同实施的同时,同步实施相应的环保

7、措施,使施工现场各项环保指标达到国标和地方标准、满足合同要求。施工作业人员一律挂牌上岗,工地做到整洁清爽、有序、施工标志齐全、美观、施工艺科学合理,推进程序化、标准化作业,创建环保、文明施工样板工程。第2章 施工总平面布置2.1、施工布置原则郓巨河治理工程第一标段工程范围为桩号 ,工程长度 公里,根据工程特点,施工临设采用就近与集中布置原则。生活、生产临时设施按标准化工地的要求进行规划,做到高标准、高起点.施工布置的原则为:2.1。1依据现有条件,按照招标文件给定的条件及相关规范进行布置。工程的临时设施统一规划、统筹考虑、合理安排。2。1。2临时设施的规模和容量按施工实际需要进行规划设计,力求

8、节约,降低工程造价,并切实做好自然生态的保护。2.1.3各施工场地及营地均按有关要求设置足够的环保设施、消防设施、交通安全措施。施工总布置符合国家颁布的卫生、防火、环境保护条例。2。2施工布置方案2.2。1项目部驻地项目部人员生活、办公用房,全部租用当地民房,临时生产生活点(移动)为活动房,临时仓库及机械停放维修厂布置在施工区附近。尽量不妨碍当地居民的生活。2。2.2施工场外交通:本工程施工所在地对外交通都比较方便,可以利用现有地方公路运送施工设备、油料及生活物资等;2.2。3施工场内交通:施工场内交通:为便于施工机械施工,在河段两岸修筑施工辅助道路,形成一个机械开挖运土的循环路线。2.2.4

9、施工用水及生活用水施工用水及生活用水可现场打井取用地下水或就近由乡镇、村给水管道供给;2.2。5施工用电施工期供电就近由乡镇、村电网供给,另配一台移动式20kw柴油发电机备用;排水可直接由原有排水系统排流。2。2.6施工照明工区照明需架设输电线路,照明输电线路布置沿着施工主干线布置.严格遵守施工照明要求和标准。2.2。7施工通讯施工场地内通讯采用对讲机及手机,对外通信采用手机.施工生产生活中心区配备固定电话3台。详见附件五:施工总平面图第3章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本标段主要施工内容为:河道清淤工程、堤防清基工程、堤防填筑工程、防汛交通道路工程等。3。1临时工程施工方案3.1。1围堰填筑与拆除根据

10、工程所在堤段高程,保证河道清淤土方在干地施工,河道上游及下游两端分别修筑围堰,围堰修筑前应先关闭本河道内节制闸。在河道支流处采用粘土编织袋围堰填筑.围堰迎水坡1:2。5,背水坡1:2,顶宽为3m。堤防工程围堰土方主要利用堤防土料工程填筑,不足部分从料场取土,围堰填筑采用74Kw履带式拖拉机分层填筑夯实,在编织袋围堰堤段,用目夯人力强夯。工程施工完毕后围堰拆除,可采用挖掘机开挖,自卸汽车运输,将土方弃于指定地点。3.1。2施工排水方法本工程河道排水采用垄沟方式排水,垄沟设于河底中心,为梯形断面,底宽1m,沟底低于设计河底或施工开挖深度1。2m,边坡1:1,沟底纵坡0.02。每隔一定距离设一集水井

11、,集水井深度低于排水沟1.52.0m,底面积不小于11m(方形),井底铺砂与砾石反率。每一集水井设潜水泵一台,及时将水抽排至河道外地沟渠中。建筑物施工排水采用管井排水,在基坑四周布设管井,每井设一台潜水泵,及时将地下水抽排至附近的排水沟中。3。1.3施工期渡汛计划本工程计划工期集中在汛期,我单位将在施工中服从相关领导,积极准备防汛器材,动员全体人员参加防汛抢险。时刻关注天气预报,在大雨之前做好准备,保护施工设备、组织人员撤离现场的准备,一旦天气好转,我单位将及时组织施工排水和设备、人员进场,及早恢复生产,保证在既定的目标工期内完成本标段工程。具体措施如下:(1)由于防洪渡汛的重点是要确保施工区

