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政治观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32910581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大学生政治观现状的调查与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当代大学生政治观现状的调查与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当代大学生政治观现状的调查与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当代大学生政治观现状的调查与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当代大学生政治观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大学生政治观现状的调查与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代大学生政治观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一、政治观教育的紧迫性 政治观是人的世界观的重要组成局部,是影响人的政治情感、政治信仰、政治活动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能否树立正确的政治观,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长盛不衰的需要。 在全球化开展趋势日益强化的新世纪里,各种思想文化与民族文明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兼容、整合乃至发生剧烈的冲突。西方经济强国凭借经济和科技优势,推行强权政治,力图使各国的政治制度和思想体系“西化、“美化。我国在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也必然是伴随着政治的冲突、矛盾和斗争的过程,必然会引起大学生思想观念和政治价值取向的更新和开展。所以,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开展,

2、大学生政治观的教育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为了解大学生的政治观现状,我们于近期就政治观的一些根本问题,对我院非毕业生进行一次调查。调查的根本方法是问卷和访谈相结合。总共下发问卷2955份,回收2932份,有效卷2932份,比拟详尽的掌握我院大学生的政治观动态,调查的数据和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访谈方式是针对问卷数据中突出的问题,选取某个年级和班别的一些学生进行师生座谈,目的是进一步了解情况,研究存在问题的原因。 二、我院大学生政治观的分析 1.学生有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但相应的教育和引导措施滞后。调查中,有92.89的学生认为有必要了解国内外政治生活,有96.21的学生主动了解国内外大事

3、,全面阅读了党的十六大报告的占30.91,认为自己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的占44.25,一般的占49.92。这些都说明了大学生普遍具有政治的敏锐性,具有较好的政治参与意识,符合当代大学生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开展趋势,我们应针对这一特点培植学生的积极因素,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观。 调查反映了我院政治观教育措施滞后的问题,学校对国内外大事的教育和引导不够到位,绝大多数学生纯粹以个人经验加以判断和评论。比方:学生选择通过播送、电视、报刊、网络了解国内外大事的分别占了20.43、31.02、28.63、18.62。然而学校提供的条件太少,特别是网络政治观教育的途径,学校几乎没有教育介入。学生选择通过课

4、堂了解国内外大事的只占可怜的1.66,课堂教学对学生政治观形成所起的作用与我们的期望值相差甚远,这一点也非常值得我们反思。另外,高年级和一年级学生的政治冷漠比例较大。一年级学生全面阅读了十六大报告的只占6.99,比二年级相差了近24个百分点,说明学校并没有抓好新生的思想上的真空地带,新生的政治观引导和教育有待加强。对高年级来说,因为政治理论教育在二年级已根本上结束,专业课的学习和择业的压力越来越重,从而使较多同学逐渐产生政治冷漠,或者采取了回避的态度。 2.学生对国家政治制度有较高的认同感,但是政治判断缺乏理论支撑。 调查显示,有82.10的同学对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充满信心,认为我们

5、党有能力把自身建设好的占76.10;94.65的同学认为近期我国政治局势比拟稳定;69.88的学生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适合我国国情,对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根本方略认同占87.47,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四项根本原那么的占86.04。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占88.95。但是,对我国政党制度、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的认识模糊不清的也占有不少的比例,如对我国政党制度不认同和无所谓的占了30.12,对十六大提出的政治文明建设目标不了解的占53.21,特别是大一学生占了76.57,说明学生虽然对国家的政治制度有较高的认同感,对我国政治事业和

6、其他事业的开展充满信心,但对国家的制度的理论知识缺乏深入理解。这是学生政治观产生矛盾和波动的主要原因,对于形成稳定的政治观非常不利。 调查中,认为我国提出“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进行得不完善、不好的学生占62.10,认为我们党腐败现象严重的占了84.43,认为我们党没有能力把自身建设好的占23.90,说明学生对新形势下国家的领导机制与现状不甚满意,对政治文明有更高的要求。但是也有学生持有政治理想化的态度,甚至有政治逆反心理。我们党应加强自身建设,加大反腐倡廉的工作力度,从制度保证政治文明的建设和实现,这不仅是大学生,也是全国广阔人民群众的愿望。 3.学生有较好的政治

7、信仰,但也存在一定的功利性。 调查中,80.79学生有参加中国共产党的愿望,有65.21的学生有参加党校学习的愿望,有53.85的学生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说明大学生有较好的政治信仰,党对绝大多数的学生有吸引力,我们党可以从大多数的学生中选择优秀的后备力量。 但是,学生真正付诸行为,参加学习党的根本理论和接受党组织考核的同学大概以15个百分点的量递减,局部学生面对困难选择了放弃而不是努力。在开展学生党员数量的看法上,23.33的学生认为多了,51.37的学生认为少了。对学校开展学生党员工作表示满意的仅占12.76,表示不满意的占31.81。我们在访谈以及学院BBS论坛中了解到,表示不满意的