12、的安全,在此基础上编制施工期渡汛措施;(2)成立安全渡汛领导小组,下设安全渡汛办公室(包括安全观测小组、气象信息收集小组和抢险突击队);(3)与当地气象、水文部门密切联系,作好水情预报;(4)汛期到来之前,对边坡和新填大堤边坡作好保护;(5)加强施工区内冲沟、地下水的引排措施,加大水泵的抽排强度,尽量减小施工区内积水程度;(6)备好粘土草袋、块石等防洪抢险物资,若遇超标洪水力争把损失减小到最低;(7)确定基坑设备撤退和防汛物资运输重点线路,配备专用施工机械设备对场内道路进行维护,确保各道路的畅通,保证设备撤退和防洪物资调配迅速到位。3.2土方开挖施工方法3.2.1施工测量根据设计图纸,土方开挖

13、应达到设计的清基线.根据监理提交的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建立整个工程施工控制网,在开挖前依据施工控制网,按照设计施工图确定的开挖边线及坡度要求,布置开挖线加密桩及高程控制系统,河道左右两边每20m设一个临时桩点,作为开挖范围的控制依据,施工过程中测量技术员跟班放样和复测,确保开挖范围符合设计要求。3.2.2施工方法(1)场地清理开挖前在施工区域内清理施工区域内的全部树木、树根、墙基、地坪、垃圾以及其它障碍物,修筑临时运输车道保证运输车辆能够正常通行。(2)土方开挖施工方法本标段土方开挖工程量较大,土方开挖和回填,采取“就近堆放、就近借土、就近回填”的原则。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化施工,从上层至下层依

14、次分段进行,由于河道断面较宽,施工机械以托式铲运机挖运土方,运距为200m-300m为宜,施工程序由铲土、运土、卸土、回驶四个过程。开行方式有环形和“8”字型两种,当挖填方靠近,且挖填方高差在1。5m以内时,采用环形开行,高差超过1。5m时,采用“8字型开行。铲运机开行路线,应使铲土和卸土能在直线段进行,运土时的转弯半径不得小于铲运机的最小转弯半径,并尽量缩短运土距离,欠挖要少,修筑车道的工作量要小。上下游边坡开挖时预留保护层,用人工修整找平,保证边坡坡度符合设计要求。土方开挖应与土方填筑工程相结合,如不能及时填筑时,应将回填土与弃土分别堆放,不得混淆,弃料堆放在监理人指定的场地,并进行适度平

15、整。堆土区设置在基坑边线20m以外,确保现场交通和基坑边坡稳定.3.2.3土方开挖注意事项(1)土方开挖严禁自下而上或采取倒悬的开挖方法,施工中的开挖面随时做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排水,开挖过程中应避免边坡稳定范围形成积水。(2)土方开挖按开挖图进行.开挖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断面及高程要求进行,超挖应符合规范要求,不得欠挖.(3)建基面以上需留20cm厚的保护层,该层只能人工开挖、整平、不得使用机械挖掘。(4)放样测量必须按监理人提供的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定线放样必须采用符合精度要求的仪器。(5)在开挖施工过程中,经常测量和校核施工区域的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是否符合设计要求。(6)引河段开挖断面尺寸符合施工详图要求,边坡平整、稳定、河口线、坡脚线应整齐顺直,河底应平整,无明显起伏。3.2。4土方开挖质量检查和验收在土方开挖过程中,检查土料是否按规定堆放,并定期测量校正开挖区的平面尺寸和标高,按施工图纸的要求检查开挖边坡的坡度和平整度。土方开挖工程完成后,会同监理工程师进行以下质量检查和验收。主体工程开挖基础面检查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