8、学生的理由主要是认为学生党员开展中有不公正、不公平行为。 以上三点分析说明,我院大局部学生的政治观主流上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大局部学生具有较成熟的政治心理,具有理性的政治观点,具有正确的政治理论和政治信仰。但局部学生的政治观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政治理想化心理、狂热心理、逆反心理、回避心理等等,甚至出现政治观扭曲现象;学生的政治观具有一定的矛盾性、波动性和从众性,个人感情色彩较重,缺乏理论认识上的支持等。我们的政治观教育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仍有很多需要改良的地方。 三、教育对策思考 1.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重视大学生政治观教育。 在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泛政治化的影响下,当前高校的学生思想教育容易产生

9、“去政治的现象,从而使政治观教育又走到另一个极端。很多学生一听“政治两字就反感,把公共理论课全当“政治课看待,认为背不了那些理论,认为医学生是理科不需要学政治等等。而且,高校中也有一些教师持有同样的观点,虽然这样的教师人数不多,但其危害却不小。 现代政治观教育并非是“考试的需要、“学生管理的需要,也不是简单的“政府的需要,它是学生个人全面开展的需要、是国家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开展的需要。政治观教育也不是只有中国才有,西方兴旺国家的政治观教育非常到位,也非常成熟,其教育效果并不亚于我们的教育。因此,高校领导层应以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重视大学生政治观教育,以“讲政治的要求来加强学生政治观教育,

10、要以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开展,是否有利于大学生政治素质的开展为标准,加强大学生政治观教育。 2.加强对大学生政治理论的灌输与教育。 政治观教育的一个特点是从自发向自觉的转化,没有正确的理论的灌输,政治观教育就无从谈起。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的政治观普遍缺乏理论支撑,从而产生众多错误的观点和认识。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大学生政治理论的灌输与教育。 灌输既是政治理论教育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原那么和方针,不能把错误的“灌鸭式死知识填灌与灌输教育混为一谈。政治观的排他性和唯我性决定了我们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占据高校理论教育阵地,以正确的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

11、,加强学生政治理论灌输和教育,提高学生政治理论根底,提高学生政治理论素养。 在教育信息量不断倍增的当代,理论灌输和教育要收到效果,必须做到:既要总结历史经验,又要与时俱进,具有时代感,增强理论教育的科学性和吸引力;既要系统深刻,又要通俗易懂,提高理论的穿透力和教育的效果。政治理论的灌输和教育必须以“学马列要精,又要管用和理论联系实际为原那么,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把握好哪些内容要讲,哪些内容不讲,哪些内容要精讲,哪些内容略讲,哪些内容先讲,哪些内容后讲等等。 3.加强政治观的调适与引导,克服学生中已有错误的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 学生错误的政治心理的形成与传统教育的简单、粗暴,如“扣帽子、“打棒子

12、,以及“填鸭式教学方式方法等相关联。其中有中学阶段应试教学产生的不良结果,也有高校教育的失误。对于已存在的错误心理,如调查中发现学生存在的政治理想化心理、狂热心理、逆反心理、回避心理等等,教学中可以采取趋势利导、比拟、典型引导、心理暗示等方法,加强调适和引导,让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的错误认识,重新确立正确的、理性的政治心理。 政治行为是政治观教育的落脚点和归宿。大学生的政治行为的调整和标准就是把大学生的政治活动调整和标准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路线、政治体制和国家利益、共同政治价值取向上来,以维护和促进我国社会的政治稳定,促进政治文明的进步。在现代开放的社会条件下,对大学生的调整方式主要靠舆论

13、调整方式、政治批判方式和劝说调整方式来进行。其中舆论调整方式是利用群众传媒进行大面积的调整,是最主要的方式。高校应充分发挥电视、电影、报刊、杂志、播送等传统的群众传媒的正面引导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使学生的政治观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在网络技术开展迅猛的今天,网络交往逐渐成为人与人、人与社会交往的重要方式,网络信息的影响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可以说,失去网络这一块阵地,我们就会失去对学生的教育。高校应主动利用网络技术,扩展大学生政治观教育途径,借助网络把握时代脉搏,弘扬时代主旋律,在网络中与学生交往,在网络中对学生的政治观因材施教,加强和稳固舆论调整方式的成效。当前全国各高校正在加大投入,兴建思政网站,相信这一新的传媒途径的教育将会更好地推动大学生的政治观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